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

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春二安五归,接手书,知营中一切平善,至为欣慰!

次青二月以后,无信寄我,其眷属至江西,不知果得一面否?

弟寄接到胡中丞奏伊入浙之稿,示知是否成行?

项得耆中丞十三日书,言浙省江山兰溪两县失守,次青前往会剿;是次青近日声光,亦渐渐脍炙人口。

广信衙州两府不失,似浙中终无可虑,未审近事究复如何?

广东探报,言洋人有船至上海,亦恐其为金陵余孽所攀援;若无此等意外波折,则洪杨股匪,不患今岁不平耳。

九江竟尚未克,林启荣之坚忍,实不可及。

闻林城防兵,于三月十日小挫一次,未知确否?

弟于次青迪庵雪琴等处,须多通音问,余亦略有见闻也。

兄病体已愈十之七人,日内并未服药,夜间亦能熟睡,至子正以后则醒,是中年后人常态,不足异也。

湘阴吴贞阶司马,于念六日来乡,是厚庵嘱其来一省视,次日归去。

余所奏报销大概规模一折,奉朱批该部议奏,户部旋于二月初九日复奏,言曾国藩所拟,尚属妥协云云。

至将来需用部费,不下数万,闻杨彭在华阳镇抽厘,每月可得二万,系雪琴督同凌荫廷刘国斌经纪其事,其银归水营杨彭两大股分用。

余偶言可从此项下设法筹出部费,贞阶力赞其议,想杨彭亦必允从。此款有着,则余心又少一牵挂矣。

温弟丰神较峻,与兄之伉直简澹,虽微有不同,而其难于谐世,则殊途而同归,余常用为虑。

大抵胸中抑郁,怨天尤人,不特不可以涉世,亦非所以养德,不待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

中年以后,则肝肾交受其苟,尽郁而不畅则伤木,心火站烁则伤水。

科今日之目疾,及夜不成寐,其由来不外乎此。

故于两弟时时以平和二字相勖,幸勿视为老生常谈,至嘱至嘱!

亲族往弟营者,人数不少,广厦万间,本弟素志。

第善乩国者,观贤哲在位,则卜其将兴,见冗员浮杂,则知其将替。

善乩军营亦然,似宜略为分别;其极无用者,或厚给途费,遗之归里,或酌凭之撰,而主者宴然不知其不可用,此宜深察者也。

附近百姓,果有骚扰事情否?此亦宜深察者也。

(咸丰八年三月三十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译文

沅甫九弟您好:

春天二月,安五归家,接到你的来信,知道军营中一切安好,非常欣慰!次青从二月以后就没有给我写信,他的家属到了江西,不知道是否见过面?你寄给我的胡中丞奏章,是关于他是否去浙江的,你知道结果了吗?我收到耆中丞十三日的信,说浙江的江山和兰溪两县失守,次青前去会剿;次青最近的声望,也逐渐被大家所熟知。广信和衙州两府没有失守,看起来浙江中部似乎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不过最近的事情究竟如何,我还不知道。

广东的探报说,洋人有船到了上海,也担心他们会成为金陵余孽的帮凶;如果没有这些意外的波折,那么洪杨的叛匪,今年就不可能不平定了。九江至今还没有攻克,林启荣的坚韧,实在难以达到。听说林城防兵在三月十日遭遇了一次小挫,不知道是否属实?我在次青、迪庵、雪琴等人那里,需要多沟通信息,我也有一些见闻。

我的病体已经好了七成,最近几天没有吃药,晚上也能睡得香,但到了子时之后就会醒来,这是中年人的常态,不足为奇。湘阴的吴贞阶司马在念六日来到乡下,是厚庵嘱托他来探望一下,第二天就回去了。

我上报的报销大概规模一折,已经得到朱批,要求相关部门讨论上报。户部在二月初九日回复说,曾国藩所拟的方案还比较合适。至于将来需要的经费,不下数万,听说杨彭在华阳镇抽厘,每月可以得到二万,这是雪琴和凌荫廷、刘国斌一起经手的,这笔钱归水营杨彭两大股分用。我偶尔提到可以从这笔钱中设法筹集经费,贞阶大力支持这个提议,我想杨彭也一定会同意。这笔钱有了着落,我的心里又少了一块牵挂。

温弟的气度比较严峻,与我直率简约的性格略有不同,但都难以适应世俗,这是殊途同归。我常常为此担心。一般来说,心中抑郁,抱怨天,责怪人,不仅不适合涉世,也不是修养德行的正确方法。不修养德行,也不是保护自己的好办法。中年以后,肝肾都会受到这种情绪的影响,如果郁结不解,就会伤害到木气,心火过旺就会伤害到水气。我现在的眼疾,以及夜晚无法入睡,原因不外乎这些。所以,我经常提醒两位弟弟要时常保持平和的心态,希望你们不要把这当作老生常谈,这是我最恳切的叮嘱!

亲戚朋友们去你军营的不少,你一直有广建房屋的志向。但擅长占卜的人,看到贤哲在位,就会预测他们将要兴盛;看到冗员浮杂,就会知道他们将要被取代。在军营中占卜也是如此,似乎应该有所区别;对于那些极其无用的人,或者给他们丰厚的路费让他们回家,或者给他们一些工作,但那些主管却不知道他们实际上是不称职的,这是需要深入观察的。附近百姓是否有被骚扰的情况?这也是需要深入观察的。

(咸丰八年三月三十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注解

沅甫九弟:指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字沅甫。

左右:古代书信中对收信人的尊称,相当于现代的‘您’。

春二安五归:春天二月,安全归来。

手书:亲手书写的信。

营中:军队营地。

平善:平安无事。

次青:指曾国藩的另一位弟弟曾国葆,字次青。

胡中丞:指胡林翼,曾任湖广总督,中丞是古代对总督的尊称。

浙省:浙江省。

江山兰溪:浙江省的两个县名。

会剿:联合剿灭。

声光:名声和光辉。

广信衙州:广信府和衙州,都是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

洪杨股匪:指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洪秀全和杨秀清领导的势力。

九江:江西省的一个城市。

林启荣:可能是某个将领的名字。

迪庵:可能是某个人的号或名字。

雪琴:指左宗棠,字雪琴。

朱批:皇帝的批示。

部费:指政府部门的开支费用。

华阳镇: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字。

抽厘:征税。

途费:路费。

撰:撰写。

温弟:指曾国藩的弟弟曾国华,字温弟。

伉直简澹:刚直简朴。

谐世:适应世事。

肝肾交受其苟:肝肾受到困扰。

木:中医五行中的木元素,代表肝。

心火站烁:心火旺盛。

水:中医五行中的水元素,代表肾。

科:可能是某个人的名字或职务。

目疾:眼疾。

平和:平和的心态。

乩:古代占卜的一种方法,通过某种工具来预测未来。

冗员浮杂:多余的官员和闲杂人员。

替:被取代。

骚扰:骚扰百姓。

咸丰八年:1858年,清朝的一个年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评注

沅甫九弟左右:

此句开篇即点明书信的对象,‘沅甫九弟’是曾国藩对弟弟曾国荃的称呼,‘左右’则是对对方的敬称,体现了书信的正式与尊敬。此句简洁明了,直接点明了书信的主题,为后续内容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春二安五归,接手书,知营中一切平善,至为欣慰!

‘春二安五归’指的是春天二月五日,‘安五’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日期或事件,这里可能是指弟弟曾国荃的平安归来。此句表达了曾国藩对弟弟的关切与喜悦,同时也体现了古代书信中表达情感的传统。

次青二月以后,无信寄我,其眷属至江西,不知果得一面否?

‘次青’是曾国藩对弟弟曾国荃的别称,这里询问弟弟自二月以后是否给过他信件,以及弟弟的家人是否已经到达江西,是否见过面。此句体现了曾国藩对家人的牵挂和对弟弟的关心。

弟寄接到胡中丞奏伊入浙之稿,示知是否成行?

‘胡中丞’指的是胡林翼,‘奏伊入浙之稿’是指胡林翼关于曾国荃入浙的奏折。此句表明曾国藩已经收到了关于弟弟即将入浙的消息,并询问弟弟是否已经成行。

项得耆中丞十三日书,言浙省江山兰溪两县失守,次青前往会剿;是次青近日声光,亦渐渐脍炙人口。

‘项得耆中丞’指的是项城,‘耆中丞’是对耆英的尊称,‘十三日书’是指耆英在十三日写的信。此句说明了浙江江山、兰溪两县失守的情况,以及弟弟曾国荃前往会剿的消息,同时也表达了曾国藩对弟弟的赞誉。

广信衙州两府不失,似浙中终无可虑,未审近事究复如何?

‘广信衙州’指的是广信、衙州两府,‘不失’表示两府没有失守。此句表明浙江的局势似乎已经稳定,但曾国藩仍然对近期的局势表示担忧,希望了解具体情况。

广东探报,言洋人有船至上海,亦恐其为金陵余孽所攀援;若无此等意外波折,则洪杨股匪,不患今岁不平耳。

‘广东探报’指的是从广东传来的消息,‘洋人有船至上海’可能是指外国势力的介入。此句反映了当时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同时也表达了曾国藩对局势的担忧。

九江竟尚未克,林启荣之坚忍,实不可及。

‘九江’指的是九江城,‘林启荣’是九江守将。此句表明九江城尚未被攻克,对林启荣的坚忍表示赞赏。

闻林城防兵,于三月十日小挫一次,未知确否?

‘小挫’指的是小规模的挫折。此句表明林启荣的城防兵在三月十日遭遇了一次小挫,但具体是否属实,曾国藩表示不确定。

弟于次青迪庵雪琴等处,须多通音问,余亦略有见闻也。

‘次青迪庵雪琴’指的是弟弟曾国荃、次青、迪庵、雪琴等人。此句表明曾国藩希望弟弟与他们保持联系,同时也表示自己也有一些见闻。

兄病体已愈十之七人,日内并未服药,夜间亦能熟睡,至子正以后则醒,是中年后人常态,不足异也。

此句表达了曾国藩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描述,表明自己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同时也说明中年以后人的身体状况可能有所变化。

湘阴吴贞阶司马,于念六日来乡,是厚庵嘱其来一省视,次日归去。

‘湘阴吴贞阶司马’指的是吴贞阶,‘厚庵’是曾国藩的字。此句说明了吴贞阶到湘阴省视的情况,以及曾国藩对吴贞阶的期望。

余所奏报销大概规模一折,奉朱批该部议奏,户部旋于二月初九日复奏,言曾国藩所拟,尚属妥协云云。

此句说明了曾国藩所奏报销的情况,以及朱批和户部的回复,表明曾国藩的奏折得到了认可。

至将来需用部费,不下数万,闻杨彭在华阳镇抽厘,每月可得二万,系雪琴督同凌荫廷刘国斌经纪其事,其银归水营杨彭两大股分用。

此句说明了曾国藩对于将来所需部费的估计,以及杨彭等人抽厘所得的情况,表明曾国藩在筹措经费方面有所考虑。

余偶言可从此项下设法筹出部费,贞阶力赞其议,想杨彭亦必允从。此款有着,则余心又少一牵挂矣。

此句表明曾国藩提出了一个筹措部费的方法,并得到了吴贞阶的支持,同时也表示自己对此事的担忧有所减轻。

温弟丰神较峻,与兄之伉直简澹,虽微有不同,而其难于谐世,则殊途而同归,余常用为虑。

此句表达了曾国藩对弟弟曾国荃性格的描述,认为弟弟的性格虽然与自己的有所不同,但都难以适应世俗,因此表示担忧。

大抵胸中抑郁,怨天尤人,不特不可以涉世,亦非所以养德,不待无以养德,亦非所以保身。

此句表达了曾国藩对弟弟性格的批评,认为弟弟的抑郁和怨天尤人的态度不利于涉世、养德和保身。

中年以后,则肝肾交受其苟,尽郁而不畅则伤木,心火站烁则伤水。

此句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了中年以后人的身体状况,认为肝肾受损,情绪郁结会导致身体不适。

科今日之目疾,及夜不成寐,其由来不外乎此。

此句说明了曾国藩自己目前的身体状况,认为自己的眼疾和失眠都是由于情绪郁结所致。

故于两弟时时以平和二字相勖,幸勿视为老生常谈,至嘱至嘱!

此句表达了曾国藩对弟弟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保持平和的心态,并以此作为告诫。

亲族往弟营者,人数不少,广厦万间,本弟素志。

此句说明了曾国藩的亲族中有不少前往弟弟曾国荃的营地,同时也表达了曾国藩对弟弟的期望,希望他能够建立功业。

第善乩国者,观贤哲在位,则卜其将兴,见冗员浮杂,则知其将替。

此句引用了古代的占卜文化,认为贤哲在位则国家兴旺,冗员浮杂则国家将衰败。

善乩军营亦然,似宜略为分别;其极无用者,或厚给途费,遗之归里,或酌凭之撰,而主者宴然不知其不可用,此宜深察者也。

此句将占卜文化应用于军营,认为应该对军营中的冗员进行筛选,对于那些无用的人应该给予适当的处理。

附近百姓,果有骚扰事情否?此亦宜深察者也。

此句关注了军营附近百姓的安危,认为应该对此进行深入调查。

(咸丰八年三月三十日)

此句是书信的落款,表明了书信的写作时间。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45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