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骄奢佚

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骄奢佚-原文

澄侯四弟左右:

此间于十九日,忽被大股贼匪,窜入羊栈岭,去祁门老营,仅六十里,人心大震。

幸鲍张两军,于念日念一日,大战获胜,克复黟县,追则出岭,转危为安。

此次之险,倍于八月廿五徽州失守时也。

现贼中伪侍王李世贤,伪忠王李秀成,伪辅王杨辅清,皆在徽境,与兄作对。

伪英王陈玉成在安庆境,与多礼沅季作对。

军事之能否支持,总在十月十一月内外见大分晓。

甲三十月初六之武穴,此时计将抵家。

余在外无他虑,总怕子侄习于骄奢佚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佚字,讨人谦离不得个骄字。

弟切戒之!

(咸丰十年十月廿四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骄奢佚-译文

澄侯四弟左右:

这里在十九日,突然遭到一股大股的贼匪,窜入羊栈岭,距离祁门老营只有六十里,人心非常恐慌。幸好鲍张两军在念日念一日,经过一场大战获得了胜利,收复了黟县,追击贼匪出岭,转危为安。这次的危险,比八月廿五徽州失守时的危险还要大。

现在贼中的伪侍王李世贤,伪忠王李秀成,伪辅王杨辅清,都在徽境,与兄长为敌。

伪英王陈玉成在安庆境,与多礼沅季为敌。军事上能否支持,关键在于十月十一月的内外情况,届时会有大的分晓。

甲三十月初六的武穴,这时候应该快要到家了。我在外面没有其他顾虑,只是担心子侄们习惯了骄奢淫逸这三种恶习,家败离不了奢侈这个字,人败离不了淫逸这个字,讨人喜欢离不了谦逊这个字。弟(我)要严格告诫他们!

(咸丰十年十月廿四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骄奢佚-注解

澄侯四弟:澄侯是作者的弟弟的别称,澄侯四弟即作者的第四个弟弟。

羊栈岭:羊栈岭是位于安徽省祁门县与江西省德兴市交界处的一座山岭,历史上曾是军事要地。

祁门老营:祁门老营是指位于祁门县的一个古代军事营地。

贼匪:贼匪指的是古代对叛乱或抢劫者的称呼,此处指敌军。

念日念一日:念日念一日指的是农历中的“念”日,即农历每月的初五日。

黟县:黟县是安徽省的一个县,历史上曾是徽州府的一部分。

伪侍王李世贤:伪侍王李世贤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一个将领,‘伪’字表示他是在太平天国政权下使用的称号。

伪忠王李秀成:伪忠王李秀成同样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一个将领。

伪辅王杨辅清:伪辅王杨辅清也是太平天国时期的一个将领。

徽境:徽境指的是徽州地区的范围。

多礼沅季:多礼沅季指的是与伪英王陈玉成作对的敌方将领。

武穴:武穴是湖北省的一个地名,此处可能是指作者即将返回的家中。

子侄:子侄指的是作者的子女和侄子。

骄奢佚:骄奢佚是指骄傲、奢侈、懒惰三种不良品质,这里用来告诫家人避免这些恶习。

咸丰十年十月廿四日:咸丰十年是公元1860年,廿四日即该年的10月24日,这是信件写作的日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骄奢佚-评注

澄侯四弟左右:

此句以书信开篇,‘澄侯四弟’表明了作者与收信人的亲密关系,‘左右’则是古代书信中对收信人的尊称,体现了作者对四弟的尊重。

此间于十九日,忽被大股贼匪,窜入羊栈岭,去祁门老营,仅六十里,人心大震。

此句描述了突然发生的军事事件,‘此间’指代作者所在之地,‘十九日’是具体的时间点,‘大股贼匪’指敌军,‘羊栈岭’和‘祁门老营’是地名,‘人心大震’则描绘了事件对当地民众心理的影响。

幸鲍张两军,于念日念一日,大战获胜,克复黟县,追则出岭,转危为安。

此句表达了战争的转折,‘幸’字体现了作者对胜利的庆幸,‘鲍张两军’指具体的将领和军队,‘念日念一日’是时间,‘大战获胜’和‘克复黟县’说明了战争的成果,‘转危为安’则是对形势好转的描述。

此次之险,倍于八月廿五徽州失守时也。

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当前局势的严重性,‘此次之险’指代当前的危机,‘倍于’表示与之前相比更加严重,‘八月廿五徽州失守时’是历史事件的回顾。

现贼中伪侍王李世贤,伪忠王李秀成,伪辅王杨辅清,皆在徽境,与兄作对。

此句介绍了敌军的情况,‘贼中’指敌军内部,‘伪’字表明这些人物并非真正的王,‘徽境’指徽州地区,‘与兄作对’说明了他们与作者兄长的对立。

伪英王陈玉成在安庆境,与多礼沅季作对。

此句继续介绍敌军情况,‘伪英王陈玉成’和‘多礼沅季’是敌军将领,‘安庆境’是他们的活动区域。

军事之能否支持,总在十月十一月内外见大分晓。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军事形势的担忧,‘能否支持’指军事能否维持,‘十月十一月’是时间点,‘内外见大分晓’意味着形势将会有明显的变化。

甲三十月初六之武穴,此时计将抵家。

此句是作者对个人行程的描述,‘甲三十月初六’是具体的日期,‘武穴’是目的地,‘计将抵家’表明作者即将回到家中。

余在外无他虑,总怕子侄习于骄奢佚三字,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佚字,讨人谦离不得个骄字。

此句是作者对家庭教育的担忧,‘余在外’指作者身处外地,‘子侄’指家族中的年轻一代,‘骄奢佚’是三种不良习气,‘家败’和‘人败’分别指家庭和个人的衰败,‘讨人谦’则是对谦逊品质的推崇。

弟切戒之!

此句是作者对四弟的告诫,‘切戒之’意味着要严格警惕并避免。

(咸丰十年十月廿四日)

此句是书信的落款,‘咸丰十年’是时间,‘十月廿四日’是具体的日期,表明了书信的写作时间。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骄奢佚》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55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