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医术实践家,被誉为“神医”。扁鹊精通脉学、针灸和草药,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其医术的精湛,曾多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判断病情,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
年代:成书年代不明确,可能为扁鹊生前的医案总结或后代医家整理的版本。
内容简要:《扁鹊心书》是扁鹊对自己医术的总结,主要讲述了脉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病因,扁鹊提出的“望诊”与“脉诊”理论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不仅涉及到多种脉象的辨别方法,还讨论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脉学、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疗法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后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风狂-原文
此病由于心血不足,又七情六欲损伤包络,或风邪客之,故发风狂,言语无伦,持刀上屋。
治法:先灌睡圣散,灸巨阙二三十壮,又灸心俞二穴各五壮,内服镇心丹、定志丸。
(此证有阳明脉盛而为热狂者,清凉可愈也;有暴折而难决为怒狂者,夺其食则已,治之以生铁落饮,二证皆狂之实者也。
然虚证常多,不可误治,设一差讹,害人反掌。
有心血不足而病者,有肾水亏损而病者,有神志俱不足而病者,有因惊恐而病者,有因妄想而病者,是皆虚证,体察而治,斯无悖矣。)
【治验】
一人得风狂已五年,时发时止,百法不效。
余为灌睡圣散三钱,先灸巨阙五十壮,醒时再服;又灸心俞五十壮,服镇心丹一料。
余曰∶病患已久,须大发一回方愈。
后果大发一日,全好。
一妇人产后得此证,亦如前灸服姜附汤而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风狂-译文
这种病是因为心血不足,再加上七情六欲(喜、怒、哀、惧、爱、恶、欲)的伤害了包络(指心包络,心脏的保护层),或者被风邪侵袭,所以会发作风狂,说话没有条理,甚至拿着刀上屋顶。
治疗方法:首先用灌睡圣散,灸巨阙穴二三十次,然后再灸心俞穴(两个穴位)各五次,内服镇心丹和定志丸。(如果这种证候是因为阳明脉盛而引起的发热狂乱,可以用清凉的方法治愈;如果是因为突然受挫而难以平息的愤怒狂乱,可以减少饮食来治疗,用生铁落饮来治疗,这两种情况都是狂病的实证。然而虚证的情况更多,不可误诊,一旦出错,后果不堪设想。有心血不足而得病的,有肾水亏损而得病的,有神志都不足而得病的,有因为惊恐而得病的,有因为妄想而得病的,这些都是虚证,要仔细观察后进行治疗,这样就不会出错。)
【治验】
有一个人得了风狂病已经五年,时常发作又时常停止,各种治疗方法都没有效果。我给他灌了三钱的灌睡圣散,先灸巨阙穴五十次,清醒时再服用;然后又灸心俞穴五十次,服用了一剂镇心丹。我说:病人的病已经很久了,必须有一次大发作才能痊愈。结果病人果然有一次大发作,之后完全好了。
有一个妇女产后得了这种病,也像前面一样,通过灸治和服用姜附汤而痊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风狂-注解
心血不足:指心脏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心神失养,是中医理论中常见的病因之一。
七情六欲损伤包络: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六欲指色、声、香、味、触、法。这里指过度或异常的情感和欲望导致人体内部功能失调,损伤了保护心脏的包络(中医术语,指心包络,即心脏周围的保护层)。
风邪客之:风邪,指风这种外邪侵袭人体,客之即侵袭。
风狂:中医术语,指因风邪侵袭导致的疯狂症状。
言语无伦:指说话没有条理,语无伦次。
持刀上屋:指行为失控,做出异常举动,如持刀上屋。
睡圣散:古代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失眠等精神失常症状。
巨阙:中医穴位名,位于胸部,是治疗心脏病的要穴。
壮:中医针灸术语,指针灸时使用的单位,表示刺激的强度。
心俞:中医穴位名,位于背部,是治疗心脏疾病的穴位。
镇心丹:古代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心悸、失眠等心脏疾病。
定志丸:古代中医方剂,用于治疗心神不宁、健忘等症状。
阳明脉盛而为热狂者:阳明脉,指阳明经的脉象,阳明经与胃和大肠相关。阳明脉盛,指阳明经的脉象旺盛,可能因为热邪内盛导致的疯狂症状。
清凉可愈也:用清凉的方法可以治愈。
暴折而难决为怒狂者:暴折,指突然的情绪崩溃。怒狂,指因愤怒而导致的疯狂症状。
夺其食则已:控制饮食可以缓解症状。
生铁落饮:古代中医方剂,用于治疗疯狂症状。
虚证:中医术语,指人体正气不足,表现为虚弱的各种症状。
惊恐:中医术语,指因受到惊吓或恐惧而导致的身体或心理反应。
妄想:中医术语,指因心理疾病导致的错误或荒谬的想法。
体察而治: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
治验:指对某病证的治疗经验和效果记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风狂-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中医典籍,内容涉及中医诊断、治疗及案例分析。以下是对其逐行的专业赏析:
‘此病由于心血不足,又七情六欲损伤包络,或风邪客之,故发风狂,言语无伦,持刀上屋。’此句首先指出病因,认为病根在于心血不足,七情六欲的损伤导致包络受损,风邪入侵,进而引发风狂之症。‘风狂’指的是因风邪引起的疯狂症状,言语无伦、持刀上屋则是对患者行为的描述,体现了中医对症状的细致观察。
‘治法:先灌睡圣散,灸巨阙二三十壮,又灸心俞二穴各五壮,内服镇心丹、定志丸。’此句提出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睡圣散、灸巨阙和心俞穴,以及内服镇心丹和定志丸。‘睡圣散’是一种安神定志的药物,‘巨阙’和‘心俞’是中医穴位,通过灸法刺激这些穴位可以调和气血,‘镇心丹’和‘定志丸’则是针对心神不宁的药物。
‘此证有阳明脉盛而为热狂者,清凉可愈也;有暴折而难决为怒狂者,夺其食则已,治之以生铁落饮,二证皆狂之实者也。’此句进一步细分狂证的类型,阳明脉盛引起的热狂可以通过清凉之法治愈,而因暴怒引起的怒狂则需夺其食,以生铁落饮为治。
‘然虚证常多,不可误治,设一差讹,害人反掌。’此句提醒医者在治疗时要注意区分虚实,避免误治,因为错误的治法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有心血不足而病者,有肾水亏损而病者,有神志俱不足而病者,有因惊恐而病者,有因妄想而病者,是皆虚证,体察而治,斯无悖矣。’此句列举了多种虚证的表现,强调医者需仔细体察病情,根据不同病因进行治疗。
‘【治验】一人得风狂已五年,时发时止,百法不效。余为灌睡圣散三钱,先灸巨阙五十壮,醒时再服;又灸心俞五十壮,服镇心丹一料。’此段为治验案例,描述了一位患者长期患有风狂症,经过治疗最终痊愈的过程,体现了中医治疗的真实效果。
‘余曰∶病患已久,须大发一回方愈。后果大发一日,全好。’此句进一步说明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经历一次大的发作才能痊愈,体现了中医治疗过程中的特殊现象。
‘一妇人产后得此证,亦如前灸服姜附汤而愈。’此句又提供了一个产后风狂症的治验案例,说明姜附汤对于此类病症也有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