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原文

沅弟左右:

接初五夜地道轰陷贼城十余丈,被该逆抢堵,我军伤亡三百余人,此尽意中之事。

城内多百战之寇,阅历极多,岂有不能抢堵缺口之理?苏州先复,金陵自遥遥无期,弟切不必焦急。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

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

此次军务,如克复武汉九江安庆,积劳者即是成名之人,在天意已自然十分公道,然而不可恃也。

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

厚庵坚请回籍养亲侍疾,只得允准,已于今日代奏,苗逆于二十六夜擒斩,其党悉行投诚,凡寿州正阳颖上下蔡等城,一律收复,长淮指日肃清,真堪庆幸!

弟近日身体健否?

吾所嘱者二端:一曰天怀淡定,莫求速效。

二曰谨防援贼,城贼内外猛扑、稳慎御之。

(同治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译文

沅弟左右:

接到初五夜晚,地道轰击使敌军城墙陷落十余丈,但被敌人迅速堵住,我军伤亡三百多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城内的敌人都是身经百战的,经验丰富,怎么可能不能堵住缺口呢?苏州已经先于金陵恢复,金陵的恢复遥遥无期,弟弟你不必过于焦急。

自古以来,大规模的战争和伟大的事业,人的计划只占十分之三,天意却常占十分之七。常常是那些劳苦功高的人,并不一定就是成名的人,成名的人,也不一定就是享受幸福的人。这次军事行动,如果能够攻克武汉、九江、安庆,那些劳苦功高的人就是成名的人,这在天意看来已经是非常公平了,但是也不能过分依赖。

厚庵坚决请求回乡照顾家人和生病的人,我只能同意,今天已经代替他上奏,苗逆在二十六夜被擒斩,他的党羽全部投降,所有寿州、正阳、颖上、下蔡等城都已经收复,长淮地区不久将恢复平静,真是值得庆幸!弟弟你最近身体怎么样?我叮嘱你的有两点:一是保持心态平和,不要急于求成。二是要小心防备援敌,城内的敌人内外夹击,要稳慎应对。(同治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注解

沅弟:指作者的弟弟,这里可能是指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他在清朝末年担任军事要职。

地道:一种古代战争中使用的地下通道,用于接近敌军城墙或阵地,进行突袭或破坏。

贼城:指被敌军占领的城池。

逆:古汉语中对敌人的贬称,这里指敌军。

抢堵:迅速堵塞缺口,防止敌军进攻。

伤亡:指在战斗中死亡和受伤的人数。

意中之事:意料之中的事情,指预料到会有损失。

百战之寇:指经过多次战斗的敌军,形容其经验丰富。

阅历:经历和经验。

苏州:指江苏省的苏州市,这里可能是指苏州的某个军事行动。

金陵:指江苏省的南京市,古称金陵,这里指南京的某个军事行动。

遥遥无期:指时间非常遥远,没有确切的时间表。

切不必焦急:强调不必过于着急。

大战争:大规模的战争。

大事业:重大的事业或工程。

人谋:人的计划和策略。

天意:指天命,古人认为某些事情是上天安排的。

积劳:积累劳累,指长时间的辛勤工作。

成名:获得名声,成为知名人士。

享福:享受幸福和快乐的生活。

武汉:指湖北省的武汉市,这里可能是指武汉的某个军事行动。

九江:指江西省的九江市,这里可能是指九江的某个军事行动。

安庆:指安徽省的安庆市,这里可能是指安庆的某个军事行动。

厚庵:指某位官员或将领的别称或字号。

回籍养亲侍疾:回到家乡照顾父母和疾病。

苗逆:指敌军中的某个头目或势力。

擒斩:擒获并斩杀。

投诚:向敌方投降并表示忠诚。

寿州:指安徽省的寿县,这里可能是指寿州的某个军事行动。

正阳:指河南省的正阳县,这里可能是指正阳的某个军事行动。

颖上下蔡:指河南省的许昌市、周口市、漯河市等地,这里可能是指这些地区的某个军事行动。

长淮:指淮河流域,这里可能是指淮河流域的某个军事行动。

肃清:彻底清除,指敌军被完全消灭。

天怀淡定:心态平和,不急躁。

莫求速效:不要追求迅速的效果,要有耐心。

援贼:前来支援敌军的部队。

内外猛扑:从内外同时发动猛烈的攻击。

稳慎御之:稳定谨慎地应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评注

沅弟左右:

此句以‘沅弟左右’开头,体现了书信的亲切与私密性,同时也表明了写信者与收信者之间的兄弟情谊。

接初五夜地道轰陷贼城十余丈,被该逆抢堵,我军伤亡三百余人,此尽意中之事。

此句描述了战场上的激烈情况,‘地道轰陷’和‘贼城’等词汇,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尽意中之事’则表明了写信者对此事的无奈和接受。

城内多百战之寇,阅历极多,岂有不能抢堵缺口之理?

此句通过对敌方士兵的描述,展现了其经验丰富、战斗力强的特点,同时也反映了写信者对敌方实力的认可。

苏州先复,金陵自遥遥无期,弟切不必焦急。

此句表达了写信者对局势的冷静判断,对苏州的先复表示欣慰,同时也对金陵的攻克持谨慎态度,劝慰弟弟不要过于焦急。

古来大战争,大事业,人谋仅占十分之三,天意恒居十分之七。

此句强调了战争中的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认为人的计划和努力只能占据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取决于天意。

往往积劳之人,非即成名之人,成名之人,非即享福之人。

此句对成功与幸福的关系进行了反思,认为努力与成就之间并不总是成正比,成名和享福也不是必然的结果。

此次军务,如克复武汉九江安庆,积劳者即是成名之人,在天意已自然十分公道,然而不可恃也。

此句对军务的胜利表示了期待,同时也提醒弟弟不要过于依赖天意,要有自己的努力。

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成名二字,则不必问及,享福二字,则更不必问矣。

此句进一步强调了努力的重要性,认为兄弟二人应专注于努力工作,成名和享福则是次要的。

厚庵坚请回籍养亲侍疾,只得允准,已于今日代奏,苗逆于二十六夜擒斩,其党悉行投诚,凡寿州正阳颖上下蔡等城,一律收复,长淮指日肃清,真堪庆幸!

此句报告了战事的好消息,体现了写信者对战争的积极态度和对胜利的喜悦。

弟近日身体健否?吾所嘱者二端:一曰天怀淡定,莫求速效。二曰谨防援贼,城贼内外猛扑、稳慎御之。

此句表达了写信者对弟弟的关心,并给出了两条建议:一是保持冷静,不要急于求成;二是要警惕敌人的援军,稳扎稳打。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修身篇-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43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