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拟为六弟纳监

作者: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子城,晚清重臣、军事家、学者、政治家。曾国藩是清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统帅、文化名人,他一生致力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是一位具有深厚儒家思想修养的学者,他注重家风的培养和家族的治理。

年代:成书于清代(约19世纪中期)。

内容简要:《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系列书信合集,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家庭教育、政治理政等方面。这些书信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念和治家原则,还深刻揭示了他如何通过儒家思想教育子弟,传承家风的哲理。曾国藩在家书中强调道德修养、节俭为人、读书治学,提倡勤奋努力和自律自省。他的家书涉及了很多实际的管理经验和心灵感悟,也对后代家族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本书不仅是家族教育的经典之作,更是了解曾国藩个人思想和治家文化的重要资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拟为六弟纳监-原文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男头上疮癣,至今款愈。

近日每天洗两次,夜洗药水,早洗开水,本无大毒,或可因勒洗而好。

闻四弟言,家中连年生热毒者八人,并男共九人,恐祖坟有不净处,望时时打扫,但不可妄为动土,致惊幽灵。

四弟六弟及儿妇孙男女等绵平安。

男近与同年会课作赋,每日看书如常,饮食起居如故。

四弟课纪泽读,师徒皆有课程。

六弟文章极好,似明年纳监下场,但现无银,不知张罗得就否?

同乡唐镜海先生已告病,明春即将回南,所著《国朝学案》一书,系男约同人,代为发刻,其刻价则系耦庚先生所出。

前门内有义塾,每年延师八人,教贫户子弟三百余人。

昨首事社姓已死,男约同人接管其事,亦系集腋成裘,男花费亦无几。

纪泽虽从四弟读书,而李作屋先生尚住男宅,渠颇思南归,但未定计耳。

诰封二轴,今年不能用玺,明年及可寄回。

萧辛五已寄鹿胶一片,阿胶半斤与他。

家中若须阿胶鹿胶,望信来京,从便觅寄。

男谨禀。

(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拟为六弟纳监-译文

男国藩跪拜禀告,祝父母亲大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我头上长了一些疮癣,现在已经慢慢好了。最近每天洗两次头,晚上用药水洗,早上用热水洗,本来毒性不大,可能是因为勤洗才好的。听四弟说,家里连续几年有八个人生了热毒病,加上我一共九个人,恐怕是祖坟有不清净的地方,希望你们经常打扫,但不要随便动土,以免惊扰了祖先的灵魂。

四弟、六弟和他们的儿媳妇、孙子孙女等都平安健康。我最近和同年人一起参加科举考试的课程,每天读书和平时一样,饮食和作息也没有变化。四弟让纪泽读书,师生都有学习任务。六弟的文章写得非常好,好像明年要去参加科举考试,但现在没有钱,不知道能不能凑齐。

同乡唐镜海先生已经生病了,明年春天就要回南方了。他写的《国朝学案》这本书,是我约请同人来帮忙刻印的,刻印的费用是耦庚先生出的。前门内有义塾,每年请八位老师,教三百多个贫苦家庭的子弟。昨天负责这个义塾的人已经去世了,我约请同人来接管这个事情,也是集思广益,我花费的也不多。

纪泽虽然跟四弟读书,但李作屋先生还住在我的家里,他很想回南方,但还没有决定计划。诰封的两幅画今年不能盖章,明年就可以寄回。萧辛五已经寄来了一片鹿胶和半斤阿胶给他。如果家里需要阿胶或鹿胶,希望写信到北京,我会方便的时候寄过去。

男国藩谨此禀告。(道光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拟为六弟纳监-注解

男国藩:指曾国藩,字伯涵,号涤生,晚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父母亲大人:古代对父母的尊称,表达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万福金安:古代书信中常见的吉祥话,表示对对方的祝福。

疮癣:疮和癣都是皮肤病的通称,这里指曾国藩头上的皮肤病。

款愈:逐渐痊愈。

勒洗:频繁清洗。

热毒:古代医学中对某些传染病的称呼。

祖坟:祖先的坟墓。

不净处:不干净的地方,可能指祖坟附近的环境。

妄为动土:随意动土,指随意挖掘或修建。

幽灵:指亡灵,古代认为祖先的灵魂。

会课作赋:指参加科举考试中的课程,作赋即写作赋文。

同年:科举时代指同一年考中的人。

纳监下场:纳监指用钱买官,下场指参加科举考试。

张罗:筹备,安排。

唐镜海先生:指唐鉴,字镜海,清代学者。

告病:因病请假。

发刻:刻印发行。

耦庚先生:指耦耕,字耦庚,清代学者。

义塾:古代由民间或官方设立的免费学校。

首事社姓:可能指负责某项事务的姓社。

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

诰封:古代皇帝对功臣或贵族的封赐。

玺:古代皇帝的玉印。

鹿胶:用鹿皮熬制的胶,古代用作药物。

阿胶:用驴皮熬制的胶,古代用作药物。

谨禀:敬辞,表示恭敬地禀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拟为六弟纳监-评注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开篇以‘跪禀’二字,表现出国藩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万福金安’更是表达了对父母安康幸福的美好祝愿。

‘男头上疮癣,至今款愈。’这里国藩以自己的身体情况为切入点,反映了自己近期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表现出他关心家中的每一个成员。

‘近日每天洗两次,夜洗药水,早洗开水,本无大毒,或可因勒洗而好。’国藩在此详细描述了自己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他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闻四弟言,家中连年生热毒者八人,并男共九人,恐祖坟有不净处,望时时打扫,但不可妄为动土,致惊幽灵。’国藩在此表达了对家族祖先的尊敬和对家族未来的担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家族事务的关心。

‘四弟六弟及儿妇孙男女等绵平安。’国藩在此简要汇报了家中其他成员的情况,表现出他对家人的关爱。

‘男近与同年会课作赋,每日看书如常,饮食起居如故。’国藩在此描述了自己的日常生活,体现了他勤奋好学的品质。

‘四弟课纪泽读,师徒皆有课程。六弟文章极好,似明年纳监下场,但现无银,不知张罗得就否?’国藩在此关心弟弟们的学业和前程,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

‘同乡唐镜海先生已告病,明春即将回南,所著《国朝学案》一书,系男约同人,代为发刻,其刻价则系耦庚先生所出。’国藩在此提到与同乡唐镜海先生的交往,以及他所著《国朝学案》的出版情况,体现了他对学术事业的关注。

‘前门内有义塾,每年延师八人,教贫户子弟三百余人。昨首事社姓已死,男约同人接管其事,亦系集腋成裘,男花费亦无几。’国藩在此描述了自己参与的教育事业,体现了他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贡献。

‘纪泽虽从四弟读书,而李作屋先生尚住男宅,渠颇思南归,但未定计耳。’国藩在此提到自己的儿子纪泽和教师李作屋的情况,反映了他对家人的关心和对教育的重视。

‘诰封二轴,今年不能用玺,明年及可寄回。’国藩在此提及家族荣誉,反映了他对家族历史的尊重。

‘萧辛五已寄鹿胶一片,阿胶半斤与他。家中若须阿胶鹿胶,望信来京,从便觅寄。’国藩在此关心家人的健康,体现出他对家人的关爱。

‘男谨禀。’结尾以‘谨禀’二字,再次表达了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整篇文章语言朴实,情感真挚,体现了国藩的为人之道和家国情怀。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曾国藩家书-为政篇-禀父母-拟为六弟纳监》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32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