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成公-成公五年-原文
五年春,王正月,杞叔姬来归。
仲孙蔑如宋。
夏,叔孙侨如会晋荀首于穀。
梁山崩。
秋,大水。
冬十有一月己酉,天王崩。
十有二月己丑,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虫牢。
五年春,原、屏放诸齐。婴曰:“我在,故栾氏不作。我亡,吾二昆其忧哉!且人各有能,有不能,舍我何害?”弗听。婴梦天使谓己:“祭余,余福女。”使问诸士贞伯,贞伯曰:“不识也。”既而告其人曰:“神福仁而祸淫,淫而无罚,福也。祭其得亡乎?”祭之,之明日而亡。
孟献子如宋,报华元也。
夏,晋荀首如齐逆女,故宣伯餫诸穀。
梁山崩,晋侯以传召伯宗。伯宗辟重,曰:“辟传!”重人曰:“待我,不如捷之速也。”问其所,曰:“绛人也。”问绛事焉,曰:“梁山崩,将召伯宗谋之。”问:“将若之何?”曰:“山有朽壤而崩,可若何?国主山川。故山崩川竭,君为之不举,降服,乘缦,彻乐,出次,祝币,史辞,以礼焉。其如此而已,虽伯宗若之何?”伯宗请见之,不可。遂以告而从之。
许灵公愬郑伯于楚。六月,郑悼公如楚,讼不胜。楚人执皇戌及子国。故郑伯归,使公子偃请成于晋。
秋八月,郑伯及晋赵同盟于垂棘。
宋公子围龟为质于楚而还,华元享之。请鼓噪以出,鼓噪以复入,曰:“习攻华氏。”宋公杀之。
冬,同盟于虫牢,郑服也。诸侯谋复会,宋公使向为人辞以子灵之难。
十一月己酉,定王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成公-成公五年-译文
五年的春天,周王的正月,杞国的叔姬回到了杞国。
仲孙蔑前往宋国。
夏天,叔孙侨如在穀地与晋国的荀首会面。
梁山发生了山崩。
秋天,发生了大洪水。
冬天的十一月己酉日,周天王去世。
十二月的己丑日,鲁公与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子、杞伯在虫牢结盟。
五年的春天,原、屏被放逐到齐国。婴说:“我在,所以栾氏不敢作乱。我若不在,我的两位兄弟将会担忧!而且每个人都有能做的事和不能做的事,放弃我又有什么害处呢?”他们不听。婴梦见天使对他说:“祭祀我,我会赐福给你。”他让人去问士贞伯,贞伯说:“我不知道。”后来他告诉别人说:“神赐福给仁者而降祸于淫乱者,淫乱者没有受到惩罚,这就是福。祭祀他,他能不灭亡吗?”祭祀后,第二天他就去世了。
孟献子前往宋国,是为了回报华元。
夏天,晋国的荀首前往齐国迎接新娘,因此宣伯在穀地招待他。
梁山发生山崩,晋侯派人召见伯宗。伯宗避开重臣,说:“避开使者!”重臣说:“等我,不如直接去更快。”问他去哪里,他说:“去绛城。”问他绛城的事情,他说:“梁山发生了山崩,要召见伯宗商议对策。”问:“该怎么办?”他说:“山有腐朽的土壤而崩塌,能怎么办?国家以山川为主。所以山崩河竭,君主会因此不举行庆典,降低服饰等级,乘坐简朴的车,停止音乐,离开宫殿,献上祝币,史官致辞,以礼相待。就这样而已,即使伯宗又能怎么办?”伯宗请求见他,但未能见到。于是伯宗将情况报告并听从了他的建议。
许灵公向楚国控告郑伯。六月,郑悼公前往楚国,诉讼未能成功。楚国人逮捕了皇戌和子国。因此郑伯回国后,派公子偃向晋国求和。
秋天的八月,郑伯与晋国的赵同在垂棘结盟。
宋国的公子围龟作为人质前往楚国后返回,华元招待他。他请求敲鼓呐喊出去,再敲鼓呐喊进来,说:“这是练习攻打华氏。”宋公因此杀了他。
冬天,诸侯在虫牢结盟,郑国屈服了。诸侯计划再次会面,宋公派向为人以子灵的困难为由推辞。
十一月的己酉日,定王去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成公-成公五年-注解
杞叔姬:杞国的叔姬,姬姓,叔为排行,姬为姓,古代女子常以国名加姓加排行命名。
仲孙蔑:鲁国大夫,仲孙为氏,蔑为名。
叔孙侨如:鲁国大夫,叔孙为氏,侨如为名。
荀首:晋国大夫,荀为氏,首为名。
梁山崩:梁山发生山崩,古代认为山崩是国家的凶兆。
天王崩:指周定王去世,天王是周天子的尊称。
虫牢:地名,今河南封丘县北。
原、屏:原指原邑,屏指屏邑,均为晋国地名。
栾氏:晋国的贵族家族,栾为氏。
士贞伯:晋国大夫,士为氏,贞伯为名。
孟献子:鲁国大夫,孟为氏,献子为谥号。
华元:宋国大夫,华为氏,元为名。
宣伯:鲁国大夫,宣为谥号,伯为排行。
伯宗:晋国大夫,伯为排行,宗为名。
绛:晋国都城,今山西翼城县东南。
许灵公:许国国君,灵为谥号。
郑悼公:郑国国君,悼为谥号。
皇戌:郑国大夫,皇为氏,戌为名。
子国:郑国公子,子为尊称,国为名。
公子偃:郑国公子,子为尊称,偃为名。
赵同:晋国大夫,赵为氏,同为名。
垂棘:地名,今河南滑县南。
围龟:宋国公子,围为名,龟为字。
向为人:宋国大夫,向为氏,为人为名。
子灵:宋国公子,子为尊称,灵为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成公-成公五年-评注
《左传》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历史文献,不仅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本文所选的段落,虽然简短,但通过几个关键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政治斗争。
首先,文中提到的‘梁山崩’事件,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解释。山崩在古代被视为国家的凶兆,晋侯因此召见伯宗商议对策。伯宗的回答体现了古代‘天人感应’的思想,认为山崩是自然现象,国家应通过礼仪来应对,而非人力所能改变。这种思想在后来的儒家文化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文中提到的诸侯会盟事件,如‘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邾子、杞伯同盟于虫牢’,展示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联盟与对抗。会盟是春秋时期重要的外交手段,通过会盟,诸侯国可以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强敌或解决内部矛盾。虫牢之盟的背景是郑国与楚国之间的冲突,郑国在楚国的压力下,不得不寻求晋国的支持。这一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权力平衡和外交策略。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晋国大夫荀首如齐逆女的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的婚姻外交。通过婚姻结盟,诸侯国可以加强彼此之间的关系,巩固政治联盟。荀首如齐逆女,不仅是为了完成婚姻仪式,更是为了巩固晋国与齐国之间的联盟关系。
最后,文中提到的宋公子围龟被杀的事件,揭示了春秋时期贵族内部的权力斗争。围龟作为宋国公子,本应享有尊贵的地位,但因与华元的矛盾而被杀。这一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贵族内部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几个简短的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政治斗争和文化思想。这些事件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为我们理解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和社会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