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生姜-原文
气味辛、微温、无毒。
主治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
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
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 ,未止再服。
寒热痰嗽。
初起时烧姜一块含咽。
霍乱转筋,入腹欲死。
用生姜三两,捣烂,加酒一升煮取三两,沸后服,同时以姜捣烂贴痛处。
胸胁满痛(心胸、胁下,硬痛胀满)。
用闰姜一斤,捣渣留汁,把渣炒热,包布中熨痛处。
渣冷则加汁再次炒热,继续推熨。
大便不通。
把生姜削成二寸左右的小条,涂盐插入肛门内即可通便。
湿热发黄。
肜生姜随时擦身,加茵陈蒿擦,更好。
满口烂疮。
用生姜自然汁频频漱吐。
或用生姜研末搽疮亦可。
牙齿疼痛。
用老生姜瓦焙,加枯矾末擦痛处。
中药毒。
用生姜汁可解。
刀斧伤。
用生姜嚼烂敷伤处。
闪扭手足。
用生姜、葱白捣烂后和面炒热敷患处。
跌打损伤。
用姜汁和酒调生面敷贴。
腋下狐臭。
用姜汁涂搽,可断根。
赤白癜风。
用生姜频擦。
两耳冻疮。
用生姜自然汁熬膏涂搽。
诸毒痔漏,久不结痂。
用生姜连皮切成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敷患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生姜-译文
气味辛辣、微温、无毒。
主治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未止再服。
寒热痰嗽。初起时烧姜一块含咽。
霍乱转筋,入腹欲死。用生姜三两,捣烂,加酒一升煮取三两,沸后服,同时以姜捣烂贴痛处。
胸胁满痛(心胸、胁下,硬痛胀满)。用闰姜一斤,捣渣留汁,把渣炒热,包布中熨痛处。渣冷则加汁再次炒热,继续推熨。
大便不通。把生姜削成二寸左右的小条,涂盐插入肛门内即可通便。
湿热发黄。肜生姜随时擦身,加茵陈蒿擦,更好。
满口烂疮。用生姜自然汁频频漱吐。或用生姜研末搽疮亦可。
牙齿疼痛。用老生姜瓦焙,加枯矾末擦痛处。
中药毒。用生姜汁可解。
刀斧伤。用生姜嚼烂敷伤处。
闪扭手足。用生姜、葱白捣烂后和面炒热敷患处。
跌打损伤。用姜汁和酒调生面敷贴。
腋下狐臭。用姜汁涂搽,可断根。
赤白癜风。用生姜频擦。
两耳冻疮。用生姜自然汁熬膏涂搽。
诸毒痔漏,久不结痂。用生姜连皮切成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敷患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生姜-注解
气味辛:辛味,指味道辛辣,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中医认为辛味药物能行气解郁,适合治疗寒湿痹痛、脾胃虚弱等病症。
微温:微温,指药性温和,不寒不热,适合多数体质的人群使用,尤其是脾胃虚弱者。
无毒:无毒,指药物没有毒性,对人体无害。
疟疾寒热:疟疾,古称寒热,是一种传染性疾病,表现为周期性寒战、高热、出汗等症状。
脾胃聚痰:脾胃聚痰,指脾胃功能失调,导致水液代谢异常,痰湿内生。
生姜:生姜,姜科植物姜的根茎,具有温中止呕、解表散寒、温肺止咳等功效。
璐:璐,可能是“露”的误写,指自然露水,这里可能是指用露水浸泡。
酒杯:酒杯,古代量酒的器具,这里指用酒杯来量取生姜汁。
闰姜:闰姜,指生长时间较长的生姜,药效更强。
茵陈蒿:茵陈蒿,菊科植物,具有清热利湿、退黄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黄疸。
白矾末:白矾末,白矾的粉末,具有收敛、止泻、解毒等作用。
炙焦:炙焦,指用火烤至焦黄,以增强药效。
研细:研细,指将药物研磨成粉末。
狐臭:狐臭,指腋下汗腺分泌的异味,中医认为与湿热有关。
白癜风:白癜风,一种皮肤疾病,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白色斑点。
冻疮:冻疮,因寒冷引起的皮肤损伤。
痔漏:痔漏,指痔疮破裂出血,形成漏孔。
生面:生面,指未煮熟的面团,这里可能是指用生面团敷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菜部-生姜-评注
气味辛、微温、无毒。此句是对生姜性质的简要描述。‘辛’表示其味道辛辣,具有发散作用;‘微温’说明其性质温和,不致引起过热;‘无毒’则表明其安全性高,适合长期使用。
主治疟疾寒热(脾胃聚痰,发为寒热)。这里指出生姜对于疟疾寒热症状的治疗作用,以及其机理。疟疾寒热症状与脾胃聚痰有关,生姜能温中散寒,化湿止痰,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和生姜四两,捣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发病日五更饮服即可止疟 ,未止再服。此法体现了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根据病情变化调整用药,强调生姜汁的疗效。
寒热痰嗽。初起时烧姜一块含咽。此法针对寒热痰嗽初起症状,通过烧姜含咽,以温中止嗽。
霍乱转筋,入腹欲死。用生姜三两,捣烂,加酒一升煮取三两,沸后服,同时以姜捣烂贴痛处。此法针对霍乱转筋症状,运用生姜与酒相合,以温中散寒,同时外用生姜捣烂贴痛处,内外兼治。
胸胁满痛(心胸、胁下,硬痛胀满)。用闰姜一斤,捣渣留汁,把渣炒热,包布中熨痛处。渣冷则加汁再次炒热,继续推熨。此法运用生姜的温热性质,通过炒热后包布熨痛处,达到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效果。
大便不通。把生姜削成二寸左右的小条,涂盐插入肛门内即可通便。此法运用生姜的辛温之性,刺激肛门,促进排便。
湿热发黄。肜生姜随时擦身,加茵陈蒿擦,更好。此法运用生姜与茵陈蒿的协同作用,以清热利湿,治疗湿热发黄症状。
满口烂疮。用生姜自然汁频频漱吐。或用生姜研末搽疮亦可。此法运用生姜的自然汁或研末,以清热解毒,收敛疮口。
牙齿疼痛。用老生姜瓦焙,加枯矾末擦痛处。此法运用生姜与枯矾的协同作用,以温中止痛,治疗牙齿疼痛。
中药毒。用生姜汁可解。此法体现了生姜解毒的作用,可用于解救中药中毒。
刀斧伤。用生姜嚼烂敷伤处。此法运用生姜的收敛作用,以促进伤口愈合。
闪扭手足。用生姜、葱白捣烂后和面炒热敷患处。此法运用生姜与葱白的协同作用,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跌打损伤。用姜汁和酒调生面敷贴。此法运用生姜汁与酒的协同作用,以活血化瘀,治疗跌打损伤。
腋下狐臭。用姜汁涂搽,可断根。此法运用生姜汁的杀菌作用,以消除狐臭。
赤白癜风。用生姜频擦。此法运用生姜的活血化瘀作用,以治疗赤白癜风。
两耳冻疮。用生姜自然汁熬膏涂搽。此法运用生姜自然汁的温经散寒作用,以治疗冻疮。
诸毒痔漏,久不结痂。用生姜连皮切成大片,涂白矾末,炙焦,研细,敷患处。此法运用生姜与白矾的协同作用,以解毒收敛,治疗诸毒痔漏。
通过对生姜的多种用途的描述,可以看出其在中医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药物的深刻认识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