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十四年

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十四年-原文

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小邾射以句绎来奔。

夏四月,齐陈恒执其君,寘于舒州。

庚戌,叔还卒。

五月庚申朔,日有食之。

陈宗竖出奔楚。

宋向魋入于曹以叛。

莒子狂卒。

六月,宋向魋自曹出奔卫。

宋向巢来奔。

齐人弑其君壬于舒州。

秋,晋赵鞅帅师伐卫。

八月辛丑,仲孙何忌卒。

冬,陈宗竖自楚复入于陈,陈人杀之。

陈辕买出奔楚。

有星孛。

饥。

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鉏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

小邾射以句绎来奔,曰:“使季路要我,吾无盟矣。”使子路,子路辞。季康子使冉有谓之曰:“千乘之国,不信其盟,而信子之言,子何辱焉?”对曰:“鲁有事于小邾,不敢问故,死其城下可也。彼不臣而济其言,是义之也。由弗能。”

齐简公之在鲁也,阚止有宠焉。及即位,使为政。陈成子惮之,骤顾诸朝。诸御鞅言于公曰:“陈、阚不可并也,君其择焉。”弗听。子我夕,陈逆杀人,逢之,遂执以入。陈氏方睦,使疾而遗之潘沐,备酒肉焉,飨守囚者,醉而杀之而逃。子我盟诸陈于陈宗。

初,陈豹欲为子我臣,使公孙言己,已有丧而止。既而言之,曰:“有陈豹者,长而上偻,望视,事君子必得志。欲为子臣,吾惮其为人也,故缓以告。”子我曰:“何害?是其在我也。”使为臣。他日,与之言政,说,遂有宠。谓之曰:“我尽逐陈氏,而立女,若何?”对曰:“我远于陈氏矣。且其违者,不过数人,何尽逐焉?”遂告陈氏。子行曰:“彼得君,弗先,必祸子。”子行舍于公宫。

夏五月壬申,成子兄弟四乘如公。子我在幄,出逆之。遂入,闭门。侍人御之,子行杀侍人。公与妇人饮酒于檀台,成子迁诸寝。公执戈将击之。大史子馀曰:“非不利也,将除害也。”

成子出舍于库,闻公犹怒,将出,曰:“何所无君?”子行抽剑曰:“需,事之贼也。谁非陈宗?所不杀子者,有如陈宗!”乃止。子我归,属徒攻闱与大门,皆不胜,乃出。陈氏追之,失道于弇中,適豐丘。豐丘人执之以告,杀诸郭关。成子将杀大陆子方,陈逆请而免之,以公命取车于道。及耏,众知而东之。出雍门,陈豹与之车,弗受,曰:“逆为余请,豹与余车,余有私焉。事子我而有私于其仇,何以见鲁、卫之士?”东郭贾奔卫。庚辰,陈恒执公于舒州。公曰:“吾早从鞅之言,不及此。”

宋桓魋之宠害于公。公使夫人骤请享焉,而将讨之。未及,魋先谋公,请以鞌易薄,公曰:“不可。薄,宗邑也。”乃益鞌七邑,而请享公焉。以日中为期,家备尽往。公知之,告皇野曰:“余长魋也。今将祸余,请即救。”司马子仲曰:“有臣不顺,神之所恶也,而况人乎?敢不承命。不得左师不可。请以君命召之。”左师每食击钟。闻钟声,公曰:“夫子将食。”既食,又奏。公曰:“可矣。”以乘车往,曰:“迹人来告曰:‘逢泽有介麇焉。’公曰:‘虽魋未来,得左师,吾与之田,若何?’君惮告子。野曰:‘尝私焉。’君欲速,故以乘车逆子。”与之乘,至,公告之故,拜不能起。司马曰:“君与之言。”公曰:“所难子者,上有天,下有先君。”对曰:“魋之不共,宋之祸也。敢不唯命是听。”司马请瑞焉,以命其徒攻桓氏。其父兄故臣曰:“不可。”其新臣曰:“从吾君之命。”遂攻之。子颀骋而告桓司马。司马欲入,子车止之,曰:“不能事君,而又伐国,民不与也,祗取死焉。”向魋遂入于曹以叛。

六月,使左师巢伐之,欲质大夫以入焉。不能。亦入于曹取质。魋曰:“不可。既不能事君,又得罪于民,将若之何?”乃舍之。民遂叛之。向魋奔卫。向巢来奔,宋公使止之,曰:“寡人与子有言矣,不可以绝向氏之祀。”辞曰:“臣之罪大,尽灭桓氏可也。若以先臣之故,而使有后,君之惠也。若臣则不可以入矣。”司马牛致其邑与珪焉,而適齐。向魋出于卫地,公文氏攻之,求夏后氏之璜焉。与之他玉,而奔齐,陈成子使为次卿。司马牛又致其邑焉,而適吴。吴人恶之而反。赵简子召之,陈成子亦召之。卒于鲁郭门之外,阬氏葬诸丘舆。

甲午,齐陈恒弑其君壬于舒州。孔丘三日齊,而请伐齐三。公曰:“鲁为齐弱久矣,子之伐之,将若之何?”对曰:“陈恒弑其君,民之不与者半。以鲁之众,加齐之半,可克也。”公曰:“子告季孙。”孔子辞。退而告人曰:“吾以从大夫之后也,故不敢不言。”

初,孟孺子洩将圉马于成。成宰公孙宿不受,曰:“孟孙为成之病,不圉马焉。”孺子怒,袭成。从者不得入,乃反。成有司使,孺子鞭之。

秋八月辛丑,孟懿子卒。成人奔丧,弗内。袒免哭于衢。听共,弗许。惧,不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十四年-译文

十四年春天,西边狩猎时捕获了一只麒麟。

小邾国的射带着句绎来投奔。

夏季四月,齐国的陈恒抓住了他的君主,把他安置在舒州。

庚戌日,叔还去世。

五月庚申日,初一,发生了日食。

陈宗竖逃往楚国。

宋国的向魋进入曹国并叛变。

莒国的君主狂去世。

六月,宋国的向魋从曹国逃往卫国。

宋国的向巢来投奔。

齐国人杀了他们的君主壬于舒州。

秋天,晋国的赵鞅率领军队攻打卫国。

八月辛丑日,仲孙何忌去世。

冬天,陈宗竖从楚国回到陈国,陈国人杀了他。

陈辕买逃往楚国。

有彗星出现。

发生了饥荒。

十四年春天,西边在大野狩猎,叔孙氏的车夫鉏商捕获了一只麒麟,认为是不祥之兆,便把它赐给了虞人。孔子看到后说:“这是麒麟。”然后才收下。

小邾国的射带着句绎来投奔,说:“让季路来要求我,我就不用结盟了。”让子路去,子路拒绝了。季康子让冉有对他说:“一个千乘之国,不相信它的盟约,而相信你的话,你有什么可羞耻的呢?”子路回答说:“鲁国对小邾国有事,我不敢问原因,死在他们城下也可以。他们不臣服却实现了他们的话,这是义。我不能。”

齐简公在鲁国时,阚止受到宠爱。等到他即位,让阚止执政。陈成子忌惮他,多次在朝廷上回头看他。诸御鞅对简公说:“陈氏和阚止不能并存,您要选择。”简公不听。子我晚上,陈逆杀了人,遇到他,便抓了他进去。陈氏正和睦,让他生病并给他潘沐,准备了酒肉,招待看守的人,喝醉后杀了他并逃跑。子我与陈氏在陈宗结盟。

起初,陈豹想成为子我的臣子,让公孙推荐自己,因为有丧事而停止。后来推荐他,说:“有个叫陈豹的人,身材高大而驼背,目光远大,侍奉君子一定能成功。他想成为您的臣子,我忌惮他的为人,所以迟迟才告诉您。”子我说:“有什么害处?这在我。”让他成为臣子。有一天,和他谈论政事,很高兴,于是受到宠爱。对他说:“我要把陈氏全部赶走,立你为君,怎么样?”陈豹回答说:“我已经远离陈氏了。而且他们违抗的不过几个人,为什么要全部赶走呢?”于是告诉了陈氏。子行说:“他得到君主,如果不先下手,一定会害你。”子行住在公宫。

夏季五月壬申日,成子兄弟四人乘车去见简公。子我在帐篷里,出来迎接他们。于是进去,关上门。侍人拦住他们,子行杀了侍人。简公和妇人在檀台喝酒,成子把他们迁到寝宫。简公拿着戈要打他。大史子馀说:“不是不利,是要除害。”

成子出去住在库房,听说简公还在生气,要出去,说:“哪里没有君主?”子行拔出剑说:“等待,是事情的祸害。谁不是陈宗?不杀你的,就像陈宗!”于是停下。子我回去,带领手下攻打闱门和大门,都没有成功,于是出去。陈氏追赶他,在弇中迷路,到了豐丘。豐丘人抓住他并报告,在郭关杀了他。成子要杀大陆子方,陈逆请求并赦免了他,以简公的命令在路上取车。到了耏,大家知道后向东走。出了雍门,陈豹给他车,他不接受,说:“陈逆为我请求,陈豹给我车,我有私心。侍奉子我而有私心于他的仇人,怎么见鲁国和卫国的人?”东郭贾逃往卫国。庚辰日,陈恒在舒州抓住了简公。简公说:“我早听鞅的话,就不会到这一步。”

宋国的桓魋受到宠爱而害了简公。简公让夫人多次请求享宴,准备讨伐他。还没来得及,桓魋先谋害简公,请求用鞌换薄,简公说:“不行。薄是宗邑。”于是增加了鞌七邑,请求享宴简公。以中午为期限,家里准备好全部前往。简公知道后,告诉皇野说:“我长期受桓魋的害。现在他要害我,请立即救我。”司马子仲说:“有臣子不顺从,是神所厌恶的,何况人呢?不敢不听从命令。没有左师不行。请以君主的命令召他。”左师每次吃饭时敲钟。听到钟声,简公说:“夫子要吃饭了。”吃完饭,又敲钟。简公说:“可以了。”乘车前往,说:“迹人来报告说:‘逢泽有只麇。’简公说:‘即使桓魋没来,得到左师,我和他打猎,怎么样?’君主怕告诉你。皇野说:‘曾经私下说过。’君主想快,所以乘车来接你。”和他一起乘车,到了,简公告诉他原因,拜谢不能起来。司马说:“君主和他说。”简公说:“难为你的是,上有天,下有先君。”左师回答说:“桓魋不恭敬,是宋国的祸害。不敢不听从命令。”司马请求瑞玉,命令他的手下攻打桓氏。他的父兄老臣说:“不行。”他的新臣说:“听从我们君主的命令。”于是攻打他。子颀骑马告诉桓司马。司马想进去,子车拦住他,说:“不能侍奉君主,又攻打国家,人民不支持,只会找死。”向魋于是进入曹国并叛变。

六月,派左师巢攻打他,想用大夫做人质进去。没有成功。也进入曹国取人质。桓魋说:“不行。既不能侍奉君主,又得罪人民,怎么办?”于是放弃。人民于是叛变。向魋逃往卫国。向巢来投奔,宋公拦住他,说:“我和你有约定,不能断绝向氏的祭祀。”向巢辞谢说:“我的罪大,可以全部灭掉桓氏。如果因为先臣的缘故,而让有后代,是君主的恩惠。但我不能进去。”司马牛把他的封邑和珪玉交给宋公,去了齐国。向魋从卫国出来,公文氏攻打他,要求夏后氏的璜。给他别的玉,逃往齐国,陈成子让他做次卿。司马牛又把他的封邑交给宋公,去了吴国。吴人厌恶他而返回。赵简子召他,陈成子也召他。死在鲁国郭门外,阬氏把他葬在丘舆。

甲午日,齐国的陈恒杀了他的君主壬于舒州。孔子斋戒三天,请求三次攻打齐国。简公说:“鲁国被齐国削弱很久了,你攻打它,怎么办?”孔子回答说:“陈恒杀了他的君主,人民不支持的有一半。用鲁国的军队,加上齐国的一半,可以攻克。”简公说:“你告诉季孙。”孔子辞谢。退下后告诉别人说:“我因为跟随大夫之后,所以不敢不说。”

起初,孟孺子洩想在成地养马。成地的宰公孙宿不接受,说:“孟孙为了成地的病,不养马。”孺子生气,袭击成地。随从不能进去,于是返回。成地的官员派人来,孺子鞭打他。

秋季八月辛丑日,孟懿子去世。成地的人奔丧,不让进去。袒露免冠在街上哭。听任他们,不允许。害怕,不回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十四年-注解

西狩获麟:指在西部狩猎时捕获了一只麒麟。麒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祥瑞之兽,象征吉祥和太平。

小邾射:小邾国的射,射是人名,小邾是国名。

句绎: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齐陈恒执其君:齐国的大夫陈恒逮捕了国君,反映了当时齐国政治的动荡。

舒州:地名,位于今安徽省境内。

日有食之:指发生了日食,古人认为日食是不祥之兆。

陈宗竖:陈国的大夫宗竖,宗竖是人名。

向魋:宋国的大夫向魋,向魋是人名。

莒子狂:莒国的国君狂,狂是人名。

晋赵鞅:晋国的大夫赵鞅,赵鞅是人名。

仲孙何忌:鲁国的大夫仲孙何忌,仲孙何忌是人名。

星孛:指彗星,古人认为彗星的出现预示着灾祸。

饥:指饥荒,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困境。

仲尼:孔子的字,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子路:孔子的弟子,名仲由,字子路。

季康子:鲁国的大夫季康子,季康子是人名。

冉有:孔子的弟子,名冉求,字子有。

阚止:齐国的大夫阚止,阚止是人名。

陈成子:齐国的大夫陈成子,陈成子是人名。

子我:齐国的大夫子我,子我是人名。

陈豹:陈国的大夫陈豹,陈豹是人名。

子行:齐国的大夫子行,子行是人名。

大陆子方:齐国的大夫大陆子方,大陆子方是人名。

东郭贾:齐国的大夫东郭贾,东郭贾是人名。

宋桓魋:宋国的大夫桓魋,桓魋是人名。

左师:宋国的官职名,左师是人名。

司马子仲:宋国的司马子仲,司马子仲是人名。

向巢:宋国的大夫向巢,向巢是人名。

司马牛:宋国的大夫司马牛,司马牛是人名。

赵简子:晋国的大夫赵简子,赵简子是人名。

孟孺子洩:鲁国的大夫孟孺子洩,孟孺子洩是人名。

公孙宿:鲁国的大夫公孙宿,公孙宿是人名。

孟懿子:鲁国的大夫孟懿子,孟懿子是人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十四年-评注

这段古文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政治动荡、权力斗争以及自然灾害等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动荡不安。

文中提到的‘西狩获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麒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祥瑞之兽,象征吉祥和太平。然而,叔孙氏之车子鉏商捕获麒麟后却认为是不祥之兆,这反映了古人对祥瑞与灾祸的复杂心理。孔子对此表示认可,认为捕获的确实是麒麟,这一细节体现了孔子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祥瑞的认同。

齐国陈恒执其君的事件,揭示了当时齐国政治的动荡和权力斗争的激烈。陈恒作为大夫,竟然能够逮捕国君,反映了当时诸侯国内部权力的失衡和大夫势力的崛起。这一事件也预示了后来齐国政治的进一步动荡和权力的更迭。

日食和彗星的出现,被古人视为不祥之兆,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对天命的信仰。这些自然现象的出现,往往被视为上天对人间政治的警示,预示着国家的动荡和灾难的降临。

宋国向魋的叛乱和逃亡,反映了当时诸侯国内部权力斗争的激烈和大夫势力的崛起。向魋作为宋国的大夫,竟然敢于叛乱并逃亡他国,显示了当时诸侯国内部权力的失衡和大夫势力的强大。

孔子对齐国陈恒弑君事件的反应,体现了孔子对礼制和道德的重视。孔子认为陈恒弑君是违背礼制的行为,主张鲁国应该出兵讨伐齐国,以维护礼制和道德。这一主张反映了孔子对礼制和道德的坚持,以及对政治正义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记载春秋时期各国政治动荡、权力斗争以及自然灾害等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动荡不安。同时,文中对祥瑞与灾祸、礼制与道德的讨论,也体现了古人对天命、礼制和道德的重视。这些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和思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十四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5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