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三十三年-原文
三十有三年春,王二月,秦人入滑。
齐侯使国归父来聘。
夏四月辛巳,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
癸巳,葬晋文公。
狄侵齐。
公伐邾,取訾娄。
秋,公子遂帅师伐邾。
晋人败狄于箕。
冬十月,公如齐。十有二月,公至自齐。乙巳,公薨于小寝。
陨霜不杀草,李、梅实。
晋人、陈人、郑人伐许。
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轻则寡谋,无礼则脱。入险而脱,又不能谋,能无败乎?”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曰:“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于敝邑,敢犒从者。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束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扬孙奔宋。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齐国庄子来聘,自郊劳至于赠贿,礼成而加之以敏。臧文仲言于公曰:“国子为政,齐犹有礼,君其朝焉。臣闻之,服于有礼,社稷之卫也。”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莱驹为右。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殽,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狄侵齐,因晋丧也。
公伐邾,取訾娄,以报升陉之役。邾人不设备,秋,襄仲复伐邾。
狄伐晋,及箕。八月戊子,晋侯败狄于箕。郤缺获白狄子。先轸曰:“匹夫逞志于君而无讨,敢不自讨乎?”免胄入狄师,死焉。狄人归其元,面如生。
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与之归,言诸文公曰:“敬,德之聚也。能敬必有德,德以治民,君请用之。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公曰:“其父有罪,可乎?”对曰:“舜之罪也殛鲧,其举也兴禹。管敬仲,桓之贼也,实相以济。《康诰》曰:‘父不慈,子不祗,兄不友,弟不共,不相及也。’《诗》曰:‘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君取节焉可也。”文公以为下军大夫。反自箕,襄公以三命命先且居将中军,以再命命先茅之县赏胥臣曰:“举郤缺,子之功也。”以一命命郤缺为卿,复与之冀,亦未有军行。
冬,公如齐,朝,且吊有狄师也。反,薨于小寝,即安也。
晋、陈、郑伐许,讨其贰于楚也。楚令尹子上侵陈、蔡。陈、蔡成,遂伐郑,将纳公子瑕,门于桔柣之门。瑕覆于周氏之汪。外仆髠屯禽之以献。文夫人敛而葬之郐城之下。
晋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泜而军。阳子患之,使谓子上曰:“吾闻之,文不犯顺,武不违敌。子若欲战,则吾退舍,子济而陈,迟速唯命,不然纾我。老师费财,亦无益也。”乃驾以待。子上欲涉,大孙伯曰:“不可。晋人无信,半涉而薄我,悔败何及,不如纾之。”乃退舍。阳子宣言曰:“楚师遁矣。”遂归。楚师亦归。大子商臣谮子上曰:“受晋赂而辟之,楚之耻也,罪莫大焉。”王杀子上。
葬僖公,缓作主,非礼也。凡君薨卒哭而祔,祔而作主,特祀于主,烝尝禘于庙。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三十三年-译文
三十三年的春天,周历二月,秦国人入侵滑国。
齐侯派遣国归父前来访问。
夏季四月辛巳日,晋国人和姜戎在殽地击败了秦军。
癸巳日,晋文公被安葬。
狄人入侵齐国。
鲁公攻打邾国,夺取了訾娄。
秋天,公子遂率领军队攻打邾国。
晋国人在箕地击败了狄人。
冬季十月,鲁公前往齐国。十二月,鲁公从齐国返回。乙巳日,鲁公在小寝去世。
霜降没有杀死草,李树和梅树结果。
晋国、陈国、郑国联合攻打许国。
三十三年的春天,秦军经过周都的北门,左右士兵脱下头盔下车。有三百辆战车超车而过。王孙满年纪尚小,看到后对周王说:“秦军轻率而无礼,必定会失败。轻率则缺乏谋略,无礼则疏忽大意。进入险地而疏忽,又不能谋划,怎能不败呢?”到了滑国,郑国商人弦高正准备去周都做买卖,遇到了秦军。他用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牛犒劳秦军,说:“我们国君听说您要经过我们的国家,特来犒劳您的随从。我们国家虽然不富裕,但为了您的随从停留,准备了足够的食物和一夜的守卫。”并且派人迅速通知郑国。郑穆公派人查看客馆,发现秦军已经整装待发。郑穆公派皇武子去辞别秦军,说:“您在我们国家停留已久,我们的食物已经用尽。您要离开了,郑国的原圃就像秦国的具囿一样,您可以随意猎取麋鹿,如何?”杞子逃到齐国,逢孙和扬孙逃到宋国。孟明说:“郑国已经有所准备,我们无法指望了。攻打不下,围困也无法持久,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秦军灭了滑国后返回。
齐国的庄子前来访问,从郊外迎接直到赠送礼物,礼仪周到且迅速。臧文仲对鲁公说:“国子执政,齐国仍然有礼,您应该去朝见。我听说,服从有礼的国家,是国家的保障。”
晋国的原轸说:“秦国违背了蹇叔的建议,贪婪地驱使百姓,这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机会。机会不可失去,敌人不可放纵。放纵敌人会带来祸患,违背天意不吉利。我们必须攻打秦军。”栾枝说:“我们还没有报答秦国的恩惠就攻打他们的军队,这是对先君的不敬吗?”先轸说:“秦国不哀悼我们的丧事,反而攻打我们的同姓国家,秦国无礼,我们何必报答?我听说,一天放纵敌人,会带来几代的祸患。为子孙后代考虑,这能算是对先君不敬吗?”于是下令,迅速召集姜戎。子墨穿着丧服,梁弘驾车,莱驹为副手。
夏季四月辛巳日,晋军在殽地击败了秦军,俘虏了百里孟明视、西乞术和白乙丙,带回了晋国。随后用黑色丧服安葬了晋文公。晋国从此开始使用黑色丧服。
文嬴请求释放三位秦军将领,说:“他们确实挑拨了我们两国君主的关系,我们国君如果能吃到他们的肉,也不会满足,您何必亲自去讨伐呢!让他们回到秦国受刑,以成全我们国君的心愿,如何?”晋公同意了。先轸上朝,询问秦军俘虏的情况。晋公说:“夫人请求释放他们,我已经同意了。”先轸愤怒地说:“战士们奋力在战场上俘虏了他们,妇人几句话就让他们免于惩罚。削弱军队的实力,助长敌人的气焰,国家灭亡的日子不远了。”说完不顾礼仪吐了口唾沫。晋公派阳处父去追赶,到了河边,秦军将领已经在船上了。阳处父解下左边的马,以晋公的名义赠送给孟明。孟明叩首说:“感谢您的恩惠,不把我们这些俘虏用来祭鼓,让我们回到秦国受刑,我们国君如果处死我们,我们死而无憾。如果因为您的恩惠而免于一死,三年后我们将回来报答您的恩赐。”
秦伯穿着素服在郊外迎接军队,对着军队哭泣说:“我违背了蹇叔的建议,让你们受辱,这是我的罪过。没有撤换孟明,是我的过错。大夫们有什么罪?我不会因为一次过失而掩盖你们的大德。”
狄人入侵齐国,是因为晋国的丧事。
鲁公攻打邾国,夺取了訾娄,以报复升陉之战。邾国没有防备,秋天,襄仲再次攻打邾国。
狄人攻打晋国,到达箕地。八月戊子日,晋侯在箕地击败了狄人。郤缺俘虏了白狄的首领。先轸说:“一个普通人敢在君主面前逞强而不受惩罚,我怎能不自罚呢?”于是脱下头盔冲入狄军,战死。狄人将他的头颅送回,面容如生。
当初,臼季出使经过冀地,看到冀缺在田间耕作,他的妻子给他送饭。两人相敬如宾。臼季带他回去,向晋文公推荐说:“恭敬是德行的集中体现。能恭敬的人必定有德行,德行可以治理百姓,请您任用他。我听说,出门如见宾客,做事如祭祀,这是仁的准则。”晋文公说:“他的父亲有罪,可以吗?”臼季回答说:“舜惩罚了鲧,却启用了禹。管仲曾是齐桓公的敌人,却帮助他成就了霸业。《康诰》说:‘父亲不慈爱,儿子不孝顺,兄长不友爱,弟弟不恭敬,这些都不相关。’《诗经》说:‘采葑采菲,不要只看根部。’您取他的优点就可以了。”晋文公任命冀缺为下军大夫。从箕地返回后,晋襄公以三命任命先且居为中军统帅,以再命赏赐胥臣说:“推荐郤缺,是你的功劳。”以一命任命郤缺为卿,并再次赐予他冀地,但他没有参与军事行动。
冬天,鲁公前往齐国,朝见齐侯,并慰问齐国受到狄人入侵的情况。返回后,鲁公在小寝去世,安详离世。
晋国、陈国、郑国联合攻打许国,讨伐其背叛楚国。楚国的令尹子上入侵陈国和蔡国。陈国和蔡国求和,于是楚国攻打郑国,准备立公子瑕为郑国国君,攻打桔柣之门。公子瑕在周氏的池塘中溺水身亡。外仆髠屯将他抓住献给了楚国。文夫人收敛了他的尸体,安葬在郐城之下。
晋国的阳处父入侵蔡国,楚国的令尹子上率军救援,与晋军在泜水两岸对峙。阳处父感到担忧,派人告诉子上说:“我听说,文人不违背顺理,武人不违背敌人。如果你想战斗,我就退兵,你渡河布阵,时间由你决定,否则就让我们放松一下。长期对峙耗费财力,也没有好处。”于是阳处父准备撤退。子上想渡河,大孙伯说:“不行。晋国人不可信,渡到一半他们就会攻击我们,后悔就来不及了,不如让他们放松。”于是楚军撤退。阳处父宣布说:“楚军逃跑了。”于是晋军返回。楚军也返回。太子商臣诬陷子上说:“他接受了晋国的贿赂而避战,这是楚国的耻辱,罪不可赦。”楚王杀死了子上。
安葬僖公时,延迟制作神主牌位,这是不合礼制的。凡是国君去世,哭丧结束后就要制作神主牌位,制作神主牌位后举行特祀,烝祭和尝祭在宗庙中进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三十三年-注解
秦人入滑:指秦国军队进入滑国,滑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河南省滑县一带。
齐侯使国归父来聘:齐侯派遣国归父前来聘问,聘问是古代诸侯国之间的一种外交礼仪。
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晋国和姜戎联合在殽地击败了秦国军队,殽地是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的一个地方。
晋文公:晋国的君主,名重耳,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贤君之一。
狄侵齐:狄族入侵齐国,狄族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
公伐邾,取訾娄:鲁国君主攻打邾国,夺取了訾娄这个地方。
公子遂帅师伐邾:公子遂率领军队攻打邾国。
晋人败狄于箕:晋国军队在箕地击败了狄族。
公如齐:鲁国君主前往齐国。
公薨于小寝:鲁国君主在小寝去世,小寝是君主居住的地方。
陨霜不杀草,李、梅实:霜降但没有杀死草,李树和梅树结果,这是反常的自然现象。
晋人、陈人、郑人伐许:晋国、陈国、郑国联合攻打许国。
秦师过周北门:秦国军队经过周朝的北门。
王孙满:周朝的王孙,名满。
郑商人弦高:郑国的商人,名弦高。
郑穆公:郑国的君主,名穆。
皇武子:郑国的大夫,名皇武子。
杞子奔齐:杞国的君主逃往齐国。
孟明:秦国的大将,名孟明。
齐国庄子:齐国的大夫,名庄子。
臧文仲:鲁国的大夫,名臧文仲。
晋原轸:晋国的大夫,名原轸。
栾枝:晋国的大夫,名栾枝。
先轸:晋国的大将,名先轸。
文嬴:晋国的夫人,名文嬴。
秦伯:秦国的君主,名伯。
狄侵齐,因晋丧也:狄族入侵齐国,是因为晋国正在服丧。
公伐邾,取訾娄,以报升陉之役:鲁国君主攻打邾国,夺取訾娄,是为了报复升陉之战。
狄伐晋,及箕:狄族攻打晋国,到达箕地。
郤缺:晋国的大夫,名郤缺。
臼季:晋国的大夫,名臼季。
冀缺:晋国的大夫,名冀缺。
文公:晋国的君主,名文公。
襄公:晋国的君主,名襄公。
先且居:晋国的大将,名先且居。
胥臣:晋国的大夫,名胥臣。
郤缺为卿:郤缺被任命为卿,卿是古代的高级官职。
公如齐,朝,且吊有狄师也:鲁国君主前往齐国朝见,并且慰问有狄族军队的齐国。
晋、陈、郑伐许,讨其贰于楚也:晋国、陈国、郑国联合攻打许国,是为了讨伐许国对楚国的背叛。
楚令尹子上:楚国的令尹,名子上。
陈、蔡成:陈国和蔡国达成和议。
公子瑕:楚国的公子,名瑕。
文夫人:楚国的夫人,名文。
晋阳处父:晋国的大夫,名阳处父。
楚子上:楚国的令尹,名子上。
大孙伯:楚国的大夫,名大孙伯。
大子商臣:楚国的大子,名商臣。
葬僖公:安葬僖公,僖公是鲁国的君主。
缓作主:延迟制作神主,神主是古代祭祀时用的牌位。
非礼也:不符合礼仪。
君薨卒哭而祔:君主去世后,举行卒哭仪式,然后将神主祔入宗庙。
祔而作主:祔入宗庙后制作神主。
特祀于主:特别祭祀神主。
烝尝禘于庙:在宗庙举行烝、尝、禘等祭祀仪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僖公-僖公三十三年-评注
这段古文记载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的战争、外交、礼仪等事件,反映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和频繁的战争。文中提到的秦、晋、齐、郑、狄等国,都是春秋时期的重要诸侯国,它们之间的互动和冲突,构成了这一时期历史的主要内容。
文中提到的‘秦师过周北门’、‘秦人入滑’、‘晋人及姜戎败秦师于殽’等事件,展示了秦国在春秋时期的扩张野心和晋国的强大军事实力。秦国试图通过战争扩大自己的领土,而晋国则通过联合其他势力来抵御秦国的侵略。
文中还提到了许多外交礼仪,如‘齐侯使国归父来聘’、‘齐国庄子来聘’等,这些聘问活动反映了诸侯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和相互尊重的礼仪。聘问不仅是外交手段,也是展示国家实力和文化的重要方式。
此外,文中还记载了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晋文公、郑穆公、先轸等,他们在当时的政治和军事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晋文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贤君,他的治国理念和军事才能对晋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先轸则是晋国的名将,他在殽之战中击败秦军,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
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反常的自然现象,如‘陨霜不杀草,李、梅实’,这些现象在当时被视为不祥之兆,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对天命的信仰。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还展示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文化习俗和人们的思想观念。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结构,以及古人对战争、礼仪、天命等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