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医术实践家,被誉为“神医”。扁鹊精通脉学、针灸和草药,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其医术的精湛,曾多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判断病情,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
年代:成书年代不明确,可能为扁鹊生前的医案总结或后代医家整理的版本。
内容简要:《扁鹊心书》是扁鹊对自己医术的总结,主要讲述了脉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病因,扁鹊提出的“望诊”与“脉诊”理论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不仅涉及到多种脉象的辨别方法,还讨论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脉学、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疗法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后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大丹-原文
此丹补肾气,驻颜色,活血脉,壮筋骨,轻步履,明耳目,延年益寿。
治虚劳,发热,咳嗽,咯血,骨蒸盗汗,怔忡,惊悸,一切阴疽冷漏,小儿斑痘缩陷,水肿,臌胀,黄黑疸,一切虚羸大病,功同延寿丹,常服可寿百岁余。
但富贵人方得合此,贫者难合,只服金液丹亦妙也。
大朱砂一斤(要有墙壁者),为粗末,入阳城罐。
先用蜜拌,安砂在底,次以瞿麦末、草乌末、菠末各五钱,以鸡子清五钱拌匀,盖在砂上。
以罐盖盖住,铁丝扎好,盐泥封固阴干,掘地作坑,下埋五分,上露五分,烈火一夜,寒炉取出。
研细,醋打半夏糊丸芡实大,滑石为衣,以发光彩。
银器收贮,每服五粒或三粒,空心面东热酒下。
凡用入药中,并为衣者,俱如此制,则无毒,可放心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大丹-译文
这种丹药可以补肾气,使面色红润,活血通脉,强壮筋骨,步履轻盈,明目,延年益寿。可以治疗虚劳、发热、咳嗽、咯血、骨蒸盗汗、心悸、惊恐等症状,以及一切阴疽冷漏的病症,小儿的斑痘缩陷,水肿,臌胀,黄黑疸等一切虚弱的大病,功效和延寿丹相似,长期服用可以活到百岁以上。但是只有富贵人家才能制作这种丹药,贫穷人家难以制作,只服用金液丹也很好。
需要一斤大朱砂(要有墙壁的),将其研磨成粗末,放入阳城罐中。首先用蜜拌匀,然后将朱砂放在底部,接着放入瞿麦末、草乌末、菠末各五钱,用五钱的鸡蛋清拌匀,盖在朱砂上。用罐盖盖好,用铁丝扎紧,用盐泥封口,阴干。挖一个坑,将罐埋入地下,埋入五分,露出五分,用烈火烧一夜,然后用冷炉取出。将丹药研磨成细末,用醋和半夏制成糊丸,大小如芡实,用滑石作为外衣,以增加光彩。用银器收存,每次服用五粒或三粒,空腹面向东方用热酒送服。
凡是用于药物中,作为外衣的药物,都按照这种方法制作,这样就没有毒,可以放心服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大丹-注解
丹:指古代中药的一种剂型,通常是将药材研磨成粉末,以蜜、水或其他物质为粘合剂制成的丸剂或散剂。
补肾气:指通过药物或方法增强肾脏功能,改善肾虚症状,如腰膝酸软、精神疲乏等。
驻颜色:指使皮肤保持年轻、红润,防止衰老。
活血脉:指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脉不通的症状。
壮筋骨:指增强筋骨的力量和韧性,预防或治疗筋骨疾病。
轻步履:指行走时感到轻松,没有沉重感。
明耳目:指改善视力,增强听力。
延年益寿:指通过药物或方法延长寿命。
虚劳:中医术语,指身体虚弱,劳累过度导致的多种症状。
发热:指体温升高,是许多疾病的表现之一。
咳嗽:指呼吸道的保护性反应,通常伴随有痰的产生。
咯血:指从呼吸道排出血液,通常是由于肺部或喉部疾病引起。
骨蒸盗汗:中医术语,指夜间出汗,伴有骨蒸热感,多见于阴虚火旺的病证。
怔忡:中医术语,指心悸不安,心跳过速或过缓的症状。
惊悸:中医术语,指突然感到恐惧,心跳加速,多由于精神因素引起。
阴疽冷漏:中医术语,指寒湿引起的疽病,以及局部皮肤出现冷感、渗液等症状。
小儿斑痘缩陷:指小儿痘疹消退后皮肤出现凹陷。
水肿:指体内水分过多,导致组织间隙积液。
臌胀:指腹部肿胀,多由于肝脏、心脏等疾病引起。
黄黑疸:中医术语,指皮肤和眼睛出现黄色或黑色,多见于黄疸病。
虚羸大病:指身体极度虚弱,患有重病。
功同延寿丹:指该药的功效与延寿丹相似。
常服可寿百岁余:指长期服用该药可以延年益寿,甚至达到百岁以上的寿命。
合:指制作。
金液丹:指一种中药,具有滋补强壮的功效。
大朱砂:指朱砂,一种矿物,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阳城罐:指一种用于制药的陶罐。
蜜:指蜂蜜,常用于中药制剂中作为粘合剂。
瞿麦末:指瞿麦的粉末,一种中药材,具有利尿、清热的作用。
草乌末:指草乌的粉末,一种中药材,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的作用。
菠末:指菠菜的粉末,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鸡子清:指鸡蛋清,常用于中药制剂中作为粘合剂。
糊丸:指中药丸剂的一种,是将药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水和粘合剂制成。
芡实大:指芡实的大小,芡实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肾、健脾的作用。
滑石:指滑石粉,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利尿的作用。
银器:指银制的器具,古代认为银器可以防止药物变质。
空心面东热酒下:指在空腹时,面向东方,用热酒送服药物。
入药中:指将药物放入药方中。
衣:指包裹,这里指将药物包裹起来。
无毒:指药物没有毒性,安全可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大丹-评注
此丹补肾气,驻颜色,活血脉,壮筋骨,轻步履,明耳目,延年益寿。
此句开篇点明了丹药的主要功效,即补肾气、驻颜、活血、强筋骨、轻身、明目和延年益寿。这些功效涵盖了中医理论中关于养生和治病的多个方面,体现了古人对健康长寿的追求和对生命力的重视。
治虚劳,发热,咳嗽,咯血,骨蒸盗汗,怔忡,惊悸,一切阴疽冷漏,小儿斑痘缩陷,水肿,臌胀,黄黑疸,一切虚羸大病,功同延寿丹,常服可寿百岁余。
此句详细列举了该丹药所能治疗的多种疾病,包括虚劳、发热、咳嗽、咯血、骨蒸盗汗、怔忡、惊悸、阴疽冷漏、小儿斑痘缩陷、水肿、臌胀、黄黑疸等。这些病症涉及内、外、妇、儿等多个科室,说明此丹药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同时,将其功效与延寿丹相提并论,强调了其延年益寿的作用。
但富贵人方得合此,贫者难合,只服金液丹亦妙也。
此句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对医药资源的分配不均。富贵人家才能制作此丹,而贫者难以制作,只能服用金液丹。这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医药资源的垄断和贫富差距。
大朱砂一斤(要有墙壁者),为粗末,入阳城罐。
此句描述了丹药的主要原料——大朱砂,强调了其质量要求,需要朱砂有墙壁,即朱砂颗粒饱满,质地坚硬。同时,使用阳城罐来制作,说明对容器材质也有特定要求。
先用蜜拌,安砂在底,次以瞿麦末、草乌末、菠末各五钱,以鸡子清五钱拌匀,盖在砂上。
此句详细描述了丹药的制作过程,包括用蜜拌砂、加入瞿麦末、草乌末、菠末等药材,并以鸡子清拌匀,盖在砂上。这一过程体现了古人对药物配伍和制作工艺的讲究。
以罐盖盖住,铁丝扎好,盐泥封固阴干,掘地作坑,下埋五分,上露五分,烈火一日夜,寒炉取出。
此句描述了丹药制作过程中的火候和干燥处理。通过密封、阴干、埋土、烈火和寒炉等步骤,保证了丹药的质量和药效。
研细,醋打半夏糊丸芡实大,滑石为衣,以发光彩。银器收贮,每服五粒或三粒,空心面东热酒下。
此句描述了丹药的制备和服用方法。将丹药研细,用醋打制成糊丸,以滑石为衣,以发光彩,表明了古人对丹药外观和品质的追求。同时,使用银器收贮,强调了丹药的珍贵。服用方法为空心面东热酒下,说明了对服用时间和方式的讲究。
凡用入药中,并为衣者,俱如此制,则无毒,可放心服。
此句总结了丹药的制作原则,即所有用于入药并作为衣的丹药都应按照此法制作,以保证其无毒性和安全性。这体现了古人对药物安全性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