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四弟-劝弟须静养身体

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四弟-劝弟须静养身体-原文

沅、季弟左右:

沉霆两军病疫,迄未稍愈,宁国各属,军民死亡相继,遁勤相望。

河中积尸生虫,往往缘船而上,河水及井水,皆可不食:

其有力者,用舟载水于数百里之外,秽气触人,十病八九,诚宇宙之大劫,军行之奇苦也。

洪容海投诚后,其党黄朱等目复叛,广德州既得复失,金柱关常有贼窥伺,近闻增至三四万人,深可危虑。

余心所悬念者,惟此二处。

余体气平安,惟不能多说话,稍多则气竭神乏,公事积阁,恐不免于贻误。

弟体亦不甚旺,总刨猢静养。

莫买田园,莫管公事,吾所嘱者,二语而已。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牢已二语也。

(同治元年闰八月初四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四弟-劝弟须静养身体-译文

沅、季弟左右:

沉霆两军现在正遭受病疫的困扰,病情一直没有好转,宁国的各个属地,军民死亡的情况接连不断,人们都在互相救助。河中堆积的尸体上生满了蛆虫,常常沿着船只往上爬,河水以及井水都不适合饮用:有能力的,就乘船到数百里之外取水,恶臭之气会让人感到不适,十个里面就有八九个会生病,这真是宇宙间的大劫难,军队行军过程中的奇苦之事。

洪容海投诚之后,他的同党黄朱等人又反叛了,广德州虽然一度收复,但又失去了,金柱关常常有敌人窥伺,最近听说敌人的人数增加到了三四万人,形势非常危险,令人忧虑。我心中所牵挂的,只有这两处。

我的身体和气息都很正常,只是不能多说话,稍微多说几句就会感到气力不足,精神疲惫,公事堆积如山,恐怕难免会有疏忽。弟弟的身体也不是很健康,总之要安静地休养。不要购买田地,不要处理公事,我叮嘱你的就这两句话。在繁荣昌盛的时候要常常想到衰败的时候,在台上时要考虑到下台的时候,富贵人家,不可不牢记这两句话。

(同治元年闰八月初四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四弟-劝弟须静养身体-注解

沅:沅,指沅江,位于湖南省,是长江的重要支流之一。

季弟:季弟,指作者的小弟弟,古代兄弟间常以伯、仲、叔、季等字表示排行。

沉霆两军:沉霆两军,指某支军队的名称,可能因战事不利而军队士气低落。

病疫:病疫,指流行的疾病,如瘟疫等。

宁国:宁国,指宁国府,古代行政区划,位于今安徽省南部。

遁勤相望:遁勤相望,指人们逃避瘟疫,相互之间可以相互看到,形容瘟疫之严重。

河中:河中,指河流中。

积尸生虫:积尸生虫,指尸体腐烂后产生虫子。

缘船而上:缘船而上,指沿着船只向上移动。

河水及井水:河水及井水,指河流和井中的水。

可食:可食,指可以饮用。

有力者:有力者,指有力量的人。

舟载水:舟载水,指用船装载水。

数百里之外:数百里之外,指远离数百里的地方。

秽气:秽气,指污浊的气味。

十病八九:十病八九,指十个中有八九个人会生病。

宇宙之大劫:宇宙之大劫,指世界性的大灾难。

军行之奇苦:军行之奇苦,指军队行军过程中的极其艰苦。

洪容海:洪容海,指某个人名,可能是当时的将领或官员。

投诚:投诚,指归顺,向敌方投降。

其党:其党,指洪容海的手下或同党。

黄朱等:黄朱等,指洪容海的同党黄、朱等人。

目复叛:目复叛,指眼睛看的人又背叛了,这里指黄朱等人再次背叛。

广德州:广德州,指古代行政区划,位于今安徽省东部。

金柱关:金柱关,指古代的关隘,位于安徽省。

贼窥伺:贼窥伺,指敌人暗中观察或企图入侵。

增至三四万人:增至三四万人,指敌人的数量增加到三四万人。

深可危虑:深可危虑,指非常值得担忧。

悬念:悬念,指挂念,担心。

体气:体气,指身体健康状况。

积阁:积阁,指积累的公事。

贻误:贻误,指因拖延或疏忽而造成错误。

刨猢:刨猢,指古代的一种刑罚,类似于挖去鼻子。

静养:静养,指安静地休养。

田园:田园,指田地和园林。

公事:公事,指官府的事务。

盛时:盛时,指繁荣昌盛的时候。

衰时:衰时,指衰落的时候。

上场:上场,指进入某个场合或开始做某件事情。

下场:下场,指结束某个场合或某件事情的结束。

牢已:牢已,指牢记,保持。

同治元年闰八月初四日:同治元年闰八月初四日,指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的闰八月初四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四弟-劝弟须静养身体-评注

首先,这封书信的开头‘沅、季弟左右’表明了作者与收信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沅、季’可能是指作者的两位弟弟,‘左右’则是一种谦辞,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

信中‘沉霆两军病疫,迄未稍愈’描绘了一幅惨烈的战争景象,‘病疫’不仅指身体上的疾病,也可能隐喻了战争带来的精神上的痛苦和困顿。‘迄未稍愈’则强调了疫情的严重性和持久性。

‘宁国各属,军民死亡相继,遁勤相望’通过一系列的动词和名词,展现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极大破坏,‘死亡相继’和‘遁勤相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生命的消逝,另一方面是人们为生存而劳作的艰辛。

‘河中积尸生虫,往往缘船而上,河水及井水,皆可不食’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传达了战争环境下环境的恶化,河水不洁,食物无法食用,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

‘其有力者,用舟载水于数百里之外,秽气触人,十病八九’则展现了人们为了生存所做出的努力,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人们也在尽力维持生活,但这也带来了更多的健康风险。

‘诚宇宙之大劫,军行之奇苦也’将战争与宇宙的大劫难相提并论,强调了战争的普遍性和灾难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切同情。

‘洪容海投诚后,其党黄朱等目复叛’说明了战争的复杂性,即便是曾经投诚的人也可能再次反叛,这使得战争局势更加动荡。

‘广德州既得复失,金柱关常有贼窥伺,近闻增至三四万人,深可危虑’描绘了战事的紧张,广德州和金柱关的争夺战,以及敌军人数的增多,都让作者深感忧虑。

‘余心所悬念者,惟此二处’直接表达了作者对这两处战事的关注,体现了作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余体气平安,惟不能多说话,稍多则气竭神乏’反映了作者的身体状况,战争的压力和劳累使得作者身体疲惫,言语减少。

‘公事积阁,恐不免于贻误’说明了作者在公务上的担忧,担心因为身体原因而耽误公事。

‘弟体亦不甚旺,总刨猢静养’则是对弟弟的关心和指示,希望他能保持身体健康,避免过度劳累。

‘莫买田园,莫管公事’是作者对弟弟的具体建议,希望他能避免因购买土地或处理公事而增加负担。

‘吾所嘱者,二语而已’表明了作者对弟弟的期望,希望他能遵循这简单的两点建议。

‘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牢已二语也’是作者对弟弟的教诲,提醒他无论何时都要有忧患意识,即使是在富贵之时也不忘谨慎行事,这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哲学。

整封信充满了对战争的反思和对亲人的关怀,作者不仅关注战事的发展,也关心家人的生活,体现了一位有责任感和深厚情感的知识分子的形象。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四弟-劝弟须静养身体》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47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