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当归-原文
释名亦名干归、山蕲、白蕲、文无。
气味(根)苦、温、无毒。
主治血虚发热(困渴大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如作为热症而服白虎汤必致死亡)。空当归身二钱(酒洗)。棉黄氏一两(蜜灸),水煎,作一次空心温服。一天吃两剂。此方名“当归补血汤”。
失血过多(伤胎、产后、崩中、金疮、拔牙等出血过多,心烦眩晕,不省人事)。用当归二两、芎 一两,每用五钱,加水七分、酒三分,煎至七成。一天服两次。
鼻血不止。用当归,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调下。
小便出血。用当归四两,锉碎,加酒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头痛欲裂。用当归二两,加酒一升,煮成六合饮下。一天服两次。
手臂疼痛。用当归三两,切细,酒浸三天后饮之。饮尽,再配药照饮,病好为止。
久痢不止。用当归二两、吴茱萸一两,同炒香。去掉茱萸,单以当归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此方名“胜金丸”。
大便不通。用当归、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
妇女百病。用当归四两、地黄二两,共研细,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饭前服,米汤送下。
月经逆行,从口鼻出。先以京墨磨汁服下,次用当归尾、红花各三钱,加水一杯半,煎至八成,温服。
少女闭经。用当归尾、没药各一钱,共研为末。红化泡酒送下,一天服一次。
12、妇女脐下气胀,月经不调,常作呕,睡不好。用当归四钱、干漆(烧存性)二钱,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送下。
小产后流血不止。用当归一两、葱白一把。每服五钱,加酒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
妊娠胎动(腹痛,下血,口噤欲死)。用当归二两、芎 一两,碎为粗末。每服三钱,以水一碗煎至将干,加酒一碗再煎开水后温服。过半小时,又服一次。不过三、五服,即可见效。此方名“神妙佛手散”。子尚活,可保胎;子已死,即产下。
产后血胀(腹痛牵引到胁痛)。用当归二钱、炮干姜五分,研细。每服三钱,加水一碗,煎至八成,放少许盐醋,热服。
产后腹痛如绞。用当归末五钱,白蜜一合,水一碗,共煎,分二次服。无效时,再服一剂。
产后自汗、大热、气短、腰脚剧痛。用当归三钱,黄芪、白芍药(酒炒)各二钱,生姜五片,加水一碗半,煎至七成,温服。
产后中风(口吐涎沫,手脚抽筋,不省人事)。用当归、荆芥穗,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加水一碗半,酒和童便各少许,共煎至七成灌服。如能吞下,即可救。
小儿胎寒,好哭成 。用当归末一小撮(如小豆大)灌下,一心意昼夜灌三、四次。
小儿脐湿(或红肿,或出水,不早治,成脐风)。用当归末敷搽。加一点麝香更好。
又方:当归末、胡粉等分,和匀搽患处。
汤火伤溃烂成疮。用麻油四两,煎当归一两至焦黄。去渣留油,加入黄蜡一两,搅成膏。等冷定后,取膏摊贴患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当归-译文
当归的别名有干归、山蕲、白蕲、文无。
它的根味道苦,性质温,没有毒性。
主要治疗血虚引起的发热(如口渴大饮,眼睛发红,面色发红,脉搏洪大而无力,重按没有力量。如果误作为热症而服用白虎汤,必定导致死亡)。空当归身(用酒洗净)二钱,棉黄氏一两(用蜜炙),用水煎煮,作为一次空腹温服。一天服用两次。这个方子叫做‘当归补血汤’。
治疗失血过多(如流产、产后、崩漏、金疮、拔牙等出血过多,心烦眩晕,不省人事)。使用当归二两、川芎一两,每次用五钱,加水七分、酒三分,煎至七成。一天服用两次。
鼻出血不止。使用当归,晒干后研成细末。每次服用一钱,用米汤送服。
小便出血。使用当归四两,切碎,加酒三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头痛欲裂。使用当归二两,加酒一升,煮成六合饮用。一天服用两次。
手臂疼痛。使用当归三两,切细,用酒浸泡三天后饮用。饮尽后,再按照这种方法配药饮用,直到病好为止。
久痢不止。使用当归二两、吴茱萸一两,一起炒香。去掉吴茱萸,只用当归研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米汤送服。这个方子叫做‘胜金丸’。
大便不通。使用当归、白芷,等量研成末。每次服用二钱,用米汤送服。
妇女百病。使用当归四两、地黄二两,一起研成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十五丸,饭前服用,用米汤送服。
月经逆行,从口鼻流出。先服用京墨磨成的汁,然后使用当归尾、红花各三钱,加水一杯半,煎至八成,温服。
少女闭经。使用当归尾、没药各一钱,一起研成末。用红花泡酒送服,一天服用一次。
妇女脐下气胀,月经不调,经常呕吐,睡不好。使用当归四钱、干漆(烧成存性)二钱,一起研成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十五丸,用温酒送服。
小产后流血不止。使用当归一两、葱白一把。每次服用五钱,加酒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
妊娠胎动(腹痛,下血,口紧欲死)。使用当归二两、川芎一两,研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钱,用一碗水煎至将要干,加一碗酒再煎开,温服。半小时后,再服用一次。不超过三、五次,即可见效。这个方子叫做‘神妙佛手散’。
如果孩子还活着,可以保胎;如果孩子已经死了,就会生产。
产后血胀(腹痛牵引到胁痛)。使用当归二钱、炮干姜五分,研成末。每次服用三钱,加一碗水,煎至八成,放入少许盐醋,热服。
产后腹痛如绞。使用当归末五钱,白蜜一合,水一碗,一起煎,分两次服。如果无效,再服一剂。
产后自汗、大热、气短、腰脚剧痛。使用当归三钱,黄芪、白芍药(用酒炒)各二钱,生姜五片,加一碗半水,煎至七成,温服。
产后中风(口吐涎沫,手脚抽筋,不省人事)。使用当归、荆芥穗,等量研成末。每次服用三钱,加一碗半水,酒和少量童便,一起煎至七成灌服。如果能吞下,就可以救。
小儿胎寒,喜欢哭闹。使用当归末一小撮(如豆大小)灌下,一天要连续灌三、四次。
小儿脐湿(或者红肿,或者出水,如果不早治疗,会变成脐风)。使用当归末敷搽。加一点麝香更好。
另一种方法:当归末、胡粉等量,混合均匀后搽在患处。
汤火伤溃烂成疮。使用麻油四两,煎当归一两至焦黄。去渣留油,加入黄蜡一两,搅拌成膏。等冷却后,取膏摊贴在患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当归-注解
干归:干归是当归的别名,当归是一种中药材,主要产于中国,具有补血调经、活血止痛的功效。
山蕲:山蕲是当归的另一种别名,因为当归多生长在山区而得名。
白蕲:白蕲也是当归的别名,指的是当归的白色根部。
文无:文无可能是对当归的一个误记或别称,具体含义不明。
苦:苦味,指药物的口感,当归具有苦味。
温:温性,指药物的性质,当归性温,有温经散寒的作用。
无毒:无毒,指药物对人体没有毒性。
血虚发热:血虚发热,中医术语,指因血虚引起的发热症状。
困渴大饮:困渴大饮,指口渴欲饮的症状。
目赤面红:目赤面红,指眼睛发红,面部发红的现象。
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中医术语,指脉搏洪大但力量不足。
白虎汤:白虎汤,中医方剂,用于治疗阳明热盛证。
当归身:当归身,指当归的干燥根部。
酒洗:酒洗,指用酒清洗药物,以去除杂质。
棉黄氏:棉黄氏,可能是对某种草药的误记或别称。
蜜灸:蜜灸,指用蜂蜜炙烤药物,以增强药效。
金疮:金疮,指因金属器物造成的创伤。
拔牙:拔牙,指拔除牙齿。
崩中:崩中,中医术语,指女性月经不正常,经血过多。
芎:芎,指川芎,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京墨:京墨,指产于北京的墨,这里可能是指用京墨磨成的汁。
没药:没药,一种中药材,具有活血止痛、消肿生肌的功效。
干漆:干漆,一种中药材,具有破血散瘀、消积止痛的功效。
炮干姜:炮干姜,指经过炮制的干姜,具有温中散寒的作用。
白蜜:白蜜,即蜂蜜,具有润肺止咳、补中益气的作用。
黄芪:黄芪,一种中药材,具有补气固表、利水消肿的功效。
白芍药:白芍药,一种中药材,具有养血调经、柔肝止痛的功效。
荆芥穗:荆芥穗,一种中药材,具有发散风热、祛风止痛的功效。
童便:童便,指儿童的尿液,中医有时用于制药。
麻油:麻油,即芝麻油,具有润燥通便的作用。
黄蜡:黄蜡,一种蜡质,用于制作药膏。
脐风:脐风,中医术语,指新生儿因脐部感染引起的疾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当归-评注
释名亦名干归、山蕲、白蕲、文无。此句为药材当归的别名概述,‘释名’指解释名称的由来,‘干归’、‘山蕲’、‘白蕲’、‘文无’均为当归的别称,反映了古代医家对药材的命名习惯,体现了对药材特性的认识。
气味(根)苦、温、无毒。此句描述了当归的药性,‘气味’指药物的口感和味道,‘苦’、‘温’、‘无毒’分别说明了当归的味道、性质和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依据。
主治血虚发热(困渴大饮,目赤面红,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如作为热症而服白虎汤必致死亡)。此句阐述了当归的主治功效,针对血虚发热症状,指出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强调了医者在用药时的谨慎。
空当归身二钱(酒洗)。棉黄氏一两(蜜灸),水煎,作一次空心温服。一天吃两剂。此方名‘当归补血汤’。此句介绍了当归补血汤的组成和服用方法,体现了中医药的配伍原则和剂量控制。
失血过多(伤胎、产后、崩中、金疮、拔牙等出血过多,心烦眩晕,不省人事)。用当归二两、芎 一两,每用五钱,加水七分、酒三分,煎至七成。一天服两次。此句说明了当归在治疗失血过多时的应用,强调了剂量和煎煮方法的重要性。
鼻血不止。用当归,焙干,研细。每服一钱,米汤调下。此句描述了当归在治疗鼻血不止时的用法,‘焙干’、‘研细’体现了古代医家对药材处理的细致。
头痛欲裂。用当归二两,加酒一升,煮成六合饮下。一天服两次。此句说明了当归在治疗头痛欲裂时的应用,‘六合’为古代容量单位,体现了古人对药物剂量的精确掌握。
手臂疼痛。用当归三两,切细,酒浸三天后饮之。饮尽,再配药照饮,病好为止。此句描述了当归在治疗手臂疼痛时的用法,‘酒浸’体现了酒在中药中的辅助作用。
久痢不止。用当归二两、吴茱萸一两,同炒香。去掉茱萸,单以当归研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汤送下。此句说明了当归在治疗久痢不止时的应用,‘同炒香’、‘去掉茱萸’体现了中药的配伍原则。
此方名‘胜金丸’。此句说明了胜金丸的方名,体现了中医药对药物命名的讲究。
大便不通。用当归、白芷,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米汤送下。此句描述了当归在治疗大便不通时的应用,‘等分为末’体现了中药的配伍原则。
妇女百病。用当归四两、地黄二两,共研细,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饭前服,米汤送下。此句说明了当归在治疗妇女百病时的应用,体现了中医药对女性健康的关注。
月经逆行,从口鼻出。先以京墨磨汁服下,次用当归尾、红花各三钱,加水一杯半,煎至八成,温服。此句描述了当归在治疗月经逆行时的应用,‘先以京墨磨汁服下’体现了中医药的治法多样性。
少女闭经。用当归尾、没药各一钱,共研为末。红化泡酒送下,一天服一次。此句说明了当归在治疗少女闭经时的应用,‘红化泡酒’体现了酒在中药中的辅助作用。
妇女脐下气胀,月经不调,常作呕,睡不好。用当归四钱、干漆(烧存性)二钱,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温酒送下。此句描述了当归在治疗妇女多种症状时的应用,体现了中医药的整体观念。
小产后流血不止。用当归一两、葱白一把。每服五钱,加酒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此句说明了当归在治疗小产后流血不止时的应用,‘加酒’体现了酒在中药中的辅助作用。
妊娠胎动(腹痛,下血,口噤欲死)。用当归二两、芎 一两,碎为粗末。每服三钱,以水一碗煎至将干,加酒一碗再煎开水后温服。过半小时,又服一次。不过三、五服,即可见效。此方名‘神妙佛手散’。此句描述了当归在治疗妊娠胎动时的应用,‘神妙佛手散’体现了中医药对药物功效的赞誉。
子尚活,可保胎;子已死,即产下。此句说明了神妙佛手散在治疗妊娠胎动时的效果,体现了中医药对孕妇健康的关注。
产后血胀(腹痛牵引到胁痛)。用当归二钱、炮干姜五分,研细。每服三钱,加水一碗,煎至八成,放少许盐醋,热服。此句描述了当归在治疗产后血胀时的应用,‘放少许盐醋’体现了中医药的调味原则。
产后腹痛如绞。用当归末五钱,白蜜一合,水一碗,共煎,分二次服。无效时,再服一剂。此句说明了当归在治疗产后腹痛时的应用,‘分二次服’体现了中医药的剂量控制。
产后自汗、大热、气短、腰脚剧痛。用当归三钱,黄芪、白芍药(酒炒)各二钱,生姜五片,加水一碗半,煎至七成,温服。此句描述了当归在治疗产后多种症状时的应用,体现了中医药的整体观念。
产后中风(口吐涎沫,手脚抽筋,不省人事)。用当归、荆芥穗,等分为末。每服三钱,加水一碗半,酒和童便各少许,共煎至七成灌服。如能吞下,即可救。此句描述了当归在治疗产后中风时的应用,‘酒和童便’体现了中医药的用药多样性。
小儿胎寒,好哭成 。用当归末一小撮(如小豆大)灌下,一心意昼夜灌三、四次。此句说明了当归在治疗小儿胎寒时的应用,‘一心意昼夜灌三、四次’体现了中医药的耐心和细致。
小儿脐湿(或红肿,或出水,不早治,成脐风)。用当归末敷搽。加一点麝香更好。此句描述了当归在治疗小儿脐湿时的应用,‘加一点麝香更好’体现了中医药的用药灵活。
又方:当归末、胡粉等分,和匀搽患处。此句提供了另一种治疗小儿脐湿的方法,体现了中医药的多样性。
汤火伤溃烂成疮。用麻油四两,煎当归一两至焦黄。去渣留油,加入黄蜡一两,搅成膏。等冷定后,取膏摊贴患处。此句描述了当归在治疗汤火伤溃烂成疮时的应用,‘搅成膏’、‘摊贴患处’体现了中医药的用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