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谨遵家命一心服官-原文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膝下:
昨初九日已刻,接读大人示谕,及诸弟信,藉悉一切。
祖父大人之病已渐愈,不胜褥祝,想可由此而痊愈也。
男前与朱家信,言无时不思乡土,亦久宦之人所不免,放前此家信亦言之。
今既承大人之命,则一意服官,不取违拗,不作是想矣。
昨初六日派总裁房差,同乡惟黄恕皆一人。
男今年又不得差,则家中气运不致太宣泄,祖父大人之病,必可以速愈,诸弟今年或亦可以入学,此盈虚自然之理也。
男癣病虽发,不甚很,近用蒋医方朝夕治之,渠言此病不要紧,可以徐愈,治病既好,渠亦不要钱,两大人不必悬念。
男妇及华男孙男女身体俱好,均无庸挂念。
男等所望者,惟祖父大人之病速愈,暨两大人之节劳,叔母目疾速愈,俾叔父宽杯耳,余容另禀。
(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初十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谨遵家命一心服官-译文
男国藩跪拜禀告父母亲大人:昨天初九日已经接到大人的指示信,以及各位弟弟的信件,借此机会了解了所有情况。祖父大人的病情已经逐渐好转,我非常高兴,希望他能因此完全康复。我之前给朱家写信时,也说过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家乡,这是久居官场的人难以避免的,之前的家信中也提到了这一点。现在既然接受了大人的命令,那么我就一心一意地做官,不再有违抗的想法了。
昨天初六日,派了总裁房差,同乡中只有黄恕皆一个人。我今年又没有获得差事,这样家里的运气就不会过于消耗,祖父大人的病也一定能很快好起来,弟弟们今年也许也能入学,这是盈虚自然之理。
我身上虽然发了癣病,但不是很严重,最近用蒋医生的方子早晚治疗,他说这个病不要紧,可以慢慢好起来。治疗好病之后,他也没有收钱,两位大人不必担心。我妻子和孩子们身体都很好,都不需要挂念。我们唯一期望的就是祖父大人的病能迅速痊愈,以及两位大人不要过于劳累,叔母的眼睛疾病也能迅速好转,让叔父能够放宽心喝酒,其他的事情我稍后再禀告。
(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初十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谨遵家命一心服官-注解
国藩:指曾国藩,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
跪禀:古代书信中的一种敬辞,表示写信人对收信人的尊敬,通常用于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
父母亲大人膝下:古代书信中的一种敬辞,表示写信人对父母的尊敬,膝下是古代对父母的一种尊称。
示谕:指上级或长辈的指示或命令。
诸弟:指多个弟弟,此处可能指曾国藩的兄弟。
藉悉:借助了解,表示通过某种方式得知。
褥祝:古代的一种祝福方式,指在床上祈祷或祝福。
放前:以前,过去。
总裁房差:指古代官府中的差役,总裁房可能是指某个部门或机构的负责人。
气运:指人的命运或家族的运势。
盈虚:指事物的盛衰、兴衰,此处可能指家中的运势起伏。
癣病:一种皮肤病,可能指银屑病等。
蒋医方:指蒋某人的药方,蒋某可能是一位医生。
悬念:担忧,挂念。
男妇:指曾国藩的妻子。
华男:指曾国藩的儿子。
孙男女:指曾国藩的孙子、孙女。
节劳:注意休息,避免劳累。
宽杯:指放宽酒量,适量饮酒。
道光:清朝皇帝道光帝的年号,此处指道光二十七年。
二月初十日:指道光二十七年二月的第十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谨遵家命一心服官-评注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膝下:开篇以‘跪禀’二字,体现出男国藩对父母的尊敬和谦卑,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孝道的体现。‘父母亲大人膝下’更是强调了尊亲敬长的文化传统,体现了男国藩的孝道观念。
昨初九日已刻,接读大人示谕,及诸弟信,藉悉一切。此句说明男国藩及时回复家人的来信,体现出他重视家庭联系和亲情关系的特点,符合儒家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祖父大人之病已渐愈,不胜褥祝,想可由此而痊愈也。此处男国藩对祖父病情的关注和祈福,表现了他对长辈的孝顺和对家庭和谐的重视。
男前与朱家信,言无时不思乡土,亦久宦之人所不免,放前此家信亦言之。男国藩在信中提到自己思念家乡的情感,这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常见的情感,反映了他们对家乡的眷恋和对仕途的无奈。
今既承大人之命,则一意服官,不取违拗,不作是想矣。男国藩表示遵从父母的意愿,专心致志于官职,体现了他的孝道和对家庭责任的担当。
昨初六日派总裁房差,同乡惟黄恕皆一人。男今年又不得差,则家中气运不致太宣泄,祖父大人之病,必可以速愈,诸弟今年或亦可以入学,此盈虚自然之理也。此段话中,男国藩通过占卜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中气运的担忧和对家族未来的期望,反映了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命运天定的思想。
男癣病虽发,不甚很,近用蒋医方朝夕治之,渠言此病不要紧,可以徐愈,治病既好,渠亦不要钱,两大人不必悬念。男妇及华男孙男女身体俱好,均无庸挂念。男等所望者,惟祖父大人之病速愈,暨两大人之节劳,叔母目疾速愈,俾叔父宽杯耳,余容另禀。这些话表达了男国藩对家人的关心和担忧,以及对家庭幸福的期盼,体现了儒家文化中重视家庭和睦、亲情关爱的价值观念。
道光二十七年二月初十日:信尾注明了写信的日期,这符合古代文人士大夫注重时间观念的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