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述盘查国库巨案

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述盘查国库巨案-原文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男因身子不甚壮健,恐今年得差劳苦,故现服补药,预为调养,已作丸药两单。

考差尚无信,大约在五月初旬。

四月初四御史陈公上折直谏,此近所仅见,朝臣仰之如景星庆云,兹将折稿付回。

三月底盘查国库,不对数银九百二十五万两,历任军官及查库御史,皆革积分赔,查库王大臣亦摊赔,此从业未有之巨案也。

湖南库查御史有石承藻刘梦兰二人,查库大臣有周系英刘权之何凌汉三人,已故者令子孙分赔,何家须赔银三千两。

同乡唐诗甫李杜选陕西靖边县,于四月廿一出京,王翰城选山西冀宁州知州,于五月底可出京,余仅如故。

男二月接信一,至今望信甚切,

男谨禀(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述盘查国库巨案-译文

儿子曾国藩跪拜禀告,祝父母亲大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儿子因为身体不是特别强壮,担心今年可能会得到辛苦的工作,所以现在正在服用补药,提前进行调养,已经制作了两份药丸。关于考核的信件还没有收到,大概在五月初旬会收到。四月初四,御史陈公上奏直谏,这是近期难得一见的事情,朝臣们都像仰望明星和庆云一样敬仰他,我现在将他的奏折稿子寄回。

三月底对国库进行了盘点,发现不符的银两有九百二十五万两,历任军官和查库的御史都被取消积分并要求赔偿,查库的大臣也被分摊赔偿,这是前所未有的大案。湖南库查御史有石承藻和刘梦兰两位,查库的大臣有周系英、刘权和何凌汉三位,已经去世的由子孙分摊赔偿,何家需要赔偿银两三千两。同乡唐诗甫和李杜选调到陕西靖边县,于四月二十一日离开京城,王翰城选调为山西冀宁州的知州,于五月底可以离开京城,其他人还是照旧。儿子我在二月收到了一封信,到现在非常期待下一封信,儿子恭敬地禀告(道光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述盘查国库巨案-注解

男国藩:指曾国藩,清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此处为曾国藩自称。

父母亲大人:对父母的尊称,表示尊敬和孝顺。

万福金安:古代对长辈祝福的话语,意为幸福安康。

身子不甚壮健:身体不是非常强壮,即身体不太健康。

得差劳苦:指接受差事,可能会辛苦劳累。

补药:指用来滋补身体、增强体质的药物。

调养:指通过适当的饮食、休息等方式恢复身体。

丸药:指制成药丸的药物,便于服用。

考差:指科举考试,此处可能指曾国藩自己参加的考试。

信:指书信,古代人们用来通信的方式。

五月初旬:指五月份的上旬,即五月初一到初十之间。

御史:古代官职,负责监察官员,上奏皇帝,相当于现代的监察官。

上折直谏:向上级官员上奏折子,直接提出建议或批评。

景星庆云:古代比喻贤能的人或美好的事物,此处指御史陈公的行为受到朝臣的尊敬。

折稿:指上奏的折子的草稿。

盘查:指对某项事物进行详细的检查。

国库:国家储存财物的仓库。

不对数银:指国库中的银两数量与账目不符。

历任军官:指历任的军官。

查库御史:指负责查库的御史。

革积分赔:指被革职并赔偿。

王大臣:指朝廷中的大臣。

摊赔:指分摊赔偿。

巨案:指重大的案件。

湖南库查御史:指负责湖南国库查账的御史。

石承藻:湖南库查御史之一。

刘梦兰:湖南库查御史之一。

周系英:查库大臣之一。

刘权:查库大臣之一。

何凌汉:查库大臣之一,已故。

子孙分赔:指已故官员的后代分摊赔偿。

陕西靖边县:地名,位于陕西省。

冀宁州:地名,位于山西省。

余仅如故:指其他情况没有变化。

接信:收到信件。

谨禀:恭敬地禀报,表示尊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述盘查国库巨案-评注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此句以‘跪禀’开头,体现了国藩对父母的尊敬和谦卑,跪禀是一种古代的礼节,表示对长辈的极度尊敬。‘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则是祝愿父母安康的吉祥话,反映了儒家孝道文化在家庭关系中的重要性。

男因身子不甚壮健,恐今年得差劳苦,故现服补药,预为调养,已作丸药两单。此段表达了国藩对自身身体状况的担忧,以及对即将到来的工作的谨慎态度。‘服补药’和‘调养’体现了中医养生观念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中的普及,而‘丸药两单’则反映了古代制药技术的应用。

考差尚无信,大约在五月初旬。这里提到的‘考差’指的是科举考试,‘尚无信’说明考试结果尚未公布。‘五月初旬’则是对考试结果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科举考试的重视。

四月初四御史陈公上折直谏,此近所仅见,朝臣仰之如景星庆云,兹将折稿付回。此句赞扬了御史陈公的直言进谏,‘直谏’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忠言逆耳利于行’的思想。‘朝臣仰之如景星庆云’则是对陈公高尚品德的赞誉,‘折稿付回’则是对其谏言的重视。

三月底盘查国库,不对数银九百二十五万两,历任军官及查库御史,皆革积分赔,查库王大臣亦摊赔,此从业未有之巨案也。此段描述了国库盘查中出现的大案,‘不对数银’说明国库亏空,‘皆革积分赔’和‘摊赔’则是对责任人的处罚。‘此从业未有之巨案也’则是对案件严重性的强调。

湖南库查御史有石承藻刘梦兰二人,查库大臣有周系英刘权之何凌汉三人,已故者令子孙分赔,何家须赔银三千两。这里列举了涉案人员的名单,包括御史和查库大臣,以及已故人员的子孙分赔情况。‘何家须赔银三千两’则是对涉案金额的具体说明。

同乡唐诗甫李杜选陕西靖边县,于四月廿一出京,王翰城选山西冀宁州知州,于五月底可出京,余仅如故。此段介绍了国藩的同乡和朋友们的动向,‘选’字说明他们被任命为官职,‘余仅如故’则是对自己现状的描述。

男二月接信一,至今望信甚切,男谨禀。最后一句‘男谨禀’再次表达了国藩对父母的尊敬和谦卑,‘谨禀’是一种敬语,表示对长辈的尊敬。‘望信甚切’则是对家书的期待,反映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家庭情感的重视。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述盘查国库巨案》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33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