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定痛丸

作者: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医术实践家,被誉为“神医”。扁鹊精通脉学、针灸和草药,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其医术的精湛,曾多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判断病情,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

年代:成书年代不明确,可能为扁鹊生前的医案总结或后代医家整理的版本。

内容简要:《扁鹊心书》是扁鹊对自己医术的总结,主要讲述了脉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病因,扁鹊提出的“望诊”与“脉诊”理论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不仅涉及到多种脉象的辨别方法,还讨论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脉学、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疗法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后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定痛丸-原文

治奔豚上攻,

心腹腰背皆痛,

或疝气连睾丸痛。

木香 马蔺草(醋炒) 茴香 川楝子(炒,各一两)

共为末。

每服四钱,

滚酒下,

连进二服,

其痛即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定痛丸-译文

治疗奔豚病,症状是心、腹部、腰部和背部都感到疼痛,有时还伴有疝气,睾丸也会感到疼痛。

使用木香、马蔺草(用醋炒过)、茴香、川楝子(炒过,每种各一两)。

将这些药材共同研成粉末。每次服用四钱,用滚烫的酒送服,连续服用两次,疼痛就会停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定痛丸-注解

奔豚:中医术语,指因情志不畅、饮食不当等原因引起的腹部阵发性疼痛,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胃肠痉挛。

心腹腰背:指人体的心脏、腹部、腰部和背部,中医认为这些部位是重要的脏腑和经络分布区域。

疝气:中医术语,指腹壁薄弱处形成的囊袋,其中含有肠管、网膜等组织,可引起局部疼痛和肿块。

睾丸:男性生殖器官之一,位于阴囊内,产生精子和男性激素。

木香:中药材,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胃气滞、脘腹胀痛等症状。

马蔺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热黄疸、小便不利等症状。

醋炒:中药炮制方法之一,将药材与醋一起炒制,可增强药材的疗效。

茴香: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胃寒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状。

川楝子:中药材,具有疏肝解郁、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郁气滞、胸胁疼痛等症状。

末:中药术语,指将药材研磨成粉末状。

滚酒:中药术语,指将酒加热至微沸状态。

连进二服:中医术语,指连续服用两次药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定痛丸-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古代中医典籍,描述了一种中医治疗方法的方剂及其使用方法。以下是对这段古文的逐行赏析:

治奔豚上攻,心腹腰背皆痛,或疝气连睾丸痛。

此句描述了一种病状,‘奔豚’指的是一种中医病名,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急腹痛。‘上攻’意味着病痛向上蔓延,‘心腹腰背’则是指疼痛的部位,‘或疝气连睾丸痛’则进一步说明了疼痛可能伴随的症状。

木香 马蔺草(醋炒) 茴香 川楝子(炒,各一两)

此句列出了治疗该病症的药材及其用量。‘木香’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马蔺草’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醋炒’是一种炮制方法,可以增强药效。‘茴香’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的作用,‘川楝子’则能疏肝解郁、行气止痛。这些药材共同作用,旨在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共为末。

‘共为末’是指将上述药材共同研磨成粉末,便于服用。

每服四钱,滚酒下,连进二服,其痛即止。

此句说明了服用方法。‘每服四钱’表示每次服用四钱的药粉,‘滚酒下’是指用滚烫的酒送服,‘连进二服’意味着连续服用两次,‘其痛即止’则表示服用后疼痛能够得到缓解。这体现了中医治疗注重个体化、经验性的特点。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定痛丸》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06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