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医术实践家,被誉为“神医”。扁鹊精通脉学、针灸和草药,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其医术的精湛,曾多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判断病情,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
年代:成书年代不明确,可能为扁鹊生前的医案总结或后代医家整理的版本。
内容简要:《扁鹊心书》是扁鹊对自己医术的总结,主要讲述了脉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病因,扁鹊提出的“望诊”与“脉诊”理论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不仅涉及到多种脉象的辨别方法,还讨论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脉学、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疗法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后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痢疾-原文
凡人多食生冷,湿热伤其脾胃,致成痢疾。
初起服如圣饼子,下积而愈;
若无大便,止下赤脓者,乃胃有大热伤血也,宜当归芍药汤、阿胶汤;
若下白脓者,乃饮食冷物伤大肠也,服桃花汤、全真丹而愈;
若腹痛发热昏睡,六脉洪数,纯泄赤脓,乃热气滞于肠胃也,名疳蛊痢,亦有错服热药而得者,服黄连丸,甚者大通散。
(痢疾固当化积清热,香连、承气等方,用果得宜,何尝不应手而愈?)
若涉脾胃虚寒,经脉内陷,三焦失运而致者,又不可不以温补为要也,盖热药之误,易于转手,凉药之误,救治殊难。
虚衷以应,临证误人自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痢疾-译文
普通人多吃生冷食物,会导致湿热伤害脾胃,从而引发痢疾。
痢疾初期可以服用如圣饼子,帮助排出积食而治愈;
如果没有大便,只是排出赤色脓液,这说明胃里有很大的热伤到了血液,适合服用当归芍药汤和阿胶汤;
如果排出白色脓液,那是饮食冷物伤害了大肠,可以服用桃花汤和全真丹来治愈;
如果腹痛、发热、昏睡,六脉洪数,完全是泄出赤色脓液,这是热气滞留在肠胃里,称为疳蛊痢,也有误服热药而导致的,可以服用黄连丸,严重的话可以服用大通散。
治疗痢疾固然应该化积清热,香连、承气等方剂,如果使用得当,何尝不能迅速治愈?
如果是因为脾胃虚寒,经脉内陷,三焦失运而导致的痢疾,又不能不把温补作为主要治疗方法,因为热药的误用容易纠正,而凉药的误用救治起来特别困难。
保持虚心谨慎的态度,在诊断和治疗中误诊误治的情况就会减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痢疾-注解
生冷:指未经过加热的食物或饮品,如生瓜果、冷饮等,古代认为生冷食物容易损伤脾胃。
湿热:中医术语,指湿气和热气相合,侵袭人体,导致疾病。
脾胃:中医术语,指消化系统中的胃和脾,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
痢疾:中医术语,指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如圣饼子:古代方剂名,用于治疗痢疾。
下积:中医术语,指食物在体内积聚,不易消化。
赤脓:中医术语,指腹泻时排出红色的脓液,常与热病有关。
胃有大热伤血:中医术语,指胃中热盛,损伤血液。
当归芍药汤:古代方剂名,用于治疗血虚、腹痛等症。
阿胶汤:古代方剂名,以阿胶为主要成分,用于补血养阴。
白脓:中医术语,指腹泻时排出白色的脓液,常与大肠受伤有关。
桃花汤:古代方剂名,用于治疗大肠虚寒、腹泻等症。
全真丹:古代方剂名,用于治疗痢疾。
腹痛发热昏睡:中医症状,指腹痛、发热、昏睡等症状。
六脉洪数:中医术语,指脉搏洪大而快速,是热病的征象。
纯泄赤脓:中医术语,指纯粹腹泻出红色的脓液。
疳蛊痢:中医术语,指因热气滞留于肠胃而引起的痢疾。
错服热药:中医术语,指错误地服用了温热的药物。
黄连丸:古代方剂名,以黄连为主要成分,用于清热解毒。
大通散:古代方剂名,用于治疗热病。
化积清热:中医治疗方法,指消除体内积聚的热气。
香连:古代方剂名,以香连为主要成分,用于清热解毒。
承气:古代方剂名,以承气为主要成分,用于通便、清热。
温补:中医治疗方法,指用温热的药物来补益身体。
三焦:中医术语,指人体内的三个重要部位,包括上焦、中焦、下焦,负责气机的运行。
虚衷以应:中医术语,指虚心接受治疗,积极配合医生。
临证误人:中医术语,指医生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出现错误,导致病人受到伤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中-痢疾-评注
古文开篇即点明了病因,‘凡人多食生冷,湿热伤其脾胃,致成痢疾’。此句揭示了生冷食物对脾胃的损害,以及湿热之邪如何导致痢疾。在中医理论中,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受伤则百病由生。此段文字展现了古人对疾病成因的深刻理解。
‘初起服如圣饼子,下积而愈’。这里提到的‘如圣饼子’是一种中药方剂,用于治疗痢疾初起时的症状。‘下积而愈’表明了该方剂具有通便导滞的作用,通过排出体内积滞,达到治疗痢疾的目的。
‘若无大便,止下赤脓者,乃胃有大热伤血也,宜当归芍药汤、阿胶汤’。这段话说明了痢疾的不同类型及其对应的治疗方法。‘胃有大热伤血’指出了病机,而‘当归芍药汤、阿胶汤’则是根据病机所开具的方剂。当归芍药汤具有补血调经的作用,阿胶汤则能滋阴养血,两方合用,以调和脾胃,止血止痢。
‘若下白脓者,乃饮食冷物伤大肠也,服桃花汤、全真丹而愈’。此句描述了饮食冷物对大肠的伤害,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桃花汤’和‘全真丹’都是中医方剂,具有温中散寒、补益大肠的功效。
‘若腹痛发热昏睡,六脉洪数,纯泄赤脓,乃热气滞于肠胃也,名疳蛊痢,亦有错服热药而得者,服黄连丸,甚者大通散’。这段话详细描述了疳蛊痢的症状及病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黄连丸’和‘大通散’都是清热解毒的方剂,适用于热气滞于肠胃的病症。
‘痢疾固当化积清热,香连、承气等方,用果得宜,何尝不应手而愈?’此句强调了治疗痢疾的原则,即化积清热。‘香连、承气等方’是中医中常用的方剂,具有清热解毒、通便导滞的作用。
‘若涉脾胃虚寒,经脉内陷,三焦失运而致者,又不可不以温补为要也’。此句说明了在治疗痢疾时,还需考虑脾胃虚寒、经脉内陷、三焦失运等因素,并提出了温补的治疗方法。这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思想。
‘盖热药之误,易于转手,凉药之误,救治殊难’。此句强调了在用药过程中的谨慎态度,指出热药和凉药使用不当都会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仔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虚衷以应,临证误人自少’。这句话总结了中医治疗痢疾的经验,强调了医者应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根据病情变化灵活运用方剂,以减少误诊误治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