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医术实践家,被誉为“神医”。扁鹊精通脉学、针灸和草药,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其医术的精湛,曾多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判断病情,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
年代:成书年代不明确,可能为扁鹊生前的医案总结或后代医家整理的版本。
内容简要:《扁鹊心书》是扁鹊对自己医术的总结,主要讲述了脉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病因,扁鹊提出的“望诊”与“脉诊”理论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不仅涉及到多种脉象的辨别方法,还讨论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脉学、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疗法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后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脾劳-原文
人因饮食失节,
或吐泻、服凉药致脾气受伤,
令人面黄肌瘦,
四肢困倦,
不思饮食,
久则肌肉瘦尽,
骨立而死。
急灸命关二百壮,
服草神、金液,
甚者必灸关元。
(先天之原肾是也,
后天之本脾是也。
人能于此二脏,
谨摄调养,
不使有乖,
自然脏腑和平,
经脉营运,
荣卫贯通,
气血流畅,
又何劳病之有?
病至于劳则已极矣,
非重温补何由得生。
虞范溪强立五劳之证,
所用皆系温平凉剂,
以此灾梨祸枣,
实是贻害后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脾劳-译文
人因为饮食没有节制,或者因为呕吐腹泻、服用寒凉药物导致脾气受损,会让人的脸色发黄,身体消瘦,四肢感到疲倦,不想吃东西。时间久了,肌肉就会消瘦到极点,骨骼突出,最终导致死亡。
紧急情况下,需要用艾灸在命关穴(先天之原肾所在,后天之本脾所在)进行二百壮的艾灸,服用草神、金液等药物,情况严重的人还必须艾灸关元穴。
人如果能在这两个脏器上谨慎摄养调养,不让它们出现异常,自然脏腑就会平和,经脉能够正常运行,荣卫能够畅通无阻,气血流畅,那又怎么会生病呢?病到了劳累过度就已经到了极点,不是通过再次温补又能如何恢复生命呢。
虞范溪强行提出了五劳的证候,所用的都是温和平缓的药物,这样像灾祸一样对待梨和枣,实际上是对后人的伤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脾劳-注解
饮食失节:指饮食没有规律,过于寒热不均或暴饮暴食,违背了饮食的养生原则。
吐泻:指呕吐和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常见的症状。
凉药:指性质偏寒的药物,用于清热解毒或凉血止血。
脾气受伤:中医术语,指脾胃功能受损,可能导致消化吸收不良。
面黄肌瘦:形容人面色苍白,身体消瘦,是脾胃虚弱的表现。
四肢困倦:指四肢无力,疲倦不堪,常见于身体虚弱或病后恢复期。
不思饮食:指没有食欲,不想吃东西,是脾胃功能减退的信号。
命关:中医术语,指生命的关键部位,此处指重要的穴位。
二百壮:指艾灸时燃烧艾条的数量,壮是艾灸计量的单位。
草神:古代方剂名,是一种药物组合,具有调养脾胃的作用。
金液:古代方剂名,通常指具有滋补作用的药物或药酒。
关元:中医穴位名,位于腹部,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
先天之原肾:中医术语,指肾脏,是人体生命的根本,负责生殖和生长发育。
后天之本脾:中医术语,指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和营养输送的基础。
谨摄调养:指小心保养,注意调养身体。
乖:中医术语,指身体机能失调,此处指脾胃功能失衡。
荣卫:中医术语,指营气和卫气,是人体防御和保护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补:中医术语,指用温热的药物来补充身体,增强体质。
五劳:中医术语,指五种劳损,包括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
温平凉剂:指性质温和或偏凉的药物,用于治疗疾病。
灾梨祸枣:比喻有害的药物或治疗方法,此处指草神和金液可能对后人造成伤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脾劳-评注
此段古文出自中医经典,主要阐述了饮食失节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中医治疗方法。
首句‘人因饮食失节,或吐泻、服凉药致脾气受伤’点明了饮食不当导致的健康问题,‘吐泻’和‘服凉药’是饮食失节的常见表现,而‘脾气受伤’则揭示了这些行为对脾胃功能的影响。
‘令人面黄肌瘦,四肢困倦,不思饮食’进一步描述了脾气受伤后的症状,这些症状在中医理论中属于‘虚证’,反映了人体气血不足、脾胃虚弱的状态。
‘久则肌肉瘦尽,骨立而死’是脾气受伤的严重后果,说明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人体极度虚弱,甚至危及生命。
‘急灸命关二百壮,服草神、金液,甚者必灸关元’提出了中医治疗方法,‘命关’和‘关元’是中医经络上的重要穴位,通过灸法可以温补脾胃,调和气血。‘草神’和‘金液’则是指一些具有温补作用的草药。
‘先天之原肾是也,后天之本脾是也’这句话强调了肾和脾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性,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二者共同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
‘人能于此二脏,谨摄调养,不使有乖,自然脏腑和平,经脉营运,荣卫贯通,气血流畅,又何劳病之有’提出了预防疾病的方法,即通过调养肾和脾,使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流畅,从而避免疾病的发生。
‘病至于劳则已极矣,非重温补何由得生’指出,一旦疾病发展到极度疲劳的状态,就需要通过温补的方法来恢复健康。
‘虞范溪强立五劳之证,所用皆系温平凉剂,以此灾梨祸枣,实是贻害后人’是对某些治疗方法的不认同,认为这些方法虽然温平,但可能会贻误病情,对后人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