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

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原文

澄弟左右:

围山觜桥稍嫌用钱太多,

南塘竟希公祠宇,亦尽可不起。

沅弟有功于国,有功于家,干好万好,

但规模太大,手笔大廓,将来难乎为继,

吾与弟当随时斟酌,设法裁减。

此时竟希公祠宇,业将告竣,成事不说。

其星冈公祠及温甫事恒两弟之词,皆可不修,

且待过十年之后再看,至嘱至嘱!

余往年撰联赠弟,有俭以养廉,直而能忍二语。

弟之直,人人知之,

其能忍,则为阿兄所独知。

弟之廉,人人料之,

其不俭,则阿兄所不及料也。

以后望弟于俭字加一番工夫,

用一番苦心,

不特家常用度宜俭,

即修造平费,周济人情,

亦有一俭字意思。

总之爱惜物力,不失寒士之家风而已,

吾弟以为然否?(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译文

澄弟你好:

围山嘴桥的建设花费有些多了,南塘的竟希公祠也可以不建。

沅弟对国家有功,对家庭也有功,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好,只是规模太大,开支太大,将来可能难以持续。我和你弟弟应当随时考虑,设法减少开支。

现在竟希公祠已经快要完工,事情已经做成,就不多说了。至于星冈公祠和温甫事恒两兄弟的事情,都可以不建,等到十年后再看,务必记住这一点!

我往年写的对联赠给你,里面有‘俭以养廉,直而能忍’两句。你的直率,人人皆知,但你能够忍耐,这是哥哥我唯一知道的。你的廉洁,人人都能预料,但你不太节俭,这是哥哥我预料不到的。

以后希望你在‘俭’字上多下功夫,多用心,不仅家里的日常开销要节俭,修建房屋等费用,以及帮助他人的时候,也要有节俭的意识。

总之,就是要珍惜物资,保持寒士的家风。你觉得对吗?(同治元年十一月十四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注解

澄弟:指作者的弟弟,此处是对弟弟的亲昵称呼。

围山觜桥:指围山和觜桥,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地名或建筑。

用钱太多:指花费过多。

南塘竟希公祠宇:南塘可能是指地名,竟希公祠宇指的是纪念竟希公的祠堂。

干好万好:表示非常好,非常优秀。

规模太大:指建筑或计划规模过大。

手笔大廓:指开支大手大脚,不节制。

将来难乎为继:指将来难以继续维持。

随时斟酌:指随时考虑、权衡。

设法裁减:指想办法减少。

告竣:指工程完工。

成事不说:指事情已经做成,不再提。

星冈公祠:指纪念星冈公的祠堂。

温甫事恒两弟之词:温甫和事恒可能是弟弟的名字,之词可能是指有关他们的词句或事情。

俭以养廉:出自《左传》,意指节俭可以培养廉洁的品质。

直而能忍:指性格直率且能忍耐。

阿兄:指哥哥,此处是对自己的称呼。

爱惜物力:指珍惜物资。

不失寒士之家风:指不失去贫寒士人的家风,即保持节俭的生活习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评注

此信为晚清名臣曾国藩致其弟曾国荃的一封信,内容涉及家族建设、个人品德修养以及对国家功勋的反思。以下是对信中每句的分析与赏析:

1. ‘围山觜桥稍嫌用钱太多,南塘竟希公祠宇,亦尽可不起。’ 这句话体现了曾国藩对家族建设规模的控制。他认为,围山觜桥和南塘竟希公祠宇的建设虽然规模较大,但并不必要,显示出他对于财富的谨慎态度和对家族长远利益的考虑。

2. ‘沅弟有功于国,有功于家,干好万好,但规模太大,手笔大廓,将来难乎为继,吾与弟当随时斟酌,设法裁减。’ 这里曾国藩既肯定了弟弟曾国荃为国家家族做出的贡献,又指出其规模过大,可能难以持续,提出了“随时斟酌,设法裁减”的建议,体现了他的务实和远见。

3. ‘此时竟希公祠宇,业将告竣,成事不说。其星冈公祠及温甫事恒两弟之词,皆可不修,且待过十年之后再看,至嘱至嘱!’ 这句话中,曾国藩对于家族祠堂的建设持谨慎态度,认为不应急于建设,而是等待时机,这种态度体现了他的稳重和审慎。

4. ‘余往年撰联赠弟,有俭以养廉,直而能忍二语。’ 曾国藩提到自己往年赠予弟弟的对联,表达了对弟弟品德的期望,即节俭以养廉洁,正直而能忍耐。

5. ‘弟之直,人人知之,其能忍,则为阿兄所独知。弟之廉,人人料之,其不俭,则阿兄所不及料也。’ 这句话中,曾国藩对弟弟的品德进行了评价,既肯定了弟弟的直率和廉洁,又指出了弟弟在节俭方面的不足。

6. ‘以后望弟于俭字加一番工夫,用一番苦心,不特家常用度宜俭,即修造平费,周济人情,亦有一俭字意思。总之爱惜物力,不失寒士之家风而已,吾弟以为然否?’ 最后,曾国藩对弟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希望他在节俭方面下功夫,不仅在日常开支上要节俭,在修建房屋、帮助他人时也要注意节俭,以此保持家族的传统家风。

整封信体现了曾国藩作为一位家族长者和政治家的深思熟虑,他在肯定家族成员功绩的同时,也注重对家族成员品德和行为的引导,体现了他对家族长远发展的关怀。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弟必须爱惜物力》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56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