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豕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豕-原文

释名猪、豚、加(一指公猪)、志(指母猪)。

气味加猪肉:酸、冷、无毒(一般猪肉:苦、微寒、有小毒。)

猪油:甘、微寒、无毒。

猪肝:苦、温、无毒。

猪肾(猪腰子):咸、冷、无毒。

猪胰:甘、平、微毒。

猪肚(即猪胃)猪肚(即猪胃):甘、微温、无毒。

猪脬(猪膀胱,俗称猪尿胞):甘、咸、寒、无毒。

猪胆:苦、寒、无毒。

母猪蹄:甘、咸、小寒、无毒。

主治母猪蹄:妇女无乳。

用母猪蹄一具,加水二斗煮成五、六升饮服。

或加通草六分亦可。

又方:用母猪蹄四枚,加水二斗,煮成一斗,放入土瓜根、通草、漏芦各三两,再煮至六升,去渣,加葱、豉作粥或汤吃。

如身觉热并有微汗即为有效。

乳若不通,可再次服药。

痈疽发背。

用母猪蹄一双、通草六分,棉裹煮汤吃。

猪胆:时泻时止。

久而不愈。

用黄连末、黄蘖末各一两,以猪胆煮熟,和末为丸,如绿豆大。

每取适量,米汤送服。

此方名“二圣丸”。

赤白痢。

腊月收集猪胆百个,都装入黑豆,加麝香少许,阴干,每取五、七粒,研为末,生姜汤调服。

小便不通。

用猪胆一个,热酒和服。

消渴不通。

用雄猪胆五个、天花粉一两,同煎,调成丸子,如芡子大。

每取二丸,含中咽汁。

一天二次。

疔疮恶肿。

用猪胆风干,和生葱捣烂 ,敷患处。

目翳、目盲。

取猪用文火煎稠,调成丸子,如黍米大。

每纳一粒放眼中,有效。

目赤肿痛。

用猪胆汁一枚,和盐碌五分点眼。

汤火伤疮。

用猪胆调黄蘖末涂搽。

猪脬:梦中遗尿。

用猪脬洗净,炙过吃下。

产后遗尿。

用猪脬、猪肚各一个,以糯米半升放入脬内,然后将脬放入肚内,加五味煮食。

疝气坠痛。

用猪脬一个,洗净,放入小茄香、大茴香、破故纸、川栋子等分,将脬填满,再加青盐一块,扎定。

酒煮熟,吃脬留药。

药再焙过,捣丸服下。

阴茎生疮。

用猪脬一个连尿去一半留一半,在煅红的砖上焙干,研为末,加入黄丹一钱,调匀敷疮上。

三、五次即愈。

敷药前,患处须用葱椒汤洗净。

猪胰:肺气咳嗽。

用猪胰一具,苦酒煮食,不过二服可见效。

拔去去翳。

用猪胰子五钱、蕤仁五分、青盐一钱,共捣为泥。

每取少许点眼,取下翳膜为效。

赤白癜风。

用猪胰一具,酒浸一时,饭上蒸熟吃下。

不过十具即见效。

手足皲裂。

用酒泡猪胰洗擦。

猪肾:肾虚遗精。

用猪肾一枚,切开去膜,填入附子末一钱,湿纸裹好,煨熟,空心吃下,并饮酒一杯。

不过三、五服,即见效。

肾虚阳萎。

用阉猪肾一对,切片,同枸杞叶半斤,加豉汁一碗,椒、盐适量,一起煮汤吃。

肾虚腰痛。

用猪腰子一个,切片,以椒、盐淹去腥水,加杜仲末三钱,包在荷圳中煨食,酒送下。

老人耳聋。

用猪肾一对,去膜,切小,以粳米二合、葱白二根、薤白七根、人参二分、防风一分,同煮粥吃。

突患肿满。

用猪肾破开,填入甘遂末一钱,纸裹好,煨熟吃下。

以小便通畅为效,否则须再服。

突然咳嗽。

用猪肾二枚、干姜三两,加水七升,煮至二升,饮服取汗。

久泄不止。

用猪肾一个,破开,加放骨碎补末,煨熟吃下。

极效。

赤白痢,腰痛。

用猪肾二枚,研烂,加入陈皮、椒、酱作馄饨,空心时吃下。

赤白带。

常用猪肾炙食。

崩中漏下。

治方同上。

产后虚汗、发热、肢体疼痛(此病亦名蓐劳)。

用猪肾一对,切小,水三繁荣昌盛,粳米半合,加椒、盐、葱白煮粥吃。

又方:用猪肾同葱、豉一起作汤吃。

猪肝:休息痢。

用阉猪肝一具,切成片,杏仁(炒)一两,同放入锅内,加童便二升,文火煎干,取食。

一天食一次。

浮肿胀满。

用猪肝一具,洗净切小,加葱、豉、姜、椒、炙食或煮汤吃。

水肿尿涩。

取猪尖三块、绿豆四撮、陈仓米一合,同水煮粥吃,毒从小便排出。

肝热目赤。

用猪肝一具,切薄,水洗净,调五味吃。

打击青肿。

炙猪肝贴痛处。

猪油:赤白带。

炼猪油三合、酒五合,煎开,一次服下。

大小便不通,用猪油、姜汁各二升,微火上煎至二升,加酒五合同煎,分次服。

上气咳嗽。

用猪油四两,煮开多次,切小,和酱醋吃下。

手足皲破。

用猪脂化热酒中擦洗。

口疮塞咽。

用猪油、白蜜各一斤,黄连末一两,合煎取汁、熬浓。

每服枣大一团,一天服五次。

瘰疬。

用猪油淹生地黄,煮开六、七次,涂患处。

加猪肉:小儿刮肠痢疾(噤口闭目)。

用精猪肉一两,切花天酒地,炙香。

以腻粉末半钱铺上令食,或信纸闻香味,即可进食。

上气咳嗽。

用猪肉切成短条,猪油煎熟吃下。

破伤风肿。

取新杀的猪肉,乘热割下小片贴患处。

连换三片,即可消肿。

打伤青肿。

炙猪肉贴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豕-译文

猪的名称有猪、豚、加(专指公猪)、志(专指母猪)。

猪肉的气味:加猪肉味道酸、性冷、无毒(一般猪肉味道苦、性微寒、有小毒)。猪油味道甜、性微寒、无毒。猪肝味道苦、性温、无毒。猪肾(猪腰子)味道咸、性冷、无毒。猪胰味道甜、性平、微毒。猪肚(即猪胃)味道甜、性微温、无毒。猪脬(猪膀胱,俗称猪尿胞)味道甜、咸、性寒、无毒。猪胆味道苦、性寒、无毒。母猪蹄味道甘、咸、性小寒、无毒。

主治:母猪蹄可以治疗妇女无乳。使用母猪蹄一个,加水二斗煮成五、六升后饮用。或者加入通草六分也可以。还有一方:使用母猪蹄四枚,加水二斗,煮成一斗,放入土瓜根、通草、漏芦各三两,再煮至六升,去渣,加入葱、豉做成粥或汤食用。如果身体感觉发热并有微微出汗,就是有效。如果乳汁不通,可以再次服药。治疗痈疽发背。使用母猪蹄一双、通草六分,用棉裹好煮汤饮用。

猪胆可以治疗时泻时止的病症,如果久治不愈。使用黄连末、黄蘖末各一两,用猪胆煮熟,和末做成丸子,如绿豆大小。每次取适量,用米汤送服。这个方子叫做‘二圣丸’。治疗赤白痢疾。在腊月收集猪胆一百个,都装入黑豆中,加入少许麝香,阴干,每次取五、七粒,研成末,用生姜汤调服。

治疗小便不通。使用猪胆一个,与热酒一起服用。治疗消渴不通。使用雄猪胆五个、天花粉一两,一起煎煮,调成丸子,如芡子大小。每次取两丸,含在口中咽下汁液。一天两次。治疗疔疮恶肿。使用猪胆风干,和生葱捣烂,敷在患处。治疗目翳、目盲。取猪用文火煎稠,调成丸子,如黍米大小。每次取一粒放入眼中,有效。治疗目赤肿痛。使用猪胆汁一枚,和盐碌五分点眼。

治疗汤火伤疮。使用猪胆调黄蘖末涂搽。猪脬可以治疗梦中遗尿。使用猪脬洗净,炙过吃下。产后遗尿。使用猪脬、猪肚各一个,放入糯米半升在脬内,然后将脬放入肚内,加入五味煮食。治疗疝气坠痛。使用猪脬一个,洗净,放入小茄香、大茴香、破故纸、川栋子等分,将脬填满,再加入青盐一块,扎定。

用酒煮熟,吃脬留药。药再焙过,捣成丸子服下。治疗阴茎生疮。使用猪脬一个连尿去一半留一半,在煅红的砖上焙干,研成末,加入黄丹一钱,调匀敷在疮上。三、五次即愈。敷药前,患处须用葱椒汤洗净。猪胰可以治疗肺气咳嗽。使用猪胰一具,用苦酒煮食,不过两服即可见效。

拔去翳膜。使用猪胰子五钱、蕤仁五分、青盐一钱,共捣成泥。每次取少许点眼,取下翳膜为效。治疗赤白癜风。使用猪胰一具,用酒浸泡一小时,饭上蒸熟吃下。不过十具即见效。治疗手足皲裂。使用酒泡猪胰洗擦。

猪肾可以治疗肾虚遗精。使用猪肾一枚,切开去膜,填入附子末一钱,用湿纸裹好,煮熟,空腹吃下,并饮酒一杯。不过三、五服,即见效。治疗肾虚阳萎。使用阉猪肾一对,切片,同枸杞叶半斤,加豉汁一碗,椒、盐适量,一起煮汤吃。

治疗肾虚腰痛。使用猪腰子一个,切片,用椒、盐淹去腥水,加杜仲末三钱,包在荷圳中煨食,酒送下。老人耳聋。使用猪肾一对,去膜,切小,以粳米二合、葱白二根、薤白七根、人参二分、防风一分,同煮粥吃。

突然患肿满。使用猪肾破开,填入甘遂末一钱,用纸裹好,煮熟吃下。以小便通畅为效,否则须再服。突然咳嗽。使用猪肾二枚、干姜三两,加水七升,煮至二升,饮服取汗。久泄不止。使用猪肾一个,破开,加放骨碎补末,煮熟吃下。极效。治疗赤白痢疾,腰痛。使用猪肾二枚,研烂,加入陈皮、椒、酱作馄饨,空腹时吃下。

治疗赤白带。常用猪肾炙食。治疗崩中漏下。治方同上。产后虚汗、发热、肢体疼痛(此病亦名蓐劳)。使用猪肾一对,切小,水三繁荣昌盛,粳米半合,加椒、盐、葱白煮粥吃。

又方:使用猪肾同葱、豉一起作汤吃。猪肝可以治疗休息痢。使用阉猪肝一具,切成片,杏仁(炒)一两,同放入锅内,加童便二升,文火煎干,取食。一天食一次。

治疗浮肿胀满。使用猪肝一具,洗净切小,加葱、豉、姜、椒、炙食或煮汤吃。治疗水肿尿涩。取猪尖三块、绿豆四撮、陈仓米一合,同水煮粥吃,毒从小便排出。治疗肝热目赤。使用猪肝一具,切薄,水洗净,调五味吃。

打击青肿。炙猪肝贴在痛处。猪油可以治疗赤白带。炼猪油三合、酒五合,煎开,一次服下。大小便不通,使用猪油、姜汁各二升,微火上煎至二升,加酒五合同煎,分次服。

治疗上气咳嗽。使用猪油四两,煮开多次,切小,和酱醋吃下。手足皲破。使用猪脂化热酒中擦洗。口疮塞咽。使用猪油、白蜜各一斤,黄连末一两,合煎取汁、熬浓。

每次服枣大一团,一天服五次。治疗瘰疬。使用猪油淹生地黄,煮开六、七次,涂患处。加猪肉可以治疗小儿刮肠痢疾(噤口闭目)。使用精猪肉一两,切花天酒地,炙香。

以腻粉末半钱铺上令食,或信纸闻香味,即可进食。治疗上气咳嗽。使用猪肉切成短条,猪油煎熟吃下。治疗破伤风肿。取新杀的猪肉,乘热割下小片贴在患处。连换三片,即可消肿。治疗打伤青肿。炙猪肉贴在上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豕-注解

猪:家畜的一种,哺乳纲猪科,体型较大,毛色通常为白色,肉质鲜美,是重要的肉食来源。

豚:古人对猪的一种别称,有时也指野猪。

加:指公猪,有时也指猪的雄性。

志:指母猪,即母猪。

气味:指食物的味道和性质。

酸:味道的一种,通常指酸味。

冷:性质的一种,指食物或药物具有清凉的性质。

无毒:指食物或药物对人体没有毒性。

苦:味道的一种,通常指苦味。

温:性质的一种,指食物或药物具有温热的性质。

咸:味道的一种,通常指咸味。

甘:味道的一种,通常指甜味。

平:性质的一种,指食物或药物性质平和。

微毒:指食物或药物具有轻微的毒性。

小寒:性质的一种,指食物或药物具有轻微的寒性。

主治:指治疗某种疾病的药物或方法。

乳:母乳,指妇女分泌的乳汁。

无乳:指妇女没有乳汁分泌。

痈疽发背:中医术语,指背部生有痈疽等皮肤病。

赤白痢:中医术语,指大便中混有红色和白色脓血。

小便不通:中医术语,指小便困难或无法排出。

消渴:中医术语,指口渴多饮,尿频量多等症状。

疔疮恶肿:中医术语,指皮肤上的恶疮或肿瘤。

目翳、目盲:中医术语,指眼睛的视力障碍或失明。

目赤肿痛:中医术语,指眼睛红肿疼痛。

汤火伤疮:中医术语,指被热水或火焰烧伤的伤口。

遗尿:中医术语,指夜间或白天不自主地排尿。

疝气:中医术语,指腹部器官通过腹壁缺陷突出体外。

阴茎生疮:中医术语,指阴茎上出现的疮口。

肺气咳嗽:中医术语,指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

拔去翳:中医术语,指去除眼内的翳膜。

赤白癜风:中医术语,指皮肤上出现的红色或白色斑点。

手足皲裂:中医术语,指手脚皮肤裂开。

肾虚:中医术语,指肾脏功能不足。

遗精:中医术语,指男性在睡眠中无意识射精。

阳萎:中医术语,指男性性功能障碍,无法勃起。

腰痛:中医术语,指腰部疼痛。

耳聋:中医术语,指听力下降或丧失。

肿满:中医术语,指身体某部位肿胀。

咳嗽:中医术语,指肺部疾病引起的咳嗽。

泄:中医术语,指腹泻。

休息痢:中医术语,指慢性腹泻。

浮肿胀满:中医术语,指身体浮肿。

水肿:中医术语,指体内水分过多。

上气咳嗽:中医术语,指呼吸不畅,伴有咳嗽。

口疮:中医术语,指口腔内的疮口。

瘰疬:中医术语,指颈部淋巴结肿大。

刮肠:中医术语,指腹泻。

噤口闭目:中医术语,指不愿意进食,眼睛紧闭。

腻粉末:中医术语,指粘稠的粉末。

上气:中医术语,指呼吸不畅,感觉气上不来。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豕-评注

释名猪、豚、加(一指公猪)、志(指母猪)。气味加猪肉:酸、冷、无毒(一般猪肉:苦、微寒、有小毒。)猪油:甘、微寒、无毒。猪肝:苦、温、无毒。猪肾(猪腰子):咸、冷、无毒。猪胰:甘、平、微毒。猪肚(即猪胃)猪肚(即猪胃):甘、微温、无毒。猪脬(猪膀胱,俗称猪尿胞):甘、咸、寒、无毒。猪胆:苦、寒、无毒。母猪蹄:甘、咸、小寒、无毒。

此段古文是对猪的不同部位及其药性的详细描述。其中,‘释名’部分对猪的不同种类进行了命名,体现了古人对动物分类的细致。‘气味’部分则是对猪不同部位药性的描述,这些描述基于古人的经验,反映了古人对食物和药物性质的认识。这些药性描述为后世的中医药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主治母猪蹄:妇女无乳。用母猪蹄一具,加水二斗煮成五、六升饮服。或加通草六分亦可。又方:用母猪蹄四枚,加水二斗,煮成一斗,放入土瓜根、通草、漏芦各三两,再煮至六升,去渣,加葱、豉作粥或汤吃。如身觉热并有微汗即为有效。乳若不通,可再次服药。

这段文字描述了母猪蹄在中医中的药用价值,特别是对于妇女无乳的情况。通过煮食母猪蹄,结合其他草药,以达到催乳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体现了中医的食疗和药疗相结合的特点,强调食物和药物的双重作用。

痈疽发背。用母猪蹄一双、通草六分,棉裹煮汤吃。

此段文字描述了母猪蹄在治疗痈疽发背中的应用。痈疽发背是一种皮肤感染性疾病,中医认为其病因为热毒内蕴。使用母猪蹄煮汤食用,可能是基于母猪蹄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猪胆:时泻时止。久而不愈。用黄连末、黄蘖末各一两,以猪胆煮熟,和末为丸,如绿豆大。每取适量,米汤送服。此方名“二圣丸”赤白痢。

此段文字介绍了猪胆在治疗腹泻中的应用。猪胆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结合黄连和黄蘖末,制成丸剂,用于治疗赤白痢疾。这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赤白癜风。用猪胰一具,酒浸一时,饭上蒸熟吃下。不过十具即见效。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胰在治疗赤白癜风中的应用。猪胰被认为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通过酒浸泡后蒸熟食用,可能有助于改善皮肤状况。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皮肤病时注重内外兼治的特点。

手足皲裂。用酒泡猪胰洗擦。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胰在治疗手足皲裂中的应用。猪胰被认为具有滋润皮肤的作用,通过酒泡后洗擦,可能有助于缓解皲裂症状。这体现了中医治疗皮肤病时注重外用药物的特点。

肾虚遗精。用猪肾一枚,切开去膜,填入附子末一钱,湿纸裹好,煨熟,空心吃下,并饮酒一杯。不过三、五服,即见效。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肾在治疗肾虚遗精中的应用。猪肾被认为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结合附子末等药物,制成药膳食用,可能有助于改善肾虚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整体调理的特点。

肾虚腰痛。用猪腰子一个,切片,以椒、盐淹去腥水,加杜仲末三钱,包在荷圳中煨食,酒送下。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腰子在治疗肾虚腰痛中的应用。猪腰子被认为具有补肾壮腰的作用,结合杜仲末等药物,制成药膳食用,可能有助于缓解腰痛症状。这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辨证施治的特点。

老人耳聋。用猪肾一对,去膜,切小,以粳米二合、葱白二根、薤白七根、人参二分、防风一分,同煮粥吃。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肾在治疗老人耳聋中的应用。猪肾被认为具有补肾聪耳的作用,结合粳米、葱白、薤白、人参、防风等药物,制成粥食用,可能有助于改善听力。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整体调理的特点。

突患肿满。用猪肾破开,填入甘遂末一钱,纸裹好,煨熟吃下。以小便通畅为效,否则须再服。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肾在治疗突患肿满中的应用。猪肾被认为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结合甘遂末等药物,制成药膳食用,可能有助于缓解水肿症状。这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辨证施治的特点。

突然咳嗽。用猪肾二枚、干姜三两,加水七升,煮至二升,饮服取汗。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肾在治疗突然咳嗽中的应用。猪肾被认为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结合干姜等药物,制成药汤饮用,可能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辨证施治的特点。

久泄不止。用猪肾一个,破开,加放骨碎补末,煨熟吃下。极效。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肾在治疗久泄不止中的应用。猪肾被认为具有固涩止泻的作用,结合骨碎补末等药物,制成药膳食用,可能有助于改善腹泻症状。这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辨证施治的特点。

赤白带。常用猪肾炙食。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肾在治疗赤白带中的应用。猪肾被认为具有收敛止带的作用,通过炙食,可能有助于改善带下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食疗的特点。

崩中漏下。治方同上。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肾在治疗崩漏中的应用,与治疗赤白带的方法相同。这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相似症状采用相似治疗方法的特点。

产后虚汗、发热、肢体疼痛(此病亦名蓐劳)。用猪肾一对,切小,水三繁荣昌盛,粳米半合,加椒、盐、葱白煮粥吃。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肾在治疗产后虚汗、发热、肢体疼痛中的应用。猪肾被认为具有补益气血的作用,结合粳米、椒、盐、葱白等,制成粥食用,可能有助于改善产后虚弱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食疗的特点。

休息痢。用阉猪肝一具,切成片,杏仁(炒)一两,同放入锅内,加童便二升,文火煎干,取食。一天食一次。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肝在治疗休息痢中的应用。猪肝被认为具有补肝养血的作用,结合杏仁等药物,制成药膳食用,可能有助于改善痢疾症状。这体现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食疗的特点。

浮肿胀满。用猪肝一具,洗净切小,加葱、豉、姜、椒、炙食或煮汤吃。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肝在治疗浮肿胀满中的应用。猪肝被认为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结合葱、豉、姜、椒等,制成药膳食用,可能有助于缓解水肿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食疗的特点。

水肿尿涩。取猪尖三块、绿豆四撮、陈仓米一合,同水煮粥吃,毒从小便排出。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尖在治疗水肿尿涩中的应用。猪尖被认为具有利水消肿的作用,结合绿豆、陈仓米等,制成粥食用,可能有助于缓解水肿和尿涩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食疗的特点。

肝热目赤。用猪肝一具,切薄,水洗净,调五味吃。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肝在治疗肝热目赤中的应用。猪肝被认为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通过洗净切片后食用,可能有助于改善眼部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食疗的特点。

打击青肿。炙猪肝贴痛处。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肝在治疗打击青肿中的应用。猪肝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通过炙制后贴于痛处,可能有助于缓解青肿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外治的特点。

炼猪油三合、酒五合,煎开,一次服下。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油在治疗赤白带中的应用。猪油被认为具有润燥通便的作用,结合酒煎煮后服用,可能有助于改善便秘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食疗的特点。

大小便不通,用猪油、姜汁各二升,微火上煎至二升,加酒五合同煎,分次服。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油在治疗大小便不通中的应用。猪油被认为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结合姜汁和酒煎煮后分次服用,可能有助于缓解便秘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食疗的特点。

上气咳嗽。用猪油四两,煮开多次,切小,和酱醋吃下。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油在治疗上气咳嗽中的应用。猪油被认为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结合酱醋食用,可能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食疗的特点。

手足皲破。用猪脂化热酒中擦洗。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脂在治疗手足皲破中的应用。猪脂被认为具有滋润皮肤的作用,通过热酒擦洗,可能有助于缓解皲裂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外用药物的特点。

口疮塞咽。用猪油、白蜜各一斤,黄连末一两,合煎取汁、熬浓。每服枣大一团,一天服五次。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油在治疗口疮塞咽中的应用。猪油被认为具有润喉止痛的作用,结合白蜜和黄连末煎煮后服用,可能有助于缓解口腔疼痛。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食疗的特点。

瘰疬。用猪油淹生地黄,煮开六、七次,涂患处。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油在治疗瘰疬中的应用。猪油被认为具有润燥解毒的作用,结合生地黄煮制后涂于患处,可能有助于缓解瘰疬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外治的特点。

小儿刮肠痢疾(噤口闭目)。用精猪肉一两,切花天酒地,炙香。以腻粉末半钱铺上令食,或信纸闻香味,即可进食。

此段文字描述了精猪肉在治疗小儿刮肠痢疾中的应用。精猪肉被认为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通过炙香后食用,可能有助于改善痢疾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食疗的特点。

上气咳嗽。用猪肉切成短条,猪油煎熟吃下。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肉在治疗上气咳嗽中的应用。猪肉被认为具有补中益气的作用,结合猪油煎制后食用,可能有助于缓解咳嗽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食疗的特点。

破伤风肿。取新杀的猪肉,乘热割下小片贴患处。连换三片,即可消肿。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肉在治疗破伤风肿中的应用。猪肉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通过贴患处,可能有助于缓解肿胀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外治的特点。

打伤青肿。炙猪肉贴上。

此段文字描述了猪肉在治疗打伤青肿中的应用。猪肉被认为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通过炙制后贴于患处,可能有助于缓解青肿症状。这反映了中医治疗疾病时注重外治的特点。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兽部-豕》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30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