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宣公-宣公五年

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宣公-宣公五年-原文

【经】

五年春,公如齐。

夏,公至自齐。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叔姬。

叔孙得臣卒。

冬,齐高固及子叔姬来。

楚人伐郑。

【传】

五年春,公如齐。高固使齐侯止公,请叔姬焉。

夏,公至自齐,书过也。

秋九月,齐高固来逆女,自为也。故书曰:“逆叔姬。”卿自逆也。

冬,来,反马也。

楚子伐郑,陈及楚平。晋荀林父救郑伐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宣公-宣公五年-译文

【经】

鲁国国君在五年的春天前往齐国。

夏天,鲁国国君从齐国返回。

秋天九月,齐国的高固前来迎接叔姬。

叔孙得臣去世。

冬天,齐国的高固和叔姬一同前来。

楚国攻打郑国。

【传】

五年的春天,鲁国国君前往齐国。高固让齐侯留住鲁国国君,请求将叔姬嫁给他。

夏天,鲁国国君从齐国返回,这是记录他的过错。

秋天九月,齐国的高固前来迎接新娘,这是他自己要求的。所以记载为:“迎接叔姬。”这是卿大夫亲自迎接。

冬天,他们前来,是为了归还马匹。

楚国的国君攻打郑国,陈国与楚国讲和。晋国的荀林父救援郑国并攻打陈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宣公-宣公五年-注解

公如齐:指鲁国的君主前往齐国。’公’指鲁国的君主,’如’意为前往,’齐’指齐国。

高固:齐国的大夫,名高固。

叔姬:鲁国的公主,名叔姬。

叔孙得臣:鲁国的大夫,名叔孙得臣。

逆:古代指迎娶,特指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反马:古代婚礼中的一种仪式,指新娘回门时,男方将马匹归还女方家。

楚子:指楚国的君主。

陈及楚平:陈国与楚国达成和平协议。

晋荀林父:晋国的大夫,名荀林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宣公-宣公五年-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春秋左传》,记载了鲁国与齐国之间的政治联姻以及楚国与郑国、陈国之间的战争。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尤其是通过婚姻来巩固政治联盟的常见做法。鲁国君主前往齐国,齐国大夫高固请求鲁国君主将叔姬嫁给他,这不仅是个人婚姻,更是两国之间的政治联姻,体现了当时诸侯国之间通过婚姻来加强联盟的外交策略。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简洁明了,语言精炼,符合《春秋》一贯的叙事风格。《春秋》以简练著称,往往用极少的文字记录复杂的历史事件,这段文字也不例外。例如,’公如齐’仅用三个字就记录了鲁国君主前往齐国的事件,而’逆叔姬’则简洁地表达了高固迎娶叔姬的事实。这种简练的表达方式不仅节省了文字,还增强了历史记录的客观性和权威性。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文字为我们提供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政治联姻和战争的重要信息。通过这段记载,我们可以了解到鲁国与齐国之间的婚姻联盟,以及楚国与郑国、陈国之间的战争冲突。这些信息对于研究春秋时期的政治、外交和军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外,这段文字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如婚礼中的’反马’仪式,为我们了解古代婚礼习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虽然简短,但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它不仅记录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政治联姻和战争,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礼仪制度。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窥见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复杂的关系网络,以及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宣公-宣公五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9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