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白薇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白薇-原文

释名亦名薇草、白幕、春草、骨美。

气味(根)苦、咸、平、无毒。

主治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用白薇、款冬花、贝母各一两,百部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

妇女遗尿(不拘胎前产后)。用白薇、芍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

血淋、热淋。治法同上。

妇女血阙(平时无病,突然昏倒,目闭口禁,过很久才醒悟过来,这种病叫“血阙”,也叫“郁冒”)。用白薇、当归各一两,人参半两,甘草一钱半。每服五钱,加水二碗煮成一碗,温服。此方名“白薇汤”。

刀伤。用白薇研末敷伤口。

妇女产中虚烦呕逆。用白薇同桂树一分,竹皮石膏三分,甘草七分,加枣肉调成丸子。每服一丸,米汤送下。

用热者白薇用量加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白薇-译文

白薇的别名有薇草、白幕、春草、骨美。

它的气味(根)是苦、咸、平,没有毒性。

主治肺实鼻塞,不知道香臭。使用白薇、款冬花、贝母各一两,百部二两,共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钱,用米汤送服。

妇女遗尿(无论怀孕前还是产后)。使用白薇、芍药各一两,共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茶匙,用酒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血淋、热淋。治疗方法与上面相同。

妇女血阙(平时没有病,突然昏倒,眼睛闭上,嘴巴紧闭,过很久才醒悟过来,这种病叫做‘血阙’,也叫做‘郁冒’)。使用白薇、当归各一两,人参半两,甘草一钱半。每次服用五钱,加水两碗煮成一碗,温服。这个方子叫做‘白薇汤’。

刀伤。使用白薇研磨成粉末敷在伤口上。

妇女产中感到虚烦、呕吐、反胃。使用白薇和桂树一分,竹皮石膏三分,甘草七分,加上枣肉制成丸子。每次服用一丸,用米汤送服。如果症状较重,白薇的用量加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白薇-注解

白薇:白薇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根和叶在中医药中常被用作药材。白薇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热病、咽喉肿痛、痈肿疮毒等症。

苦:味苦,指药材的味道,中医认为苦味药材有清热、燥湿、解毒等作用。

咸:味咸,指药材的味道,中医认为咸味药材有软坚散结、润燥通便等作用。

平:性平,指药材的性质,中医认为性平的药材性质温和,适合大多数人使用。

无毒:指药材没有毒性,安全可食用。

肺实鼻塞:肺实鼻塞,中医病名,指肺气不宣,鼻窍不通的症状。

款冬花:款冬花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功效。

贝母:贝母是一种中药材,有清热化痰、润肺止咳的作用。

百部:百部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润肺止咳、杀虫止痒的功效。

芍药:芍药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养血调经、止痛的功效。

血淋:血淋,中医病名,指小便时伴有血丝或血块的症状。

热淋:热淋,中医病名,指小便短赤、涩痛的症状。

血阙:血阙,中医病名,指突然昏倒,目闭口禁,过很久才醒悟过来的症状,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晕厥。

郁冒:郁冒,中医病名,与血阙类似,指突然昏倒,目闭口禁的症状。

当归:当归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功效。

人参:人参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功效。

甘草:甘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调和药性、解毒、润肺止咳的功效。

刀伤:刀伤,指被刀割伤的伤口。

桂树:桂树,指桂树的树皮,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温中散寒、活血止痛的功效。

竹皮石膏:竹皮石膏,指竹子的皮和石膏,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

枣肉:枣肉,指红枣的果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白薇-评注

释名亦名薇草、白幕、春草、骨美。这一句是对白薇这一草药的名称进行了解释,其中‘薇草’、‘白幕’、‘春草’、‘骨美’等名称,体现了古人对草药的命名习惯,通常与草药的形态、生长季节、药用功效或民间传说相关联。‘薇草’和‘春草’表明了白薇生长的季节性,而‘白幕’、‘骨美’则可能与其外观特征或药用价值有关。

气味(根)苦、咸、平、无毒。此句描述了白薇根部的味道和药性,‘苦’、‘咸’、‘平’分别代表了其味道和药性的特点,‘无毒’则表明了其安全性,为后续的药用提供了基础。

主治肺实鼻塞,不知香臭。用白薇、款冬花、贝母各一两,百部二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米汤送下。此段描述了白薇的药用功能,主要针对肺实鼻塞等呼吸系统疾病,并给出了具体的用药方法和剂量,体现了古人对草药配伍和剂量的讲究。

妇女遗尿(不拘胎前产后)。用白薇、芍药各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一茶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血淋、热淋。治法同上。此段继续介绍了白薇的药用范围,包括妇女遗尿、血淋、热淋等,并给出了具体的用药方法,显示了白薇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妇女血阙(平时无病,突然昏倒,目闭口禁,过很久才醒悟过来,这种病叫“血阙”,也叫“郁冒”)。用白薇、当归各一两,人参半两,甘草一钱半。每服五钱,加水二碗煮成一碗,温服。此方名“白薇汤”。此段介绍了白薇在治疗妇女血阙这一特殊病症中的应用,并给出了具体的方剂和用法,体现了古人对复杂病症的细致治疗。

刀伤。用白薇研末敷伤口。此句说明了白薇在处理外伤时的应用,通过外敷的方式,利用其药性来促进伤口愈合,展现了古人对草药外用的智慧。

妇女产中虚烦呕逆。用白薇同桂树一分,竹皮石膏三分,甘草七分,加枣肉调成丸子。每服一丸,米汤送下。用热者白薇用量加倍。此段描述了白薇在治疗妇女产中虚烦呕逆时的应用,并详细说明了配伍其他草药的用量和用法,反映了古人对复杂病症综合治疗的思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白薇》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311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