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亲

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亲-原文

澄侯四弟左右:

胡二等来,知弟不在家,出看本县团练。

吾兄弟五人,皆出外带勇,季居三十里外,弟又常常他出,遂无一人侍奉父亲膝下。

温亦不克遄归侍奉叔父,实于《论语》远游吉惧二章之训相违。

观余令九弟速来瑞州,与温并军,庶二人可以更番归剩澄弟宜时常在家,以尽温清之职,不宜干预外事,至嘱至嘱。

李次青自抚州退保崇仁,尚属安静。

谁败勇之自抚回省者,日内在中丞署中,闹请口粮,与三年艾一村之局相似,实为可虑。

明年延师,父大人意欲请曾香海,甚好甚好!

此君品学兼优,吾所素佩;弟可专人作书往聘,稍迟旬日,吾牙哟请之。

其馆金丰俭,则父大人酌定,吾自营寄归可也。

(咸丰六年十月初三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亲-译文

澄侯四弟,你好:

胡二等人来了,得知你不在家,出去看本县的团练。我们兄弟五人,都外出带兵,最小的弟弟住在三十里外,你又经常外出,结果家里没有一个人能陪在父亲身边。温也不得空回家侍奉叔父,这实际上违背了《论语》中关于远游和忧虑的教诲。我看你让九弟赶紧来瑞州,和温一起参军,希望这两个人可以轮流回家照顾父亲。澄弟你应该经常在家,尽到照顾父亲的责任,不应该干预外面的事情,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李次青从抚州退守崇仁,目前还算安静。是谁打败了从抚州回省的勇将,最近在巡抚衙门里,闹着要粮食,和三年前的艾一村事件很相似,这实在让人担忧。

明年打算请老师,父亲大人想请曾香海,非常好非常好!这位先生品德学问都很优秀,我一直很佩服他;弟弟可以专门写信去邀请他,稍等十天,我会亲自去请他。他的薪水多少,父亲大人可以酌情决定,我自己寄钱回来也可以。

(咸丰六年十月初三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亲-注解

澄侯四弟:澄侯是作者的弟弟的尊称,澄侯四弟指的是作者的第四个弟弟。

胡二等来:胡二等人来访。

本县团练:本县指作者的家乡所在的县,团练是一种地方性的军事组织,用于维护地方治安。

吾兄弟五人:作者和他的四个兄弟。

带勇:带领勇壮之人,即指从军。

季居三十里外:季居指最小的弟弟居住的地方,距离三十里之外。

他出:外出。

侍奉父亲膝下:在父亲身边侍奉。

温亦不克遄归侍奉叔父:温是指作者的另一个弟弟,不克遄归指不能及时回家。

叔父:父亲的弟弟。

《论语》远游吉惧二章之训:《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远游吉惧是指远离家乡会有吉祥和恐惧两种可能,这是孔子在《论语》中的教诲。

令九弟速来瑞州:命令九弟迅速来到瑞州。

与温并军:与温一起参军。

更番归剩:轮流回家。

澄弟宜时常在家:澄弟应该经常在家。

以尽温清之职:尽到孝道。

不宜干预外事:不应该干涉外面的事情。

至嘱至嘱:反复叮嘱。

李次青:李次青是作者的友人。

抚州:抚州是江西省的一个地名。

崇仁:崇仁是江西省的一个地名。

安静:平静无扰。

败勇:战败的士兵。

省:省份,这里指江西省。

中丞署:中丞是古代官职,署是官署,中丞署即中丞的官署。

口粮:士兵的粮食。

三年艾一村之局:三年艾一村是指战争或灾害后,一个村庄三年内都无法恢复生机。

可虑:值得担忧。

明年延师:明年聘请老师。

父大人:对父亲的尊称。

曾香海:曾香海是拟请的老师的名字。

品学兼优:品德和学问都很优秀。

素佩:一直敬佩。

专人作书往聘:派专人写信去聘请。

稍迟旬日:稍等十天。

吾牙哟:我呀,表示感叹。

其馆金丰俭:老师的馆舍费用,丰俭由父亲决定。

吾自营寄归可也:我自己承担费用寄回家也可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亲-评注

澄侯四弟左右:

此句以‘澄侯四弟左右’开头,体现了古代书信中亲切的称呼方式,彰显了家族间的亲密关系和书信的私密性。‘左右’一词,古代常用于称呼对方,含有尊敬之意。

胡二等来,知弟不在家,出看本县团练。

此句描述了胡二来访时得知澄弟不在家的情景,‘出看本县团练’表明澄弟外出参与军事活动,体现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家族成员投身国家军事事务的普遍现象。

吾兄弟五人,皆出外带勇,季居三十里外,弟又常常他出,遂无一人侍奉父亲膝下。

此句表达了澄弟对家族中其他兄弟的思念,以及自己无法长期陪伴在父亲身边的遗憾。‘带勇’指参与军事,‘侍奉父亲膝下’则强调了古代孝道文化中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温亦不克遄归侍奉叔父,实于《论语》远游吉惧二章之训相违。

此句中,澄弟提到自己的兄弟温无法及时回家侍奉叔父,并引用《论语》中的“远游吉惧”来表达自己的担忧。这里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孝道的重视,以及对《论语》等经典文献的尊重。

观余令九弟速来瑞州,与温并军,庶二人可以更番归剩澄弟宜时常在家,以尽温清之职,不宜干预外事,至嘱至嘱。

此句中,澄弟对九弟和温的安排体现了家族内部的分工与合作,同时也表达了对澄弟的期望,希望他能在家尽孝,不应过多干预外事。‘温清之职’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孝顺责任。

李次青自抚州退保崇仁,尚属安静。

此句描述了李次青从抚州退守崇仁的情况,‘尚属安静’表明局势相对稳定,反映了当时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

谁败勇之自抚回省者,日内在中丞署中,闹请口粮,与三年艾一村之局相似,实为可虑。

此句中,澄弟提到了一位勇将自抚州回省后,在中丞署中闹事请求口粮的情况,并与历史上的艾一村事件相提并论,表达了对时局动荡的担忧。

明年延师,父大人意欲请曾香海,甚好甚好!此君品学兼优,吾所素佩;弟可专人作书往聘,稍迟旬日,吾牙哟请之。

此句中,澄弟提到了父亲希望聘请曾香海为师的意愿,并称赞其品学兼优。‘延师’指的是聘请教师,‘牙哟’是方言,表示急切之情。

其馆金丰俭,则父大人酌定,吾自营寄归可也。(咸丰六年十月初三日)

此句中,澄弟表示父亲将决定聘请曾香海的待遇,自己则负责寄送相关事宜。‘馆金’指的是教师的薪酬,‘丰俭’表示待遇的高低。最后一句‘咸丰六年十月初三日’是书信的落款,表明了书写的时间。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治家篇-致四弟-宜常在家侍侯父亲》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54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