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十七年

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十七年-原文

【经】

十有七年春,齐人、徐人伐英氏。

夏,灭项。

秋,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

九月,公至自会。

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

【传】

十七年春,齐人为徐伐英氏,以报娄林之役也。

夏,晋大子圉为质于秦,秦归河东而妻之。惠公之在梁也,梁伯妻之。梁嬴孕过期,卜招父与其子卜之。其子曰:“将生一男一女。”招曰:“然。男为人臣,女为人妾。”故名男曰圉,女曰妾。及子圉西质,妾为宦女焉。

师灭项。淮之会,公有诸侯之事未归,而取项。齐人以为讨而止公。

秋,声姜以公故,会齐侯于卞。九月,公至。书曰:“至自会。”犹有诸侯之事焉,且讳之也。

齐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皆无子。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武孟。少卫姬生惠公,郑姬生孝公,葛嬴生昭公,密姬生懿公,宋华子生公子雍。公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大子。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寺人貂以荐羞于公,亦有宠,公许之立武孟。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

冬十月乙亥,齐桓公卒。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孝公奔宋。十二月乙亥赴,辛巳夜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十七年-译文

【经】

十七年春天,齐国和徐国联合攻打英氏。

夏天,灭掉了项国。

秋天,夫人姜氏与齐侯在卞地会面。

九月,国君从会面地返回。

冬天十二月的乙亥日,齐侯小白去世。

【传】

十七年春天,齐国为了徐国攻打英氏,以报复娄林之战。

夏天,晋国的太子圉作为人质被送到秦国,秦国将河东地区归还给晋国,并将女儿嫁给他。惠公在梁国时,梁伯也将女儿嫁给他。梁嬴怀孕超过了预产期,卜招父和他的儿子为她占卜。儿子说:“将会生一男一女。”卜招父说:“是的,男孩将成为臣子,女孩将成为妾。”因此给男孩取名为圉,女孩取名为妾。等到子圉作为人质被送到西方,妾成为了宦女。

军队灭掉了项国。在淮地的会面中,国君因有诸侯的事务未归,而攻取了项国。齐国人认为这是讨伐而阻止了国君。

秋天,声姜因为国君的缘故,与齐侯在卞地会面。九月,国君返回。史书记载:“从会面地返回。”仍然有诸侯的事务,并且避讳了这件事。

齐侯有三位夫人:王姬、徐嬴、蔡姬,都没有儿子。齐侯喜欢内宠,有很多内宠,像夫人一样受宠的有六人:长卫姬生了武孟,少卫姬生了惠公,郑姬生了孝公,葛嬴生了昭公,密姬生了懿公,宋华子生了公子雍。国君与管仲将孝公托付给宋襄公,立他为太子。雍巫受到卫共姬的宠爱,通过寺人貂向国君推荐美食,也受到宠爱,国君答应立武孟为太子。管仲去世后,五位公子都要求继位。

冬天十月的乙亥日,齐桓公去世。易牙进入宫中,与寺人貂利用内宠杀害了群臣,立公子无亏为君。孝公逃到宋国。十二月的乙亥日,齐桓公的遗体被送往,辛巳日夜晚举行殡葬仪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十七年-注解

齐人、徐人伐英氏:指齐国和徐国联合攻打英氏,这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常见军事行动。

灭项:指晋国消灭了项国,项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

夫人姜氏会齐侯于卞:姜氏是鲁国的夫人,她与齐侯在卞地会面,这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外交活动。

公至自会:指鲁公从会盟地返回,这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外交活动的记录。

齐侯小白卒:指齐国的君主小白去世,小白即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晋大子圉为质于秦:晋国的太子圉作为人质被送到秦国,这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一种外交手段。

梁嬴孕过期:梁嬴是梁伯的妻子,怀孕超过预产期,这在古代被视为不祥之兆。

卜招父与其子卜之:卜招父和他的儿子进行占卜,占卜在古代是决定重大事项的重要手段。

师灭项:指晋国的军队消灭了项国。

声姜以公故,会齐侯于卞:声姜因为鲁公的原因,与齐侯在卞地会面。

齐侯之夫人三:齐侯有三位夫人,分别是王姬、徐嬴和蔡姬,她们都没有儿子。

齐侯好内,多内宠:齐侯喜欢后宫,有很多宠妃。

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管仲将孝公托付给宋襄公,管仲是齐国的著名宰相。

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易牙和寺人貂利用内宠的权力杀害了群吏,这是春秋时期宫廷斗争的典型例子。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十七年-评注

这段文本是《春秋》和《左传》中的一部分,记录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军事、外交和宫廷斗争。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和外交活动频繁,这些活动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格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本中提到的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去世标志着齐国霸业的结束。齐桓公在位期间,齐国国力强盛,他通过一系列的外交和军事行动,确立了齐国的霸主地位。然而,齐桓公去世后,齐国内部出现了权力斗争,这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的不稳定性和权力更迭的频繁。

文本中还提到了晋国的太子圉作为人质被送到秦国,这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一种外交手段。通过交换人质,诸侯国之间可以建立一定的信任关系,减少战争的可能性。然而,这种手段并不能完全避免战争,晋国后来还是消灭了项国。

此外,文本中还提到了占卜和宫廷斗争。占卜在古代是决定重大事项的重要手段,而宫廷斗争则是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常见的现象。这些内容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政治现实,也为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通过记录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军事、外交和宫廷斗争,展现了当时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和社会风貌。这些内容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我们研究春秋时期的文化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十七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8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