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人部-人尿

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人部-人尿-原文

释名溲、小便、轮回酒、还元汤。

气味咸、寒、无毒。(入药以用童便为好)

主治久嗽涕唾,肺痿,时发寒热,颊赤气急。

用童便(去头尾少许)五合,浸泡破开的大粉甘草一寸,露一夜,去掉甘草,清晨一次服下。

或加甘草末一钱同服亦可。

一天服一剂。

儿童须忌食五辛热物。

吐血、鼻血。

用人悄少姜汁调交服一升。

绞肠沙痛。

用童便饮即止。

休息痢。

用杏仁去皮、面炒,研为末;另以猪肝一具,切片,洗净。

在锅中放一层肝,一层杏仁,铺尽,加童便二升同煎干。

放冷后任意取食。

跌打损伤。

用童便加酒少许饮服。

痔疮肿痛。

用热童便加矾三分服下。

一天服二、三次,有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人部-人尿-译文

解释名称:溲,小便;轮回酒,还元汤。

味道:咸、寒、无毒。(入药最好用童子的小便。)

主治:久咳、涕唾,肺痿,时常发作寒热,脸颊发红,呼吸急促。使用童子小便(去掉头尾少许)五合,浸泡切开的粉甘草一寸,露天一夜,去掉甘草,清晨一次服下。或者加入甘草末一钱一起服用也可以。一天服用一剂。儿童需要忌食辛辣、热性的食物。

治疗吐血、鼻血。用人尿少量,加入少许姜汁调和后服用一升。

治疗绞肠沙痛。用童子小便饮用即可止疼。

治疗休息痢。用杏仁去皮、炒面,研成粉末;另外用猪肝一具,切片,洗净。在锅中放一层肝,一层杏仁,铺满,加入童子小便二升,一起煎干。放凉后随意食用。

治疗跌打损伤。用童子小便加少许酒饮用。

治疗痔疮肿痛。用热童子小便加三分矾服用。一天服用二到三次,有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人部-人尿-注解

溲:指尿液,古代文献中常用于描述小便。

小便:指人体排出的尿液,是人体代谢废物的一种。

轮回酒:古代民间传说中的一种神奇酒水,具有某种神秘的治疗效果。

还元汤:古代方剂名,可能指一种具有恢复元气、治疗疾病作用的汤剂。

童便:指儿童的小便,古代中医认为童便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可以入药。

咸:味道浓烈,古代中医认为咸味具有软坚散结的作用。

寒:性质寒冷,古代中医认为寒性药物可以清热解毒。

无毒:指药物没有毒性,安全可食用。

久嗽涕唾:指长时间咳嗽、流鼻涕和唾液。

肺痿:中医术语,指肺脏功能衰弱,常见症状为咳嗽、气短等。

时发寒热:指时而发冷,时而发热,是感冒等疾病的常见症状。

颊赤气急:指脸颊发红,呼吸急促,是肺热或肺气不宣的表现。

大粉甘草:指一种药用植物,甘草的一种,具有调和药性、解毒等作用。

吐血、鼻血:指呕吐血液或鼻孔出血,是出血性疾病的表现。

人悄少姜汁:指少量的人尿和姜汁混合,古代认为这种混合物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绞肠沙痛:指腹部剧烈疼痛,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肠绞痛。

休息痢:中医术语,指痢疾间歇发作,症状时轻时重。

杏仁:指杏树的种子,具有润肺止咳、平喘等作用。

猪肝:猪的肝脏,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矾:一种矿物,古代常用于制作药物,具有收敛、消炎等作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人部-人尿-评注

释名溲、小便、轮回酒、还元汤,这四种名称的并列,首先体现了古人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象征意义的追求。溲和小便都是对尿液的基本称呼,而轮回酒和还元汤则赋予了尿液更深层次的寓意。轮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指生死轮回,而还元则意味着回归本源,这表明古人在使用尿液这一自然产物时,不仅着眼于其实用性,还赋予了其神秘的文化色彩。

气味咸、寒、无毒,这是对尿液性质的描述。咸,体现了尿液的味道,寒则说明了其性质,无毒则保证了其安全性。在古代医学中,药物的气味和性质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描述方式体现了古人对药物特性的细致观察和总结。

主治久嗽涕唾,肺痿,时发寒热,颊赤气急,这些病症的列举,揭示了尿液在古代医学中的应用范围。久嗽涕唾、肺痿等都与肺部疾病有关,而时发寒热、颊赤气急则可能涉及免疫系统问题。这说明尿液在古代医学中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用童便(去头尾少许)五合,浸泡破开的大粉甘草一寸,露一夜,去掉甘草,清晨一次服下。或加甘草末一钱同服亦可。一天服一剂,这里的描述详细地说明了尿液在治疗过程中的具体用法。童便的使用,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疗法的重视,而浸泡、露一夜等步骤,则体现了古人对药物制备的严谨态度。

儿童须忌食五辛热物,这是对儿童用药的特别提示。五辛热物在古代医学中指的是辛辣、刺激性食物,儿童体质较弱,食用这些食物可能会影响药物的效果,甚至引发不良反应。

吐血、鼻血。用人悄少姜汁调交服一升,这里的用法体现了尿液在治疗出血症状中的作用。人悄少姜汁的加入,可能是为了调和尿液的味道,增强其疗效。

绞肠沙痛。用童便饮即止,这种直接使用尿液的方法,显示了古人对尿液治疗作用的信任和依赖。

休息痢。用杏仁去皮、面炒,研为末;另以猪肝一具,切片,洗净。在锅中放一层肝,一层杏仁,铺尽,加童便二升同煎干。放冷后任意取食,这种结合多种食材和尿液的治疗方法,体现了古人在治疗疾病时的综合思考。

跌打损伤。用童便加酒少许饮服,这里将尿液与酒结合使用,可能是为了增强药物的渗透力和疗效。

痔疮肿痛。用热童便加矾三分服下。一天服二、三次,有效,这种使用热童便的方法,可能是为了通过热敷来缓解痔疮肿痛的症状,矾的加入可能具有收敛作用,增强治疗效果。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人部-人尿》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22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