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眼病

作者: 扁鹊(公元前407年-公元前310年),姓秦名越人,战国时期著名的医学家和医术实践家,被誉为“神医”。扁鹊精通脉学、针灸和草药,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其医术的精湛,曾多次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准确判断病情,治疗了大量疑难杂症。

年代:成书年代不明确,可能为扁鹊生前的医案总结或后代医家整理的版本。

内容简要:《扁鹊心书》是扁鹊对自己医术的总结,主要讲述了脉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书中详细描述了如何通过观察脉象来判断病因,扁鹊提出的“望诊”与“脉诊”理论对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不仅涉及到多种脉象的辨别方法,还讨论了疾病的预防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它是古代中医学的重要著作之一,对于脉学、临床诊断以及药物疗法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并且对后世的中医诊断和治疗体系产生了重要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眼病-原文

肝经壅热上攻,致目生昏翳,

先服洗肝散数剂,

后服拨云散,其翳自去。

若老年人肾水枯涸,不能上荣于目,致双目昏花,

渐至昏暗,变为黄色,名曰内障,

服还睛丹,半月目热上攻,勿惧。

此乃肾气复生,上朝于目也。

如觉热,以手掌揉一番,光明一番,

一月间,光生复旧矣。

(眼科用药,不循纪律,只用一派发散寒凉,所谓眼垃圾是也。)

倘能尽如先生之法而行之,天下丧明者少矣。

【治验】

余家女婢,忽二目失明,视之又无晕翳,

细思此女,年少精气未衰,何缘得此证,

良由性急多怒,有伤肝脏,故经脉不调而致,

遂与密蒙花散一料,

如旧光明矣。

(病有万变,医止一心,线索在手,头绪逼清,

何惧病体之多端,不愁治疗之无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眼病-译文

肝经阻塞,热气上升,导致眼睛出现模糊的翳障,先服用洗肝散几剂,然后服用拨云散,翳障自然会消失。如果老年人肾水枯竭,不能向上滋养眼睛,导致双眼模糊,逐渐变得昏暗,颜色变黄,这称为内障,服用还睛丹,半个月后如果出现眼睛热感,不要害怕。这是因为肾气重新生发,向上滋养眼睛。如果感到热,用手掌揉一揉,眼睛就会恢复光明,一个月内,视力就会恢复如初。(在眼科用药上,如果不遵守规律,只使用一种发散寒凉的方法,这就是所谓的眼垃圾。如果能完全按照先生的方法去实施,那么天下的失明者就会少很多。)

【治验】我家有一个女仆,突然双眼失明,检查又没有模糊的翳障,仔细思考这个女仆,年纪轻轻,精气未衰,为什么会得这种病,主要是因为性格急躁,容易发怒,伤害了肝脏,所以经脉失调导致,于是给她服用了一剂密蒙花散,视力就像以前一样明亮了。(疾病千变万化,医生只有一个心思,只要抓住线索,思路就会清晰,就不会害怕病情的复杂多变,也不会担心治疗没有方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眼病-注解

肝经:中医术语,指肝脏所经行的经络,是人体十二经络之一,与情志、消化、血液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壅热:中医术语,指经络或脏腑中因气血运行不畅而导致的郁热状态。

上攻:中医术语,指热邪上扰,影响上部器官或组织。

昏翳:中医术语,指眼睛中出现的模糊或暗淡的阴影,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视力模糊。

洗肝散:古代眼科用药,用于治疗肝经壅热所致的目疾。

拨云散:古代眼科用药,用于治疗目生昏翳,有拨云见日之意。

肾水:中医术语,指肾脏所藏的阴精,与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等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内障:中医术语,指眼睛内部的疾病,如老年性白内障等。

还睛丹:古代眼科用药,用于治疗内障等眼部疾病。

肾气:中医术语,指肾脏的功能和活力,与人体生长发育、生殖、排泄等功能密切相关。

手掌揉:中医术语,指用手掌轻轻揉搓身体某部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目的。

光明一番:中医术语,指视力恢复或提高。

眼垃圾:中医术语,指眼部疾病中的一种病因,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眼部炎症、感染等。

密蒙花散:古代眼科用药,用于治疗眼疾,具有清热明目之效。

精气:中医术语,指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包括精、气、神三方面。

性急多怒:中医术语,指人的性格特点,与情志相关,可能导致身体机能失调。

经脉不调:中医术语,指经络运行不畅,导致气血失调。

治验:中医术语,指治疗过程中的经验和案例记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眼病-评注

此段古文描述了一种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医学的智慧和对人体生理功能的深刻理解。

首句‘肝经壅热上攻,致目生昏翳’揭示了病因,肝经不畅,热邪上攻,导致眼睛出现昏暗的翳障。这里的‘肝经’指的是中医理论中的经络系统,‘壅热’指的是体内热邪积聚,‘上攻’指的是热邪向上侵袭。

‘先服洗肝散数剂,后服拨云散,其翳自去’说明了治疗步骤,首先使用洗肝散来清除肝经的热邪,随后使用拨云散来消除眼中的翳障。这里的‘洗肝散’和‘拨云散’都是古代眼科用药,具有清热解毒、明目的功效。

‘若老年人肾水枯涸,不能上荣于目,致双目昏花,渐至昏暗,变为黄色,名曰内障’进一步阐述了不同病因导致的症状,老年人肾水不足,不能滋养眼睛,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出现黄色内障。

‘服还睛丹,半月目热上攻,勿惧’中的‘还睛丹’是一种治疗内障的药物,患者服用后可能会出现眼部热感,这是肾气恢复的表现,不应担心。

‘如觉热,以手掌揉一番,光明一番,一月间,光生复旧矣’提供了辅助治疗方法,通过手掌揉搓眼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眼部不适,最终恢复视力。

‘眼科用药,不循纪律,只用一派发散寒凉,所谓眼垃圾是也’批评了当时一些不合理的治疗方法,指出只使用寒凉药物来治疗眼科疾病是不科学的。

‘倘能尽如先生之法而行之,天下丧明者少矣’则是对正确治疗方法的肯定,认为如果按照正确的治疗方法进行,可以大大减少失明的人数。

‘余家女婢,忽二目失明,视之又无晕翳’描述了一个具体的病例,女婢突然失明,但检查没有发现翳障。

‘细思此女,年少精气未衰,何缘得此证,良由性急多怒,有伤肝脏,故经脉不调而致’分析了病因,认为女婢的失明是由于情绪急躁,怒伤肝脏,导致经脉失调。

‘遂与密蒙花散一料,如旧光明矣’描述了治疗方法,使用密蒙花散治疗,最终恢复了视力。

‘病有万变,医止一心,线索在手,头绪逼清,何惧病体之多端,不愁治疗之无术’总结了治疗原则,指出疾病虽然多变,但只要抓住关键,治疗思路清晰,就不必担心治疗困难。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扁鹊心书-卷下-眼病》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85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