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二十五年

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二十五年-原文

二十五年夏五月庚辰,卫侯出奔宋。

卫侯为灵台于藉圃,与诸大夫饮酒焉。

褚师声子袜而登席。

公怒。

辞曰:“臣有疾,异于人。若见之,君将之。是以不敢。”

公愈怒。

大夫辞之,不可。

褚师出,公其手曰:“必断而足。”

闻之,褚师与司寇亥乘曰:“今日幸而后亡。”

公之入也,夺南氏邑,而夺司寇亥政。

公使侍人纳公文懿子之车于池。

初,卫人翦夏丁氏,以其帑赐彭封弥子。

弥子饮公酒,纳夏戊之女,嬖,以为夫人。

其弟期,大叔疾之从孙甥也,少畜于公,以为司徒。

夫人宠衰,期得罪。

公使三匠久。

公使优狡盟拳弥,而甚近信之。

故褚师比、公孙弥牟、公文要、司寇亥、司徒期因三匠与拳弥以作乱,皆执利兵,无者执斤。

使拳弥入于公宫,而自大子疾之宫噪以攻公。

鄄子士请御之。

弥援其手曰:“子则勇矣,将若君何?不见先君乎?君何所不逞欲?且君尝在外矣,岂必不反。当今不可,众怒难犯,休而易间也。”

乃出。

将適蒲,弥曰:“晋无信,不可。”

将適鄄,弥曰:“齐、晋争我,不可。”

将適泠,弥曰:“鲁不足与,请適城鉏以鉤越,越有君。”

乃適城鉏。

弥曰:“卫盗不可知也,请速,自我始。”

乃载宝以归。

公为支离之卒,因祝史挥以侵卫。

卫人病之。

懿子知之,见子之,请逐挥。

文子曰:“无罪。”

懿子曰:“彼好专利而妄。夫见君之入也,将先道焉。若逐之,必出于南门而適君所。夫越新得诸侯,将必请师焉。”

挥在朝,使吏遣诸其室。

挥出信,弗内。

五日,乃馆诸外里。

遂有宠,使如越请师。

六月,公至自越。

季康子、孟武伯逆于五梧。

郭重仆,见二子曰:“恶言多矣,君请尽之。”

公宴于五梧。

武伯为祝,恶郭重,曰:“何肥也!”

季孙曰:“请饮彘也。以鲁国之密迩仇雠,臣是以不获从君,克免于大行,又谓重也肥。”

公曰:“是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饮酒不乐,公与大夫始有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二十五年-译文

二十五年夏季五月庚辰日,卫侯逃奔到宋国。

卫侯在藉圃建造了灵台,与诸位大夫一起饮酒。

褚师声子穿着袜子登上席子。

卫侯发怒。

褚师声子解释说:“臣有疾病,与常人不同。如果被您看到,您会厌恶。所以不敢脱袜。”

卫侯更加愤怒。

大夫们劝解,但卫侯不听。

褚师声子离开后,卫侯指着他说:“一定要砍断你的脚。”

褚师声子听到后,与司寇亥一起乘车说:“今天侥幸逃脱,以后可能会死。”

卫侯回国后,夺取了南氏的封地,并剥夺了司寇亥的职位。

卫侯让侍从将公文懿子的车推入池中。

当初,卫国人消灭了夏丁氏,将其财产赐给了彭封弥子。

弥子请卫侯饮酒,并将夏戊的女儿献给卫侯,卫侯宠爱她,立她为夫人。

她的弟弟期,是大叔疾的从孙甥,从小在卫侯身边长大,被任命为司徒。

夫人失宠后,期也得罪了卫侯。

卫侯让三位工匠长期服役。

卫侯让优狡与拳弥结盟,并非常信任他。

因此,褚师比、公孙弥牟、公文要、司寇亥、司徒期与三位工匠和拳弥一起发动叛乱,都拿着锋利的武器,没有武器的拿着斧头。

他们让拳弥进入卫侯的宫殿,同时从太子疾的宫殿喧哗着进攻卫侯。

鄄子士请求抵御他们。

弥拉着他的手说:“你虽然勇敢,但能对君主怎么样?你没见过先君吗?君主有什么欲望不能实现?而且君主曾经在外流亡,难道一定不会回来?现在不行,众怒难犯,暂时退下,等待时机。”

于是他们离开了。

他们打算去蒲地,弥说:“晋国不可信,不行。”

他们打算去鄄地,弥说:“齐国和晋国在争夺我们,不行。”

他们打算去泠地,弥说:“鲁国不足以依靠,请去城鉏以联系越国,越国有君主。”

于是他们去了城鉏。

弥说:“卫国的盗贼不可预测,请快点行动,从我这里开始。”

于是他们带着宝物返回。

卫侯组织了支离的军队,借助祝史挥的力量入侵卫国。

卫国人对此感到痛苦。

懿子知道了这件事,去见子之,请求驱逐挥。

文子说:“他没有罪。”

懿子说:“他喜欢独占利益而且狂妄。他看到君主回来,一定会先去迎接。如果驱逐他,他一定会从南门出去,到君主那里。越国刚刚得到诸侯的支持,一定会请求出兵。”

挥在朝廷上,卫侯派官吏将他送回家。

挥出来后,卫侯不相信他,不让他进入内室。

五天后,卫侯让他在外里居住。

于是挥得到了宠信,被派去越国请求出兵。

六月,卫侯从越国回来。

季康子、孟武伯在五梧迎接他。

郭重作为仆人,见到两位大夫说:“恶言太多了,请您们全部说出来。”

卫侯在五梧设宴。

武伯作为祝酒人,厌恶郭重,说:“你怎么这么胖!”

季孙说:“请让他喝猪的酒吧。因为鲁国靠近仇敌,臣因此不能跟随君主,侥幸免于大难,又说郭重胖。”

卫侯说:“他食言太多了,能不胖吗?”

饮酒时大家都不高兴,卫侯与大夫们开始有了嫌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二十五年-注解

卫侯:指卫国的君主,此处具体指卫出公。

灵台:古代帝王或诸侯用于祭祀、观天象的高台,象征着权力和神圣。

褚师声子:褚师是复姓,声子是其名,卫国的官员。

司寇亥:司寇是官职名,主管刑法,亥是其名。

司徒期:司徒是官职名,主管土地和民政,期是其名。

拳弥:人名,卫国的官员。

鄄子士:鄄是地名,子士是对其的尊称,可能是鄄地的贵族或官员。

季康子、孟武伯:季康子和孟武伯都是鲁国的贵族,季康子是鲁国的大夫,孟武伯是鲁国的将军。

郭重:人名,鲁国的官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二十五年-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左传》,记载了春秋时期卫国的一场政治动乱。文本通过详细叙述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展现了当时诸侯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

首先,文本通过卫侯在灵台与诸大夫饮酒的场景,揭示了卫侯的暴虐和专横。褚师声子因穿着袜子登席而触怒卫侯,卫侯不仅不听解释,反而威胁要断其足,这种极端的反应反映了卫侯的残暴和不近人情。

其次,文本通过褚师声子与司寇亥的对话,揭示了卫国内部的不满情绪和即将爆发的动乱。褚师声子提到“今日幸而后亡”,表明他们意识到卫侯的暴政将导致国家的灭亡,因此决定采取行动。

接着,文本详细描述了动乱的经过。褚师比、公孙弥牟、公文要、司寇亥、司徒期等人联合三匠与拳弥发动叛乱,他们手持利兵,攻入公宫,试图推翻卫侯的统治。这一系列行动反映了当时诸侯国内部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

最后,文本通过卫侯逃亡和最终回归的过程,揭示了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卫侯在逃亡过程中,得到了越国的支持,最终成功回归卫国。这一情节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联盟与背叛,以及外部势力对诸侯国内政的干预。

总体而言,这段古文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为我们理解古代政治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哀公-哀公二十五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2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