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致九弟季弟-述筹办粤省厘金

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致九弟季弟-述筹办粤省厘金-原文

沅季弟左右:

复奏朱侍御一疏,定于五日内拜发,请钦派大员再抽广东全省厘金,余奏派委员随同筹办,专济苏浙杭皖四省之饷,大约所得每月在二十成上下,胜于江西厘务也,此外实无可生发,计今年春夏必极穷窘,秋冬当渐优裕。

马队营制余往年所定,今阅之,觉太宽而近于滥,如公夫长夫之类是也,然业已久行且姑仍之,弟新立营头,即照此办理,将来裁减,当与华字顺字两营并载,另行新章也。

上海派洋船来接少荃一军舟,带银至十八万两之多,可骇而亦可怜!不能不令少荃全军舟行,以顺舆情,三月之内,陆续拔行,其黄昌岐水军,则俟三四月之交,遇大顺风,直冲下去,弟到运漕,可告昌岐来此一晤也。

(同治元年三月初三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致九弟季弟-述筹办粤省厘金-译文

沅季弟左右:

我已经回复了朱侍御的一封奏疏,决定在五天内发出,请求皇帝派遣大员再次抽取广东全省的厘金,其余的事宜我会派委员一同筹备,专门用于接济苏浙杭皖四省的军饷。预计每月的收入大约在二十成左右,比江西的厘金事务要好。除此之外,实在没有其他可以筹集的,预计今年春夏两季将会非常贫困,秋冬季节则会逐渐变得宽裕。

马队营制是我往年制定的,现在看来,觉得规定太宽松,近乎泛滥,比如公夫长夫之类的规定。然而这些规定已经实施了一段时间,暂时先保持不变。我新成立的营队,也会按照这个规定来办理。将来进行裁减时,会和华字顺字两个营一起考虑,并制定新的章程。

上海派来的洋船来接应少荃的一支军队,船上携带了十八万两银子,这既令人惊讶也令人同情!不能不让少荃的全军都乘船出发,以顺应舆论。预计在三个月内,军队会陆续出发。至于黄昌岐的水军,则等到三四月之交,遇到大顺风时,直接冲下去。我到达运漕后,可以告诉昌岐来这里见一面。

(同治元年三月初三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致九弟季弟-述筹办粤省厘金-注解

朱侍御:朱侍御指的是朱熹的后代,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政治家,侍御是古代官职,指侍从皇帝的官员。

厘金:厘金是清朝时期对商品交易征收的一种税,是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

苏浙杭皖四省:苏浙杭皖指的是江苏、浙江、杭州、安徽四个省份,这里可能是指这四个省份的军队。

马队营制:马队营制是指清朝时期军队中的一种编制,以骑兵为主。

公夫长夫:公夫长夫指的是军队中的普通士兵和长夫,长夫是负责后勤的士兵。

华字顺字两营:华字顺字两营指的是军队中的两个营,可能是因为营中士兵的姓氏或者旗帜上的字样。

少荃:少荃是李鸿章的字,李鸿章是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舆情:舆情指的是公众的意见和情绪,这里指民众对于少荃全军舟行的看法。

黄昌岐水军:黄昌岐水军指的是由黄昌岐指挥的水上军队。

运漕:运漕是指运输粮食的港口或者地点,这里可能是指一个具体的港口。

同治元年:同治元年是清朝同治皇帝的第一年,即公元1862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致九弟季弟-述筹办粤省厘金-评注

沅季弟左右:

此句开篇即点明对象,‘沅季弟’指的是信件收件人,体现了古代书信中对于收件人的尊重和亲切。

复奏朱侍御一疏,定于五日内拜发,请钦派大员再抽广东全省厘金,余奏派委员随同筹办,专济苏浙杭皖四省之饷,大约所得每月在二十成上下,胜于江西厘务也。

此段内容主要讲述作者对于财政事务的处理。‘复奏朱侍御一疏’表明作者对朱侍御的奏疏进行了回复,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钦派大员’和‘抽广东全省厘金’反映了当时朝廷对于财政的重视和对于地方财政的干预。‘苏浙杭皖四省之饷’则说明了资金的用途,体现了作者对于地方财政困难的关注和解决措施。‘所得每月在二十成上下’与‘胜于江西厘务也’对比了不同地方的财政状况,反映了作者对于财政状况的精确把握。

此外实无可生发,计今年春夏必极穷窘,秋冬当渐优裕。

此句进一步分析了财政状况,指出目前除了已经提出的措施外,没有其他可用的手段。对于未来财政状况的预测,‘必极穷窘’和‘渐优裕’形成了对比,展现了作者对于未来经济形势的预见性和对时局的深刻洞察。

马队营制余往年所定,今阅之,觉太宽而近于滥,如公夫长夫之类是也,然业已久行且姑仍之,弟新立营头,即照此办理,将来裁减,当与华字顺字两营并载,另行新章也。

此段涉及军事组织和管理。作者回顾了自己往年的马队营制,并对其进行了评价。‘觉太宽而近于滥’表明作者对现有制度的不满,但出于实际考虑,仍决定维持现状。‘新立营头’和‘将来裁减’则表明了作者对于未来军事改革的规划和期待。

上海派洋船来接少荃一军舟,带银至十八万两之多,可骇而亦可怜!不能不令少荃全军舟行,以顺舆情,三月之内,陆续拔行,其黄昌岐水军,则俟三四月之交,遇大顺风,直冲下去,弟到运漕,可告昌岐来此一晤也。

此段内容涉及军事行动和外交策略。‘上海派洋船来接少荃一军舟’说明了军事行动的规模和重要性。‘带银至十八万两之多’反映了军事行动的经济投入。‘可骇而亦可怜’则表达了作者对于这一行动的复杂情感。‘不能不令少荃全军舟行’体现了作者对于时局的妥协和策略。‘黄昌岐水军’和‘直冲下去’则说明了军事行动的具体部署和策略。‘弟到运漕,可告昌岐来此一晤也’则是对未来行动的安排和期待。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致九弟季弟-述筹办粤省厘金》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37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