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旋复花-原文
释名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
气味(花)咸、温、有小毒。
主治中风壅滞。
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夜卧时以茶汤送下五至十丸。
小儿眉癣(小儿眉毛眼睫,因生过癣后不能复生)。
用旋复花、赤箭(即天麻苗)、防风,等分为末,洗净患处,以油调涂。
耳后生疮(月蚀疮)。
用旋复花烧过研细。
以羊油调涂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旋复花-译文
这种草的名称有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
它的气味(指花)是咸的、温暖的,并且有一定的毒性。
它主要用于治疗中风引起的堵塞症状。使用旋复花,洗净后烘焙,然后研磨成粉末,加入炼制过的蜜制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晚上睡觉时,用茶水送服五到十丸。
对于小儿眉毛和睫毛因生过癣疾后不能再生的情况。可以使用旋复花、赤箭(即天麻的幼苗)、防风,这些药材等量磨成粉末,洗净患处,用油调和后涂抹。
如果耳朵后面生疮(月蚀疮)。可以使用烧过的旋复花研磨成细粉。然后用羊油调和后涂抹在患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旋复花-注解
金沸草: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金钱花、滴滴金等,其花形似金钱,故有此名。
金钱花:与金沸草同指,因其花形似金钱而得名。
滴滴金:指金沸草的别名,因其花色金黄,似金滴落而得名。
盗瘐:古医书中对某些疾病的称呼,具体指不详。
夏菊:指夏季开花的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戴椹:指植物上的果实,具体指不详。
旋复花: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可入药,具有祛风、散寒、止痛等功效。
炼蜜:指经过炼制的蜂蜜,具有更好的药用价值。
梧子:即梧桐子,一种植物种子,常用于比喻小。
眉癣:指发生在眉毛和睫毛上的癣病,可能导致眉毛和睫毛不能再生。
赤箭:即天麻,一种药用植物,具有祛风、定惊、镇痛等功效。
防风:一种药用植物,具有祛风、解表、止痛等功效。
月蚀疮:指发生在耳后的疮疖,可能因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旋复花-评注
释名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此段文字开篇即以六种不同的名称来释名一种草药,体现了古人对同一事物不同角度的认知和命名习惯。金沸草、金钱花等名称,既有对草药形态的描述,又有寓意吉祥的寓意,反映出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气味(花)咸、温、有小毒。这一行描述了旋复花的药性。咸味入血,温性温中散寒,小毒则提示其药性较为峻猛,需要谨慎使用。这也体现了古人对草药药性的细致观察和深入理解。
主治中风壅滞。中风是中医常见病证,壅滞则指气血不通。旋复花在此被用来治疗中风引起的气血不通,显示了其活血通络的功效。
用旋复花洗净,焙过,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梧子大。夜卧时以茶汤送下五至十丸。此段详细描述了旋复花的用药方法,包括炮制、服用剂量和服用时间。旋复花洗净焙过,体现了古人对药材净度的重视;研细加炼蜜,则是为了提高药效和服用便利性。
小儿眉癣(小儿眉毛眼睫,因生过癣后不能复生)。用旋复花、赤箭(即天麻苗)、防风,等分为末,洗净患处,以油调涂。此段描述了旋复花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小儿眉癣是一种常见病症,旋复花与赤箭、防风合用,体现了中医治疗儿科疾病注重调和气血、清热解毒的思路。
耳后生疮(月蚀疮)。用旋复花烧过研细。以羊油调涂患。此段描述了旋复花在治疗耳后生疮中的应用。烧过研细,可能是为了去除杂质,提高药效;以羊油调涂,则是利用羊油的温性和润滑性,使药物更好地渗透到患处。这体现了古人对药物配伍和剂型的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