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延胡索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延胡索-原文

释名本名玄胡索。

气味(根)辛、平、无毒。

主治咳嗽。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软糖一块和药含咽。

尿血。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

皮下气痛或气块痛。用延胡索研细,将猪胰一个,切成小块,灸热蘸药末随时吃下。

久患心痛,身热足寒。用延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或白开水送下。

下痢腹痛。用延胡索三钱,米汤送下。

妇女血气前(月经不调,腹中刺痛)。用延胡索(去皮,醋炒)、当归(酒浸,炒)各一两,桔红二两,共研为末,酒煮米糊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艾醋汤送下。

产后诸病(血污不净,产后血晕,腹满心梗,寒热不足,手足烦热等)。用延胡索炒后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甚效。

疝气。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

腰体痛。用延胡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每服三、四钱,温酒送下。

偏、正头风。用延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去皮,去子)二个,共研为末,滴水各丸,如杏杜大。每次水化一丸,灌入鼻内。

偏头产,则在痛侧的鼻孔灌药。

同时,令病人咬铜钱一个,当有涎汁大量流出,病即渐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延胡索-译文

它的名字原本叫做玄胡索。

它的气味(指根)是辛辣、平和、无毒的。

主要治疗咳嗽。用法是取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同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钱,用一块软糖和药一起含在嘴里咽下。

治疗尿血。用法同上,但每次服用四钱,用水煎服。

治疗皮下气痛或气块痛。将延胡索研磨成细末,取一个猪胰,切成小块,用火烧热后蘸药末随时吃下。

长期患有心痛,身体发热,手脚发冷。将延胡索(去皮)和金铃子肉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钱,用温酒或白开水送下。

治疗腹泻腹痛。取延胡索三钱,用米汤送下。

治疗妇女血气不调(月经不规律,腹部刺痛)。将延胡索(去皮,用醋炒)、当归(用酒浸泡后炒)各一两,桔红二两,共同研磨成粉末,用酒煮成米糊和药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空腹服用,用艾醋汤送下。

治疗产后各种疾病(血污不净,产后血晕,腹部胀满心梗,寒热不足,手脚烦热等)。将延胡索炒后研磨成细末,每次服用二钱,用酒送下,效果显著。

治疗疝气。将延胡索(用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钱,空腹服用,用盐酒送下。

治疗腰背痛。将延胡索、当归、桂心等量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到四钱,用温酒送下。

治疗偏头痛和正头痛。将延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去皮,去子)二个,共同研磨成粉末,用水滴丸,大小如杏核。每次用水化一丸,灌入鼻内。如果是偏头痛,则在痛侧的鼻孔灌药。同时,让病人咬一枚铜钱,当有大量唾液流出时,病就会逐渐好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延胡索-注解

延胡索:延胡索,又称元胡、延胡、玄胡等,是中药材,学名为延胡索科延胡索属植物延胡索的块茎。具有活血、行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胸腹疼痛、痛经、跌打损伤等。

朴硝:朴硝,又称芒硝,是一种天然矿物,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在中医药中,朴硝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软糖:软糖,是一种糖果,通常由糖、淀粉等制成。在古代医学中,软糖有时被用作药物的载体,帮助药物更好地吞咽。

尿血:尿血,是指尿液中混有血液,可能是由于肾脏、泌尿系统或其他器官的疾病引起的。

金铃子肉:金铃子肉,是中药材,来源于植物金铃子的成熟果实。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桔红:桔红,是中药材,来源于植物桔子的红色果皮。具有理气、散寒、消痰、止咳的功效。

艾醋汤:艾醋汤,是一种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由艾叶和醋组成。具有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的作用。

产后诸病:产后诸病,指妇女分娩后可能出现的各种疾病,如血污不净、血晕、腹满心梗、寒热不足、手足烦热等。

疝气:疝气,是指人体内脏器官通过腹壁薄弱处或自然孔道突出体表形成的包块。

全蝎:全蝎,是中药材,来源于节肢动物门蝎科动物全蝎。具有祛风、止痉、解毒、止痛的功效。

牙皂:牙皂,是中药材,来源于植物皂荚的种子。具有祛风、通窍、解毒的功效。

杏杜大:杏杜大,是一种古代的度量单位,相当于杏核大小。

铜钱:铜钱,古代货币的一种,由铜制成,用于交易和收藏。在古代医学中,有时用作治疗工具,如让病人咬铜钱以帮助治疗。

涎汁:涎汁,即唾液,是口腔分泌的一种液体,具有润滑口腔、帮助消化等作用。在古代医学中,有时认为唾液具有治疗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延胡索-评注

释名本名玄胡索。此句为药方开篇,释名即解释药名,玄胡索为延胡索的古称,此名体现了中药方剂命名中的文化特色,以神秘、抽象的名称来体现药物的特性和功效。

气味(根)辛、平、无毒。此句描述了延胡索的药性,辛味入肺,平性不偏不倚,无毒则表明药物安全无害,是中医理论中关于药物性味的经典表述。

主治咳嗽。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二钱,软糖一块和药含咽。此方针对咳嗽,采用延胡索与朴硝配伍,朴硝清热泻火,延胡索活血止痛,二者合用,既清热又止痛,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

尿血。用延胡索一两、朴硝七钱半,共研为末。每服四钱,水煎服。此方针对尿血,延胡索与朴硝的配伍同样体现了清热止血的作用,通过煎服方式,使药物更好地发挥疗效。

皮下气痛或气块痛。用延胡索研细,将猪胰一个,切成小块,灸热蘸药末随时吃下。此方治疗气痛,延胡索活血化瘀,猪胰润燥,灸热后蘸药末吃下,增强了药物的渗透力。

久患心痛,身热足寒。用延胡索(去皮)、金铃子肉,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或白开水送下。此方治疗心痛身热足寒,延胡索与金铃子肉配伍,金铃子肉清热解毒,延胡索活血止痛,温酒或白开水送下,有助于药物的吸收。

下痢腹痛。用延胡索三钱,米汤送下。此方针对下痢腹痛,延胡索活血止痛,米汤调和,有助于药物缓释,减轻腹痛。

妇女血气前(月经不调,腹中刺痛)。用延胡索(去皮,醋炒)、当归(酒浸,炒)各一两,桔红二两,共研为末,酒煮米糊和药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服,艾醋汤送下。此方针对妇女月经不调,腹痛等问题,延胡索与当归配伍,当归补血调经,延胡索活血止痛,酒煮米糊和药,艾醋汤送下,增强了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产后诸病(血污不净,产后血晕,腹满心梗,寒热不足,手足烦热等)。用延胡索炒后研细,每服二钱,酒送下,甚效。此方治疗产后多种疾病,延胡索活血化瘀,酒送下,有助于药物快速发挥疗效。

疝气。用延胡索(盐炒)、全蝎(去毒,生用),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空心服,盐酒送下。此方治疗疝气,延胡索与全蝎配伍,全蝎攻毒散结,延胡索活血止痛,盐酒送下,有助于药物发挥疗效。

腰体痛。用延胡索、当归、桂心,等分为末。每服三、四钱,温酒送下。此方治疗腰体痛,延胡索与当归、桂心配伍,当归补血调经,桂心温经止痛,温酒送下,有助于药物发挥疗效。

偏、正头风。用延胡索七枚、青黛二钱、牙皂(去皮,去子)二个,共研为末,滴水各丸,如杏杜大。每次水化一丸,灌入鼻内。偏头产,则在痛侧的鼻孔灌药。同时,令病人咬铜钱一个,当有涎汁大量流出,病即渐愈。此方治疗头风,延胡索与青黛、牙皂配伍,青黛清热解毒,牙皂祛风止痛,通过鼻内给药和咬铜钱的方式,使药物直达病所,发挥疗效。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草部-延胡索》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98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