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五年

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五年-原文

【经】

五年春,城毗。

夏,齐侯伐宋。

晋赵鞅帅师伐卫。

秋九月癸酉,齐侯杵臼卒。

冬,叔还如齐。

闰月,葬齐景公。

【传】

五年春,晋围柏人,荀寅、士吉射奔齐。

初,范氏之臣王生恶张柳朔,言诸昭子,使为柏人。

昭子曰:“夫非而讎乎?”

对曰:“私讎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臣敢违之?”

及范氏出,张柳朔谓其子:“尔从主,勉之。我将止死,王生授我矣。吾不可以僭之。”

遂死于柏人。

夏,赵鞅伐卫,范氏之故也,遂围中牟。

齐燕姬生子,不成而死。

诸子,鬻姒之子荼,嬖。

诸大夫恐其为大子也,言于公曰:“君之齿长矣,未有大子,若之何?”

公曰:“二三子间于忧虞,则有疾疢。亦姑谋乐,何忧于无君?”

公疾,使国惠子、高昭子立荼,置群公子于莱。

秋,齐景公卒。

冬十月,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奔卫,公子鉏、公子阳生来奔。

莱人歌之曰:“景公死乎不与埋,三军之事乎不与谋。师乎师乎,何党之乎?”

郑驷秦富而侈,嬖大夫也,而常陈卿之车服于其庭。

郑人恶而杀之。

子思曰:“《诗》曰:‘不解于位,民之攸塈。’不守其位,而能久者鲜矣。《商颂》曰:‘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以多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五年-译文

【经】

五年的春天,修建了毗城。

夏天,齐侯攻打宋国。

晋国的赵鞅率领军队攻打卫国。

秋天九月癸酉日,齐侯杵臼去世。

冬天,叔还前往齐国。

闰月,安葬了齐景公。

【传】

五年的春天,晋国包围了柏人,荀寅和士吉射逃往齐国。

起初,范氏的家臣王生厌恶张柳朔,向昭子进言,让他去柏人。

昭子说:“他不是你的仇人吗?”

王生回答说:“私仇不涉及公事,喜好不掩盖过错,厌恶不抹杀善行,这是义的原则。我怎敢违背?”

等到范氏出逃时,张柳朔对他的儿子说:“你跟随主人,努力吧。我将留在这里死战,王生已经授意我了。我不能违背他的意愿。”

于是张柳朔在柏人战死。

夏天,赵鞅攻打卫国,因为范氏的缘故,于是包围了中牟。

齐国的燕姬生了一个儿子,但未能成活就死了。

其他儿子中,鬻姒的儿子荼受到宠爱。

大夫们担心他会成为太子,于是对国君说:“您的年纪已经大了,还没有太子,该怎么办?”

国君说:“你们几个在忧虑中,就会有疾病。不如暂且谋划快乐,何必担心没有国君?”

国君生病后,让国惠子和高昭子立荼为太子,将其他公子安置在莱地。

秋天,齐景公去世。

冬天十月,公子嘉、公子驹、公子黔逃往卫国,公子鉏、公子阳生前来投奔。

莱地的人唱道:“景公死了却不埋葬,三军的事务却不参与谋划。军队啊军队,你们站在哪一边?”

郑国的驷秦富有而奢侈,是受宠的大夫,经常在庭院中陈列卿的车服。

郑国人厌恶他,于是杀了他。

子思说:“《诗经》上说:‘不坚守职位,民众就会失去依靠。’不守其位而能长久的人很少。《商颂》上说:‘不僭越不滥权,不敢懈怠,天命赐予多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五年-注解

毗: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齐侯:指齐国的君主,此处为齐景公。

晋赵鞅:晋国的将领赵鞅,赵氏是晋国的重要家族之一。

柏人: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境内。

荀寅、士吉射:晋国的两位将领,荀氏和士氏是晋国的贵族家族。

范氏:晋国的贵族家族之一,范氏在晋国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张柳朔:范氏的家臣,忠于范氏。

中牟: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境内。

齐燕姬:齐景公的妃子,燕国公主。

荼:齐景公的庶子,因其母鬻姒得宠,被立为太子。

莱:古代地名,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郑驷秦:郑国的大夫,因奢侈无度而被杀。

子思:孔子的孙子,儒家学派的重要人物。

《诗》:指《诗经》,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

《商颂》:《诗经》中的一部分,主要歌颂商朝的祖先和功绩。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五年-评注

这段文本主要记载了春秋时期晋国、齐国、郑国等诸侯国之间的政治、军事事件,以及一些贵族家族的内部斗争。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窥见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贵族家族内部的权力斗争。

首先,晋国与齐国、卫国之间的战争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频繁冲突。晋国作为当时的强国,频繁出兵征伐其他国家,显示了其强大的军事实力。而齐国作为另一个大国,也在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些战争不仅影响了各国的政治格局,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其次,范氏家族内部的斗争反映了春秋时期贵族家族内部的复杂关系。范氏作为晋国的重要家族,其内部的权力斗争直接影响了晋国的政治局势。张柳朔的忠诚与牺牲,体现了当时贵族家臣对主人的忠诚,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

再次,齐景公的去世及其子荼的继位,揭示了当时诸侯国继承制度的复杂性。齐景公在临终前立庶子荼为太子,引发了其他公子的不满和逃亡。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齐国的政治稳定,也反映了当时继承制度的不完善。

最后,郑驷秦的奢侈无度及其被杀,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奢侈行为的反感。子思引用《诗经》和《商颂》中的诗句,强调了守位和节制的重要性,体现了儒家思想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军事、道德观念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五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3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