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谷部-酒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谷部-酒-原文

气味(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

主治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

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饮。

五加皮酒:支闰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

薏苡仁酒: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

五加皮酒:去一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

女贞皮酒:治风虚,补腰膝。

地黄酒:补虚弱,壮筋骨,通血脉,台腹痛,变白发。

当归酒;和血脉,坚筋骨,止诸痛,调经水。

菖蒲酒:治风痹,通血脉,疗骨痿。

枸杞酒:补虚弱,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止目泪,健腰脚。

人参酒。补中益气,通治诸虚。

茯苓酒: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作伤。

桑椹酒。补五脏,明耳目,治水肿。

蜜酒。治风疹、风癣。

蓼酒。久服聪耳明目、脾胃健壮。

姜酒。澡贪苋、发热、心腹冷痛。

葱豉酒。解烦热,补虚劳,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解肌发汗。

茴香酒。治肾气痛、扁坠牵引及心腹痛。

缩砂酒。消食、和中、下气,治心腹痛。

茵陈酒。治风疾、筋骨挛急。

百部酒:治一世新旧咳嗽。

海藻酒:治瘿气。

松节酒:治冷风虚弱、筋骨挛痛、脚气缓痹。

竹叶酒:治诸风热病。

麻仁酒:治骨髓风毒痛、脚气缓痹。

红曲酒:治腹中及产后瘀血。

花蛇酒:治诸风顽痹、瘫痪挛急、恶疮疥癣。

蝮蛇酒:治恶疮诸瘘、恶风顽痹癫疾。

豆淋酒:破血去风,治男子中风口歪、阴毒腹痛及小便尿血。亦治妇女产后一切中风疾病。

虎骨酒:治臂胫疼痛、历节风、肾虚、膀胱寒痛。

鹿茸酒:澡阳虚痿弱、小便频数、劳损诸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谷部-酒-译文

气味(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

主治米酒:促进药效,疏通血脉,滋润皮肤,去除湿气,消除风邪,缓解下气,解马肉、桐油之毒。

愈疟酒:治疗各种疟疾,频繁温热饮用。

五加皮酒:治疗风湿引起的痿痹,强壮筋骨,补充精髓。

薏苡仁酒:去除风湿,强壮筋骨,健脾胃。

五加皮酒:治疗一切风湿痿痹,强壮筋骨,补充精髓。

女贞皮酒:治疗风虚,补充腰膝。

地黄酒:补充虚弱,强壮筋骨,疏通血脉,缓解腹痛,防止白发。

当归酒:调和血脉,坚固筋骨,止各种疼痛,调节月经。

菖蒲酒:治疗风痹,疏通血脉,治疗骨痿。

枸杞酒:补充虚弱,增加精气,去除冷风,强壮阳道,止目泪,健腰脚。

人参酒:补充中气,治疗各种虚弱。

茯苓酒:治疗头风虚眩,温暖腰膝,主要治疗五劳七伤。

桑椹酒:补充五脏,明耳目,治疗水肿。

蜜酒:治疗风疹、风癣。

蓼酒:长期服用能聪耳明目、脾胃健壮。

姜酒:治疗腹泻、发热、心腹冷痛。

葱豉酒:解热烦,补充虚弱,治疗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解肌发汗。

茴香酒:治疗肾气痛、扁坠牵引及心腹痛。

缩砂酒:消化食物,调和脾胃,下气,治疗心腹痛。

茵陈酒:治疗风疾、筋骨挛急。

百部酒:治疗各种新旧咳嗽。

海藻酒:治疗瘿气。

松节酒:治疗冷风虚弱、筋骨挛痛、脚气缓痹。

竹叶酒:治疗各种风热病。

麻仁酒:治疗骨髓风毒痛、脚气缓痹。

红曲酒:治疗腹中及产后瘀血。

花蛇酒:治疗各种风顽痹、瘫痪挛急、恶疮疥癣。

蝮蛇酒:治疗恶疮诸瘘、恶风顽痹癫疾。

豆淋酒:破血去风,治疗男子中风口歪、阴毒腹痛及小便尿血。也治疗妇女产后一切中风疾病。

虎骨酒:治疗臂胫疼痛、历节风、肾虚、膀胱寒痛。

鹿茸酒:治疗阳虚痿弱、小便频数、劳损诸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谷部-酒-注解

气味:指物质的性质和味道,这里指的是米酒的味道和性质。

米酒:一种以糯米或其他谷物为原料,经过发酵制成的酒。

苦:味道的一种,指味道带有苦涩的感觉。

甘:味道的一种,指味道甜而略带香。

辛:味道的一种,指味道带有辛辣的感觉。

大热:指具有强烈的温热性质。

有毒:指物质对人体有害。

行药势:指药物的作用能够迅速发挥作用。

通血脉:指药物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润皮肤:指药物能够使皮肤变得柔润。

散湿气:指药物能够消除湿气。

除风下气:指药物能够驱散风邪,降低体内气机。

解马肉、桐油毒:指药物能够解毒,用于治疗马肉或桐油中毒。

疟疾: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表现为周期性寒热发作。

温饮:指温暖后饮用的方式。

五加皮:一种药用植物,其皮可入药。

风湿痿痹:中医术语,指由风湿引起的肢体无力、肌肉萎缩等症状。

筋骨:指人体的肌肉和骨骼。

精髓:中医术语,指人体精微物质的总称。

女贞皮:一种药用植物,其皮可入药。

腰膝:指腰部和膝盖。

地黄:一种药用植物,其根可入药。

腹痛:指腹部疼痛。

当归:一种药用植物,其根可入药。

血脉:指血液循环系统。

诸痛:各种疼痛。

经水:指月经。

菖蒲:一种药用植物,其根茎可入药。

骨痿:中医术语,指骨骼软弱无力。

枸杞:一种药用植物,其果实可入药。

精气:中医术语,指人体精微物质的总称。

阳道:中医术语,指男性生殖器官。

目泪:指眼泪。

腰脚:指腰部和脚部。

人参:一种药用植物,其根可入药。

中益气:中医术语,指补益脾胃,增强体力。

五劳七伤:中医术语,指多种劳损和伤害。

桑椹:一种药用植物,其果实可入药。

风疹:一种皮肤病,表现为皮肤瘙痒、起疹子。

风癣:一种皮肤病,表现为皮肤干燥、脱屑。

蓼:一种药用植物,其根可入药。

姜:一种调味品,其根茎可入药。

葱豉:葱和豆豉的合称,常用于烹饪。

茴香:一种调味品,其果实可入药。

肾气痛:中医术语,指肾脏疼痛。

扁坠牵引:中医术语,指肌肉或筋脉的牵拉感。

心腹痛:指心脏或腹部疼痛。

缩砂:一种药用植物,其果实可入药。

茵陈:一种药用植物,其根可入药。

百部:一种药用植物,其根可入药。

瘿气:中医术语,指甲状腺肿大。

松节:松树的节部,可入药。

麻仁:麻的种子,可入药。

红曲:一种用米、麦等谷物发酵制成的食品,含有多种酶和微生物,可入药。

花蛇:一种毒蛇,其毒液可入药。

蝮蛇:一种毒蛇,其毒液可入药。

豆淋:中医术语,指用豆类浸泡后制成的酒。

中风口歪:中医术语,指中风后口角歪斜。

阴毒腹痛:中医术语,指腹部疼痛,伴有寒凉感。

小便尿血:中医术语,指小便中带血。

臂胫:手臂和小腿。

历节风:中医术语,指关节疼痛,伴有风邪症状。

膀胱寒痛:中医术语,指膀胱部位寒冷疼痛。

阳虚痿弱:中医术语,指阳气虚弱,身体无力。

劳损:中医术语,指过度劳累造成的损伤。

虎骨:老虎的骨骼,可入药。

鹿茸:鹿的幼角,可入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谷部-酒-评注

气味(米酒)苦、甘、辛、大热、有毒。

此句描述了米酒的味道和性质。苦、甘、辛三种味道体现了米酒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大热则说明其性质温热,有毒则提示使用时需谨慎。

主治米酒:行药势,通血脉,润皮肤,散湿气,除风下气,解马肉、桐油毒。

米酒的主治功能多样,包括行药势即增强药效,通血脉即改善血液循环,润皮肤即滋养皮肤,散湿气即去除体内湿气,除风下气即祛风除湿,解马肉、桐油毒即解毒作用。这表明米酒在古代医学中被视为一种多功能的药物。

愈疟酒:治诸疟疾,频频温饮。

愈疟酒是针对疟疾的酒剂,通过频繁温饮来治疗,体现了中医治疗疟疾的温补疗法。

五加皮酒:支闰切风湿痿痹,壮筋骨,填精髓薏苡仁酒:去风湿,强筋骨,健脾胃。

五加皮酒和薏苡仁酒均用于治疗风湿病,其中五加皮酒还能壮筋骨和填精髓,薏苡仁酒则健脾胃。这反映了古代中医对风湿病的综合治疗思路。

女贞皮酒:治风虚,补腰膝。地黄酒:补虚弱,壮筋骨,通血脉,台腹痛,变白发。

女贞皮酒和地黄酒均具有补益作用,女贞皮酒针对风虚和腰膝问题,地黄酒则能补虚弱、壮筋骨、通血脉,并有治疗腹痛和白发的作用。这显示了中医对疾病治疗的针对性。

当归酒;和血脉,坚筋骨,止诸痛,调经水。菖蒲酒:治风痹,通血脉,疗骨痿。

当归酒和菖蒲酒都是治疗血脉不通和筋骨疾病的酒剂,当归酒还能止痛和调经水,而菖蒲酒则具有治疗风痹、骨痿的功效。

枸杞酒:补虚弱,益精气,去冷风,壮阳道,止目泪,健腰脚。人参酒。补中益气,通治诸虚。

枸杞酒和人参酒都是补益类酒剂,枸杞酒有补虚弱、益精气、壮阳道、止目泪、健腰脚的功效,人参酒则能补中益气,治疗多种虚弱症状。

茯苓酒: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作伤。桑椹酒。补五脏,明耳目,治水肿。

茯苓酒和桑椹酒都是用于治疗虚弱和疾病的酒剂,茯苓酒针对头风、腰膝问题,以及五劳七伤,桑椹酒则补五脏、明耳目、治水肿。

蜜酒。治风疹、风癣。蓼酒。久服聪耳明目、脾胃健壮。

蜜酒和蓼酒都是用于治疗皮肤病的酒剂,蜜酒治风疹、风癣,蓼酒则久服能聪耳明目、脾胃健壮。

姜酒。澡贪苋、发热、心腹冷痛。葱豉酒。解烦热,补虚劳,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解肌发汗。

姜酒和葱豉酒都是用于治疗寒性疾病的酒剂,姜酒能治疗贪苋、发热、心腹冷痛,葱豉酒则解烦热、补虚劳、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并具有解肌发汗的作用。

茴香酒。治肾气痛、扁坠牵引及心腹痛。缩砂酒。消食、和中、下气,治心腹痛。

茴香酒和缩砂酒都是用于治疗腹痛的酒剂,茴香酒治肾气痛、扁坠牵引及心腹痛,缩砂酒则消食、和中、下气,治心腹痛。

茵陈酒。治风疾、筋骨挛急。百部酒:治一世新旧咳嗽。海藻酒:治瘿气。

茵陈酒和百部酒都是用于治疗风疾和咳嗽的酒剂,茵陈酒治风疾、筋骨挛急,百部酒治一世新旧咳嗽,海藻酒则治瘿气。

松节酒:治冷风虚弱、筋骨挛痛、脚气缓痹。竹叶酒:治诸风热病。

松节酒和竹叶酒都是用于治疗筋骨疾病的酒剂,松节酒治冷风虚弱、筋骨挛痛、脚气缓痹,竹叶酒则治诸风热病。

麻仁酒:治骨髓风毒痛、脚气缓痹。红曲酒:治腹中及产后瘀血。

麻仁酒和红曲酒都是用于治疗瘀血的酒剂,麻仁酒治骨髓风毒痛、脚气缓痹,红曲酒则治腹中及产后瘀血。

花蛇酒:治诸风顽痹、瘫痪挛急、恶疮疥癣。蝮蛇酒:治恶疮诸瘘、恶风顽痹癫疾。

花蛇酒和蝮蛇酒都是用于治疗皮肤病和风痹的酒剂,花蛇酒治诸风顽痹、瘫痪挛急、恶疮疥癣,蝮蛇酒则治恶疮诸瘘、恶风顽痹癫疾。

豆淋酒:破血去风,治男子中风口歪、阴毒腹痛及小便尿血。亦治妇女产后一切中风疾病。

豆淋酒是一种具有破血去风功效的酒剂,用于治疗男子中风口歪、阴毒腹痛及小便尿血,同时也适用于妇女产后的一切中风疾病。

虎骨酒:治臂胫疼痛、历节风、肾虚、膀胱寒痛。鹿茸酒:澡阳虚痿弱、小便频数、劳损诸虚。

虎骨酒和鹿茸酒都是用于治疗虚弱的酒剂,虎骨酒治臂胫疼痛、历节风、肾虚、膀胱寒痛,鹿茸酒则治阳虚痿弱、小便频数、劳损诸虚。这反映了中医对虚弱症状的针对性治疗。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谷部-酒》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67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