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

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原文

澄侯四弟左右:

腊底由九弟处寄到弟信,具悉一切。

弟于世事,阅历渐深,而信中不免有一种骄气;

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

骄则满,满则倾矣。

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

无论所指未必果当,即使一一切当已为天道所不许。

吾家子弟,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道人短长,笑人鄙陋,均非好气象。

贤弟欲戒子弟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

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弟若能谨守星冈公之八字,三不信,又谨记愚兄之去骄去惰,则家中子弟,日念于恭谨而不自觉矣。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译文

澄侯四弟左右:

年底的时候,通过九弟那里收到了你的来信,详细地了解了你的情况。

你在世事上的经历越来越丰富,但在信中却不免流露出一种骄傲的气息。

天地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承载幸福的道路。骄傲就会自满,自满就会倾覆。

无论是开口说话还是动笔写字,如果讨厌别人的俗气,嫌弃别人的粗俗,议论别人的短处,揭露别人的隐私,这些都是骄傲的表现。

不管所指的人是否真的如此,即使全部正确,也是天道所不允许的。

我们家的子弟,如果满腔骄傲之气,一开口就谈论别人的长短,嘲笑别人的粗俗,这都不是好现象。

贤弟想要戒除子弟的骄傲,首先需要自己彻底改变喜欢议论别人短处、喜欢揭露别人隐私的恶习,然后才能让后辈们有所警惕并改正。

想要去掉骄傲这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轻易非议和嘲笑别人,想要去掉懒惰这个字,最重要的是不要懒床。

如果你能严格遵守星冈公的八字箴言,以及三不信的原则,同时谨记我哥哥关于去掉骄傲和懒惰的教诲,那么家里的子弟们,每天都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要恭敬谨慎而不自觉。

(咸丰十一年正月初四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注解

澄侯四弟:指作者的四弟,澄侯是对他的尊称。

腊底:指农历腊月的月底,即年底。

九弟:指作者的九弟,是对他的尊称。

阅历:指经历和见识。

骄气:指骄傲自满的气焰。

载福之道:指能够带来福气的途径或方法。

天道:指自然规律或天意。

动口动笔:指开口说话或写作。

俗:指粗俗或平庸。

鄙:指粗俗或无知。

短:指缺点或不足。

覆:指揭露别人的秘密或错误。

贤弟:指对弟弟的尊称,含有敬意的意味。

痛改:指深刻地改正。

星冈公:指作者的祖父,星冈是对他的尊称。

三不信:指祖父星冈公的三个不信:不信邪、不信命、不信福。

晏起:指起床晚,拖延时间。

恭谨:指恭敬谨慎的态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评注

澄侯四弟左右:

此句以亲切的称呼开头,体现了写信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同时也表明了写信人的身份和地位,为后续的教诲和劝诫奠定了基础。

腊底由九弟处寄到弟信,具悉一切。

这句话表明了写信人收到了澄侯四弟的信,并且已经详细了解了信中的内容,显示了写信人对家事的关心和对兄弟间交流的重视。

弟于世事,阅历渐深,而信中不免有一种骄气;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

此处对澄侯四弟的信中表现出的骄傲情绪进行了指出,并引用了古语‘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强调了谦逊谨慎的重要性,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骄则满,满则倾矣。

这句话进一步阐述了骄傲的危害,用简洁的语言说明了骄傲导致自满,而自满则可能导致失败,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骄傲的深刻认识。

凡动口动笔,厌人之俗,嫌人之鄙,议人之短,发人之覆,皆骄也。

这句话列举了骄傲的具体表现,包括言语和行为上的轻视他人、批评他人等,这些都是骄傲情绪的体现。

无论所指未必果当,即使一一切当已为天道所不许。

这句话强调了即使批评是正确的,也不应该以骄傲的态度去批评他人,因为天道不允许骄傲的行为。

吾家子弟,满腔骄傲之气,开口便道人短长,笑人鄙陋,均非好气象。

此处写信人对自家子弟的骄傲行为进行了批评,指出这种风气对家庭氛围的影响,并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否定。

贤弟欲戒子弟之骄,先须将自己好议人短,好发人覆之习气痛改一番,然后令后辈事事警改。

这句话提出了戒骄的方法,即先从自身做起,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然后才能影响和教育下一代。

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这里提出了去骄去惰的两个原则,即不轻视他人和不拖延时间,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

弟若能谨守星冈公之八字,三不信,又谨记愚兄之去骄去惰,则家中子弟,日念于恭谨而不自觉矣。

这句话是对澄侯四弟的期望和劝诫,希望他能遵守家训,以身作则,从而影响整个家庭的风气。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56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