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葛洪(283年-363年),字君复,号抱朴子,晋代的道家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他的主要贡献不仅在于道家学术理论,还在于医学和炼丹术的研究。葛洪提出了许多关于长生不老、修身养性的理论,他的作品在道家思想和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年代:成书于晋代(约365年)。
内容简要:《抱朴子》分为《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其中《内篇》集中讲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探讨了长生不老的秘方和如何通过修炼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外篇》则多涉及炼丹术、医学、治病等实际操作。葛洪在书中不仅总结了自己关于炼丹和修道的经验,还提出了“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他认为,通过修身养性与练气,个人可以达到身心的和谐,甚至实现延年益寿。书中的医药学内容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中国古代医学与道家文化的珍贵遗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外篇-知止-原文
抱朴子曰:祸莫大于无足,福莫厚乎知止。
抱盈居冲者,必全之算也;宴安盛满者,难保之危也。
若夫善卷巢许管胡之徒,咸蹈云物以高骛,依龙凤以竦迹,觇韬锋於香饵之中,寤覆车乎来轫之路,违险途以遐济,故能免詹何之钓缗,可谓善料微景於形外,觌坚冰於未霜,徙薪曲突於方炽之火,纚舟弭楫於冲风之前,瞻九牛害而深沈,望密蔚而曾逝,不托巢於苇苕之末,不偃寝乎崩山之崖者也。
斯皆器大量弘,审机识致,凌侪独往,不牵常欲,神叁造化,心遗万物,可欲不能虿介其纯粹,近理不能耗滑其清澄。
苟无若人之自然,诚难企及乎绝轨也。
徒令知功成者身退,处劳大者不赏,狡兔死则知猎犬之不用,高鸟尽则觉良弓之将弃。
鉴彭韩之明镜,而念抽簪之术;睹越种之暗机,则识金象之贵。
若范公泛艘以绝景,薛生逊乱以全洁,二疏投印於方盈,田豫释绂於漏尽,进脱亢悔之咎,退无濡尾之吝,清风足以扬千载之尘,德音足以祛将来之惑。
方之陈宝,不亦邈乎!
或智小败於谋大,或辕弱折於载重,或独是陷於众非,或尽忠讦於兼会,或倡高算而受晁错之祸,或竭心力而遭吴起之害。
故有口止局高口止脊厚,犹不免焉。
公旦之放,仲尼之行,贾生逊摈於下士,子长熏肾乎无辜,乐毅平齐,伍员破楚,白起以百胜拓疆,文子以九术霸越,韩信功盖於天下,黥布灭家以佐命,荣不移晷,辱已及之。
不避其祸,岂智者哉!为臣不易,岂将一途,要而言之,决在择主。
我不足赖,其验如此。
告退避贤,洁而且安,美名厚实,福莫大焉。
能修此术,万未有一。
吉凶由人,可勿思乎!
逆耳之言,乐之者希,献纳期荣,将速身祸,救诽谤其不暇,何信受之可必哉!
夫矢曾缴纷纭则鸳雏徊翮,坑阱充蹊则麟虞敛迹。
情不可极,欲不可满,达人以道制情,以计遣欲,为谋者犹宜使忠,况自为策而不详哉!
盖知足者常足也,不知足者无足也。
常足者,福之所赴也;无足者,祸之所锺也。
生生之厚,杀哉生矣,宋氏引苗,郢人张革,诚欲其快,而实速萎裂,知进忘退,斯之谓乎?
夫筴奔而不止者,鲜不倾坠;凌波而无休者,希不沈溺;弄刃不息者,伤刺之由也;斫击不辍者,缺毁之原也。
盈则有损,自然之理,周庙之器,岂欺我哉?
故养由之射,行人识以驰弦,东野之御,颜子知其方败,成功之下,未易久处也。
夫饮酒者不必尽乱,而乱者多焉;富贵者岂其皆危,而危者有焉。
智者料事於倚伏之表,伐木於毫末之初,吐高言不於累棋之际,议治裘不於群狐之中,古人佯狂为愚,岂所乐哉!
时之宜然,不获已也。
亦有深逃而陆遭波涛,幽遁而水被焚烧,若龚胜之绝粒以殒命,李业煎蹙以吞鸩,由乎迹之有朕,景之不灭也。
若使行如蹈冰,身如居阴,动无遗踪可寻,静与无为为一,岂有斯患乎!
又况乎揭日月以隐形骸,击建鼓以徇利器者哉!
夫值明时则优於济四海,遇险世则劣於保一身,为此永慨,非一士也。
吾闻无炽不灭,靡溢不损,焕赫有委灰之兆,春草为秋瘁之端,日中则昃,月盈则蚀,四时之序,成功者退。
远取诸物,则构高崇峻之无限,则颓坏惟忧矣;近取诸身,则嘉膳旨酒之不节,则结疾伤性矣。
况乎其高概云霄而积之犹不止,其威震人主而加崇,又不息者乎!
蚊虻堕山,适足翱翔;兕虎之坠,碎而为齑。
此言大物,不可失所也。
且夫正色弹违,直道而行,打扑干纪,不虑雠隟,则怨深恨积。
若舍法容非,属托如响,吐刚茹柔,委曲绳墨,则忠□丧败,居此地者,不变劳乎?
是以身名并全者甚希,而折足覆食束者不乏也。
然而入则兰房窈窕,朱帷组帐,文茵兼舒於华第,艳容粲烂於左右,轻体柔声,清歌妙舞,宋蔡之巧,阳阿之妍,口吐辨菱延露之曲,足蹑渌水七槃之节,知音悦耳,冶姿娱心,密宴继集,醽醁不撤,仰登绮阁,俯映清渊,游果林之丹翠,戏蕙囿之芬馥,文鳞瀺灂,朱习颉颃,飞缴堕云鸿,沈纶引鲂鲤,远珍不索而交集,玩弄纷华而自至。
出则朱轮耀路,高盖接轸,丹旗云蔚,麾节翕赫,金口嘈口献,戈甲璀错,得意托於後乘,嘉旨盈乎属车,穷游观之娱,极畋渔之欢。
圣明之誉,满耳而入;谄悦之言,异口同辞。
於时眇然,意蔑古人,谓伊吕管晏,不足算也。
岂觉崇替之相为首尾,哀乐之相为朝暮,肯谢贵盛,乞骸骨,背朱门而反丘园哉!
若乃圣明在上,大贤赞事,百揆非我则不叙,兆民非我则不济,高而不以危为忧,满而不以溢为虑者,所不论也。
穷达
或问:“一流之才,而或穷或达,其故何也?俊逸絷滞,其有憾乎?”
抱朴子答曰:“夫器业不异,而有抑有扬者,无知己也。故否泰时也,通塞命也。审时者何怨於沈潜,知命者何恨於卑瘁乎!故沈闾渟钧,精劲之良也,而不以击,则朝菌不能断焉;珧华黎绿,连城之宝也,委之泥泞,则瓦砾积其上焉。故可珍而不必见珍也,可用而不必见用也。庸俗之夫,暗於别物,不分朱紫,不辩菽麦,唯以达者为贤,而不知侥求者之所达也;唯以穷者为劣,而不详守道者之所穷也。且夫悬象不丽天,则不能扬大明灼无外,嵩岱不托地,则不能竦峻极概云霄。兔足因夷途以聘迅,龙艘泛激流以效速,离光非燧人不炽,楚金非欧冶不剡,丰华俟发春而表艳,栖鸿待冲飙而轻戾,四岳不明扬,则有鳏不登庸,叔牙不推贤,则夷吾不式厚,穰苴赖平仲以超踔,淮阴因萧公以鹰扬,隽生由胜之之谈,曲逆缘无知之荐,元直起龙萦之孔明,公瑾贡虎卧之兴霸,故能美名垂於帝籍,弘勋著於当世也。
“汉之末年,吴之季世,则不然焉。举士也,必附己者为前;取人也,必多党者为决;而附己者不必足进之器也,同乎我,故不能遗焉;而多党者不必逸群之才也,信众口,故谓其可焉。或信此之庸猥,而不能遣所念之近情;或识彼之英异,而不能平心於至公。於是释铨衡,而以疏数为轻重矣;弃度量,而以纶集为多少矣。 於时之所谓雅人高韵,秉国之钧,黜陟决己,褒贬由口者,鲜哉免乎斯累也。又况於胸中率有憎独立,疾非党,忌胜己,忽寒素者乎?悲夫!邈俗之士,不群之人,所以比肩不遇,不可胜计,或抑顿於薮泽,或立朝而斥退也。
盖修德而道不行,藏器而时不会,或俟河清而齿已没,或竭忠勤而不见知,远行不骋於一世,勋泽不加於生民。席上之珍,郁於泥泞,济物之才,终於无施,操筑而不值武丁,抱竿而不遇西伯,自曩迄今,将有何限?而独悲之,不亦陋哉!瞻径路之远,而耻由之;知大道之否,而不改之。齐通塞於一途,付荣辱於自然者,岂怀悒闷於知希,兴永叹於川逝乎!疑其有憾,是未识至人之用心也。小年之不知大年,井蛙之不晓沧海,自有来矣。
重言
抱朴子曰:余友人玄泊先生者,齿在志学,固已穷览六略,旁综河洛,昼竞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余辉,道靡远而不究,言无微而不测,以儒墨为城池,以机神为干戈,故谈者莫不望尘而衔璧,文士寅目而格笔。
俄而寤智者之不言,觉寸一之无咎,意得则齐荃蹄之可弃,道乖则觉唱高而和寡, 於是奉老氏多败之戒,思金人三缄之义,括锋颖而如讷韬,修翰於彤管,含金怀玉,抑谧华辩,终日弥夕,或无一言。
门人进曰:“先生默然,小子胡述?且与庸夫无殊焉。窃谓锺不鸣,则不异於积铜;浮磬息音,则未别乎聚石也。”
玄泊先生答曰:“吾特收远名於万代,求知己於将来,岂能竞见知於今日,标格於一时乎?陶甄以盛酒,虽美不见酣;身卑而言高,虽是不见信。徒卷舌而竭声,将何救於流遁?古人六十笑五十九,不远迷复,乃觉有以也。夫玉之坚也,金之刚也,冰之冷也,火之热也,岂须自言,然後明哉!且八音九奏,不能无长短之病,养由百发不能止,将有一失之疏,玩凭河者,数溺於水;好剧谈者,多漏於口。
伯牙谨於操弦,故终无烦手之累;儒者敬其辞令,故终无枢机之辱。浅近之徒,则不然焉。辩虚无之不急,争细事以费言,论广修坚白无用之说,诵诸子非圣过正之书,损教益惑,谓之深远,委弃正经,竞治邪学。
或与暗见者较唇吻之胜负,为不识者吐清商之谈对,非敌力之人,旁无赏解之客,何异奏雅乐於木梗之侧,陈玄黄於土偶之前哉!徒口枯气乏,椎杭抵掌,斤斧缺坏而盘节不破,勃然战色而乖忤愈远,致令恚容表颜,丑言自口,偷薄之变,生乎其间,既玷之谬,不可救磨。
未若希声不全大音,约说以俟识者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外篇-知止-译文
抱朴子说: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灾祸,没有比知道适可而止更厚的福气。那些抱持满盈而居于虚空的人,必然能够保全自己;那些安于享乐而自满的人,很难保证不会陷入危险之中。
至于像善卷、巢父、许由、管夷吾这样的人,他们都追求高远的境界,依靠龙凤的传说来提升自己的声誉,在诱惑中观察真相,在失败的道路上觉醒,避开险恶的道路,因此能够避免像詹何那样钓鱼的困境,可以说是善于观察微小变化于形之外,预见坚冰于未结霜之前,移走柴草于烈火方炽之时,调整船只于暴风之前,看到九牛的祸害而深陷其中,望见茂密的森林而曾逝去,不把自己的巢穴建在芦苇的末端,不让自己安睡在即将崩塌的山崖上。
这些都是器量宏大,洞察机宜,超越同辈,不追随常人欲望的人,他们超然物外,心无挂碍,不被世俗欲望所困扰,不被近理所迷惑。如果没有像他们那样的自然本性,确实很难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只是知道功成身退,处在劳累中的人不追求奖赏,狡兔死了就知道了猎狗的用处,高飞的鸟没有了就知道了良弓的废弃。以彭祖、韩非子的故事为鉴,想到抽簪退隐的智慧;看到越王勾践的暗机,就明白了金印的珍贵。
像范蠡乘船渡过绝境,薛生放弃纷乱以保全清白,两位疏者放弃官职于事业巅峰,田豫在官位末路时放弃官帽,进退得当,没有留下遗憾,清风吹散了千年的尘埃,德音消除了未来的疑惑。与陈宝相比,不是太过遥远了吗?
或者智慧小而失败于大谋,或者车辕弱小而载重折断,或者独自正确而陷入众人的错误之中,或者尽忠而遭受会议的排斥,或者提出高明的策略而遭受晁错的灾祸,或者竭尽全力而遭遇吴起的灾难。因此,有口才的人即使口才好,也不免于失败;脊背厚的人即使有力量,也不免于失败。
周公旦被放逐,孔子出行,贾谊被下层士人排斥,司马迁无辜受辱,乐毅平定齐国,伍子胥攻破楚国,白起以百战之绩开拓疆土,文子以九术称霸越国,韩信功盖天下,黥布灭族以辅助新朝,荣耀不改变,耻辱已经到来。不避免灾祸,难道是智者吗?做臣子不容易,难道只有一条道路,总的来说,关键在于选择君主。我不足以依赖,证据就是这样。告诉退避贤者,既纯洁又安全,美好的名声和实质,福气没有比这更大的。
逆耳之言,喜欢听的人很少,献纳期望得到荣耀,将加速自己的灾祸,救诽谤的人还来不及,怎么能确定接受的人一定会信任呢?
箭矢如果不断射出,那么鸳鸯就会徘徊犹豫;陷阱如果布满道路,那么麒麟和麋鹿就会隐藏踪迹。情感不能过度,欲望不能满足,有智慧的人用道德来控制情感,用策略来驱除欲望,策划者还应该使忠诚的人参与,何况是自己制定策略而不周详呢?知道满足的人总是满足的,不知道满足的人永远不会满足。满足的人,福气会追随他们;不知道满足的人,灾祸会降临他们。
生生不息的厚德,会导致生命被消磨,宋国引苗,郢人张革,虽然想要他们快乐,但实际上加速了他们的衰败,知道前进而忘记退却,这就是所说的吧?
围棋如果不停止,很少不倾覆;波涛如果不停止,很少不沉没;刀剑如果不停止挥舞,就会受伤;连续打击不会停止,就会损坏。满了就会有损,这是自然的道理,周公庙中的器物,难道会欺骗我吗?因此,养由基的射箭,行人知道要拉紧弓弦,东野的驾车,颜回知道他会失败,成功之后,不容易长久保持。
喝酒的人不一定要喝得乱,但乱喝的人很多;富贵的人难道都是危险的,但危险的人确实存在。智者能够预料事情的变化,在细微之处采取行动,不应当在关键时刻说出高言,不应当在群狐之中议论治裘。
古人假装疯狂以示愚笨,难道是乐意这样做吗?这是时势所迫。也有的人深入逃避而遭遇波涛,隐居而水火相逼,像龚胜绝食而丧命,李业被逼迫而吞毒自杀,这是由于他们留下的痕迹,景象不会消失。
如果行动像在冰上行走,身体像在阴凉处,行动不留痕迹,静止与无为合为一体,哪里会有这样的困扰呢?更不用说那些高举日月而隐藏身形,击鼓以炫耀武器的人了。
如果遇到明时,就能够帮助天下;遇到险世,就难以保全自己,为此而感到哀叹,不仅仅是一个人。
我听说没有燃烧不尽的火焰,没有溢满不损的洪水,辉煌的景象有灰烬的征兆,春天的草是秋天枯萎的开端,太阳到了正午就会偏西,月亮满了就会亏损,四季的更替,成功的人会退位。
从远处看,建造高大的建筑,如果不注意维护,就会倒塌;从近处看,过度享受美食美酒,就会生病伤身。
何况那些高耸入云而积累不止的,那些威震人主的,如果不停止,又会怎样呢?蚊虫掉下山崖,正好可以飞翔;猛兽掉下悬崖,会被摔成碎片。这是说大事物不能失去平衡。
保持正直的颜色,坚持正道而行,打击违背道德的行为,不考虑敌人,就会招来深仇大恨。如果放弃法度,容忍错误,像回声一样应和,刚柔并济,委曲求全,就会导致忠诚的丧失,处于这种境地的人,不会改变自己的劳苦吗?因此,身名俱全的人很少,而折足覆食束的人很多。
然而,进入室内则是幽静的兰花房,红色的帷幕和锦缎的帐子,华丽的毛毯铺在华丽的府邸中,艳丽的容颜在左右闪烁,轻盈的身体柔和的声音,清歌妙舞,宋国和蔡国的技巧,阳阿的美丽,口中吐出美味的菜肴,脚下踏着清澈的水,跳跃着七盘之舞,知音悦耳,优美的姿态愉悦心灵,密宴接连不断,美酒不断,登上华丽的楼阁,俯瞰清澈的深渊,游走于果林之中,嬉戏于芳草园中,文采斐然,朱红闪烁,飞鸟在云中飞翔,沉纶引出鲂鲤,远方的珍品不请自来,玩弄繁华而自得其乐。
外出则是红轮照耀道路,高大的车盖相连,红色的旗帜云蒸霞蔚,旗帜飘扬,金口喧哗,戈甲闪耀,得意洋洋地坐在后车,美味的食物装满了随行的车辆,尽情享受游览的乐趣,尽情享受渔猎的欢乐。圣明的赞誉,满耳皆是;奉承的话,异口同声。在这个时候,人们轻视古人,认为伊尹、吕尚、管仲、晏子都不足为道。
难道没有意识到兴衰更替的开始和结束,哀乐的交替,愿意辞去高位,请求退隐,离开朱门回到山野吗?如果圣明的君主在上,大贤辅佐国事,百官如果不是我则不安排,百姓如果不是我则不救助,高而不以危险为忧,满而不以溢为虑的人,是不需要讨论的。
至于穷困和显达,这是自然的变化。
有人问:“一流的人才,有的贫穷有的显达,这是什么原因呢?才华横溢却遭遇阻滞,难道有什么遗憾吗?”抱朴子回答说:“同样的才能,有的被压抑有的被推崇,是因为没有知己。所以顺境逆境是时运,通达和阻塞是命运的安排。明白时运的人何必抱怨沉潜,明白命运的人何必遗憾卑微呢!所以沉潜的宝石,精良的宝物,如果不被打磨,就无法显现其价值;华丽的美玉,珍贵的宝物,如果丢弃在泥泞中,就会堆满瓦砾。所以,珍贵的东西不一定被珍视,有用的东西不一定被使用。
平庸的人,看不清事物的本质,不分朱紫,不辨菽麦,只认为显达的人是贤能,却不知道那些侥幸成功的人;只认为贫穷的人是劣等,却不知道坚守道德的人的贫穷。而且,天上的星象如果不附着在天上,就无法发光照耀;嵩山和泰山如果不附着在大地上,就无法高耸入云。兔子依靠平坦的道路来快速奔跑,龙船在急流中才能快速行驶,离火如果不是燧人氏就不会燃烧,楚国的金属如果不是欧冶子就不会锋利,华美的花朵等待春天才展现艳丽,鸿雁等待疾风才能翱翔,四岳如果不明亮,就不会有鳏夫登上朝廷,叔牙如果不推荐贤人,那么管夷吾就不会得到重用,穰苴依赖仲平才能超越常人,淮阴因为萧公才能展翅高飞,俊才因为胜之的推荐而知名,曲逆因为无知的推荐而受到赞誉,元直因为孔明的推荐而起用,周瑜因为诸葛亮推荐而名扬天下,所以能美名流传于世,功勋照耀当世。
在汉朝末年和三国吴国末年,情况就不同了。选拔士人,一定是依附自己的人排在前面;用人,一定是结党的人被决定。依附自己的人不一定是优秀的人才,因为他们和自己相同,所以不能忽视他们;结党的人不一定是杰出的人才,因为他们听从多数人的意见,所以认为他们可以。有的人相信那些平庸的人,却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行事;有的人认识那些杰出的人,却不能公正地对待他们。于是放弃了衡量标准,以疏远和亲近来决定轻重;放弃了度量,以言论的多少来决定多少。当时所谓的雅人高士,掌握国家大权,升降官员由自己决定,表扬或批评由口中说,这样的人很少能避免这样的困扰。何况,他们心中往往有偏执,憎恨独立的人,厌恶非党派的人,嫉妒胜过自己的人,忽视寒门的人。悲哀啊!那些不合群的人,所以不能得到重用,有的被埋没在草泽之中,有的在朝廷中受到排斥。
修养品德而道路不通,隐藏才能而时机不成熟,有的等待河水清澈而自己的牙齿已经掉光,有的竭尽忠诚而得不到认可,远行不能被世人所知,功绩不施加于百姓。珍贵的宝物被埋没在泥泞中,有才能的人最终没有施展,拿着筑具而不遇到武丁,拿着钓竿而不遇到西伯,从古至今,有多少这样的人?而只有感到悲哀,这不是很愚蠢吗?看着遥远的道路,却耻于行走;知道大道不通,却不改变。把通达和阻塞看作一条道路,把荣耀和耻辱交给自然的人,难道是心怀忧虑,对知音稀少而感到悲哀,对时光流逝而长叹吗?怀疑他们有遗憾,这是没有理解至人的用心。年轻人不知道老年人的智慧,井底的青蛙不知道大海的广阔,这是自古以来就有的。
抱朴子说:我的朋友玄泊先生,年纪虽轻,却已经广泛阅读了六经,旁征博引了河洛之学,白天追逐太阳的余晖,晚上观赏月亮的余辉,道义无远弗届,言语无微不至,以儒家和墨家为城池,以机智和神通为武器,所以谈话的人无不羡慕,文士们瞪大眼睛,放下笔。
不久,他醒悟到智者不言,意识到小处无过错,心意得到满足,就放弃了世俗的欲望,道义不合就意识到高声唱歌而和者少。于是遵循老子的多败少胜的告诫,思考金人三缄其口的道理,收敛锋芒,如沉默的韬略,修习书法,含蓄内敛,整天到晚,有时一句话也不说。
门人进言说:“先生沉默不语,我们这些晚辈该怎么办?而且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我认为,钟不响,和堆积的铜块没有什么不同;石磬停止了声音,和堆积的石头也没有什么区别。”玄泊先生回答说:“我只想在万代之后留下名声,在将来寻找知己,怎么能急于在现在被世人所知,在短时间内被标榜呢?用陶器来盛酒,即使酒再好,也不会让人喝醉;身份低微而言语高傲,即使是这样,也不会被人信任。空谈而竭力呼唤,有什么办法能阻止时间的流逝?古人六十岁嘲笑五十九岁的人,不远迷途,才发现有道理。玉石坚硬,金属刚强,冰块寒冷,火焰炽热,难道需要自己说出来,才能被人明白吗?而且,八音九奏,不可能没有长短的缺点,养由百发不能避免失误,将会有疏漏的时候;沉迷于空谈的人,容易在口头上出现错误。伯牙在弹琴时非常谨慎,所以始终没有出现失误;儒者在言辞上非常谨慎,所以始终没有受到侮辱。浅薄的人则不然,争论那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浪费言语,讨论那些没有用的学说,诵读那些非圣过正的书籍,损害教化,增加疑惑,称之为高深,放弃经典,竞相研究邪说。有的人和那些不识货的人争论,为那些不懂得欣赏的人说出高深的言论,没有对手,没有赏识的客人,这就像在木头上演奏雅乐,在土偶面前展示玄黄一样!只是口干舌燥,气力耗尽,锤头和斧柄损坏而关节不破,愤怒的表情和矛盾的情绪越来越远,以至于愤怒的面容显露出来,说出丑陋的话语,轻薄的变异,就在其中产生,既玷污了错误,也无法挽救。不如保持沉默,等待有识之士的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外篇-知止-注解
抱朴子:抱朴子是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理论家、医学家葛洪所著的一部道教经典,内容涉及道家思想、修炼方法、养生知识等。
无足:没有满足,指不知足。
知止:知道适可而止,不贪得无厌。
抱盈居冲:抱持满盈而居住在虚冲之地,比喻知足常乐。
善卷、巢父、许由、管夷吾、胡公:古代传说中的贤人,以隐逸著称。
云物:指隐逸的境界。
龙凤:象征高贵和吉祥的动物,此处比喻贤人。
觇韬锋:观察隐藏的锋芒。
香饵:诱饵,比喻诱惑。
覆车:翻车的教训,比喻过去的错误。
来轫:即将到来的车轴,比喻未来的事。
遐济:远渡,比喻超越。
詹何之钓缗:詹何是古代著名的钓鱼高手,这里比喻高深的技艺。
微景:微小的景象,比喻细微之处。
觌坚冰於未霜:在未结霜之前看到坚冰,比喻预见未来。
徙薪曲突於方炽之火:在火势正盛时移走干柴,比喻防患于未然。
纚舟弭楫:轻舟停桨,比喻行动谨慎。
冲风:暴风,比喻逆境。
九牛害:九牛之力,比喻极大的力量。
密蔚:茂密的树林,比喻深奥的事物。
曾逝:曾经消逝,比喻过去的事物。
托巢於苇苕之末:在芦苇的尖端筑巢,比喻居无定所。
崩山之崖:即将崩塌的山崖,比喻危险之地。
器大量弘:器量宏大。
审机识致:审时度势,有见识。
凌侪独往:超越同辈,独自前行。
不牵常欲:不纠缠于常人的欲望。
神叁造化:神通广大,能造化万物。
心遗万物:心无挂碍,超脱万物。
可欲:可以欲望的东西。
虿介:蛇的毒刺,比喻危害。
纯粹:纯洁无瑕。
清澄:清澈透明。
若人之自然:像自然一样无为而治。
绝轨:超越常规的道路。
功成身退:功业完成后退隐。
处劳大者不赏:承受巨大劳苦的人不图回报。
狡兔死则知猎犬之不用:猎物没有了,猎狗也就不用了,比喻功成身退的道理。
高鸟尽则觉良弓之将弃:飞鸟没有了,好的弓箭也就被丢弃了,比喻事物发展到极致就会衰落。
彭韩之明镜:彭祖和韩非子的明镜,比喻明智的见解。
抽簪之术:抽簪退隐的技巧。
越种之暗机:越王勾践的暗机,比喻深谋远虑。
金象:金子制成的象形物,比喻珍贵的东西。
范公泛艘:范仲淹乘船远行。
薛生逊乱:薛仁贵退避纷乱。
二疏投印:疏广、疏受辞官归隐。
田豫释绂:田豫辞官退隐。
进脱亢悔之咎:避免过度劳累带来的悔恨。
退无濡尾之吝:退隐时无遗憾。
清风:清新的风气,比喻高尚的品德。
德音:美好的名声。
陈宝:古代传说中的宝物,比喻珍贵的东西。
邈:遥远。
智小败於谋大:智谋小的人败给了谋略大的人。
辕弱折於载重:车辕柔弱被重载压断。
独是陷於众非:独自坚持正道却陷入众人的非议。
尽忠讦於兼会:尽忠职守却在会议上被诽谤。
倡高算而受晁错之祸:提出高明的策略却遭受晁错的祸害。
竭心力而遭吴起之害:竭尽全力却遭受吴起的陷害。
口止局高口止脊厚:嘴上说得很好,但实际上做不到。
公旦之放:周公旦被流放。
仲尼之行:孔子周游列国。
贾生逊摈於下士:贾谊被下层士人排斥。
子长熏肾乎无辜:司马迁无辜受辱。
乐毅平齐:乐毅平定齐国。
伍员破楚:伍子胥破楚。
白起以百胜拓疆:白起以百战百胜的战绩开拓疆土。
文子以九术霸越:文子用九术使越国称霸。
韩信功盖於天下:韩信的功绩覆盖天下。
黥布灭家以佐命:黥布为了辅佐君主而灭家。
荣不移晷,辱已及之:荣誉不会改变,侮辱已经到来。
不避其祸,岂智者哉:不避免灾祸,岂是明智之举。
为臣不易,岂将一途:做臣子不容易,岂能只有一条道路。
决在择主:关键在于选择君主。
不足赖:不可依赖。
告退避贤:辞官退隐以避贤路。
洁而且安:清白而安宁。
美名厚实:美好的名声和实质。
吉凶由人:吉凶由人掌握。
逆耳之言:难听的话。
乐之者希:喜欢听的人很少。
献纳期荣:献上礼物期待回报。
救诽谤其不暇:忙于反驳诽谤。
矢曾缴纷纭:箭矢交织纷乱。
坑阱充蹊:陷阱填满小路。
情不可极:情感不能过度。
欲不可满:欲望不能满足。
达人:有智慧的人。
道制情:用道来控制情感。
计遣欲:用计谋来排遣欲望。
谋者:策划者。
使忠:使用忠诚的人。
自为策:自己制定策略。
详:周密。
盖知足者常足也:因为知道满足的人总是满足的。
不知足者无足也:不知道满足的人永远不会满足。
生生之厚:生命之厚重。
杀哉生矣:杀戮生命的严重性。
宋氏引苗:宋国引导苗民。
郢人张革:楚国张革。
快:快乐。
萎裂:枯萎破裂。
知进忘退:知道前进却忘记退却。
筴奔:驾车疾驰。
凌波:超越波浪。
斫击:砍击。
缺毁:损坏。
盈则有损:满了就会有损。
自然之理:自然的规律。
周庙之器:周庙中的器物,比喻珍贵的东西。
养由之射:养由基的射箭技巧。
行人识以驰弦:行人知道如何拉弓。
东野之御:东野的驾车技巧。
颜子知其方败:颜回知道他的车要翻。
成功之下,未易久处也:成功之后,不容易长久保持。
饮酒者不必尽乱:喝酒的人不一定会乱。
乱者多焉:乱的人很多。
富贵者岂其皆危:富贵的人难道都会危险。
危者有焉:危险的人也有。
智者料事於倚伏之表:智者从表面现象看到内在的联系。
伐木於毫末之初:在树木还小的时候就开始砍伐。
吐高言不於累棋之际:不在复杂的棋局中说出高深的话。
议治裘不於群狐之中:不在狐狸群中讨论治裘之道。
古人佯狂为愚:古人假装疯狂以示愚钝。
时之宜然:这是时代的要求。
不获已也:不得已。
深逃而陆遭波涛:深入逃避却遭遇波涛。
幽遁而水被焚烧:隐居却水被烧。
龚胜之绝粒以殒命:龚胜绝食而死。
李业煎蹙以吞鸩:李业因焦虑而吞毒。
迹之有朕:迹象有所显示。
景之不灭:景象不会消失。
行如蹈冰,身如居阴:行动像在冰上行走,身体像在阴影中。
动无遗踪可寻,静与无为为一:行动不留痕迹,静默与无为合一。
揭日月以隐形骸:隐藏自己的身体。
击建鼓以徇利器:敲击鼓声以吸引利器。
值明时:遇到明主。
济四海:统一四海。
遇险世:遇到乱世。
劣於保一身:不如保护自己。
永慨:永远的感慨。
一士:一个有志之士。
无炽不灭:没有燃烧就不会熄灭。
靡溢不损:没有泛滥就不会损坏。
焕赫有委灰之兆:辉煌之后有毁灭的征兆。
春草为秋瘁之端:春天的草是秋天枯萎的开始。
日中则昃,月盈则蚀:太阳到了中午就会西斜,月亮满了就会亏损。
四时之序:四季的顺序。
成功者退:成功的人会退让。
构高崇峻之无限:建造高大的建筑。
颓坏惟忧矣:只会担心它的倒塌。
嘉膳旨酒:美味的食物和美酒。
结疾伤性:导致疾病伤害身体。
高概云霄:高大的形象像云霄。
积之犹不止:积累还不停止。
威震人主:威震君主。
加崇:更加崇高。
蚊虻堕山:蚊虫掉进山里。
适足翱翔:正好可以飞翔。
兕虎之坠:犀牛和老虎掉落。
碎而为齑:碎成肉末。
大物:大的东西。
失所:失去位置。
正色弹违:坚持正道反对错误。
直道而行:走正直的道路。
打扑干纪:打击破坏纪律的人。
不虑雠隟:不考虑敌人。
怨深恨积:怨恨和仇恨积累。
舍法容非:放弃法律容忍错误。
属托如响:依附如同回声。
吐刚茹柔:说出刚强的话,忍受柔和的事物。
委曲绳墨:委曲求全。
忠□丧败:忠诚失去。
居此地者,不变劳乎:处于这种境地的人,不会改变自己的努力。
身名并全者甚希:身名两全的人很少。
折足覆食束者不乏也:折断脚踝、翻倒食物的人却不少。
入则兰房窈窕:进入的是幽雅的房间。
朱帷组帐:红色的帷幕和床帐。
文茵兼舒於华第:华丽的垫子铺在华丽的府邸中。
艳容粲烂於左右:美丽的容貌在左右闪耀。
轻体柔声:轻盈的体态和柔和的声音。
清歌妙舞:清脆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宋蔡之巧:宋玉和蔡邕的技巧。
阳阿之妍:阳阿的美丽。
口吐辨菱延露之曲:口中吐出辨别菱角和延露的曲子。
足蹑渌水七槃之节:脚下踏着清澈的水七次。
知音悦耳:知音令人愉悦。
冶姿娱心:妖艳的姿态令人愉悦。
密宴继集:密室宴会接连不断。
醽醁不撤:美酒不断。
绮阁:华丽的阁楼。
清渊:清澈的深渊。
游果林之丹翠:在果林中欣赏红色的翠绿。
戏蕙囿之芬馥:在蕙草园中享受芬芳。
文鳞瀺灂:文采斑斓。
朱习颉颃:红色的羽毛上下波动。
飞缴堕云鸿:飞鸟的丝线掉落在云中的鸿雁上。
沈纶引鲂鲤:沉纶引出鲂鲤。
远珍不索而交集:远方的珍宝不需要寻找就聚集在一起。
玩弄纷华而自至:玩弄繁华却自然到来。
出则朱轮耀路:出去时红色的车轮照亮道路。
高盖接轸:高大的车盖连接车轴。
丹旗云蔚:红色的旗帜云彩般飘扬。
麾节翕赫:旗帜节杖显赫。
金口嘈口献:金口玉言纷纷献上。
戈甲璀错:戈甲闪耀。
得意托於後乘:得意之事寄托在后车。
嘉旨盈乎属车:美好的旨意充满随从的车队。
穷游观之娱:尽情游玩的乐趣。
极畋渔之欢:尽情打猎捕鱼的欢乐。
圣明之誉:圣明的赞誉。
谄悦之言:谄媚的言语。
於时眇然:在那时显得渺小。
蔑古人:轻视古人。
伊吕管晏:伊尹、吕尚、管仲、晏子,古代著名的贤臣。
不足算也:不值得计算。
崇替:兴衰。
哀乐:悲伤和快乐。
朝暮:早晚。
谢贵盛:辞去富贵。
乞骸骨:请求骸骨(即请求退隐)。
一流之才:指具有卓越才能和品德的人。
穷或达:穷指不得志,处境困顿;达指显达,得志。
俊逸絷滞:俊逸指才智出众,飘逸不群;絷滞指被阻碍,不能施展。
无知己:知己指了解自己、支持自己的人。
否泰时也,通塞命也:否泰指好运和坏运;通塞指顺利和阻塞。这里指人的命运有好运和坏运之分。
沈潜:指潜心研究,不问世事。
卑瘁:指地位低下,生活困苦。
沈闾渟钧:沈闾指深沉的井,渟钧指平静的水面。比喻人的才华深藏不露。
珧华黎绿:珧华指美玉,黎绿指美玉的光泽。
连城之宝:比喻极其珍贵的东西。
庸俗之夫:指平庸的人。
朱紫:朱指红色,紫指紫色,比喻高贵的地位或品质。
菽麦:菽指豆类,麦指麦类,比喻不同的事物。
侥求者:指侥幸求取成功的人。
悬象不丽天:悬象指天上的星象,丽天指附丽于天空。
扬大明灼无外:扬大明指明亮的光芒,灼无外指光芒四射。
嵩岱:嵩指嵩山,岱指泰山,都是五岳之一,代表高大。
竦峻极概云霄:竦峻极指高耸入云,概云霄指覆盖云霄。
兔足因夷途以聘迅:夷途指平坦的道路,聘迅指快速奔跑。
龙艘泛激流以效速:龙艘指大船,泛激流指在急流中航行,效速指快速行驶。
离光非燧人不炽:离光指光芒,燧人指古代发明取火的人,炽指旺盛。
楚金非欧冶不剡:楚金指楚国的金属,欧冶指春秋时期的铸剑师,剡指锋利。
丰华俟发春而表艳:丰华指美好的容貌,俟发春指等待春天到来,表艳指展示出美丽。
栖鸿待冲飙而轻戾:栖鸿指栖息的大雁,冲飙指强劲的风,轻戾指轻盈而勇猛。
四岳不明扬:四岳指四方的高山,不明扬指不显扬自己的才华。
鳏不登庸:鳏指孤独无偶,登庸指被任用。
叔牙不推贤:叔牙指古代贤人,推贤指推荐贤人。
穰苴赖平仲以超踔:穰苴指古代将领,平仲指古代贤人,超踔指超越他人。
淮阴因萧公以鹰扬:淮阴指淮阴侯韩信,萧公指萧何,鹰扬指英勇善战。
隽生由胜之之谈,曲逆缘无知之荐:隽生指才华出众的人,胜之之谈指有才干的言论,曲逆指曲折的道路,无知之荐指无知者的推荐。
元直起龙萦之孔明:元直指诸葛亮,龙萦之孔明指诸葛亮如同龙腾云霄。
公瑾贡虎卧之兴霸:公瑾指周瑜,虎卧之兴霸指周瑜如同卧虎藏龙。
帝籍:指帝王的名册。
弘勋:指伟大的功勋。
举士:指选拔士人。
附己者:指依附自己的人。
同乎我:指与自己相同。
遗焉:指遗漏。
逸群之才:指超出群伦的才能。
信众口:指相信众人的口舌。
释铨衡:指放弃衡量。
疏数:指疏远和亲近。
纶集:指文献汇编。
雅人高韵:指有雅致和高尚情操的人。
秉国之钧:指掌握国家的权柄。
黜陟:指罢免和提升官员。
褒贬:指表扬和批评。
胸中率有憎独立,疾非党,忌胜己,忽寒素者:指内心有厌恶独立、排斥异己、嫉妒他人、忽视贫寒之人的人。
邈俗之士,不群之人:指远离世俗、不随波逐流的人。
比肩不遇:指并列在一起却不得志。
薮泽:指低洼之地。
斥退:指被排斥和贬退。
修德而道不行:指修养品德但道路不通。
藏器而时不会:指怀才不遇。
俟河清而齿已没:指等待河水清澈而自己已经年老。
竭忠勤而不见知:指竭尽全力忠诚勤勉但不得人知。
席上之珍:指珍贵的物品。
济物之才:指有益于世人的才能。
武丁:指商朝的贤君武丁。
西伯:指周文王。
自曩迄今:指从古至今。
怀悒闷於知希,兴永叹於川逝:指因知道自己的才能被忽视而感到郁闷,因时光流逝而长叹。
至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
玄泊先生:指抱朴子的朋友,名玄泊。
志学:指有志向和学问的人。
六略:指古代的六部经典。
河洛:指黄河和洛水,古代文化的重要象征。
羲和:指太阳神,代表时间的流逝。
望舒:指月亮神,代表夜晚的到来。
道靡远而不究,言无微而不测:指对道的追求没有远到不能探究,言语没有细微到不能预测。
机神:指机敏和神妙。
城池:指防御工事,比喻学问的根基。
干戈:指战争武器,比喻辩论的工具。
望尘而衔璧:指远远地望着对方的尘土,愿意献上美玉,比喻对对方的敬仰。
寅目而格笔:指瞪大眼睛,停笔不写,比喻对对方的敬重。
寤智者之不言,觉寸一之无咎:指明白智者不言而喻,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有错误。
齐荃蹄之可弃,道乖则觉唱高而和寡:指抛弃世俗的束缚,当道路不合时,意识到自己高声唱和而无人响应。
老氏多败之戒,思金人三缄之义:指学习老子多次失败的经验教训,思考金人三缄其口的道理。
括锋颖而如讷韬,修翰於彤管:指收敛锋芒,如同沉默寡言,修养自己的文采。
含金怀玉:指内心藏着珍贵的东西。
抑谧华辩:指抑制华美的言辞。
流遁:指时光流逝。
迷复:指迷失方向后重新找到道路。
大年:指长寿。
小年:指短寿。
井蛙之不晓沧海:指井底的青蛙不知道大海的广阔。
八音九奏:指古代音乐中的八种乐器和九种演奏方式。
养由百发:指养由基,古代著名的射箭手,这里指箭术高超。
烦手之累:指手指疲劳。
枢机之辱:指言辞上的侮辱。
浅近之徒:指见识浅薄的人。
广修坚白无用之说:指广泛地研究无用的理论。
诸子非圣过正之书:指诸子百家的书籍中有些过分偏离圣人之道。
损教益惑:指损害教化,增加迷惑。
邪学:指邪僻的学说。
木梗之侧,土偶之前:指在木梗和土偶面前演奏雅乐,比喻在无知者面前展示才华。
偷薄之变:指轻薄的变化。
玷之谬:指污点或错误。
希声不全大音:指微小的声音不能成为宏大的音乐。
约说以俟识者:指简约地表达以等待有识之士的理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外篇-知止-评注
或问:‘一流之才,而或穷或达,其故何也?俊逸絷滞,其有憾乎?’ 抱朴子答曰:‘夫器业不异,而有抑有扬者,无知己也。’ 这句话提出了一个关于人才命运的问题,抱朴子以器业不异而命运有抑有扬来回答,指出命运的高低起伏往往与知己的多少有关。
‘故否泰时也,通塞命也。审时者何怨於沈潜,知命者何恨於卑瘁乎!’ 这里抱朴子进一步阐述,人生的起伏变化是时运和命理使然,懂得审时度势的人不会抱怨自己的沉潜,明白命理的人也不会因为贫贱而感到遗憾。
‘故沈闾渟钧,精劲之良也,而不以击,则朝菌不能断焉;珧华黎绿,连城之宝也,委之泥泞,则瓦砾积其上焉。’ 这句话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即使是有价值的东西,如果不被利用,也会被埋没。
‘故可珍而不必见珍也,可用而不必见用也。’ 这里抱朴子强调,珍贵的东西不一定需要被世人所知,有用的东西也不一定需要被世人所用。
‘庸俗之夫,暗於别物,不分朱紫,不辩菽麦,唯以达者为贤,而不知侥求者之所达也;唯以穷者为劣,而不详守道者之所穷也。’ 这句话批评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的短视和偏见,认为他们只看到表面的成功和失败,而忽略了内在的品质和道德。
‘且夫悬象不丽天,则不能扬大明灼无外,嵩岱不托地,则不能竦峻极概云霄。’ 这里抱朴子用天象和山川的比喻,说明事物需要依托其所在的环境才能发挥其作用。
‘兔足因夷途以聘迅,龙艘泛激流以效速,离光非燧人不炽,楚金非欧冶不剡,丰华俟发春而表艳,栖鸿待冲飙而轻戾,四岳不明扬,则有鳏不登庸,叔牙不推贤,则夷吾不式厚,穰苴赖平仲以超踔,淮阴因萧公以鹰扬,隽生由胜之之谈,曲逆缘无知之荐,元直起龙萦之孔明,公瑾贡虎卧之兴霸,故能美名垂於帝籍,弘勋著於当世也。’ 这段话通过多个历史人物的例子,说明人才的发挥需要合适的时机和环境。
‘汉之末年,吴之季世,则不然焉。举士也,必附己者为前;取人也,必多党者为决;而附己者不必足进之器也,同乎我,故不能遗焉;而多党者不必逸群之才也,信众口,故谓其可焉。’ 这里抱朴子批评了汉末吴季世时期用人不当的现象,指出当时选拔人才过于注重个人关系和党派,而忽略了人才的实际能力。
‘或信此之庸猥,而不能遣所念之近情;或识彼之英异,而不能平心於至公。’ 这句话指出,当时的人要么信任庸碌之辈,要么识别不出真正的人才,都是因为心态不公。
‘於是释铨衡,而以疏数为轻重矣;弃度量,而以纶集为多少矣。’ 这里抱朴子批评了当时用人制度的混乱,认为选拔人才的标准失去了平衡和公正。
‘汉之末年,吴之季世’ 这句话中的‘汉之末年’和‘吴之季世’分别指汉代末年和三国时期吴国晚期,这两个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期,抱朴子以此来批评当时的用人制度。
‘盖修德而道不行,藏器而时不会,或俟河清而齿已没,或竭忠勤而不见知,远行不骋於一世,勋泽不加於生民。’ 这句话表达了抱朴子对于人才不能得到适当发挥的遗憾和无奈。
‘席上之珍,郁於泥泞,济物之才,终於无施,操筑而不值武丁,抱竿而不遇西伯,自曩迄今,将有何限?而独悲之,不亦陋哉!’ 这里抱朴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对人才埋没的悲哀。
‘瞻径路之远,而耻由之;知大道之否,而不改之。’ 这句话指出,有些人明知正确的道路很远,却因为羞耻而不愿意走,知道大道不通,却不改变自己的行为。
‘齐通塞於一途,付荣辱於自然者,岂怀悒闷於知希,兴永叹於川逝乎!’ 这里抱朴子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应该顺应自然,接受命运的安排,而不是因为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而感到郁闷。
‘疑其有憾,是未识至人之用心也。’ 这句话指出,对于至高无上的人,他们的内心是没有遗憾的,因为他们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
‘小年之不知大年,井蛙之不晓沧海,自有来矣。’ 这里抱朴子用小年和井蛙的比喻,说明人的见识和境界是有局限性的。
‘重言’ 这句话表明,接下来的内容是对前面观点的再次强调。
‘余友人玄泊先生者,齿在志学,固已穷览六略,旁综河洛,昼竞羲和之末景,夕照望舒之余辉,道靡远而不究,言无微而不测,以儒墨为城池,以机神为干戈,故谈者莫不望尘而衔璧,文士寅目而格笔。’ 这段话描述了玄泊先生的学识渊博和道德高尚,以及他在学术和道德上的成就。
‘俄而寤智者之不言,觉寸一之无咎,意得则齐荃蹄之可弃,道乖则觉唱高而和寡,於是奉老氏多败之戒,思金人三缄之义,括锋颖而如讷韬,修翰於彤管,含金怀玉,抑谧华辩,终日弥夕,或无一言。’ 这里抱朴子描述了玄泊先生在学术和道德上的态度,他认为真正的智者应该沉默寡言,而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门人进曰:‘先生默然,小子胡述?且与庸夫无殊焉。’” 这里描述了玄泊先生的一位门人对于先生沉默寡言的不解。
‘窃谓锺不鸣,则不异於积铜;浮磬息音,则未别乎聚石也。’ 这句话用钟和磬的比喻,说明沉默寡言的人与庸碌之辈并无区别。
‘玄泊先生答曰:‘吾特收远名於万代,求知己於将来,岂能竞见知於今日,标格於一时乎?’” 这里玄泊先生回答了门人的疑问,表达了自己追求长远名声和未来的知己,而不是追求一时的名声。
‘陶甄以盛酒,虽美不见酣;身卑而言高,虽是不见信。’ 这里玄泊先生用陶甄和酒的比喻,说明外表和言辞并不代表一个人的真实价值。
‘徒卷舌而竭声,将何救於流遁?古人六十笑五十九,不远迷复,乃觉有以也。’ 这里玄泊先生用古人的故事,说明真正的智慧不是通过言语来表现,而是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
‘夫玉之坚也,金之刚也,冰之冷也,火之热也,岂须自言,然後明哉!’ 这里玄泊先生用玉、金、冰、火的比喻,说明真正的品质和特性不需要通过言语来证明。
‘且八音九奏,不能无长短之病,养由百发不能止,将有一失之疏,玩凭河者,数溺於水;好剧谈者,多漏於口。’ 这里玄泊先生用音乐和谈话的比喻,说明任何事物都有其不足之处,需要谨慎对待。
‘伯牙谨於操弦,故终无烦手之累;儒者敬其辞令,故终无枢机之辱。’ 这里玄泊先生用伯牙和儒者的比喻,说明专注和尊敬是成功的关键。
‘浅近之徒,则不然焉。辩虚无之不急,争细事以费言,论广修坚白无用之说,诵诸子非圣过正之书,损教益惑,谓之深远,委弃正经,竞治邪学。’ 这里玄泊先生批评了当时社会上一些人的浅薄和无知,认为他们热衷于虚无的辩论和无用的学说。
‘或与暗见者较唇吻之胜负,为不识者吐清商之谈对,非敌力之人,旁无赏解之客,何异奏雅乐於木梗之侧,陈玄黄於土偶之前哉!’ 这里玄泊先生用音乐和雕塑的比喻,说明那些不懂得欣赏的人无法理解高雅的事物。
‘徒口枯气乏,椎杭抵掌,斤斧缺坏而盘节不破,勃然战色而乖忤愈远,致令恚容表颜,丑言自口,偷薄之变,生乎其间,既玷之谬,不可救磨。’ 这里玄泊先生批评了那些言辞激烈、态度恶劣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会带来负面影响。
‘未若希声不全大音,约说以俟识者矣。’ 这里玄泊先生提出了一个观点,认为真正的智慧应该通过简洁的语言来表达,等待有识之士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