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薤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薤-原文

释名叫,钓子、火葱、菜芝、鸿荟。

气味(薤白)辛、苦、温、滑、无毒。

主治胸痹(胸痛彻心,喘咳气短,喉中燥痒,寸脉沉迟,关脉弦数)。用栝楼实一枚、薤白半斤,加白酒七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此方名“栝楼薤白汤”。

又方:薤白四两,半夏一合,枳实半两,生姜一两,栝楼实半枚,切细,加醋煎服。奔豚气痛。

用薤白捣汁饮服。

赤白痢。用薤白一把,同米煮粥吃。

产后痢。我吃薤白,与羊肾同炒吃更好。

胎动。用薤白一升、当归四两,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二次服。

间疮痛痒。煮薤叶,捣烂后涂患处。

咽喉肿痛。用薤根加醋,捣烂敷肿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薤-译文

它的名字有钓子、火葱、菜芝、鸿荟等称呼。

它的味道是辛、苦、温、滑,并且没有毒性。

主要用于治疗胸痹(胸痛得像心被穿透,喘息咳嗽,气短,脉搏沉迟,关脉弦数)。使用栝楼实一枚、薤白半斤,加入白酒七升,煮成两升,分两次服用。这个方子叫做‘栝楼薤白汤’。

另一个方子是:薤白四两,半夏一合,枳实半两,生姜一两,栝楼实半枚,切碎,加入醋煎煮后服用,用于治疗奔豚气痛。

对于赤白痢疾,使用一把薤白,和米一起煮成粥吃。

产后出现痢疾时,我建议吃薤白,和羊肾一起炒着吃更好。

胎动不安时,使用一升薤白和四两当归,加水五程式(古代计量单位,此处需根据具体情况解释)煮取两升,分两次服用。

对于间疮(指皮肤上的小疮口)引起的疼痛和瘙痒,可以煮薤叶,捣烂后涂抹在患处。

如果咽喉肿痛,可以用薤根加醋,捣烂后敷在肿痛的地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薤-注解

释名:指某种植物的不同名称,即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叫法。

钓子:古代对某些植物的别称,此处指薤白。

火葱:薤白的别称,因气味辛辣,如火烧般辣,故称。

菜芝:薤白的别称,芝是一种香草,此处指薤白似香草。

鸿荟:薤白的别称,鸿指大,荟指聚集,此处可能形容薤白生长旺盛。

薤白: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可食用,有辛、苦、温、滑、无毒等性质,中医中常用作药用植物。

辛:味道辛辣,中医认为辛能散、能行,有发散寒邪、行气活血的作用。

苦:味道苦涩,中医认为苦能泄、能燥,有清热、燥湿、解毒的作用。

温:性质温热,中医认为温能散寒、助阳,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的作用。

滑:质地柔滑,中医认为滑能润、能下,有润燥、滑肠的作用。

无毒:指对人体没有毒性。

胸痹:中医病名,指胸部闷痛,常伴有心悸、气短等症状。

栝楼实:中药名,指栝楼(又称瓜蒌)的果实,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作用。

白酒:酒精含量较高的酒,中医中常用来煮药。

栝楼薤白汤:中医方剂名,由栝楼实和薤白组成,用于治疗胸痹。

半夏:中药名,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作用。

枳实:中药名,有破气消积、行气止痛的作用。

生姜:中药名,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

醋:一种酸味调味品,中医认为能散瘀止痛、收敛止泻。

奔豚气痛:中医病名,指腹部有如奔豚般的疼痛。

赤白痢:中医病名,指大便中带有赤色或白色黏液。

产后痢:中医病名,指产后出现腹泻等症状。

胎动:中医术语,指孕妇腹部胎儿的动静。

间疮:中医病名,指皮肤上的小疮疖。

咽喉肿痛:中医病名,指咽喉部位肿痛的症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薤-评注

释名叫,钓子、火葱、菜芝、鸿荟。这四字开篇,便以释名引入,展示了古人对植物名称的丰富与多样性。钓子、火葱、菜芝、鸿荟,这些名称既有生动的形象描绘,又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悟。

气味(薤白)辛、苦、温、滑、无毒。这一句介绍了薤白的药性,辛能散寒,苦能降火,温能温中,滑能润燥,无毒则说明其安全性。这五种药性相互配合,形成了薤白独特的药效。

主治胸痹(胸痛彻心,喘咳气短,喉中燥痒,寸脉沉迟,关脉弦数)。此句明确了薤白的主治功能,即治疗胸痹。胸痹是一种常见病症,薤白能够缓解胸痛、喘咳等症状,显示出其良好的药用价值。

用栝楼实一枚、薤白半斤,加白酒七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此方名“栝楼薤白汤”。此句介绍了治疗胸痹的具体方剂,即栝楼薤白汤。方剂中栝楼实与薤白相辅相成,白酒作为溶剂,使得药效得以充分发挥。

又方:薤白四两,半夏一合,枳实半两,生姜一两,栝楼实半枚,切细,加醋煎服。奔豚气痛。此方适用于治疗奔豚气痛,方中各药物均有各自的功效,共同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目的。

用薤白捣汁饮服。赤白痢。用薤白一把,同米煮粥吃。产后痢。我吃薤白,与羊肾同炒吃更好。胎动。用薤白一升、当归四两,加水五程式煮取二升,分二次服。这四句介绍了薤白在治疗多种病症中的应用,如赤白痢、产后痢、胎动等。这些方剂反映了古人对薤白药用价值的深入挖掘。

间疮痛痒。煮薤叶,捣烂后涂患处。咽喉肿痛。用薤根加醋,捣烂敷肿处。这两句介绍了薤白在治疗皮肤病症和咽喉病症中的应用,如间疮痛痒、咽喉肿痛等。这些方剂表明了薤白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整体而言,这段古文详细介绍了薤白的药性、主治、方剂及用途,反映了古人对植物药用的深刻认识。通过这些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在医药领域的丰富经验和智慧。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薤》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49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