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兵法二十四篇-阴察第十六

作者: 兵法二十四篇的作者并非单一人物,一般认为是基于《孙子兵法》等兵法名著编纂而成的兵法书。这些兵法的编纂者主要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军事家与谋士,如孙武、吴起等,他们通过总结战争经验,创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军事策略。

年代: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内容简要:《兵法二十四篇》结合了中国古代兵法理论的精髓,涵盖了战略、战术、兵员配置、阵法布置等多方面的内容。书中的“二十四篇”从不同角度讨论了如何有效地指挥战役,如何灵活应对敌军的挑战,以及如何调动军队以达到战略目标。它不仅是一部兵法经典,也是一部军事理论的指导书,强调通过精准的计算和深思熟虑的决策来制胜。《兵法二十四篇》涵盖了多种战法和战争技巧,尤其在战略部署和兵员运用方面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军事学的典范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兵法二十四篇-阴察第十六-原文

阴察之政,譬喻物类,以觉悟其意也。

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是以思者虑远,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富者得志,贫者失时,甚爱太费,多藏厚亡,竭财相买,无功自专,忧事众者烦,烦生於怠。

船漏则水入,囊穿则内空,山小无兽,水浅无鱼,树弱无巢,墙坏屋倾,堤决水漾,疾走者仆,安行者迟,乘危者浅,履水者惧,涉泉者溺,遇水者渡,无楫者不济,失侣者远顾,赏罚者少功,不诚者失信。

唇亡齿寒,毛落皮单。

阿私乱言,偏听者生患。

善谋者胜,恶谋者分,善之劝恶,如春雨泽。

麒麟易乘,驽骀难习。

不视者盲,不听者聋。

根伤则叶枯,叶枯则花落,花落则实亡。

柱细则屋倾,本细则末挠,下小则上崩。

不辨黑白,弃土取石,羊虎同群。

衣破者补,带短者续。

弄刀者伤手,打者伤足。

洗不必江河,要之却垢;马不必麒麟,要之疾足;贤不必圣人,要之智通。

总之,有五德:一曰禁暴止兵,二曰赏贤罚罪,三曰安仁和众,四曰保大定功,五曰丰挠拒谗,此之谓五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兵法二十四篇-阴察第十六-译文

通过暗中的观察来治理国家,就像用比喻来说明事物一样,以此来让人们理解其中的含义。

如果外面有伤害,那么内部就会孤立无援;如果上面的人被迷惑,那么下面的人就会怀疑。

怀疑会导致亲近的人得不到重用,迷惑会导致观察者失去判断力;失去判断力会导致计划混乱,计划混乱国家就会陷入危机,国家一旦危机四伏就会导致不安。

因此,思考问题要考虑长远,考虑长远的人会感到安心,不考虑的人则会陷入危险。

富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贫的人则会错过时机,过分的爱会带来巨大的消耗,过多的积累会导致严重的损失,用尽财力去购买,没有功绩却独断专行,忧虑太多的人会感到烦恼,烦恼往往源于懒惰。

船漏水就会进水,口袋破就会空,山小了就没有野兽,水浅了就没有鱼,树弱了就没有鸟巢,墙坏了屋子就会倒塌,堤坝决口了水就会泛滥,跑得快的人可能会跌倒,走得慢的人会迟到,冒险的人会陷入危险,涉水的人会害怕,遇到水的人会渡过,没有桨的人过不去,失去伴侣的人会四处张望,奖赏和惩罚要适度,不诚实的人会失去信任。

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毛发脱落皮肤就会变得单薄。

偏袒私情会导致言语混乱,只听一面之词的人会遭遇祸患。

善于策划的人会取得胜利,不善于策划的人会失败,好的建议会鼓励坏人,就像春天的雨滋润大地。

麒麟容易驾驭,而劣马难以驯服。

不观察的人会变成盲人,不听的人会变成聋子。

根部受伤了叶子就会枯萎,叶子枯萎了花朵就会凋谢,花朵凋谢了果实就会消失。

柱子细了屋子就会倒塌,树干细了树枝就会弯曲,下面小了上面就会崩塌。

不分辨是非黑白,放弃土取石头,羊和虎混在一起。

衣服破了要修补,带子短了要接长。

玩刀的人会伤手,打人的人会伤脚。

洗衣服不一定要在江河里,只要能去掉污垢就可以了;马不一定要是麒麟,只要跑得快就可以了;贤人不必是圣人,只要智慧通达就可以了。

总之,有五种美德:一是禁止暴力和战争,二是奖赏贤能惩罚罪恶,三是安抚仁爱和睦大众,四是保护大业稳定功绩,五是丰富智慧拒绝谗言,这就是所说的五种美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兵法二十四篇-阴察第十六-注解

阴察之政:指暗中观察和审查政治,以发现和纠正问题。

譬喻物类: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或说明抽象的概念。

觉悟其意:领悟或理解其深意。

外伤则内孤:外部受到伤害,内部就会感到孤立。

上惑则下疑:上级迷惑,下级就会产生怀疑。

亲者不用:亲近的人不被使用。

视者失度:观察者失去了正确的判断。

乱谋:混乱的计划或策略。

国危:国家处于危险之中。

思者虑远:思考的人考虑长远。

远虑者安:考虑长远的人会感到安全。

无虑者危:不考虑的人会处于危险之中。

富者得志:富有的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

贫者失时:贫穷的人失去时机。

甚爱太费:过分的爱会导致过度的消耗。

多藏厚亡:过多的收藏会导致严重的损失。

竭财相买:用尽财富去购买。

无功自专:没有功绩却自以为是。

忧事众者烦:担心事情多的人会感到烦恼。

烦生於怠:烦恼源于懒惰。

船漏则水入:船漏水就会进水。

囊穿则内空:袋子破了里面就会空。

山小无兽,水浅无鱼:山小没有野兽,水浅没有鱼。

树弱无巢:树弱没有鸟巢。

墙坏屋倾:墙坏了房子就会倒塌。

堤决水漾:堤坝决口,水就会泛滥。

疾走者仆,安行者迟:快速行走的人可能会跌倒,稳重行走的人会慢。

乘危者浅,履水者惧:冒险的人会浅尝辄止,涉水的人会感到害怕。

涉泉者溺,遇水者渡:涉过泉水可能会溺水,遇到水就能渡过。

无楫者不济,失侣者远顾:没有桨的人无法渡河,失去伴侣的人会四处张望。

赏罚者少功,不诚者失信:赏罚不当会减少功绩,不诚实的人会失去信任。

唇亡齿寒,毛落皮单: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毛发掉了,皮肤就会变得单薄。

阿私乱言:偏袒私情而说错话。

偏听者生患:只听一面之词的人会招致麻烦。

善谋者胜,恶谋者分:善于策划的人会胜利,恶毒策划的人会失败。

如春雨泽:像春天的雨水滋润大地。

麒麟易乘,驽骀难习:麒麟容易驾驭,劣马难以驯服。

不视者盲,不听者聋:不看的会变成盲人,不听的会变成聋子。

根伤则叶枯,叶枯则花落,花落则实亡:根受伤了叶子会枯萎,叶子枯萎了花会落,花落了果实会死亡。

柱细则屋倾,本细则末挠,下小则上崩:柱子细了房子会倒塌,树干细了树枝会弯曲,底部小了上部会崩塌。

不辨黑白,弃土取石,羊虎同群:不分辨是非,抛弃好的选择而选择坏的,像羊和虎一样混在一起。

衣破者补,带短者续:衣服破了要修补,带子短了要续接。

弄刀者伤手,打者伤足:玩刀的人会伤手,打人的人会伤脚。

洗不必江河,要之却垢;马不必麒麟,要之疾足;贤不必圣人,要之智通:洗衣服不一定要在江河里,只要能去除污垢;马不一定要像麒麟一样,只要跑得快;贤人不必是圣人,只要智慧通达。

五德:指五种美德:禁暴止兵(禁止暴力和战争)、赏贤罚罪(奖励贤能,惩罚罪恶)、安仁和众(安抚仁爱,和谐大众)、保大定功(保护大业,稳定功绩)、丰挠拒谗(丰富资源,拒绝谗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兵法二十四篇-阴察第十六-评注

阴察之政,譬喻物类,以觉悟其意也。

此句以阴察之政为喻,强调了政治智慧的重要性。‘阴察’意指暗中观察,这里可以理解为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分析。‘譬喻物类’则是指通过具体事物的类比来领悟政治的深意。这体现了古人在政治思考上的形象化和具体化,使抽象的政治理念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

外伤则内孤,上惑则下疑;疑则亲者不用,惑则视者失度;失度则乱谋,乱谋则国危,国危则不安。

这几句阐述了政治不稳定的原因。‘外伤’和‘内孤’比喻国家外部受到攻击,内部失去凝聚力;‘上惑’和‘下疑’则是指上层领导失去民心,导致下层民众产生疑虑。这种上下离心,必然导致国家政治混乱,最终危及国家安全。

是以思者虑远,远虑者安,无虑者危。

此句强调预见性和远见的重要性。‘思者’和‘虑远’指的是深思熟虑,有远见的人;‘无虑者危’则是指那些没有预见性,不考虑长远的人将面临危险。这反映了古人重视规划和预见的思想。

富者得志,贫者失时,甚爱太费,多藏厚亡,竭财相买,无功自专,忧事众者烦,烦生於怠。

这几句揭示了社会不公和人性弱点。‘富者得志’和‘贫者失时’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固化;‘甚爱太费’和‘多藏厚亡’则是指过度追求物质财富导致的损失;‘竭财相买’和‘无功自专’揭示了贪婪和自私的心理;‘忧事众者烦’和‘烦生於怠’则是指过度忧虑导致的消极情绪。

船漏则水入,囊穿则内空,山小无兽,水浅无鱼,树弱无巢,墙坏屋倾,堤决水漾,疾走者仆,安行者迟,乘危者浅,履水者惧,涉泉者溺,遇水者渡,无楫者不济,失侣者远顾,赏罚者少功,不诚者失信。

这一长句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各种情况下的危险和应对之策。‘船漏’和‘囊穿’比喻国家或个人面临危机;‘山小无兽’和‘水浅无鱼’则是指环境恶劣,无法生存;‘疾走者仆’和‘安行者迟’比喻在危机面前,行动迅速者可能遭遇不测,而行动迟缓者可能错失良机。

唇亡齿寒,毛落皮单。

这两句强调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唇亡齿寒’比喻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互依存;‘毛落皮单’则是指个人失去保护,将面临困境。

阿私乱言,偏听者生患。

此句指出偏听偏信的危害。‘阿私乱言’是指迎合私欲而散布谣言;‘偏听者生患’则是指那些只听一面之词的人容易陷入困境。

善谋者胜,恶谋者分,善之劝恶,如春雨泽。

这几句强调了策略和道德的重要性。‘善谋者胜’和‘恶谋者分’分别指明了成功和失败的原因;‘善之劝恶’则是指以善劝恶,如同春雨滋润大地。

麒麟易乘,驽骀难习。

此句比喻了不同事物的难易程度。‘麒麟易乘’意味着某些事物容易驾驭;‘驽骀难习’则是指某些事物难以掌握。

不视者盲,不听者聋。

这两句强调了感官的重要性。‘不视者盲’和‘不听者聋’分别指明忽视视觉和听觉的后果。

根伤则叶枯,叶枯则花落,花落则实亡。

此句比喻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根伤’和‘叶枯’等比喻说明了事物内部的联系,强调了维护整体的重要性。

柱细则屋倾,本细则末挠,下小则上崩。

这几句强调了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性。‘柱细则屋倾’和‘本细则末挠’分别指明了结构不稳固导致的后果;‘下小则上崩’则是指基础不牢固,上层建筑将面临崩溃。

不辨黑白,弃土取石,羊虎同群。

这几句揭示了道德和价值观的混乱。‘不辨黑白’和‘弃土取石’分别指明是非不分,价值观扭曲;‘羊虎同群’则是指善恶不分,是非不明。

衣破者补,带短者续。

此句强调了及时解决问题的必要性。‘衣破者补’和‘带短者续’分别指明在问题出现后要及时采取措施。

弄刀者伤手,打者伤足。

这两句强调了过度追求某种事物可能带来的危害。‘弄刀者伤手’和‘打者伤足’分别指明过度追求可能导致自身受伤。

洗不必江河,要之却垢;马不必麒麟,要之疾足;贤不必圣人,要之智通。

这几句强调了实用主义和适度原则。‘洗不必江河,要之却垢’和‘马不必麒麟,要之疾足’分别指明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不必过分追求奢华;‘贤不必圣人,要之智通’则是指有才德的人不必是圣人,但必须具备智慧。

总之,有五德:一曰禁暴止兵,二曰赏贤罚罪,三曰安仁和众,四曰保大定功,五曰丰挠拒谗,此之谓五德。

此句总结了五德的内容。‘禁暴止兵’、‘赏贤罚罪’、‘安仁和众’、‘保大定功’和‘丰挠拒谗’分别指明了政治、法律、道德、功绩和外交等方面的原则。这五德体现了古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期望。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兵法二十四篇-阴察第十六》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27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