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四年-原文
四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遂伐楚,次于陉。
夏,许男新臣卒。
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
齐人执陈辕涛涂。
秋,及江人、黄人伐陈。
八月,公至自伐楚。
葬许穆公。
冬十有二月,公孙兹帅师会齐人、宋人、卫人、郑人、许人、曹人侵陈。
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次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对曰:“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及诸侯盟。
陈辕涛涂谓郑申侯曰:“师出于陈、郑之间,国必甚病。若出于东方,观兵于东夷,循海而归,其可也。”申侯曰:“善。”涛涂以告,齐侯许之。申侯见,曰:“师老矣,若出于东方而遇敌,惧不可用也。若出于陈、郑之间,共其资粮屝屦,其可也。”齐侯说,与之虎牢。执辕涛涂。
秋,伐陈,讨不忠也。
许穆公卒于师,葬之以侯,礼也。凡诸侯薨于朝会,加一等;死王事,加二等。于是有以衮敛。
冬,叔孙戴伯帅师,会诸侯之师侵陈。陈成,归辕涛涂。
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卜之不吉,筮之吉。公曰:“从筮。”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且其繇曰:‘专之渝,攘公之羭。一薰一莸,十年尚犹有臭。’必不可。”弗听。立之,生奚齐。其娣生卓子。及将立奚齐,既与中大夫成谋,姬谓大子曰:“君梦齐姜,必速祭之。”大子祭于曲沃,归胙于公。公田,姬寘诸宫六日。公至,毒而献之。公祭之地,地坟;与犬,犬毙;与小臣,小臣亦毙。姬泣曰:“贼由大子。”大子奔新城。公杀其傅杜原款。或谓大子:“子辞,君必辩焉。”大子曰:“君非姬氏,居不安,食不饱。我辞,姬必有罪。君老矣,吾又不乐。”曰:“子其行乎!”大子曰:“君实不察其罪,被此名也以出,人谁纳我?”十二月戊申,缢于新城。姬遂谮二公子曰:“皆知之。”重耳奔蒲,夷吾奔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四年-译文
四年的春天,周王的正月,鲁公会同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一起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攻打楚国,军队驻扎在陉地。
夏天,许国的男爵新臣去世。
楚国的屈完来到军中与诸侯结盟,盟约在召陵签订。
齐国人抓住了陈国的辕涛涂。
秋天,鲁公与江国、黄国一起攻打陈国。
八月,鲁公从伐楚的战场上回来。
安葬了许穆公。
冬天的十二月,公孙兹率领军队会同齐、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军队攻打陈国。
四年的春天,齐侯率领诸侯的军队攻打蔡国,蔡国溃败,接着又攻打楚国。楚王派使者到军中说道:“你们住在北海,我们住在南海,风马牛不相及。没想到你们会来到我们的地盘,这是为什么呢?”管仲回答说:“从前召康公命令我们的先君太公说:‘五侯九伯,你都可以征讨,以辅助周王室。’赐予我们先君征讨的权力,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北到无棣。你们不向周王进贡包茅,导致周王的祭祀无法进行,没有东西用来缩酒,所以我们来征讨。昭王南征没有回来,我们也要追究。”使者回答说:“不进贡是我们国君的过错,我们不敢不供给。至于昭王没有回来,你们可以去水边问问。”军队继续前进,驻扎在陉地。
夏天,楚王派屈完来到军中。军队退到召陵驻扎。齐侯陈列诸侯的军队,与屈完一起乘车检阅。齐侯说:“这难道不是为了我吗?这是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与我一起友好相处如何?”屈完回答说:“您赐福于我们国家的社稷,屈尊接纳我们国君,这是我们国君的愿望。”齐侯说:“用这样的军队作战,谁能抵挡?用这样的军队攻城,什么城攻不下?”屈完回答说:“您如果用德行安抚诸侯,谁敢不服?您如果用武力,楚国以方城为城墙,以汉水为护城河,即使军队再多,也无用武之地。”屈完与诸侯签订了盟约。
陈国的辕涛涂对郑国的申侯说:“军队从陈国和郑国之间经过,国家一定会受到很大的损害。如果从东方经过,在东夷展示军威,然后沿着海边回去,这样比较好。”申侯说:“好。”涛涂把这个建议告诉了齐侯,齐侯同意了。申侯去见齐侯,说:“军队已经疲惫了,如果从东方经过遇到敌人,恐怕无法作战。如果从陈国和郑国之间经过,共享他们的物资和粮食,这样比较好。”齐侯很高兴,把虎牢赐给了他。但齐侯还是抓住了辕涛涂。
秋天,攻打陈国,讨伐他们的不忠。
许穆公在军中去世,以侯爵的礼仪安葬。凡是诸侯在朝会中去世的,葬礼加一等;为王室事务而死的,加二等。因此用衮衣入殓。
冬天,叔孙戴伯率领军队,会同诸侯的军队攻打陈国。陈国求和,归还了辕涛涂。
当初,晋献公想立骊姬为夫人,占卜不吉利,占筮吉利。献公说:“听从占筮的结果。”占卜的人说:“占筮的预测不如占卜的准确。而且占卜的繇辞说:‘专宠会导致变乱,夺走公的羊。一香一臭,十年后还会有臭味。’一定不能这样做。”献公不听,立了骊姬为夫人,生了奚齐。她的妹妹生了卓子。等到要立奚齐为太子时,骊姬已经与中大夫们谋划好了,骊姬对太子说:“国君梦见了齐姜,你一定要赶快去祭祀她。”太子在曲沃祭祀,回来后把祭肉献给献公。献公外出打猎,骊姬把祭肉放在宫中六天。献公回来后,骊姬在肉里下了毒,然后献给献公。献公把肉放在地上,地隆起;给狗吃,狗死了;给小臣吃,小臣也死了。骊姬哭着说:“这是太子干的。”太子逃到新城。献公杀了太子的师傅杜原款。有人对太子说:“你辩解,国君一定会明察的。”太子说:“国君没有骊姬,生活不安宁,吃饭不香。我如果辩解,骊姬一定会有罪。国君老了,我也不快乐。”那人说:“你还是逃走吧!”太子说:“国君没有明察我的罪过,我背着这样的罪名逃出去,谁会接纳我?”十二月戊申,太子在新城上吊自杀。骊姬于是诬陷两位公子说:“他们都知道这件事。”重耳逃到蒲地,夷吾逃到屈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四年-注解
蔡溃:蔡国崩溃,指蔡国在诸侯联军的进攻下迅速溃败。
楚屈完:楚国的大夫,名屈完,代表楚国与诸侯联军进行谈判。
召陵:地名,位于楚国境内,是诸侯联军与楚国签订盟约的地方。
辕涛涂:陈国的大夫,名辕涛涂,因建议改变行军路线而被齐国拘捕。
许穆公:许国的君主,名穆公,死于诸侯联军中,葬以侯礼。
晋献公:晋国的君主,名献公,因宠爱骊姬而引发内乱。
骊姬:晋献公的宠妃,因阴谋陷害太子申生而引发晋国内乱。
奚齐:骊姬之子,晋献公欲立其为太子,导致晋国内乱。
重耳:晋献公的公子,后成为晋文公,因骊姬之乱逃亡。
夷吾:晋献公的公子,后成为晋惠公,因骊姬之乱逃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四年-评注
这段古文记载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政治斗争。首先,齐侯率领诸侯联军侵蔡,蔡国迅速溃败,随后联军转而伐楚。楚国派屈完与联军谈判,最终在召陵签订盟约。这一系列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联盟与对抗,以及外交谈判在解决冲突中的重要性。
文中还记载了陈国大夫辕涛涂因建议改变行军路线而被齐国拘捕的事件,显示了诸侯国内部政治斗争的复杂性。辕涛涂的建议虽然出于对国家利益的考虑,但最终却因触犯了齐国的利益而被捕,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许穆公的死亡和葬礼,以及晋国内乱的起因。许穆公死于诸侯联军中,葬以侯礼,体现了春秋时期对诸侯的尊崇和礼仪的重视。而晋国内乱的起因则是晋献公宠爱骊姬,导致太子申生被陷害,最终引发晋国的内乱和公子重耳、夷吾的逃亡。这一事件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权力斗争的激烈和残酷,以及宠妃干政对国家稳定的危害。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古文体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政治斗争,以及外交谈判在解决冲突中的重要性。同时,文中也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权力斗争的残酷性,以及宠妃干政对国家稳定的危害。这些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古文语言简练,叙事清晰,通过一系列事件的叙述,生动地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政治斗争。文中的人物形象鲜明,如屈完的外交智慧、辕涛涂的忠诚与无奈、骊姬的阴险与狠毒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文中还通过对话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人物之间的互动和心理活动,增强了叙事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政治状况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其简练的语言、清晰的叙事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也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