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瘰

作者: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医术实践家,被誉为“神医”。扁鹊精通脉学、针灸和草药,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其医术的精湛,曾多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判断病情,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

年代:成书年代不明确,可能为扁鹊生前的医案总结或后代医家整理的版本。

内容简要:《扁鹊心书》是扁鹊对自己医术的总结,主要讲述了脉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病因,扁鹊提出的“望诊”与“脉诊”理论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不仅涉及到多种脉象的辨别方法,还讨论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脉学、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疗法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后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瘰-原文

此证由忧思恼怒而成,

盖少阳之脉,循胁绕颈环耳,

此即少阳肝胆之气,郁结而成。

亦有鼠涎堕食中,食之而生,

是名鼠。

治法俱当于疮头上灸十五壮,

以生麻油调百花膏敷之,

内服平肝顺气之剂,

日久自消。

切不可用斑蝥、锻石、砒霜之类。

(《内经》所谓陷脉为 ,

留连肉腠。)

此风邪外伤经脉,

留滞于肉腠之间,

而为瘰 ,

乃外感之轻者也。

(《灵枢经》所谓肾脏受伤,

水毒之气出于上,

而为鼠 。)

失治多至殒命,

乃内伤之重者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瘰-译文

这种症状是由忧虑、烦恼和愤怒引起的,因为少阳经脉是沿着胁部绕过颈部环绕耳朵的,这就是少阳肝胆的气,郁结在一起形成的。还有可能是老鼠的唾液掉进了食物中,吃了这样的食物就会得病,这叫做鼠疫。治疗方法是在疮头上灸十五壮,然后用生麻油调和百花膏敷在上面,内服平肝顺气的药物,时间久了自然会消退。绝对不能使用斑蝥、煅石、砒霜之类的药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瘰-注解

忧思恼怒:指由于忧虑、思虑过多或愤怒等情绪波动引起的心理状态,中医认为这些情绪可能导致气血失调。

少阳:中医经络学说中的六经之一,包括胆经和三焦经,与人体情绪、思维、视觉等功能有关。

脉:中医术语,指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

胁:指人体的侧面,特别是胸部和腹部交界处。

颈:指脖子的部分。

耳:指人的听觉器官。

郁结:中医术语,指气机不畅,导致气血郁滞。

鼠涎:指老鼠的唾液。

堕食:指食物因老鼠唾液而掉落。

鼠:中医病名,指因食物被老鼠唾液污染而引起的疾病。

疮头:指疮疡的头部,即疮疡的顶端。

灸:中医治疗方法之一,通过燃烧艾草或其他草药在皮肤上产生热量,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壮:古代计量单位,用于表示灸的数量。

麻油:一种植物油,中医常用作外用药物的溶剂。

百花膏:一种中药膏剂,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平肝顺气:中医术语,指通过药物或方法来调和肝气,使之顺畅,以达到治疗目的。

剂:中医术语,指药物或治疗方法。

陷脉:中医术语,指邪气侵入脉络,导致气血运行受阻。

留连肉腠:中医术语,指邪气在肌肉和皮肤之间停留,难以驱除。

瘰:中医病名,指颈部淋巴结肿大。

风邪:中医术语,指因风引起的疾病,多与表证有关。

肾脏受伤:中医术语,指肾脏功能受损。

水毒之气:中医术语,指肾脏功能失调导致的水液代谢异常。

殒命:指死亡,用于形容疾病严重到可能导致死亡的程度。

内伤:中医术语,指因内部原因(如脏腑功能失调、气血不足等)引起的疾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瘰-评注

此证由忧思恼怒而成,盖少阳之脉,循胁绕颈环耳,此即少阳肝胆之气,郁结而成。

这段话首先点明了病症的成因,即由情绪因素引起的少阳肝胆之气郁结。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忧思恼怒是情志内伤,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进而影响脏腑功能。少阳之脉循行于胁肋、颈部、耳周,这些部位正是肝胆气郁结的表现。这一表述体现了中医对疾病成因的深入洞察。

亦有鼠涎堕食中,食之而生,是名鼠 。

此句描述了另一种病症的成因,即食物中混入了鼠涎,食用后产生疾病,称为鼠 。这种描述体现了中医对疾病成因的广泛认知,不仅限于内因,也包括外因。

治法俱当于疮头上灸十五壮,以生麻油调百花膏敷之,内服平肝顺气之剂,日久自消。

这里提出了治疗的方法,包括灸法、膏药敷贴和内服药物。灸法是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热力,刺激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百花膏是一种外用药物,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平肝顺气之剂则是内服药物,用于调理肝气,使气血运行恢复正常。

切不可用斑蝥、锻石、砒霜之类。

这句话强调了治疗时的禁忌,即避免使用毒性强烈的药物。在中医治疗中,强调辨证施治,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避免盲目用药。

《内经》所谓陷脉为 ,留连肉腠。此风邪外伤经脉,留滞于肉腠之间,而为瘰 ,乃外感之轻者也。

此句引用了《内经》中的理论,指出风邪侵入人体后,会停留在肌肉和腠理之间,形成瘰疬,这是一种较轻的外感病。

《灵枢经》所谓肾脏受伤,水毒之气出于上,而为鼠 。失治多至殒命,乃内伤之重者也。

这句话引用了《灵枢经》的理论,说明肾脏受伤会导致水毒之气上升,形成鼠 ,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这是一种较重的内伤病。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瘰》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849.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