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珍堂,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历尽多年游历,广泛采集药材,深入研究医药,尤其是中药学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史上的一位伟大人物。他的代表作《本草纲目》凝聚了他毕生的医学和药物学研究成果,对后世影响深远。
年代:成书于明代(1596年)。
内容简要:《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在他多年的实地考察、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基础上完成的,是一部集药物学、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巨著。全书共分为16个部类,收录了1892种药物,其中包括动植物、矿物以及其性味、功能、用途等。李时珍不仅在书中详细列出了药材的种类与功效,还通过考证历代本草书籍中的错误,为中药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本草纲目》在医学界的影响巨大,不仅对中医药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还被多国的医学界所尊重,成为世界中医药的宝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人部-人胞-原文
释名胞衣、胎衣、紫河车、混 沌衣、混元母、佛袈裟、仙人衣。
气味甘、咸、温、无毒。
主治妇女骨蒸劳损。
用紫河车(最好得自初生的男婴)一具,洗净,煮熟,切细,焙干,三研为末,加山药二两、人参一两、白茯苓半两,共研权细,调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以麝香养七日后,每服三、五十丸,温盐汤送下。
此方名“河车丸”安神养血,益气补精。
用紫河车一具,男病和和女胎,女病用男胎,以得自头胎的为好,在淘米水中洗净后,新瓦焙干,研为末(若加淡酒蒸熟。捣晒为末,则药力更好,又无火毒);
败龟板,放童便中泡三天,酥油炙黄,取二两(若用童便泡过,在石上磨净,蒸熟晒研,更好);
黄蘖去皮,盐酒浸炒,取一两半;
杜仲去皮,酥炙,取一半;
牛膝去苗,酒浸后晒干,取一两二钱;
肥生地黄二两半,和砂仁六钱、白茯苓二两一起装袋中,酒煮七次后,去砂仁、茯苓不用,只把地黄捣烂为膏;
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人参(去芦)各一两二钱,夏月再加五味子七钱。
以上各药,除地黄外,共研为末(忌用铁器),然后与地黄膏、酒、糊同做成丸子,如小豆大。
每服八、九十丸,空心服,盐汤送下,冬月则用酒送下。
女子服,可去龟板,加当归二两,以乳煮糊为丸。
男子遗精,女子带下,可另加牡蛎粉一两。
此方补阴之功极重,有夺造化这力故名“大造丸”。
五劳七伤,吐血虚瘦,用初生的紫河车,洗净至清汁流出乃止。
以酒煮烂,捣哪泥,加白茯神末,和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百丸,米汤送下。
忌用铁器煮药。
大小疾。
用初生紫河车一具,洗净后放水中浸几天(春三、夏一、秋五、冬七)取出焙干为末,加羌活、在天麻、防风各半两,白僵蚕、白附子各一两,南星二两,川乌一个,全蝎二十一个,一起研末,再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以朱砂为衣。
每服五十丸,好酒送下。
目赤生翳。
用初生婴儿的紫河车晒干,焙过,研为细末,每日敷眼中,直至病愈。
附方人胞是人出生时所脱掉的胎盘,现在临床上主要用它用为强壮药,但需要服用较长时间才能见效。
如患感冒、腹泻以及有内热口苦等症者,应暂停服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人部-人胞-译文
胞衣、胎衣、紫河车、混沌衣、混元母、佛袈裟、仙人衣。
味道是甜、咸、温,没有毒性。
主要用于治疗妇女因骨蒸劳损引起的疾病。使用紫河车(最好是初生男婴的)一个,洗净后煮熟,切成细末,烘干,研磨成粉末,再加入山药二两、人参一两、白茯苓半两,共同研磨成细末,调和酒和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用麝香养护七天之后,每次服用三、五十丸,用温盐水送服。这个方子叫做‘河车丸’,可以安神养血,益气补精。
使用紫河车一个,男性疾病用女性胎儿,女性疾病用男性胎儿,最好是头胎的。在淘米水中洗净后,用新瓦焙干,研磨成粉末(如果用淡酒蒸熟,再捣碎晒干成粉末,药效更好,而且没有火毒);败龟板放入童便中浸泡三天,用酥油炙炒至黄色,取二两(如果用童便浸泡过,然后在石头上磨净,蒸熟晒干研磨,效果更好);黄柏去皮,用盐酒浸泡炒制,取一两半;杜仲去皮,用酥油炙制,取一半;牛膝去苗,用酒浸泡后晒干,取一两二钱;肥生地黄二两半,与砂仁六钱、白茯苓二两一起装入袋子中,用酒煮七次后,去掉砂仁和茯苓,只把地黄捣烂成膏;天门冬(去心)、麦门冬(去心)、人参(去芦)各一两二钱,夏天再加上五味子七钱。以上各药,除了地黄外,共同研磨成粉末(忌用铁器),然后与地黄膏、酒、糊一起做成丸子,大小如小豆。每次服用八、九十丸,空腹服用,用盐水送服,冬天则用酒送服。女性服用时,可以去掉龟板,加入当归二两,用乳汁煮糊做成丸子。男性遗精,女性带下,可以另外加入牡蛎粉一两。这个方子补阴的功效非常显著,有改变造化的力量,所以叫做‘大造丸’。
五劳七伤,吐血虚瘦,使用初生的紫河车,洗净直到清水流出为止。用酒煮烂,捣成泥,加入白茯神末,混合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一百丸,用米汤送服。忌用铁器煮药。
大小疾病。使用初生紫河车一个,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几天(春天三天、夏天一天、秋天五天、冬天七天)取出焙干成粉末,加入羌活、天麻、防风各半两,白僵蚕、白附子各一两,南星二两,川乌一个,全蝎二十一个,一起研磨成粉末,再加入糊做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用朱砂作为外衣。每次服用五十丸,用好酒送服。
目赤生翳。使用初生婴儿的紫河车晒干,焙过,研磨成细末,每天敷在眼睛中,直到病愈。
人胞是人出生时所脱掉的胎盘,现在在临床上主要用作强壮药,但需要服用较长时间才能见效。如果患有感冒、腹泻以及有内热口苦等症状的人,应暂停服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人部-人胞-注解
胞衣:指胎儿在母体内包裹胎儿的薄膜,也称为胎衣。
胎衣:同胞衣,指胎儿在母体内包裹胎儿的薄膜。
紫河车:中医术语,指胎儿出生后立即取出的胎盘,因其颜色呈紫红色,故称紫河车。
混沌衣:古称,指胎衣。
混元母:道教术语,指宇宙万物的根本和源头。
佛袈裟:佛教用语,指佛教僧侣所穿的长袍。
仙人衣:传说中仙人穿着的衣物,比喻非凡或神秘的事物。
气味:中医术语,指药物的味道和性质。
甘:中医术语,指味道甜,具有补益作用的性质。
咸:中医术语,指味道咸,具有软坚散结作用的性质。
温:中医术语,指性质温和,具有温中散寒作用的性质。
无毒:指药物没有毒性,对人体无害。
骨蒸劳损:中医术语,指因劳伤过度导致的身体虚弱,骨蒸潮热等症状。
山药:中药名,指薯蓣的块茎,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的功效。
人参:中药名,指人参的根,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的功效。
白茯苓:中药名,指茯苓的白色部分,具有渗湿利水、健脾安神的功效。
麝香:中药名,指麝鹿的分泌物,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的功效。
酒:中医术语,指酒类饮品,具有行气活血、温中散寒的功效。
糊:中医术语,指用米粉、面粉等制成的糊状物,用于制作药丸。
梧子:古代计量单位,一梧子约等于一粒梧子大小。
败龟板:中药名,指龟甲的残片,具有滋阴降火、益肾强腰的功效。
童便:中医术语,指儿童的尿液,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酥油:指酥油,一种从牛奶中提炼的油脂,具有滋补身体、润燥的功效。
黄蘖:中药名,指黄柏的树皮,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
杜仲:中药名,指杜仲树的树皮,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
牛膝:中药名,指牛膝的根,具有活血通经、利水通淋的功效。
肥生地黄:中药名,指地黄的块根,具有滋阴补血、清热凉血的功效。
砂仁:中药名,指砂仁的果实,具有化湿开胃、温中止泻的功效。
天门冬:中药名,指天门冬的块根,具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的功效。
麦门冬:中药名,指麦门冬的块根,具有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功效。
五味子:中药名,指五味子的果实,具有收敛止汗、生津止渴的功效。
朱砂:中药名,指朱砂矿石,具有镇惊安神、清热解毒的功效。
羌活:中药名,指羌活的根茎,具有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
天麻:中药名,指天麻的根茎,具有息风止痉、平肝潜阳的功效。
防风:中药名,指防风的根,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的功效。
白僵蚕:中药名,指白僵蚕的干燥体,具有息风止痉、祛风止痛的功效。
白附子:中药名,指白附子的块根,具有祛风止痛、解毒散结的功效。
南星:中药名,指南星的块茎,具有燥湿化痰、祛风止痉的功效。
川乌:中药名,指川乌的块根,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效。
全蝎:中药名,指全蝎的干燥体,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的功效。
人胞:指人出生时所脱掉的胎盘,现在临床上主要用它作为强壮药。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本草纲目-人部-人胞-评注
释名胞衣、胎衣、紫河车、混沌衣、混元母、佛袈裟、仙人衣。
这段文字首先对紫河车这一中药的名称进行了详细的解释。这些名称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胞衣’和‘胎衣’直接指代了其来源,即胎儿的附属物。‘紫河车’则是对其功效的寓意,紫气东来,象征吉祥,河车则暗示其具有补益身体、提升生命力的作用。‘混沌衣’、‘混元母’、‘佛袈裟’、‘仙人衣’等名称,则赋予了紫河车神秘、神圣的色彩,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对药物功效的美好期望。
气味甘、咸、温、无毒。
这一句描述了紫河车的药性。‘甘’味能补虚,‘咸’味能软坚,‘温’性则能温中散寒,‘无毒’则表明其安全性。这些药性特点说明了紫河车适合用于治疗虚弱、寒邪侵袭等症。
主治妇女骨蒸劳损。
此句说明了紫河车的主治功效,即治疗妇女因劳损引起的骨蒸潮热。‘骨蒸劳损’是指因劳伤过度导致的骨蒸潮热、身体虚弱等症状,紫河车以其温补的特性,可以缓解这些症状。
用紫河车(最好得自初生的男婴)一具,洗净,煮熟,切细,焙干,三研为末,加山药二两、人参一两、白茯苓半两,共研权细,调酒、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紫河车丸的制作方法。首先选取初生男婴的紫河车,经过清洗、煮熟、切片、焙干、研磨等工序,再加入山药、人参、白茯苓等药材,最后调制成丸子。这一过程体现了古人对药物制作的严谨态度和对药效的追求。
以麝香养七日后,每服三、五十丸,温盐汤送下。
此句说明了紫河车丸的服用方法。以麝香养丸,既增加了其神秘感,也可能增强了其药效。服用量根据病情轻重而定,温盐汤送下,则体现了中医治疗中注重调和阴阳、平衡寒热的原则。
此方名‘河车丸’安神养血,益气补精。
这句话点明了紫河车丸的功效,即安神、养血、益气、补精。这些功效与紫河车的药性特点相吻合,也反映了古人对中药功效的深刻理解。
以下内容是对其他药方的描述,包括大造丸、大小疾方等,这些药方均以紫河车为主要成分,体现了紫河车在中医治疗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