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水部-地浆-原文
释名掘地,达到黄土层,约三尺深,用新汲水灌入,搅浊,等水沉清后,取消水用。这就是地浆,亦称“土浆”。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解中毒烦闷,解一切鱼肉果菜药物诸菌毒。
例如吃花椒、胡椒过多,吃没有煮熟的野芋,误吃砒霜等,都会中毒,饮地浆可解。
有些病人,在服入含有荆芥的药剂后,如吃黄鱼,也会中毒,用地浆做解药,有效。
得“干霍乱”症(欲吐吐不出,想不出,上膨下胀,闷苦万分)的人,饮地浆三至五杯,禁忌米汤,可以治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水部-地浆-译文
挖掘土地,直到达到黄土层,大约深度有三尺,然后用新鲜打上来的水灌进去,搅拌使水变浑浊,等到水中的杂质沉到底部,清澈的水被取出来使用。这就是所说的地浆,也被称为‘土浆’。
地浆的味道是甜的、性质寒冷、没有毒性。
地浆的主治功能是缓解中毒引起的烦躁和闷闷不乐,可以解救各种鱼肉、果菜以及药物和各类菌类引起的毒素。比如吃多了花椒、胡椒,吃了没有煮熟的野芋,或者误食了砒霜等,都会中毒,喝地浆可以解毒。有些病人在服用含有荆芥的药物后,比如吃了黄鱼,也会中毒,用地浆作为解药,效果显著。患有‘干霍乱’症状(想呕吐却吐不出来,想排气也排不出,腹部膨胀,非常难受)的人,喝三到五杯地浆,禁忌喝米汤,可以治愈这种病。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水部-地浆-注解
掘地:指挖掘土地,此处描述的是制作地浆的过程。
黄土层:指土壤中的黄土地层,这里指土壤的深层。
新汲水:指新从井中打上来的水,即新鲜的水。
搅浊:指搅拌使水变得浑浊。
水沉清:指水中的杂质沉淀,水变得清澈。
取消水用:指取用清澈的水。
地浆:指从土壤中提取的液体,具有药用价值。
土浆:地浆的另一种称呼。
气味:指药物的口感和味道。
甘:指味道甜美。
寒:指性质偏凉。
无毒:指没有毒性。
解中毒:指解除中毒症状。
烦闷:指心情烦躁,感觉不适。
鱼肉果菜药物诸菌毒:指各种食物、药物以及细菌等引起的毒素。
花椒:一种香料植物,其果实可食用,有辛辣味。
胡椒:一种香料植物,其果实可食用,有辛辣味。
野芋:一种野生植物,某些种类有毒。
砒霜:一种含有毒性的矿物,能引起急性中毒。
荆芥:一种草本植物,其干燥全草入药,有解表散风的作用。
黄鱼:一种鱼类,可能指黄颡鱼等。
干霍乱:一种急性肠胃道疾病,表现为剧烈的呕吐和腹泻。
米汤:将米煮成汤,是一种流质食物,常用于病人或婴儿饮食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水部-地浆-评注
释名掘地,达到黄土层,约三尺深,用新汲水灌入,搅浊,等水沉清后,取消水用。这就是地浆,亦称“土浆”。
此段文字详细描述了地浆的采集方法,首先通过挖掘土壤至黄土层,以新汲水灌入,搅动使土壤中的杂质与水混合,待水沉淀后,取上层清澈的水,即得地浆。这种方法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清洁水源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古人对药物制备的严谨态度。
气味甘、寒、无毒。
这句话对地浆的药性进行了概括。‘甘’字表明地浆口感甜美,‘寒’字说明其性质偏凉,‘无毒’则强调其安全性。这种对药物性质的描述,体现了中医理论中强调的药食同源、五味调和的思想。
主治解中毒烦闷,解一切鱼肉果菜药物诸菌毒。
这一句说明了地浆的主要治疗作用。‘解中毒烦闷’表明地浆可以缓解中毒引起的烦躁和不适。‘解一切鱼肉果菜药物诸菌毒’则强调了地浆的广泛适用性,无论是食物中毒、药物中毒还是由细菌引起的疾病,地浆都有解毒的功效。这体现了中医治疗注重调和阴阳、平衡五行的理念。
例如吃花椒、胡椒过多,吃没有煮熟的野芋,误吃砒霜等,都会中毒,饮地浆可解。
此句通过具体实例说明了地浆的解毒作用。花椒、胡椒等调料过多食用,野芋未煮熟,以及误食砒霜等,都是常见的食物或药物中毒情况,而地浆可以用来解毒,显示了地浆在古代医疗中的实用性。
有些病人,在服入含有荆芥的药剂后,如吃黄鱼,也会中毒,用地浆做解药,有效。
此句进一步说明了地浆的解毒功效。荆芥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但与某些食物同食可能会引起中毒,而地浆可以作为解药使用,这体现了中医治疗中注重个体差异和食物相克的原则。
得“干霍乱”症(欲吐吐不出,想不出,上膨下胀,闷苦万分)的人,饮地浆三至五杯,禁忌米汤,可以治好。
最后一句描述了地浆对特定病症的治疗效果。干霍乱是一种急性病症,患者会出现严重的呕吐、腹胀等症状,地浆可以用来治疗这种病症,并且需要禁忌米汤,这反映了中医治疗中饮食禁忌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