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居乡要诀宜节俭-原文
澄弟左右:
五月四日接弟缄,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横写八字,下用小字注出,此法最好,余必遵办,其次序则改为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目下因拔营南渡,诸务丝集。
苏州之贼已破,嘉兴淳安之贼,已至绩溪,杭州,徽州,十分危急;江西亦可危之至。
余赴江南,先驻徽郡之祁门,内顾江西之饶州,催张凯章速来饶州会合。
又札王梅春募三千人扎抚州,保江西即所以保湖南也。
又札王人树仍来办营务处,不知七月问可赶到否宁若此次能保全江西两湖,则将来仍可以克复。
安危大局,所争只有六七八九数月。
泽儿不知已起行来营否?
弟为余照料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乡之要诀也。
(咸丰十年五月十四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居乡要诀宜节俭-译文
澄弟左右:
五月四日收到你的信,信中提到了书、蔬菜、鱼、猪肉,早上的打扫、考试和宝贝(可能是指书籍或珍宝),横着写了八个字,下面用小字注解,这种方法最好,我一定会照着去做。其次序我会改为先考试、宝贝、早上的打扫,然后是书、蔬菜、鱼、猪肉。
目前因为军队南渡,各种事务都聚集在一起。苏州的敌人已经被击败,嘉兴和淳安的敌人已经到了绩溪,杭州和徽州非常危急;江西也非常危险。我前往江南,先驻扎在徽州的祁门,照顾江西的饶州,催促张凯章尽快到饶州会合。又写信给王梅春,让他招募三千人驻扎在抚州,保卫江西,也就是保卫湖南。又写信给王人树,让他仍然负责营务处,不知道七月能否赶到。如果这次能保住江西和两湖,将来仍然可以收复失地。安危大局,关键就在这六七八九这几个月。泽儿不知道是否已经起程来军营了?弟弟你要为我照料家事,主要以节俭为主,情意要厚道,开支要节省,这是在家乡生活的关键。
(咸丰十年五月十四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居乡要诀宜节俭-注解
澄弟:指作者的弟弟,这里是对弟弟的称呼。
缄:封,这里指封好的信。
书蔬鱼猪:指读书、种菜、养鱼、养猪,这里比喻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事务。
早扫考宝:指早起、打扫、考试、宝物,这里可能是指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和修养。
横写八字:指用毛笔横着写下的八个字,通常用于题字或书写吉语。
注出:注释说明。
拔营南渡:指军队撤回并南移。
诸务丝集:指各种事务集中在一起。
苏州之贼:指苏州地区的敌军。
嘉兴淳安之贼:指嘉兴和淳安地区的敌军。
绩溪:地名,位于今安徽省东南部。
杭州:地名,今浙江省省会。
徽州:地名,今安徽省黄山市。
江西:地名,今江西省。
张凯章:人名,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将领。
王梅春:人名,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将领。
抚州:地名,今江西省东部。
王人树:人名,可能是当时的一位官员。
营务处:军队中的后勤管理机构。
泽儿:指作者的子嗣,这里是对儿子的称呼。
俭字:节俭的意思。
用度:开支,费用。
咸丰十年:指清朝咸丰十年的年份,即公元1860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居乡要诀宜节俭-评注
澄弟左右:
此句开篇,以亲切的称呼‘澄弟左右’开头,显示出作者与收信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为整封信的语气奠定了基础。
五月四日接弟缄,书蔬鱼猪,早扫考宝,横写八字,下用小字注出,此法最好,余必遵办,其次序则改为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此段描述了作者收到弟弟来信后的内容,并详细记录了家中的日常事务,如‘书蔬鱼猪’等,体现了作者的细致入微和对家庭生活的关注。作者对弟弟提到的书写方法表示赞同,并决定遵从,同时提出自己的改进意见,体现了作者谦虚好学的态度。
目下因拔营南渡,诸务丝集。
此句表明了作者当前所处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拔营南渡’暗示了作者可能已经离开家乡,面临战乱和迁徙的困境,‘诸务丝集’则说明作者此时事务繁杂。
苏州之贼已破,嘉兴淳安之贼,已至绩溪,杭州,徽州,十分危急;江西亦可危之至。
此段详细描述了当时战局的严峻形势,苏州之贼已破,但嘉兴、淳安、绩溪、杭州、徽州等地仍然处于危机之中,江西的情况也十分危急,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余赴江南,先驻徽郡之祁门,内顾江西之饶州,催张凯章速来饶州会合。
此句说明了作者的行动计划,前往江南并驻扎在徽郡的祁门,同时关注江西的饶州,并催促张凯章前来会合,展现了作者作为军事指挥者的果断和周密。
又札王梅春募三千人扎抚州,保江西即所以保湖南也。
此句继续描述了作者为保卫江西和湖南所采取的措施,派遣王梅春招募三千人驻扎在抚州,体现了作者的战略眼光和对地方安全的重视。
又札王人树仍来办营务处,不知七月问可赶到否宁若此次能保全江西两湖,则将来仍可以克复,安危大局,所争只有六七八九数月。
此段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望和信心,希望王人树能够及时赶到办理营务,同时认为如果能保全江西和湖南,将来仍然有机会克复失地,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认为安危大局的关键在于接下来的数月。
泽儿不知已起行来营否?
此句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牵挂,询问儿子是否已经出发前来军营,体现了作者作为父亲对家人的关心。
弟为余照料家事,总以俭字为主,情意宜厚,用度宜俭,此居家乡之要诀也。
此段对弟弟提出了要求,希望他能够在家乡照料家事,以节俭为主,同时保持对家人的深厚情感,体现了作者对家庭价值观的重视。
咸丰十年五月十四日
最后,作者在信的末尾注明了写信的日期,即咸丰十年五月十四日,为整封信的内容提供了时间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