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酪-原文
释名牛,羊,水牛,马乳,并可作酪。
水牛乳作者,浓厚味胜。
气味甘,酸,寒,无毒。
主治热毒,止渴,解散发利,除胸中虚热,身面上热疮,肌疮,止烦渴热闷,心膈热痛。
润燥利肠,摩肿,生精血,补虚损,壮颜色。
附方火丹瘾疹;以酪和盐煮热,摩之即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酪-译文
释名:牛、羊、水牛的乳汁都可以用来制作奶酪。其中水牛的乳汁制作的奶酪,味道浓郁,口感更胜一筹。
气味:甘甜、酸味、性寒,没有毒性。
主治:可以治疗热毒、止渴、解热、发汗、利便,消除胸中的虚热,治疗身体和脸上的热疮,肌肉上的疮伤,止住烦渴和热闷,缓解心胸部位的热痛。还能滋润干燥、促进肠道蠕动,消肿,生成精血,补充虚弱,增强肤色。
附方:治疗火丹和瘾疹;将奶酪与盐一起煮热,然后按摩患处,即可消除症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酪-注解
牛:指牛这种家畜,在中国古代,牛是重要的劳动力,同时也被用于祭祀和食用。
羊:指羊这种家畜,羊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如吉祥、纯洁等,同时也是重要的食物来源。
水牛:指生活在水边的牛,在中国南方较为常见,其乳制品也较为著名。
马乳:指马的乳汁,虽然不常用于食用,但在某些地区和民族中,马乳被视为一种饮品。
酪:指由牛奶、羊奶或马乳制成的乳制品,类似于现代的酸奶或奶酪。
水牛乳作者:这里可能是指水牛乳的制作者,或者是用水牛乳制作酪的人。
浓厚味胜:指水牛乳制成的酪味道浓郁,品质胜过其他乳制品。
甘:味道甜,指药物或食物的味道。
酸:味道酸,指药物或食物的味道。
寒:性质寒凉,指药物或食物的性质,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无毒:指药物或食物没有毒性,对人体无害。
热毒:指由热邪引起的疾病,如发热、口渴等。
止渴:解除口渴的感觉。
解散发利:疏散体内的热邪,使其发散出去。
除胸中虚热:消除胸部的虚热症状。
身面上热疮:身体和面部出现的由热邪引起的疮疹。
肌疮:皮肤上的疮疹。
止烦渴热闷:消除烦躁、口渴和热闷的感觉。
心膈热痛:心脏和膈膜部位的热痛。
润燥利肠:使肠道润滑,有助于排便。
摩肿:按摩肿胀的部位,以减轻肿胀。
生精血:有助于生成精血,增强体质。
补虚损:补充身体虚弱和损伤。
壮颜色:使面色红润,增强体魄。
火丹瘾疹:一种皮肤病,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色的丘疹。
以酪和盐煮热,摩之即消:使用酪和盐混合煮热后,涂抹在患处,可以消除火丹瘾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酪-评注
释名牛,羊,水牛,马乳,并可作酪。此句开篇即点明了酪的来源,包括牛、羊、水牛和马乳,这些都是制作酪的原材料。在中国古代,乳制品的加工与食用历史悠久,酪作为一种乳制品,其制作方法与营养价值在古代文献中多有记载。水牛乳作者,浓厚味胜。这里的‘水牛乳作者’指的是以水牛乳为原料制作酪,而‘浓厚味胜’则表明水牛乳制作的酪味道更为醇厚,口感更佳,这在古代可能是因为水牛乳的特性使其在制作酪时具有独特的风味。
气味甘,酸,寒,无毒。此句对酪的气味进行了描述,甘、酸、寒是酪的味道和性质,‘甘’表示酪的味道甜美,‘酸’则说明其带有一定的酸味,‘寒’表明酪性凉,适合夏季食用,‘无毒’则说明酪对人体无害,可以放心食用。
主治热毒,止渴,解散发利,除胸中虚热,身面上热疮,肌疮,止烦渴热闷,心膈热痛。此段文字详细介绍了酪的药用价值。‘热毒’、‘止渴’、‘解散发利’等表述,反映了酪在古代医学中对于治疗热病、解渴、散热等功效的认识。‘除胸中虚热’、‘身面上热疮’、‘肌疮’等具体病症的提及,则进一步说明了酪在治疗这些疾病时的应用。
润燥利肠,摩肿,生精血,补虚损,壮颜色。此句继续阐述酪的药用价值,‘润燥利肠’表明酪有助于润肠通便,‘摩肿’则说明酪可用于消肿,‘生精血’、‘补虚损’、‘壮颜色’等表述,则揭示了酪在滋补身体、增强体质方面的作用。
附方火丹瘾疹;以酪和盐煮热,摩之即消。此句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药用方剂,用于治疗火丹和瘾疹。火丹和瘾疹是古代常见的皮肤病,这里提到的方剂利用酪和盐煮热后涂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的功效,体现了古代中医对于疾病治疗的实践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