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谷部-阿芙蓉-原文
释名阿片。俗作鸦片。
气味酸、涩、温、微毒。
主治久痢。用阿芙蓉如小豆大小,每日空心服一次,温水化下。忌食葱蒜等物。
赤白痢下。用阿芙蓉、木香、黄连、白术各一分,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壮者一分,老幼半分,空心服,米汤送下。忌食酸物、生冷、油腻、茶、酒、面。
又方;罂粟花未开时,外有两片青叶包着。花开即落,收取研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赤痢用红花的包叶,白痢用白花的包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谷部-阿芙蓉-译文
这种药物的名称叫阿片,民间俗称鸦片。
它的味道是酸涩的,性质温和,但有一点毒性。
它的主要治疗作用是治疗久治不愈的痢疾。使用时,将阿芙蓉(鸦片)切成如小豆大小的块,每天空腹服用一次,用温水溶解后服用。在服用期间,应避免食用葱、蒜等食物。
对于赤痢或白痢,可以使用阿芙蓉、木香、黄连、白术各等分,共同研磨成粉末,然后加入米饭做成丸子,大小如小豆。强壮的人每次服用一分的丸子,年老或幼儿服用半分,空腹时服用,用米汤送服。在服用期间,应避免食用酸味食物、生冷食物、油腻食物、茶、酒、面食。
还有一个方子:在罂粟花未开放时,外面有两片青色的叶子包裹着。一旦花开就会凋落,这时可以收集这些叶子并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古代货币单位,相当于一定量的重量),用米汤送服。如果是赤痢,则使用红花的包叶;如果是白痢,则使用白花的包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谷部-阿芙蓉-注解
阿片:阿片是一种从罂粟果实中提取的药物,含有吗啡、可待因等生物碱,具有镇痛、止咳、止泻等作用。在古代,阿片被用作药材,但因其成瘾性,后逐渐被列为禁药。
鸦片:鸦片是阿片的俗称,由于阿片是从罂粟中提取的,因此鸦片也指从罂粟中提炼出的毒品,具有极高的成瘾性。
酸:指味道酸,此处可能指药材的味道或其性质。
涩:指味道涩,可能指药材的味道或其性质,有时与收敛作用相关。
温:指性质温,在中医理论中,温性药物有助于驱寒、暖身。
微毒:指轻微的毒性,说明该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
久痢:指长期腹泻,中医认为与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有关。
阿芙蓉:阿芙蓉是鸦片的别称,此处指用于治疗久痢的鸦片。
小豆大小:指鸦片的用量,此处为比喻,实际用量需根据医嘱。
空心服:指饭前服用,以增强药物吸收。
温水化下:指用温水将药物溶解后服用。
葱蒜等物:指葱和蒜等食物,中医认为这些食物与某些药物相克,不宜同食。
赤白痢下:指腹泻时粪便呈红色或白色。
木香:一种中药材,具有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等功效。
黄连: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功效。
白术:一种中药材,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功效。
丸子:指将药物制成的小球状,便于服用。
壮者:指健康强壮的人。
老幼:指老年人和儿童。
米汤:指用米煮成的汤,常用于送服药物。
罂粟花:罂粟的鲜花,含有生物碱,具有药用价值。
青叶:指罂粟花未开放时包裹花蕾的绿色叶子。
红花:指颜色为红色的花。
白花:指颜色为白色的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谷部-阿芙蓉-评注
释名阿片。俗作鸦片。此句开篇即点明了阿片的正式名称及其在民间俗称,体现了古人对药物名称的规范性和普及性的考虑。‘释名’一词表明了对药物名称的解读和说明,而‘俗作’则反映了民间对药物名称的简化使用。鸦片作为药物,其名称的变化也映射出社会文化的变迁。
气味酸、涩、温、微毒。此句描述了阿片的药性。‘气味’一词在中医中常用以描述药物的口感和性质,‘酸’、‘涩’、‘温’、‘微毒’则分别从味道、质地、温度和毒性四个方面对阿片进行了详细描述,为后续的使用提供了依据。
主治久痢。用阿芙蓉如小豆大小,每日空心服一次,温水化下。忌食葱蒜等物。此句介绍了阿片的主治功效及服用方法。‘主治’明确指出阿片适用于治疗久痢,‘阿芙蓉’即鸦片,‘空心服’和‘温水化下’则是对服用时间和方法的说明。‘忌食葱蒜等物’是对饮食禁忌的提示,体现了中医用药的细致入微。
赤白痢下。用阿芙蓉、木香、黄连、白术各一分,共研为末,加饭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壮者一分,老幼半分,空心服,米汤送下。忌食酸物、生冷、油腻、茶、酒、面。此段详细描述了治疗赤白痢的具体方剂。‘赤白痢下’是对病症的描述,‘阿芙蓉’等药物则组成了治疗方剂。方剂的制备过程、服用剂量、服用时间和饮食禁忌都一一列出,体现了古人对药物配伍和服用的严谨态度。
又方;罂粟花未开时,外有两片青叶包着。花开即落,收取研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赤痢用红花的包叶,白痢用白花的包叶。此段介绍了另一种治疗痢疾的方剂。‘又方’表示这是另一种治疗方法,‘罂粟花’作为原料,其药用部位和采集时间都有明确说明,体现了古人对药物采集的讲究。‘赤痢’和‘白痢’的区分,以及使用不同颜色的花叶,体现了中医的辩证施治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