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交友篇-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原文
澄候子植委洪三弟足下:
二十五日,接到澄弟六月一日所发信,具悉一切,欣慰之至!
发卷所走各家,一半系余旧友,惟屡次扰人,心殊不安,
我自从已亥年在外把戏,至今以为恨事,
将来万一作外官,或督抚,或学政,从前施情于我者,或数百,或数千,皆钓饵也。
渠若到任上来,不应则失之刻薄,应之则施一报十,尚不足满其欲,
故自庚子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
情愿人占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
将来若作外官,京城以内,无责报于我者,
澄弟在京年余,亦得得略见其概矣,
此次澄弟所受各家之情,成事不说,
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不可轻取人财,
切记切记!
彭十九家姻事,兄意彭家发泄将尽,不能久于蕴蓄,
此时以女对渠家,亦若从前之以蕙妹定王家也,
目前非不华丽,而十年之外,局面亦必一变,
澄弟一男二女,不知何以急急定婚若此?
岂少缓须臾,恐无亲家耶?
贤弟从事多躁而少静,以后尚期三思,
儿女姻缘,前生注定,我不敢阻,亦不敢劝,
但嘱贤弟少安无躁而已。
京寓中大小平安,
纪泽读书,已至宗族称孝焉,
大女儿读书,已至吾十有五。
前三月买骡子一头,
顷赵炳坤又送一头,
二品本应坐绿呢车,
一切向来俭朴,故仍坐蓝呢车。
寓中用度,比前较大,
每年进项亦较多,
其他外间进项,尚与从前相似,
同乡人毕如旧,
李竹屋在苏寄信来,
立夫先生许以乾馆,
余不一一,
兄手草。
(道光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交友篇-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译文
澄候子植给洪三弟的信:
二十五日,收到澄弟六月一日写的信,详细了解了所有的事情,非常欣慰!
分发试卷去各家时,有一半是我以前的朋友,但屡次打扰别人,心里非常不安。
我从已亥年在外面玩世不恭,到现在一直觉得这是遗憾的事情,将来如果做了外官,不管是督抚还是学政,以前那些对我施以恩情的人,有的是几百个,有的是几千个,都像是诱饵。
如果他们到我任上来,不回应就失了刻薄的名声,回应了又怕报答不过来,还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所以从庚子年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八年了,我不愿意轻易接受别人的恩惠,宁愿让别人得到方便,也绝不占别人的便宜。
将来如果做了外官,京城以内,没有人会来找我报恩的,澄弟在京城一年多,也多少能看出这个情况了。
这次澄弟受到各家的好意,已经成事不提,以后无论什么事情都不可以占别人半点便宜,也不可以轻易拿别人的钱财,切记切记!
彭十九家的婚事,我觉得彭家快要耗尽了,不能长久地积累,现在把女儿嫁给他们的家,就像以前把蕙妹嫁给王家一样。
目前看起来非不华丽,但十年之后,情况也一定会发生变化,澄弟有一儿二女,不知道为什么这么急着定婚?难道是担心没有亲家吗?
贤弟做事急躁而不冷静,以后还要多加思考。
儿女的姻缘是前生注定的,我不敢阻止,也不敢劝,只是嘱咐贤弟不要急躁。
京城的家宅一切安好,纪泽读书,已经得到家族的称赞为孝顺,大女儿读书,已经到了十五岁。
前三个月买了一头骡子,最近赵炳坤又送了一头,按二品官的规格应该坐绿呢车,但因为一直节俭,所以还是坐蓝呢车。
家里的开销比以前多了,每年的收入也多了,其他方面的收入还和以前差不多,同乡人关系如旧,李竹屋在苏州写信来,立夫先生答应给他安排一个教职,其他的事情就不一一说了,这是我亲笔写的。
(道光二十六年六月二十七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交友篇-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注解
澄候子植委洪三弟足下:澄候子植委洪三弟足下,这是书信的开头,足下是对朋友的敬称,表示对收信人的尊重。
澄弟:澄弟,指书信作者的弟弟,即澄候。
发卷所走各家:发卷所走各家,指分发试卷时访问的各家。
把戏:把戏,这里指做官,古代官员上任时会有一些仪式和活动。
已亥年:已亥年,指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书信作者提到自己从那年在外做官。
庚子到京以来:庚子到京以来,指从庚子年(1840年)到京城以来,即道光二十年。
督抚:督抚,指总督和巡抚,都是清朝地方的高级官员。
学政:学政,指负责管理地方教育、选拔官员的官员。
钓饵:钓饵,比喻用来诱骗人的手段或方法。
庚子:庚子,指道光二十年(1840年),书信作者提到自己从那年到京以来。
愿人占的便益:愿人占的便益,愿意别人得到好处。
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坚决不占别人的便宜。
彭十九家姻事:彭十九家姻事,指彭家的女儿要嫁人的事情。
发泄将尽:发泄将尽,指彭家的财富即将耗尽。
蕴蓄:蕴蓄,指积蓄、储存。
蕙妹定王家:蕙妹定王家,指作者的妹妹蕙妹嫁给王家的儿子。
急急定婚:急急定婚,指急于确定婚姻。
贤弟:贤弟,对弟弟的尊称。
立夫先生:立夫先生,指某位先生,具体身份不明。
乾馆:乾馆,指教书的地方。
二品本应坐绿呢车:二品本应坐绿呢车,指二品官员应该乘坐绿呢车。
蓝呢车:蓝呢车,指用蓝色呢绒制成的车,比绿呢车低一级。
宗族称孝:宗族称孝,指在家族中被认为孝顺。
十有五:十有五,指十五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交友篇-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评注
澄候子植委洪三弟足下:
此句以谦辞开头,表达了对洪三弟的尊敬和亲切,体现了古代书信中的礼仪之道。
二十五日,接到澄弟六月一日所发信,具悉一切,欣慰之至!
作者首先表达了对澄弟来信的喜悦之情,’具悉一切’和’欣慰之至’显示出对澄弟近况的关心和对家族事务的了解。
发卷所走各家,一半系余旧友,惟屡次扰人,心殊不安,我自从已亥年在外把戏,至今以为恨事,将来万一作外官,或督抚,或学政,从前施情于我者,或数百,或数千,皆钓饵也。
作者在此处反思自己的过往,认为曾经的行为给他人带来了困扰,并以此警示自己,若未来为官,不应轻易接受他人的恩惠,以免陷入被钓饵的困境。
渠若到任上来,不应则失之刻薄,应之则施一报十,尚不足满其欲,故自庚子到京以来,于今八年,不肯轻受人惠,情愿人占的便益,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
作者强调了自己为官的立场,即不偏不倚,不贪不占,坚守廉洁,这种态度体现了古代文人的道德修养。
将来若作外官,京城以内,无责报于我者,澄弟在京年余,亦得得略见其概矣,此次澄弟所受各家之情,成事不说,以后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益,不可轻取人财,切记切记!
作者再次强调为官之道,要求澄弟不可贪图私利,要廉洁自律,这种家书中的教诲,反映了古代家族教育的严谨。
彭十九家姻事,兄意彭家发泄将尽,不能久于蕴蓄,此时以女对渠家,亦若从前之以蕙妹定王家也,目前非不华丽,而十年之外,局面亦必一变,澄弟一男二女,不知何以急急定婚若此?岂少缓须臾,恐无亲家耶?
作者对彭家的姻事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婚姻不应急躁,而应考虑长远,这种观点体现了对家族利益的考虑和对子女幸福的关怀。
贤弟从事多躁而少静,以后尚期三思,儿女姻缘,前生注定,我不敢阻,亦不敢劝,但嘱贤弟少安无躁而已。
作者对澄弟的性格进行了点评,并给予建议,认为在处理儿女姻缘时应冷静思考,同时表达了对子女婚姻自由的尊重。
京寓中大小平安,纪泽读书,已至宗族称孝焉,大女儿读书,已至吾十有五。
作者简要汇报了家庭情况,提到子女的学习和成长,体现了对家庭和谐的重视。
前三月买骡子一头,顷赵炳坤又送一头,二品本应坐绿呢车,一切向来俭朴,故仍坐蓝呢车。
作者描述了生活中的细节,反映了其俭朴的生活态度,这也是古代文人的美德之一。
寓中用度,比前较大,每年进项亦较多,其他外间进项,尚与从前相似,同乡人毕如旧,李竹屋在苏寄信来,立夫先生许以乾馆,余不一一,兄手草。
作者总结了家庭的经济状况和人际交往,最后以’兄手草’结束,体现了古代书信的书写习惯和对亲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