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百药,唐代历史学者。李百药是唐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北齐书》是研究北齐历史的重要史籍之一,涵盖了该朝代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各个方面。李百药为后世留下了关于北齐社会及其衰落的宝贵资料。
年代:成书于唐代(约7世纪)。
内容简要:《北齐书》详细记录了北齐(公元550年-577年)的历史,从开国到灭亡的全过程。全书共二十卷,主要内容包括北齐的开国过程、军事征伐、治国方略、政治斗争及最终衰亡。李百药通过分析北齐统治者的治国经验,探讨了北齐从强盛到衰败的原因,尤其是北齐国君暴政、内讧以及腐败的因素。此书不仅记录了北齐的重要历史事件,还为研究北朝政治、军事、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通过对北齐历史的回顾,李百药为后代史学家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书中的许多内容对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政治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北齐书-列传-卷九-原文
后宫
神武明皇后娄氏,讳昭君,赠司徒内干之女也。
少明悟,强族多聘之,并不肯行。
及见神武于城上执役,惊曰:‘此真吾夫也。’
乃使婢通意,又数致私财,使以聘己,父母不得已而许焉。
神武既有澄清之志,倾产以结英豪,密谋秘策,后恒参预。
及拜渤海王妃,阃闱之事悉决焉。
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
性宽厚,不妒忌,神武姬侍,咸加恩待。
神武尝将西讨出师,后夜孪生一男一女,左右以危急,请追告神武。
后弗听曰:‘王出统大兵,何得以我故轻离军幕。死生命也,来复何为!’
神武闻之,嗟叹良久。
沙苑败后,侯景屡言请精骑二万,必能取之。
神武悦,以告于后。
后曰:‘若如其言,岂有还理,得獭失景,亦有何利。’
乃止。
神武逼于茹茹,欲娶其女而未决。
后曰:‘国家大计,愿不疑也。’
及茹茹公主至,后避正室处之。
神武愧而拜谢焉,曰:‘彼将有觉,愿绝勿顾。’
慈爱诸子,不异己出,躬自纺绩,人赐一袍一袴。
手缝戎服,以帅左右。
弟昭,以功名自达,其余亲属,未尝为请爵位。
每言有材当用,义不以私乱公。
文襄嗣位,进为太妃。
文宣将受魏禅,后固执不许,帝所以中止。
天保初,尊为皇太后,宫曰宣训。
济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
尚书令杨愔等受遗诏辅政,疏忌诸王。
太皇太后密与孝昭及诸大将定策诛之,下令废立。
孝昭即位,复为皇太后。
孝昭帝崩,太后又下诏立武成帝。
大宁二年春,太后寝疾,衣忽自举,用巫媪言改姓石氏。
四月辛丑,崩于北宫,时年六十二。
五月甲申,合葬义平陵。
太后凡孕六男二女,皆感梦:孕文襄则梦一断龙;孕文宣则梦大龙,首尾属天地,张口动目,势状惊人;孕孝昭则梦蠕龙于地;孕武成则梦龙浴于海;孕魏二后并梦月入怀;孕襄城、博陵二王梦鼠入衣下。
后未崩,有童谣曰‘九龙母死不作孝’。
及后崩,武成不改服,绯袍如故。
未几,登三台,置酒作乐。
帝女进白袍,帝怒,投诸台下。
和士开请止乐,帝大怒,挞之。
帝于昆季次实九,盖其征验也。
文襄敬皇后元氏,魏孝静帝之姊也。
孝武帝时,封冯翊公主而归于文襄。
容德兼美,曲尽和敬。
初生河间王孝琬,时文襄为世子,三日而孝静帝幸世子第,赠锦彩及布帛万匹。
世子辞,求通受诸贵礼遗,于是十屋皆满。
次生两公主。
文宣受禅,尊为文襄皇后,居静德宫。
及天保六年,文宣渐致昏狂,乃移居于高阳之宅,而取其府库,曰:‘吾兄昔奸我妇,我今须报。’
乃淫于后。
其高氏女妇无亲疏,皆使左右乱交之于前。
以葛为帘,令魏安德主骑上,使人推引之,又命胡人苦辱之。
帝又自呈露,以示群下。
武平中,后崩,祔葬义平陵。
文宣皇后李氏,讳祖娥,赵郡李希宗女也。
容德甚美。
初为太原公夫人。
及帝将建中宫,高隆之、高德正言汉妇人不可为天下母,宜更择美配。
杨愔固请依汉、魏故事,不改元妃。
而德正犹固请废后而立段昭仪,欲以结勋贵之援,帝竟不从而立后焉。
帝好捶挞嫔御,乃至有杀戮者,唯后独蒙礼敬。
天保十年,改为可贺敦皇后。
孝昭即位,降居昭信宫,号昭信皇后。
武成践祚,逼后淫乱,云:‘若不许,我当杀尔儿。’
后惧,从之。
后有娠,太原王绍德至阁,不得见,愠曰:‘儿岂不知耶,姊姊腹大,故不见儿。’
后闻之,大惭,由此生女不举。
帝横刀诟曰:‘尔杀我女,我何不杀尔儿!’
对后前筑杀绍德。
后大哭,帝愈怒,裸后乱挝挞之,号天不已。
盛以绢囊,流血淋漉,投诸渠水,良久乃苏,犊车载送妙胜尼寺。
后性爱佛法,因此为尼。
齐亡入关。
隋时得还赵郡。
孝昭皇后元氏,开府元蛮女也。
初为常山王妃。
天保末,赐姓步六孤。
孝昭即位,立为皇后。
帝崩,梓宫之邺。
始渡汾桥,武成闻后有奇药,追索之不得,使阉人就车顿辱。
降居顺成宫。
武成既杀乐陵王,元被閟隔,不得与家相知。
宫闱内忽有飞语,帝令检推,得后父兄书信,元蛮由是坐免官。
后以齐亡入周氏宫中。
隋文帝作相,放还山东。
武成皇后胡氏,安定胡延之女。
其母范阳卢道约女,初怀孕,有胡僧诣门曰: “此宅瓠芦中有月”,既而生后。
天保初,选为长广王妃。
产后主日,号鸣于产帐 上。
武成崩,尊为皇太后,陆媪及和士开密谋杀赵郡王睿,出娄定远、高文遥为刺 史。
和、陆谄事太后,无所不至。
初武成时,后与诸阉人亵狎。
武成宠幸和士开, 每与后握槊,因此与后奸通。
自武成崩后,数出诣佛寺,又与沙门昙献通。
布金钱 于献席下,又挂宝装胡床于献屋壁,武成平生之所御也。
乃置百僧于内殿,托以听 讲,日夜与昙献寝处。
以献为昭玄统。
僧徒遥指太后以弄昙献,乃至谓之为太上者。
帝闻太后不谨而未之信,后朝太后,见二少尼,悦而召之,乃男子也,于是昙献事 亦发,皆伏法,并杀元、山、王三郡君,皆太后之所昵也。
帝自晋阳奉太后还邺, 至紫陌,卒遇大风。
舍人魏僧伽明风角,奏言即时当有暴逆事。
帝诈云邺中有急, 弯弓緾槊,驰入南城,令邓长颙幽太后北宫,仍有敕内外诸亲一不得与太后相见。
久之,帝复迎太后。
太后初闻使者至,大惊,虑有不测。
每太后设食,帝亦不敢尝。
周使元伟来聘,作《述行赋》,叙郑庄公克段而迁姜氏,文虽不工,当时深以为愧。
齐亡入周,恣行奸秽。
隋开皇中殂。
后主皇后斛律氏,左丞相光之女也。
初为皇太子妃。
后主受禅,立为皇后。
武 平三年正月生女,帝欲悦光,诈称生男,为之大赦。
光诛,后废在别宫,后令为尼。
齐灭,嫁为开府元仁妻。
后主皇后胡氏,陇东王长仁女也。
胡太后失母仪之道,深以为愧,欲求悦后主, 故饰后于宫中,令帝见之。
帝果悦,立为弘德夫人,进左昭仪,大被宠爱。
斛律后 废,陆媪欲以穆夫人代之,太后不许。
祖孝征请立胡昭仪,遂登为皇后。
陆媪既非 劝立,又意在穆夫人,其后于太后前作色而言曰:“何物亲侄女,作如此语言!”
太后问有何言,曰:“不可道。”固问之,乃曰:“语大家云,太后行多非法,不 可以训。”
太后大怒,唤后出,立剃其发,送令还家。
帝思之,每致物以通意。
后 与斛律废后俱召入内,数日而邺不守。
后亦改嫁。
后主皇后穆氏,名邪利,本斛律后从婢也。
母名轻霄,本穆子伦婢也,转入侍 中宋钦道家,奸私而生后,莫知氏族,或云后即钦道女子也。
小字黄花,后字舍利。
钦道妇妒,黥轻霄面为“宋”字。
钦道伏诛,黄花因此入宫,有幸于后主,宫内称为舍利太监。
女侍中陆太姬知其宠,养以为女,荐为弘德夫人。
武平元年六月,生皇子恒。
于时后主未有储嗣,陆阴结待,以监抚之任不可无主,时皇后斛律氏,丞相光之女也,虑其怀恨,先令母养之,立为皇太子。
陆以国姓之重,穆、陆相对, 又奏赐姓穆氏。
胡庶人之废也,陆有助焉,胡遂立为皇后,大赦。
初,有折冲将军 元正烈于邺城东水中得玺以献,文曰“天王后玺”,盖石氏所作。
诏书颁告,以为 穆后之瑞焉。
武成时,为胡后造真珠裙袴,所费不可称计,被火所烧。
后主既立穆皇后,复为营之。
属周武遭太后丧,诏侍中薛孤、康买等为吊使,又遣商胡赍锦彩 三万匹与使同往,欲市真珠为皇后造七宝车,周人不与交易,然而竟造焉。
先是童 谣曰:“黄华势欲落,清觞满杯酌。”
言黄花不久也,后主自立穆后以后,昏饮无 度,故云清觞满杯酌。
陆息骆提婆诏改姓为穆,陆太姬,皆以皇后故也。
后既以陆 为母,提婆为家,更不采轻霄。
轻霄后自疗面,欲求见,太后、陆媪使禁掌之,竟不得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北齐书-列传-卷九-译文
神武明皇后娄氏,名叫昭君,是赠司徒内干的女儿。她从小聪明伶俐,大家族都来求婚,但她都不愿意接受。直到她在城墙上看到神武在服役,惊讶地说:“这个人真是我的丈夫。”于是她派婢女传达心意,并且多次送私房钱来求婚,父母没办法只好答应。
神武有澄清天下的志向,把家产都用来结交英雄豪杰,密谋策略,皇后总是参与其中。等到被封为渤海王妃,后宫的事情都由她决定。
皇后聪明明智,严格自律,出入外舍,随从不超过十人。性格宽厚,不嫉妒,对神武的其他姬妾都给予恩惠。神武曾率军西征,皇后在夜间生下一男一女,左右的人认为情况危急,请求追告神武。皇后不听,说:“王公出兵统率大军,怎能因为我的原因轻易离开军营。生死有命,回来做什么!”神武听后,叹息良久。
沙苑战败后,侯景多次请求精骑两万,说一定能取胜。神武很高兴,把这件事告诉了皇后。皇后说:“如果像他说的那样,哪里还有回来的道理,得到侯景而失去沙苑,又有什么好处。”于是停止了请求。
神武被茹茹部族逼迫,想要娶他们的女儿但还没决定。皇后说:“国家大计,希望您不要怀疑。”等到茹茹公主到来,皇后让她住在正室。
神武感到惭愧,向皇后行礼表示感谢,说:“他们可能会察觉到,希望您不要顾忌。”皇后慈爱地对待自己的儿子,对待他们就像对待亲生的一样,亲自纺织,每人赐一件袍子、一条裤子。她亲手缝制军服,来领导左右的人。
皇后的大哥昭因为功名自达,其他亲属从未为她请求过爵位。她常说有才能的人应当被任用,不会因为私情而扰乱公事。文襄继位后,晋升为太妃。文宣准备接受魏国的禅让,皇后坚决不同意,导致皇帝中止了这件事。
天保初年,被尊为皇太后,宫中称为宣训。济南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尚书令杨愔等人接受遗诏辅佐朝政,疏远猜忌诸王。太皇太后与孝昭帝及诸大将密谋诛杀他们,下令废立。
孝昭帝即位后,皇后再次成为皇太后。孝昭帝去世后,太后又下诏立武成帝。大宁二年春天,太后生病,衣服突然被举起,根据巫婆的话改姓石氏。四月辛丑日,在北宫去世,享年六十二岁。五月甲申日,与神武合葬于义平陵。
太后总共怀孕六男二女,都梦见了不同的龙。孕文襄时梦到一条断龙的梦;孕文宣时梦到一条大龙,首尾相连,张口动目,非常惊人;孕孝昭时梦到一条在地上蠕动的龙;孕武成时梦到一条在海中沐浴的龙;孕魏国的两位皇后都梦到月亮进入怀中;孕襄城、博陵两位王梦到老鼠钻进衣服下面。
皇后去世前,有童谣说‘九龙母死不作孝’。皇后去世后,武成帝没有改变服装,还是穿着红袍。不久之后,他登上三台,摆酒作乐。皇帝的女儿给他送来白袍,皇帝很生气,把它扔到台下。和士开请求停止音乐,皇帝大怒,鞭打了和士开。
皇帝在兄弟中排行第九,这可能是童谣的应验。文襄敬皇后元氏,是魏孝静帝的姐姐。孝武帝时,被封为冯翊公主,后来嫁给了文襄。她容貌和德行都很美,非常和顺恭敬。她生下河间王孝琬时,文襄是世子,孝静帝在世子家住了三天,赠送了锦彩和布匹。世子推辞,要求接受所有贵宾的礼物,于是十屋都装满了。
文宣接受禅让后,尊她为文襄皇后,居住在静德宫。到了天保六年,文宣开始变得疯狂,于是被迁到高阳的宅邸,并夺取了他的府库,说:‘我哥哥以前欺骗了我的妻子,我现在要报复。’于是他淫乱皇后。
文宣对皇后高氏的女人们,无论亲疏,都让她们在面前乱交。用葛草做圈套,让魏安德公主骑在上面,让人推拉她,又命令胡人侮辱她。皇帝自己也展示出来,给众人看。
武平年间,皇后去世,被合葬在义平陵。文宣皇后李氏,名叫祖娥,是赵郡李希宗的女儿。她容貌和德行都很美。最初是太原公夫人。当皇帝准备建立中宫时,高隆之、高德正说汉人妇女不能成为天下的母亲,应该重新选择美女。
杨愔坚持请求按照汉、魏的旧例,不改变元妃的地位。而高德正仍然坚持请求废掉皇后而立段昭仪,想以此来结交功臣贵族的支持,但皇帝最终没有同意而立皇后。
皇帝喜欢鞭打嫔妃,甚至有杀戮的,只有皇后独自受到礼遇。天保十年,皇后被尊为可贺敦皇后。孝昭帝即位后,皇后被降为昭信宫,号昭信皇后。武成帝登基后,逼迫皇后淫乱,说:‘如果不答应,我就杀了你的儿子。’皇后害怕,只好答应。
皇后怀孕后,太原王绍德来到宫中,但见不到皇后,生气地说:‘儿子难道不知道吗?姐姐的肚子大了,所以不见儿子。’皇后听后,非常羞愧,因此生下的女儿没有养育。
皇帝手持刀剑辱骂皇后:‘你杀了我的女儿,我为什么不杀你的儿子!’在皇后面前杀害了绍德。皇后大哭,皇帝更加愤怒,剥光皇后的衣服,狠狠地鞭打她,不停地喊天。
用布袋装着皇后,鲜血淋漓,扔到河里,过了很久才苏醒,用牛车送到妙胜尼寺。皇后喜爱佛法,因此出家为尼。北齐灭亡后,进入关中。隋朝时得以返回赵郡。
孝昭皇后元氏,是开府元蛮的女儿。最初是常山王妃。天保末年,赐姓步六孤。孝昭帝即位后,立为皇后。皇帝去世后,灵柩被运到邺城。刚过汾桥,武成帝听说皇后有奇药,追索不得,派宦官到车上侮辱她。
皇后被降为顺成宫。武成帝杀了乐陵王后,元被软禁,不能与家人联系。宫中突然有流言,皇帝下令调查,找到了皇后父亲和兄弟的书信,元蛮因此被免官。
皇后因为北齐灭亡后进入周氏宫中。隋文帝担任宰相时,放她回到山东。
武成皇后的母亲是安定胡延之的女儿。她的母亲范阳卢道约的女儿在怀孕初期,有胡僧来到门口说:‘这家的葫芦里有月亮’,然后生下了皇后。天保初年,她被选为长广王妃。产后,皇后的主日号角在产帐上鸣响。武成去世后,她被尊为皇太后,陆媪和和士开密谋谋杀赵郡王睿,任命娄定远、高文遥为刺史。和士开和陆媪谄媚太后,无所不为。在武成时期,皇后与宦官们有亲昵的行为。武成宠爱和士开,经常与皇后一起玩槊,因此与皇后发生了不正当关系。武成去世后,皇后多次去佛寺,又与沙门昙献有不正当关系。在昙献的座位下撒金钱,又在昙献的屋墙上挂上宝装的胡床,那是武成生前所用的。皇后在内殿安置了百名僧人,借口听讲,日夜与昙献同床共枕。任命昙献为昭玄统。僧人们远远指着太后取笑昙献,甚至称他为太上者。皇帝听到太后不检点的事情,但没有相信,后来皇后朝见太后,见到两个小尼姑,喜欢她们,就召她们进宫,结果发现她们是男子,昙献的事情也因此暴露,他们都被处死,包括元、山、王三位郡君,都是太后亲近的人。皇帝从晋阳迎回太后到邺城,在紫陌路上,突然遇到大风。舍人魏僧伽懂得风角之术,上奏说将有暴乱之事发生。皇帝假装说邺城有急事,拿起弓箭,驰入南城,命令邓长颙将太后软禁在北宫,同时下令内外亲属不得与太后相见。过了一段时间,皇帝又迎回太后。太后刚听到使者到来,非常惊讶,担心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每次太后设宴,皇帝也不敢尝食。周朝使者元伟来访,创作了《述行赋》,叙述了郑庄公克段而迁姜氏的故事,虽然文采不佳,但当时人们深感惭愧。齐国灭亡后归附周朝,肆意行恶。隋朝开皇年间去世。
后主皇后斛律氏,是左丞相斛律光的女儿。最初是皇太子妃。后主登基后,立她为皇后。武平三年正月生女,皇帝为了取悦斛律光,假装生了个儿子,并为此大赦天下。斛律光被诛杀后,皇后被废,被送到别宫,后来被迫出家为尼。齐国灭亡后,她嫁给了开府元仁为妻。
后主皇后胡氏,是陇东王长仁的女儿。胡太后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失母仪之道,深感愧疚,想要取悦后主,因此在宫中装扮了一番,让后主见到她。后主果然喜欢她,封她为弘德夫人,晋升为左昭仪,非常宠爱她。斛律皇后被废后,陆媪想要让穆夫人取代她,但太后不同意。祖孝征请求立胡昭仪为皇后,于是她被立为皇后。陆媪虽然没有劝立,但心里想着穆夫人,后来在太后面前表情严肃地说:‘这是什么亲侄女,说出这样的话!’太后问有什么话,她说:‘不便说。’坚持问,她才说:‘对太后说,太后行为多不合法度,不能作为榜样。’太后非常生气,叫皇后出来,立刻剃掉她的头发,送她回家。皇帝想念她,经常送东西给她以表心意。皇后与被废的斛律皇后一起被召回宫中,几天后邺城失守。皇后也改嫁了。
后主皇后穆氏,名叫邪利,原本是斛律皇后的侍女。她的母亲名叫轻霄,原本是穆子伦的侍女,后来转到侍中宋钦道家,因私情生下她,没有人知道她的家族,有人说她就是宋钦道的女儿。小名叫黄花,后来字叫舍利。宋钦道的妻子嫉妒,在轻霄脸上刺了‘宋’字。宋钦道被杀后,黄花因此入宫,受到后主的宠爱,宫内称她为舍利太监。女侍中陆太姬知道她的受宠,将她收养为女儿,推荐她为弘德夫人。武平元年六月,生下皇子恒。当时后主还没有继承人,陆太姬暗中结交,认为不能没有掌管监抚的人,当时的皇后斛律氏是丞相斛律光的女儿,担心她怀恨在心,先让她母亲抚养,立为皇太子。陆太姬因为国姓的重要,穆、陆相对,又上奏赐姓穆氏。胡庶人被废时,陆太姬有帮助,胡氏因此被立为皇后,大赦天下。最初,有折冲将军元正烈在邺城东水中得到一枚印章献上,上面刻着‘天王后玺’,是石氏所刻。诏书颁布,将其作为穆皇后的祥瑞。武成时期,为胡皇后制作了珍珠裙裤,花费巨大,不幸被火烧毁。后主立穆皇后后,又为她制作。正值周武帝为太后发丧,派侍中薛孤、康买等为吊使,又派商人携带锦彩三万匹与使者一同前往,想要购买珍珠为皇后制作七宝车,但周人不与他们交易,然而最终仍然制作了。之前有童谣说:‘黄华势欲落,清觞满杯酌。’意思是黄花不久就要败落了,后主立穆皇后后,沉湎酒色,无度饮酒,所以说是‘清觞满杯酌’。陆太姬的儿子骆提婆下令改姓为穆,陆太姬,都是因为皇后的原因。皇后以陆太姬为母,以骆提婆为夫,不再理会轻霄。轻霄后来自己治疗脸上的疤痕,想要见太后和陆太姬,但太后和陆太姬下令将她禁锢,最终未能见到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北齐书-列传-卷九-注解
后宫:指古代帝王的妻妾和女官,是皇帝的私人领域,也是政治斗争的场所。
神武明皇后娄氏:娄昭君,北齐神武帝高欢的皇后,以贤德著称。
讳昭君:讳,指避讳,即避讳皇帝或尊长的名字。昭君是娄昭君的名字。
赠司徒内干之女也:赠,指死后追赠官职。司徒内干是娄昭君的父亲。
少明悟:指娄昭君年轻时就聪明有悟性。
强族多聘之:强族,指显赫的家族。多聘之,指很多显赫家族都来聘娶她。
阃闱之事:阃闱,指内室,这里指家庭事务。
高明严断:高明,指聪明而有远见。严断,指果断而有决断力。
俭约:俭约,指节俭和简约。
侍从不过十人:侍从,指随从的人员。不过十人,指随从的人数不超过十人。
性宽厚:性,指性格。宽厚,指宽容和厚道。
姬侍:姬侍,指姬妾和女官。
西讨出师:西讨,指向西征讨。出师,指出兵。
沙苑败后:沙苑,指地名。败后,指战败之后。
侯景:侯景,指北齐末年的叛将。
茹茹:茹茹,指茹茹可汗,是北魏末年的鲜卑族首领。
文襄:文襄,指北齐文襄帝高澄。
文宣:文宣,指北齐文宣帝高洋。
孝昭:孝昭,指北齐孝昭帝高演。
武成:指北齐武成帝高湛。
义平陵:义平陵,指北齐皇帝的陵墓。
九龙母死不作孝:九龙母,指娄昭君,因她生有九子,故称九龙母。不作孝,指不守孝道。
文襄皇后元氏:文襄皇后,指北齐文襄帝高澄的皇后元氏。
魏孝静帝:魏孝静帝,指北魏孝静帝元善见。
可贺敦皇后:可贺敦,是鲜卑语,意为皇后。
昭信皇后:昭信皇后,指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
阉人:阉人,指被阉割的男性,古代宫廷中的宦官。
梓宫:梓宫,指皇帝的棺材。
汾桥:汾桥,指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的桥梁。
步六孤:步六孤,是北魏的一个鲜卑姓氏。
周氏宫中:周氏宫中,指北周的宫廷。
山东:山东,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地理区域,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
武成皇后胡氏:武成皇后胡氏是北齐武成帝高湛的皇后,安定胡延之的女儿。她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政治人物,以其权谋和影响力著称。
安定胡延之:安定胡延之是胡氏的父亲,安定是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范阳卢道约女:范阳卢道约的女儿,是胡氏的母亲,范阳是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河北省。
胡僧:指来自印度的佛教僧侣,当时佛教在北方较为流行。
天保初:天保是北齐武成帝的年号,天保初即指武成帝统治初期。
长广王妃:长广王妃是胡氏成为武成帝皇后之前的身份。
产帐:产帐是古代产妇生产时使用的帐篷。
皇太后:皇太后是皇帝的母亲,是尊贵的皇室成员。
陆媪:陆媪是陆令萱,是北齐权臣和士开的母亲,以权谋著称。
和士开:和士开是北齐权臣,深受武成帝宠信。
赵郡王睿:赵郡王睿是北齐宗室成员。
娄定远、高文遥:娄定远和高文遥是武成帝时期的官员。
沙门昙献:沙门昙献是当时的一位佛教僧侣。
昭玄统:昭玄统是佛教僧侣的官职。
元伟:元伟是北周派来北齐的使者。
郑庄公克段而迁姜氏:郑庄公克段而迁姜氏是《左传》中的一个故事,讲述郑庄公对待弟弟和母亲的故事,此处元伟以此作比喻,表达对北齐的不满。
后主:指北齐的最后一位皇帝高纬。
斛律氏:斛律后是北齐后主高纬的皇后,左丞相斛律光的女儿。
开府元仁:开府元仁是北齐的一位官员。
陇东王长仁:陇东王长仁是胡氏的父亲,陇东是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今天的甘肃省。
穆夫人:穆夫人是北齐后主高纬的宠妃,后来成为皇后。
宋钦道:宋钦道是北齐的一位官员,穆后的生母。
折冲将军元正烈:折冲将军元正烈是北齐的一位将领。
天王后玺:天王后玺是一枚印章,被认为是穆后的吉祥物。
薛孤、康买:薛孤和康买是北周的官员,被派往北齐吊唁。
商胡:商胡是指来自中亚的商人。
陆息骆提婆:陆息骆提婆是陆太姬的儿子,陆太姬是穆后的养母。
轻霄:轻霄是穆后的生母,原本是宋钦道的婢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北齐书-列传-卷九-评注
武成皇后胡氏,安定胡延之女。其母范阳卢道约女,初怀孕,有胡僧诣门曰:‘此宅瓠芦中有月’,既而生后。天保初,选为长广王妃。
此段文字描绘了武成皇后的出生背景,其中‘瓠芦中有月’的预言,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神秘力量的信仰。胡僧的出现,预示着胡氏家族将有一位重要的女性成员诞生,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
产后主日,号鸣于产帐上。武成崩,尊为皇太后,陆媪及和士开密谋杀赵郡王睿,出娄定远、高文遥为刺史。
产后主日的号鸣,象征着皇权的传递。武成崩后,胡氏被尊为皇太后,但权力斗争并未结束。陆媪与和士开密谋杀害赵郡王睿,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残酷无情。
和、陆谄事太后,无所不至。初武成时,后与诸阉人亵狎。武成宠幸和士开,每与后握槊,因此与后奸通。
这段文字揭示了胡太后与和士开的不正当关系,以及宫廷内部权谋斗争的丑陋。胡太后与和士开的关系,不仅损害了皇家的形象,也为后来的宫廷政变埋下了隐患。
自武成崩后,数出诣佛寺,又与沙门昙献通。布金钱于献席下,又挂宝装胡床于献屋壁,武成平生之所御也。
胡太后在武成崩后,频繁出入佛寺,与沙门昙献通奸。她不惜金钱,为昙献购置宝物,反映出她荒淫无度的生活态度,以及宫廷内部的腐败。
乃置百僧于内殿,托以听讲,日夜与昙献寝处。以献为昭玄统。僧徒遥指太后以弄昙献,乃至谓之为太上者。
胡太后与昙献的关系,已经达到了荒唐的地步。她甚至将昙献封为昭玄统,让僧徒们以太后之名戏弄昙献,反映出宫廷内部的荒谬与混乱。
帝闻太后不谨而未之信,后朝太后,见二少尼,悦而召之,乃男子也,于是昙献事亦发,皆伏法,并杀元、山、王三郡君,皆太后之所昵也。
这段文字揭示了胡太后荒淫行为的后果。后主发现太后不端行为后,采取果断措施,将昙献等人处死,并杀死了太后所亲近的三位郡君,显示出后主的果断与威严。
帝自晋阳奉太后还邺,至紫陌,卒遇大风。舍人魏僧伽明风角,奏言即时当有暴逆事。
这段文字描绘了后主在迎回太后的途中遭遇大风,魏僧伽通过观察风象,预测将有暴逆之事发生,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帝诈云邺中有急,弯弓緾槊,驰入南城,令邓长颙幽太后北宫,仍有敕内外诸亲一不得与太后相见。
后主为了保护太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假传邺中有急,驰入南城,将太后软禁于北宫,并禁止内外诸亲与太后相见,显示出后主的孝顺与责任感。
太后初闻使者至,大惊,虑有不测。每太后设食,帝亦不敢尝。
这段文字描绘了太后在得知使者到来时的惊慌与担忧,以及后主对太后的孝顺。后主不敢品尝太后所设的食物,体现了他对太后的关心与尊重。
周使元伟来聘,作《述行赋》,叙郑庄公克段而迁姜氏,文虽不工,当时深以为愧。
这段文字讲述了周使元伟来访时所作的《述行赋》,以及后主对这篇赋文的评价。后主认为这篇赋文虽然文采不足,但表达了对郑庄公的敬佩之情。
齐亡入周,恣行奸秽。隋开皇中殂。
这段文字描绘了胡太后在齐亡后,进入周朝后的荒淫行为,以及她在隋开皇年间去世。胡太后的荒淫行为,对后世的宫廷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主皇后斛律氏,左丞相光之女也。初为皇太子妃。
这段文字介绍了后主皇后斛律氏的出身,她出身于左丞相光之家,曾是皇太子妃,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
后主受禅,立为皇后。武平三年正月生女,帝欲悦光,诈称生男,为之大赦。
这段文字讲述了后主受禅后,立斛律氏为皇后,以及她生女时,后主为了取悦其父光,诈称生男,并大赦天下,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权谋与虚伪。
光诛,后废在别宫,后令为尼。
这段文字描绘了斛律氏因父亲光被诛杀而被废,并被后主命令出家为尼,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残酷与无情。
齐灭,嫁为开府元仁妻。
这段文字讲述了斛律氏在齐灭后,嫁给了开府元仁,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后主皇后胡氏,陇东王长仁女也。
这段文字介绍了后主另一位皇后的出身,她出身于陇东王长仁之家,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
胡太后失母仪之道,深以为愧,欲求悦后主,故饰后于宫中,令帝见之。
这段文字描绘了胡太后为了取悦后主,不惜失去母仪之道的尊严,将后主召入宫中,反映出宫廷内部的荒唐与无耻。
帝果悦,立为弘德夫人,进左昭仪,大被宠爱。
这段文字讲述了后主对胡太后的宠爱,将她立为弘德夫人,进左昭仪,显示出后主对她的宠爱之情。
斛律后废,陆媪欲以穆夫人代之,太后不许。
这段文字描绘了斛律后被废,陆媪欲以穆夫人代之,但被太后阻止,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祖孝征请立胡昭仪,遂登为皇后。
这段文字讲述了祖孝征请求立胡昭仪为皇后,最终得到批准,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陆媪既非劝立,又意在穆夫人,其后于太后前作色而言曰:‘何物亲侄女,作如此语言!’
这段文字描绘了陆媪在太后面前对胡昭仪的指责,反映出宫廷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太后问有何言,曰:‘不可道。’固问之,乃曰:‘语大家云,太后行多非法,不可以训。’
这段文字讲述了太后对陆媪的质问,以及陆媪的回答,反映出宫廷内部的矛盾与冲突。
太后大怒,唤后出,立剃其发,送令还家。
这段文字描绘了太后对陆媪的愤怒,以及她对陆媪的惩罚,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残酷与无情。
帝思之,每致物以通意。
这段文字讲述了后主对陆媪的思念,以及他通过送礼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反映出宫廷内部的复杂情感。
后与斛律废后俱召入内,数日而邺不守。
这段文字描绘了后主将陆媪与斛律废后召回宫中,但邺城不久便失守,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混乱与无序。
后亦改嫁。
这段文字讲述了陆媪在邺城失守后改嫁,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后主皇后穆氏,名邪利,本斛律后从婢也。
这段文字介绍了后主另一位皇后的出身,她曾是斛律后的婢女,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
母名轻霄,本穆子伦婢也,转入侍中宋钦道家,奸私而生后,莫知氏族,或云后即钦道女子也。
这段文字讲述了穆皇后的身世,她出身于侍中宋钦道家,与宋钦道有私情,生下穆皇后,但其身世之谜至今未解。
小字黄花,后字舍利。
这段文字讲述了穆皇后的别名,黄花和舍利,反映出她的人生经历与宫廷内部的复杂关系。
钦道妇妒,黥轻霄面为‘宋’字。
这段文字描绘了穆皇后的母亲轻霄因嫉妒而被黥面,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残酷与无情。
钦道伏诛,黄花因此入宫,有幸于后主,宫内称为舍利太监。
这段文字讲述了穆皇后的母亲轻霄因钦道被诛杀而入宫,得到后主的宠爱,成为宫内的舍利太监,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女侍中陆太姬知其宠,养以为女,荐为弘德夫人。
这段文字讲述了陆太姬因穆皇后的宠爱而将其收养,并推荐她为弘德夫人,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武平元年六月,生皇子恒。
这段文字讲述了穆皇后在武平元年六月生下皇子恒,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奠定了基础。
于时后主未有储嗣,陆阴结待,以监抚之任不可无主,时皇后斛律氏,丞相光之女也,虑其怀恨,先令母养之,立为皇太子。
这段文字讲述了后主在穆皇后生下皇子恒时,未有储嗣,陆太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推荐穆皇后为皇太子,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陆以国姓之重,穆、陆相对,又奏赐姓穆氏。
这段文字讲述了陆太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奏请赐姓穆氏,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胡庶人之废也,陆有助焉,胡遂立为皇后,大赦。
这段文字讲述了胡庶人被废,陆太姬在其中起到了帮助作用,胡庶人因此被立为皇后,并大赦天下,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初,有折冲将军元正烈于邺城东水中得玺以献,文曰‘天王后玺’,盖石氏所作。
这段文字讲述了折冲将军元正烈在邺城东水中得到一枚玺,上面刻有‘天王后玺’的字样,为后文的故事发展埋下伏笔。
诏书颁告,以为穆后之瑞焉。
这段文字讲述了后主将玺书颁告天下,认为这是穆皇后的祥瑞,反映出后主对穆皇后的宠爱。
武成时,为胡后造真珠裙袴,所费不可称计,被火所烧。
这段文字讲述了武成时为胡后所造的真珠裙袴被火所烧,反映出宫廷内部的奢华与浪费。
后主既立穆皇后,复为营之。
这段文字讲述了后主在立穆皇后后,再次为她营建宝物,反映出后主对穆皇后的宠爱。
属周武遭太后丧,诏侍中薛孤、康买等为吊使,又遣商胡赍锦彩三万匹与使同往,欲市真珠为皇后造七宝车,周人不与交易,然而竟造焉。
这段文字讲述了后主为了为穆皇后造七宝车,不惜花费巨资,但周人不与交易,后主仍然坚持造车,反映出后主对穆皇后的宠爱。
先是童谣曰:‘黄华势欲落,清觞满杯酌。’言黄花不久也,后主自立穆后以后,昏饮无度,故云清觞满杯酌。
这段文字讲述了童谣中关于穆皇后的预言,以及后主在立穆皇后后的行为,反映出宫廷内部的荒唐与无耻。
陆息骆提婆诏改姓为穆,陆太姬,皆以皇后故也。
这段文字讲述了陆太姬因皇后穆氏而改姓为穆,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后既以陆为母,提婆为家,更不采轻霄。
这段文字讲述了穆皇后将陆太姬视为母亲,提婆视为家人,不再关注轻霄,反映出宫廷内部的复杂关系。
轻霄后自疗面,欲求见,太后、陆媪使禁掌之,竟不得见。
这段文字讲述了轻霄因自疗面容而欲求见穆皇后,但被太后和陆媪禁止,反映出宫廷内部的残酷与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