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庄公-庄公十四年-原文
【经】
十有四年春,齐人、陈人、曹人伐宋。
夏,单伯会伐宋。
秋七月,荆入蔡。
冬,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
【传】
十四年春,诸侯伐宋,齐请师于周。
夏,单伯会之,取成于宋而还。
郑厉公自栎侵郑,及大陵,获傅瑕。傅瑕曰:“苟舍我,吾请纳君。”与之盟而赦之。六月甲子,傅瑕杀郑子及其二子而纳厉公。
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公闻之,问于申繻曰:“犹有妖乎?”对曰:“人之所忌,其气焰以取之,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
厉公入,遂杀傅瑕。使谓原繁曰:“傅瑕贰,周有常刑,既伏其罪矣。纳我而无二心者,吾皆许之上大夫之事,吾愿与伯父图之。且寡人出,伯父无里言;入,又不念寡人,寡人憾焉。”对曰:“先君桓公命我先人典司宗祏。社稷有主而外其心,其何贰如之?苟主社稷,国内之民其谁不为臣?臣无二心,天之制也。子仪在位十四年矣,而谋召君者,庸非贰乎。庄公之子犹有八人,若皆以官爵行赂,劝贰而可以济事,君其若之何?臣闻命矣。”乃缢而死。
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
秋七月,楚入蔡。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者,其如蔡哀侯乎。”
冬,会于鄄,宋服故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庄公-庄公十四年-译文
【经】
十四年春天,齐国、陈国、曹国联合攻打宋国。
夏天,单伯参与攻打宋国。
秋天七月,楚国入侵蔡国。
冬天,单伯与齐侯、宋公、卫侯、郑伯在鄄地会面。
【传】
十四年春天,诸侯国攻打宋国,齐国向周朝请求援军。
夏天,单伯参与攻打宋国,与宋国达成协议后返回。
郑厉公从栎地入侵郑国,到达大陵,俘获了傅瑕。傅瑕说:“如果放了我,我愿意帮助您复位。”郑厉公与他结盟并赦免了他。六月甲子日,傅瑕杀死了郑子及其两个儿子,帮助郑厉公复位。
起初,郑国南门内有一条内蛇和一条外蛇争斗,内蛇死了。六年后,郑厉公复位。郑厉公听说这件事后,问申繻:“这是不是还有妖异?”申繻回答说:“人们所畏惧的,是因为他们的气势和火焰,妖异是由人引起的。人如果没有过错,妖异不会自己产生。人如果背离了常道,妖异就会兴起,所以会有妖异。”
郑厉公复位后,立即杀死了傅瑕。他对原繁说:“傅瑕有二心,按照周朝的法律,他已经伏法了。那些帮助我复位并且没有二心的人,我都愿意让他们担任上大夫的职位,我希望与伯父您一起谋划。而且我流亡在外时,伯父没有为我说话;我复位后,伯父也没有关心我,我感到遗憾。”原繁回答说:“先君桓公命令我的祖先掌管宗庙。国家有君主却心怀二心,这怎么能算是二心呢?如果君主能够治理国家,国内的百姓谁不愿意做臣子呢?臣子没有二心,这是天意。子仪在位十四年,却谋划召您回来,这难道不是二心吗?庄公的儿子还有八人,如果他们都用官爵来行贿,鼓励二心而能够成功,您该怎么办呢?我已经听到您的命令了。”于是原繁自缢而死。
蔡哀侯因为莘地的事情,用绳子绑住息妫并告诉楚王。楚王到息国,用食物招待息妫,随后灭掉了息国。楚王带着息妫回国,生下了堵敖和成王,但息妫一直没有说话。楚王问她,她回答说:“我一个妇人却侍奉两个丈夫,即使不能死,又有什么可说的呢?”楚王因为蔡侯灭掉了息国,于是攻打蔡国。
秋天七月,楚国入侵蔡国。君子说:“《商书》中所说的‘恶行容易传播,就像火在原野上燃烧,无法靠近,但还可以扑灭’,这就像蔡哀侯的情况吧。”
冬天,诸侯在鄄地会面,因为宋国已经臣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庄公-庄公十四年-注解
齐人、陈人、曹人伐宋:指齐国、陈国、曹国联合出兵攻打宋国。这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常见的军事行动,反映了当时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
单伯:单国的君主,单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单伯在此处作为周王室的代表参与诸侯国的会盟。
荆入蔡:荆指楚国,楚国出兵攻打蔡国。楚国在春秋时期逐渐强大,开始向中原地区扩张。
郑厉公:郑国的君主,名突,谥号厉公。他在位期间经历了多次流亡和复位,反映了郑国内部的政治动荡。
傅瑕:郑国的大夫,曾支持郑厉公复位,但后来被郑厉公所杀。
内蛇与外蛇斗:这是古代的一种占卜现象,蛇斗被视为不祥之兆,预示着国家的动荡或君主的更替。
申繻:郑国的大夫,负责占卜和解释天象。
蔡哀侯:蔡国的君主,名献舞,谥号哀侯。他在位期间蔡国被楚国所灭。
息妫:息国的公主,后成为蔡哀侯的妻子。息国被楚国所灭后,她被楚王俘虏并成为楚王的妃子。
堵敖及成王:堵敖是楚国的君主,成王是他的儿子。息妫为楚王生了这两个儿子。
鄄:地名,位于今山东省鄄城县,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会盟的地点之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庄公-庄公十四年-评注
这段文本记载了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复杂关系和频繁的战争。齐国、陈国、曹国联合伐宋,单伯作为周王室的代表参与会盟,反映了周王室在诸侯国之间的调解作用。楚国攻打蔡国并俘虏蔡哀侯的妻子息妫,显示了楚国在中原地区的扩张野心。
郑厉公的复位和傅瑕的背叛,揭示了郑国内部的政治斗争和权力更迭。内蛇与外蛇斗的占卜现象,反映了古人对天象的重视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申繻的解释强调了人的行为对国家命运的影响,体现了古代天人感应的思想。
蔡哀侯的悲剧和息妫的遭遇,揭示了春秋时期女性在政治斗争中的无奈和悲惨命运。楚国的强大和扩张,预示了战国时期楚国在中原地区的进一步崛起。
这段文本不仅记录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政治斗争和思想观念。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描述,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