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医术实践家,被誉为“神医”。扁鹊精通脉学、针灸和草药,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其医术的精湛,曾多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判断病情,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
年代:成书年代不明确,可能为扁鹊生前的医案总结或后代医家整理的版本。
内容简要:《扁鹊心书》是扁鹊对自己医术的总结,主要讲述了脉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病因,扁鹊提出的“望诊”与“脉诊”理论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不仅涉及到多种脉象的辨别方法,还讨论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脉学、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疗法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后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地血散-原文
治妇人心血间有热,
饮食不减,
起居如常,
但发烦热。
茜草 当归 白芍 乌梅 柴胡 知母(各一钱)
每剂加姜三片,
水煎温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地血散-译文
治疗妇女心窝处有热,饮食量没有减少,生活作息也和平时一样,只是感到烦躁和发热。
使用茜草、当归、白芍、乌梅、柴胡、知母(每种药材各一钱)。
每剂药加三片姜,用水煎煮后温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地血散-注解
治:治疗
妇人心血间:指妇女的心脏和血脉之间,这里可能指的是妇女的心血虚热症状
热:发热,这里指的是身体内部的热量过多
饮食不减:饮食量没有减少,指患者饮食正常
起居如常:日常生活和作息没有异常,指患者的生活习惯没有改变
发烦热:出现烦躁和发热的症状
茜草: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凉血止血的功效
当归: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功效
白芍:一种中药材,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乌梅:一种中药材,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的功效,也用于治疗虚热
柴胡:一种中药材,具有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的功效
知母: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
各一钱:每种药材的用量为一钱,一钱古时是计量单位,相当于现在的一定重量
每剂加姜三片:每副药方中加入三片生姜
水煎温服:将药方用水煎煮后,待药液温热时服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神方-地血散-评注
此方出自古代中医典籍,主要针对妇女因心血不足、内有热邪而引起的症状进行治疗。以下是对方中各药物及其作用的逐行赏析:
治妇人心血间有热:此句表明方剂针对的是妇女因心血不足而内生热邪的病机。在中医理论中,心血不足会导致体内阳气偏盛,进而产生热邪。
饮食不减,起居如常,但发烦热:此处描述了患者虽然饮食和作息如常,但仍然出现烦热不适的症状,说明热邪已影响到身体的正常功能。
茜草:茜草性味苦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在此方中,茜草可以清热凉血,帮助缓解因心血不足引起的内热。
当归:当归性味甘温,归心、肝、脾经,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作用。当归在此方中用于补血养心,以缓解心血不足之症。
白芍:白芍性味苦酸微寒,归肝、脾经,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的功效。白芍与当归相配,可以增强补血养心的效果,同时缓解因心血不足引起的疼痛。
乌梅:乌梅性味酸涩平,归肝、脾、肺、大肠经,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安蛔止痛的功效。在此方中,乌梅可以收敛肺气,缓解因热邪引起的烦热。
柴胡:柴胡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具有疏肝解郁、升阳举陷、清热解毒的功效。柴胡在此方中用于疏肝解郁,帮助调和气血,同时清热解毒。
知母:知母性味苦寒,归肺、胃、肾经,具有清热泻火、滋阴润燥的功效。知母在此方中用于清热泻火,以消除体内热邪。
每剂加姜三片:生姜性味辛温,归肺、脾、胃经,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的功效。在此方中,生姜可以增强药物的温中散寒作用,同时调和药性。
水煎温服:煎煮方法体现了中医对药物煎制过程的重视,温服则有助于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同时避免寒凉之药对胃部造成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