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桃-原文
释名桃枭:桃奴、枭景、神桃。
气味核仁:苦、甘、平、毒。
桃枭(桃实在树上经冬不落者):苦、微温、有小毒。
桃花:苦、平、无毒。
桃叶:苦、平、无毒。
茎及白皮(树皮、根皮皆可用,根皮更好):苦、平、无毒。
桃胶(桃树茂盛时,以刀割树皮,久则有胶溢出,采收,以桑灰汤浸泡过,晒干备用):苦、平、无毒。
主治核仁:半身不遂。
用桃仁二千七百枚,去皮类及双仁,放好酒一半三升中浸二十一天,取出晒干,捣细作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十丸,以原酒送下。
上气咳嗽,胸满气喘。
有桃仁三两,去皮尖。
加水一程式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
尸疰鬼疰(按:即肺结核)。用桃仁五十枚,研成泥,加水煮取四升取吐。
崩中漏下。
用桃核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
一天服三次。
小儿耳。
用桃炒后研细,棉裹塞耳内。
大便不快,里急后得。
有桃仁三两(去皮)、吴茱萸二两、食盐一两,同炒熟,去茱萸、食盐,单取桃仁几粒细嚼。
风虫牙痛。
用桃仁烧出烟火,然后海外侨胞灭,安放痛齿上咬住。
如此五、六次即愈。
桃枭:疟疾。
用桃枭十四枚、巴豆七粒、黑豆一两,研匀,加冷水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
发病日五更服一丸,水送下。
服药两次可愈。
此方称“家宝通神丸”。
盗汗不止。
有桃枭一个,霜梅二个,葱根七个,灯心二根,陈皮一钱,稻根、大麦芽各一撮,加水二盅煎服。
桃花:大便艰难。
用桃花为末,水送服一匙即通。
腰脊作痛。
取桃花一斗一升,水二斗,曲六升,米六斗,如常法酿酒。
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
粉刺。
用桃花、丹砂各三两,共研为末。
每服一钱,空心服,水送下。
一天服三次,
桃叶:二便不通。
用桃圳捣汁半升服(冬季可用桃皮代叶)。
鼻内生疮。
用桃叶嫩心捣烂塞鼻内。
无叶可用枝代。
身面癣疮。
用桃叶捣汁搽。
茎及白皮:黄疸。
有筷子粗细的桃根一小把,切细,煎浓汤,空心一次服完。
黄散后,可时时饮清酒一杯,则眼黄易散。
忌食热面、猪、鱼等物。
肺热喘急。
用桃皮、芫花各二升,加水四升煮成一升。
将布巾绞药汁温胸口、四肢等处。
喉痹塞痛。
用桃皮煮汁服。
突患瘰疬。
取桃树白皮贴疮上,炙二七壮,有效。
热病口疮。
用桃枝煎浓汁含漱。
痔痛。
用桃根煎汤浸洗。
水肿悄短。
用桃皮三斤,去内外皮,加水二斗煮取一斗。
以汁一半泡秫米一斗,加一半泡女曲一升,如常法酿酒。
每服一合,一天服三次,以体中有热见药效。
小便多,是病将愈的迹象。
忌食生冷及一切毒物。
妇女闭经(数不通,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起,腿胫浮肿)。
用桃树根、牛蒡根、马鞭草根、牛膝、蓬 各一斤,锉细,以水三斗煎成一斗,去渣,更以慢煎成饧状收存,每服一匙,热酒调下。
牙疼颊肿。
用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各等分,煎酒热漱,冷即吐去。
桃胶:虚热作渴。
有弹丸大小桃胶一块含口中,止渴。
石淋。
用桃木胶如枣大一块,夏以冷水三合,冬以开水三合调服。
一天服三次,当有石排出。
石尽即停药。
血淋。
用桃胶(炒)、木通、石膏各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饭后服。
产后不痢,里急后重。
有桃胶(焙干)、沉香、蒲黄(炒)各等分,研为末。
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桃-译文
桃枭的别称:桃奴、枭景、神桃。
桃核仁的气味:苦、甘、平、有毒。桃枭(指桃树上冬天不落的桃子):苦、微温、有小毒。桃花:苦、平、无毒。桃叶:苦、平、无毒。茎和树皮(树皮、根皮都可以用,根皮更好):苦、平、无毒。桃胶(桃树茂盛时,用刀割树皮,过一段时间会有胶流出,采集后,用桑灰水浸泡,晒干备用):苦、平、无毒。
主治:核仁可以治疗半身不遂。用桃仁二千七百枚,去皮和双仁,放入三升好酒中浸泡二十一天,取出晒干,研成粉末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用原酒送服。上气咳嗽,胸满气喘。有桃仁三两,去皮尖。加水适量研成汁,和二合粳米一起煮成粥食用。尸疰鬼疰(按:即肺结核)。用桃仁五十枚,研成泥,加水煮取四升,使之呕吐。崩中漏下。用桃核烧存性,研成末,每次服用一勺,用酒送服。一天服三次。小儿耳痛。用炒过的桃仁研成细末,用棉花包裹后塞入耳内。大便不畅,里急后重。有桃仁三两(去皮)、吴茱萸二两、食盐一两,一起炒熟,去掉吴茱萸和食盐,单独取桃仁几粒细嚼。风虫牙痛。用桃仁烧出烟火,然后吹灭,放在痛牙上咬住。如此五、六次即愈。
桃枭:可以治疗疟疾。用桃枭十四枚、巴豆七粒、黑豆一两,研匀,加冷水调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用朱砂为衣。发病日五更时服用一丸,用水送服。服药两次可愈。此方称为‘家宝通神丸’。盗汗不止。有桃枭一个,霜梅二个,葱根七个,灯心二根,陈皮一钱,稻根、大麦芽各一撮,加水二盅煎服。
桃花:可以治疗大便艰难。用桃花研成末,用水送服一勺即通。腰脊疼痛。取桃花一斗一升,水二斗,曲六升,米六斗,按照常法酿酒。每次服用一升,一天服三次。粉刺。用桃花、丹砂各三两,共研成末。每次服用一钱,空腹服用,用水送下。一天服三次。
桃叶:可以治疗二便不通。用桃叶榨汁半升服用(冬天可以用桃皮代替叶子)。鼻内生疮。用桃叶嫩心捣烂塞入鼻内。没有叶子可以用树枝代替。身面癣疮。用桃叶榨汁涂抹。
茎和树皮:可以治疗黄疸。有筷子粗细的桃根一小把,切细,煎浓汤,空腹一次服完。黄散后,可以时时饮一杯清酒,则眼黄易散。忌食热面、猪、鱼等物。肺热喘急。用桃皮、芫花各二升,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将布巾绞取药汁温敷胸口、四肢等处。喉痹塞痛。用桃皮煮汁服用。突患瘰疬。取桃树白皮贴在疮上,炙烤二十七次,有效。
热病口疮。用桃枝煎浓汁含漱。痔疮疼痛。用桃根煎汤浸泡清洗。水肿轻微。用桃皮三斤,去内外皮,加水二斗煮取一斗。用汁的一半浸泡一斗秫米,加一半浸泡一升女曲,按照常法酿酒。每次服用一合,一天服三次,以体中有热见药效。小便多,是病将愈的迹象。忌食生冷及一切毒物。
妇女闭经(数月不通,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起,腿胫浮肿)。用桃树根、牛蒡根、马鞭草根、牛膝、蓬各一斤,切碎,用水三斗煎成一斗,去渣,再慢慢煎成糖浆状收存,每次服用一勺,用热酒调下。牙疼颊肿。用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各等分,煎酒热漱,冷了就吐掉。
桃胶:可以治疗虚热口渴。有弹丸大小的桃胶一块含在口中,可以止渴。石淋。用桃木胶如枣大一块,夏天用三合冷水,冬天用三合热水调服。一天服三次,当有石排出。石尽即停药。血淋。用桃胶(炒)、木通、石膏各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饭后服用。
产后不痢,里急后重。有桃胶(焙干)、沉香、蒲黄(炒)各等分,研成末。每次服用二钱,饭前服用,用米汤送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桃-注解
桃枭:桃枭是指桃实在树上经冬不落者,又称桃奴、枭景、神桃,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气味核仁:指桃核仁的药性,苦味、甘味、平性、有毒。
半身不遂:指身体一侧不能动弹,常见于中风后遗症。
梧子:梧子是一种小果实,常用来比喻极小的东西。
粳米:粳米是一种稻米,是制作粥的常用原料。
尸疰鬼疰:尸疰和鬼疰都是古代医书中描述的疾病,类似于现代的肺结核。
崩中漏下:指女性月经不正常,有崩漏现象。
二便不通:指大小便都不通。
风虫牙痛:指因风邪或虫邪引起的牙痛。
疟疾: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传染病,症状包括周期性发热、寒战等。
家宝通神丸:这是一种古代的药方,用于治疗疟疾。
盗汗不止:指夜间出汗不止。
粉刺:指皮肤上出现的红色小疙瘩,常见于青春期。
身面癣疮:指身体和面部出现的皮肤炎症。
黄疸:黄疸是一种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的疾病,表现为皮肤和眼睛发黄。
肺热喘急:指肺部有热,呼吸急促。
喉痹塞痛:指喉咙痛,呼吸不畅。
瘰疬:瘰疬是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
热病口疮:指因热病引起的口腔溃疡。
痔痛:指痔疮引起的疼痛。
水肿悄短:水肿是指身体组织间隙液体积聚过多,悄短可能指症状减轻。
闭经:闭经是指女性月经停止,常见于更年期。
牙疼颊肿:指牙齿疼痛,面颊肿胀。
桃胶:桃胶是从桃树树皮中提取的一种天然胶,具有药用价值。
石淋:石淋是一种泌尿系统疾病,表现为尿中带血。
血淋:血淋是指尿中带血,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
沉香:沉香是一种名贵的香料,也具有药用价值。
蒲黄:蒲黄是一种草药,具有止血、消炎等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果部-桃-评注
释名桃枭:桃奴、枭景、神桃。这一段首先对桃枭进行了命名,桃奴、枭景、神桃这三个名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赋予了桃枭以神秘和神圣的色彩,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之情。
气味核仁:苦、甘、平、毒。这里对桃仁的气味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苦、甘、平、毒,这种四味并存的特性,说明了桃仁的药效丰富,既可以清热解毒,又可以调和身体。
主治核仁:半身不遂。用桃仁二千七百枚,去皮类及双仁,放好酒一半三升中浸二十一天,取出晒干,捣细作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以原酒送下。上气咳嗽,胸满气喘。有桃仁三两,去皮尖。加水一程式研汁,和粳米二合煮粥食。尸疰鬼疰(按:即肺结核)。用桃仁五十枚,研成泥,加水煮取四升取吐。崩中漏下。用桃核烧存性,研为末,每服一匙,酒送下。一天服三次。小儿耳。用桃炒后研细,棉裹塞耳内。大便不快,里急后得。有桃仁三两(去皮)、吴茱萸二两、食盐一两,同炒熟,去茱萸、食盐,单取桃仁几粒细嚼。风虫牙痛。用桃仁烧出烟火,然后海外侨胞灭,安放痛齿上咬住。如此五、六次即愈。这段文字详细介绍了桃仁的多种药用方法,包括治疗半身不遂、咳嗽、肺结核、崩漏、小儿耳病、便秘、牙痛等,体现了古人对桃仁药效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
桃枭:疟疾。用桃枭十四枚、巴豆七粒、黑豆一两,研匀,加冷水调成丸子,如梧子大,朱砂为衣。发病日五更服一丸,水送下。服药两次可愈。此方称“家宝通神丸”。盗汗不止。有桃枭一个,霜梅二个,葱根七个,灯心二根,陈皮一钱,稻根、大麦芽各一撮,加水二盅煎服。这段文字介绍了桃枭的药用价值,特别是治疗疟疾和盗汗,反映了古人对疾病治疗的独到见解。
桃花:大便艰难。用桃花为末,水送服一匙即通。腰脊作痛。取桃花一斗一升,水二斗,曲六升,米六斗,如常法酿酒。每服一升,一天服三次。粉刺。用桃花、丹砂各三两,共研为末。每服一钱,空心服,水送下。一天服三次,桃叶:二便不通。用桃圳捣汁半升服(冬季可用桃皮代叶)。鼻内生疮。用桃叶嫩心捣烂塞鼻内。无叶可用枝代。身面癣疮。用桃叶捣汁搽。茎及白皮:黄疸。有筷子粗细的桃根一小把,切细,煎浓汤,空心一次服完。黄散后,可时时饮清酒一杯,则眼黄易散。忌食热面、猪、鱼等物。肺热喘急。用桃皮、芫花各二升,加水四升煮成一升。将布巾绞药汁温胸口、四肢等处。喉痹塞痛。用桃皮煮汁服。突患瘰疬。取桃树白皮贴疮上,炙二七壮,有效。热病口疮。用桃枝煎浓汁含漱。痔痛。用桃根煎汤浸洗。水肿悄短。用桃皮三斤,去内外皮,加水二斗煮取一斗。以汁一半泡秫米一斗,加一半泡女曲一升,如常法酿酒。每服一合,一天服三次,以体中有热见药效。小便多,是病将愈的迹象。忌食生冷及一切毒物。妇女闭经(数不通,面色萎黄,唇口青白,腹内成块,肚上筋起,腿胫浮肿)。用桃树根、牛蒡根、马鞭草根、牛膝、蓬 各一斤,锉细,以水三斗煎成一斗,去渣,更以慢煎成饧状收存,每服一匙,热酒调下。牙疼颊肿。用桃白皮、柳白皮、槐白皮各等分,煎酒热漱,冷即吐去。这段文字详细介绍了桃花、桃叶、茎及白皮等桃树各部分的药用价值,包括治疗便秘、腰痛、粉刺、二便不通、鼻疮、身面癣疮、黄疸、肺热喘急、喉痹、瘰疬、口疮、痔痛、水肿、闭经、牙痛等,体现了古人对桃树各部分的深入研究和广泛运用。
桃胶:虚热作渴。有弹丸大小桃胶一块含口中,止渴。石淋。用桃木胶如枣大一块,夏以冷水三合,冬以开水三合调服。一天服三次,当有石排出。石尽即停药。血淋。用桃胶(炒)、木通、石膏各一钱,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饭后服。产后不痢,里急后重。有桃胶(焙干)、沉香、蒲黄(炒)各等分,研为末。每服二钱,饭前服,米汤送下。这段文字介绍了桃胶的药用价值,包括治疗虚热作渴、石淋、血淋、产后不痢等,反映了古人对桃胶药效的认识和应用。
总体来看,这段古文内容丰富,涉及桃树各部分的药用价值,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尊重和利用,以及古人对疾病治疗的丰富经验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