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弟牢记祖训八字-原文
澄侯四弟左右:
上次送家信者,三十五日即到,此次专人四十日来到,盖因乐平饶州一带有贼,恐中途绕道也。
自十二日克复休宁后,左军分出八营,在于甲路地方小挫,退扎景镇。
贼幸未跟踪追犯,左公得以整顿数日,锐气尚未大减。
目下左军进剿乐平鄱阳之贼,鲍公一军,因抚建吃紧,本调渠赴江西省,先顾根本,次援抚建。
因近日鄱阳有警,景镇可危,又暂留鲍军,不这赴剩胡宫保恐狗逆由黄州下犯安庆,沅弟之军,又调鲍军救援北岸,其祁门附近各岭,廿三日又被贼破两处。
数月以来,实属应接不暇,危险迭见,而洋人又纵横出入于安庆湖口湖北江西等处,并有欲来祁门之说,看此光景,今年殆万难支持。
然余自咸丰三年冬以来,久已以身许国,愿死疆场,不愿死牖下,本其素志。
近年在军办事,尽心竭力,毫无愧怍,死即瞑目,毫无悔憾。
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这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又谨记祖父之三不信,曰不信地师,不信医药,不信僧巫。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
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之公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余每次写家信,必谆谆嘱咐,盖因军事危急,故预告一切也。
余身体平安,营中虽欠饱四月,而军心不甚涣散,或尚能支持,亦未可知。
家中不必悬念。
(咸丰十一年二月廿四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弟牢记祖训八字-译文
澄侯四弟左右:
上次送家信的人,三十五天就到了,这次专人四十天才来,可能是因为乐平饶州一带有强盗,担心途中绕路。
自从十二日攻克休宁之后,左军分出八营,在甲路地方小有挫折,退守景镇。幸运的是敌人没有跟踪追击,左公得以整顿几天,士气并未大幅下降。
目前左军正在进攻乐平和鄱阳的敌人,鲍公的军队因为抚建局势紧张,原本调派他们去江西省,先保障根本,然后再支援抚建。但因为近日鄱阳有警报,景镇形势危急,所以又暂时留下鲍军,没有立即前往胡宫保那里。担心狗逆从黄州下来侵犯安庆,沅弟的军队又调派鲍军去北岸救援,祁门附近的山岭,二十三日又被敌人攻破了两处。
数月以来,事情实在太多,危险不断,而且洋人在安庆、湖口、湖北、江西等地横行,还有想要来祁门的说法,看这形势,今年恐怕难以支撑。
然而,自从咸丰三年冬天以来,我已经长期以身许国,愿意战死沙场,不愿在家中等死,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志向。近年在军中办事,我尽心竭力,毫无愧怍,即使死了也毫无遗憾。
家里的兄弟子侄,应当记住祖父留下的八个字,那就是‘考宝早扫,书蔬鱼猪’。还要谨记祖父的三不信,那就是不信地师,不信医药,不信僧巫。我日记册中还有八本的说法,那就是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晚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这八本都是我经历过的,确实有把握的理论,你也应当教诲子侄们谨记。
无论世道是治是乱,家里是贫是富,只要能遵守星冈的公八字和我的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我每次写家信,都会反复叮嘱,因为军事形势危急,所以提前告知一切。
我身体平安,营中虽然已经欠粮四个月,但军心并不十分涣散,或许还能支撑,也未可知。家里不必担心。(咸丰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弟牢记祖训八字-注解
澄侯四弟:澄侯是书信中兄长的字,澄侯四弟即指作者的第四个弟弟。
家信:家信是指家人之间的书信,古代通信不便,家信是家人联系的重要方式。
乐平饶州:乐平、饶州是古代地名,位于江西省,此处指这两个地区的敌人。
贼:古代对敌人的称呼,此处指叛乱者。
左军:指左宗棠领导的军队,左宗棠是晚清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景镇:景镇是地名,此处指左军退守的地方。
鲍公:鲍公即鲍超,晚清将领,此处指鲍超的军队。
抚建:抚建是地名,指江西省抚州市和建昌县。
江西省:江西省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此处指江西省的军事情况。
景镇可危:景镇面临危险,形势危急。
狗逆:古代对叛乱者的侮辱性称呼。
黄州:黄州是地名,位于湖北省,此处指黄州的敌人。
安庆:安庆是地名,位于安徽省,此处指安庆的敌人。
沅弟:沅弟即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此处指曾国荃的军队。
祁门:祁门是地名,位于安徽省,此处指祁门附近的军事情况。
应接不暇:形容事情太多,来不及应付。
洋人:古代对西方人的称呼。
咸丰三年:咸丰三年是清朝的一个年号,即1853年。
疆场:疆场指战场。
牖下:牖下指家中。
考宝早扫:考宝早扫是祖父教导的八个字,指读书、理财、早起、打扫。
书蔬鱼猪:书蔬鱼猪是祖父教导的八个字,指读书、蔬菜、鱼、猪。
地师:地师指风水先生。
医药:医药指医生和药物。
僧巫:僧巫指僧侣和巫师。
训诂:训诂是古代对文字、词汇的解释和研究。
声调:声调指诗词中的音韵节奏。
得欢心:得欢心指让父母高兴。
戒恼怒:戒恼怒指控制自己的怒气。
不妄语:不妄语指不说谎话。
不晏起:不晏起指不晚起。
不要钱:不要钱指不贪污。
不扰民:不扰民指不扰害百姓。
星冈:星冈是祖父的别称。
公八字:公八字指祖父教导的八个字。
八本:八本指作者总结的八个原则。
谆谆嘱咐:谆谆嘱咐指反复叮嘱。
欠饱:欠饱指食物不足。
军心:军心指军队的士气。
悬念:悬念指担心、挂念。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弟牢记祖训八字-评注
澄侯四弟左右:
此句以亲切的称呼开头,体现了作者与四弟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也彰显了古代书信中人际关系的重视。
上次送家信者,三十五日即到,此次专人四十日来到,盖因乐平饶州一带有贼,恐中途绕道也。
此句描述了信件传递的延迟,并点明了原因,反映了当时战乱对民间通信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家中亲人的牵挂。
自十二日克复休宁后,左军分出八营,在于甲路地方小挫,退扎景镇。
此处记载了军事行动的细节,展现了作者作为军事将领的冷静与果断。
贼幸未跟踪追犯,左公得以整顿数日,锐气尚未大减。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敌军行动的庆幸,同时也展现了军队在逆境中的顽强。
目下左军进剿乐平鄱阳之贼,鲍公一军,因抚建吃紧,本调渠赴江西省,先顾根本,次援抚建。
此句说明了军事行动的调整,体现了作者对战略全局的考虑。
因近日鄱阳有警,景镇可危,又暂留鲍军,不这赴剩胡宫保恐狗逆由黄州下犯安庆,沅弟之军,又调鲍军救援北岸,其祁门附近各岭,廿三日又被贼破两处。
此段详细描述了战事的紧张与复杂,反映了作者作为军事指挥官的艰难。
数月以来,实属应接不暇,危险迭见,而洋人又纵横出入于安庆湖口湖北江西等处,并有欲来祁门之说,看此光景,今年殆万难支持。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战事前景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外交涉的复杂。
然余自咸丰三年冬以来,久已以身许国,愿死疆场,不愿死牖下,本其素志。
此句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的忠诚与牺牲精神,彰显了古代将领的气节。
近年在军办事,尽心竭力,毫无愧怍,死即瞑目,毫无悔憾。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职责的认同和对未来的坦然。
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这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此句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体现了作者对家族传承的重视。
又谨记祖父之三不信,曰不信地师,不信医药,不信僧巫。
此句反映了作者对传统信仰的批判,以及对实用主义的推崇。
余日记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身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段提出了作者的人生哲学,强调了道德修养和实际能力的重要性。
此八本者,皆余阅历而确有把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谨记之。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后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和发扬家族的优良传统。
无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之公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此句强调了家族价值观的普适性,认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坚守家训都是家族兴旺的关键。
余每次写家信,必谆谆嘱咐,盖因军事危急,故预告一切也。
此句说明了家书的特殊意义,即在战乱中传递信息,维系亲情。
余身体平安,营中虽欠饱四月,而军心不甚涣散,或尚能支持,亦未可知。
此句反映了作者对自身身体状况的关注,以及对军队士气的信心。
家中不必悬念。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安慰,希望他们能够安心等待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