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葛洪(283年-363年),字君复,号抱朴子,晋代的道家学者、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他的主要贡献不仅在于道家学术理论,还在于医学和炼丹术的研究。葛洪提出了许多关于长生不老、修身养性的理论,他的作品在道家思想和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
年代:成书于晋代(约365年)。
内容简要:《抱朴子》分为《内篇》和《外篇》两部分,其中《内篇》集中讲述了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探讨了长生不老的秘方和如何通过修炼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外篇》则多涉及炼丹术、医学、治病等实际操作。葛洪在书中不仅总结了自己关于炼丹和修道的经验,还提出了“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哲学思想。他认为,通过修身养性与练气,个人可以达到身心的和谐,甚至实现延年益寿。书中的医药学内容同样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是中国古代医学与道家文化的珍贵遗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外篇-清鉴-原文
抱朴子曰:咸谓勇力绝伦者,则上将之器;洽闻治乱者,则三九之才也。
然张飞关羽万人之敌,而皆丧元辱主,授首非所;孔融边让文学邈俗,而并不达治务,所在败绩。
邓禹马援田间诸生,而善於用兵;萧何曹参不涉经诰,而优於宰辅。
尔则知人果未易也。
欲试可乃已,则恐成折足覆食束;欲听言察貌,则或似是而非,真伪混错。
然而世人甚以为易,经耳过目,谓可精尽。
余甚猜焉,未敢许也。
区别臧否,瞻形得神,存乎其人,不可力为。
自非明并日月,听闻无音者,愿加清澄,以渐进用,不可顿任。
轻假利器,收还之既甚难,所损者亦已多矣。
无以一事暗保其余,同乎己者,未必可用;异於我者,未必可忽也。
或难曰:夫在天者垂象,在地者有形,故望山度水,则高深可推;风起云飞,则吉凶可步。
智者睹木不瘁,则悟美玉之在山;觌岸不枯,则觉明珠之沈渊。
彗星出,则知鳣鱼之方死;日月蚀,则识骐驎之共斗。
华霍不须称,而无限之重可知矣;江河不待量,而不测之数已定矣。
鸿鹄之翼,騄骐之足,虽未飞走,轻迅可必也。
豪曹之剑,徐氏匕首,虽未奋击,其立断无疑也。
駮子有吞牛之容,鹗鷧有凌鸷之貌。
卉茂者土必沃,鱼大者水必广。
虎尾不附狸身,象牙不出鼠口。
叔鱼无餍之心,见於初生之状;食我灭宗之徵,著乎开胞之始。
申童觉窃妻之巫臣,张负知将贵之陈平。
范子所以绝迹於五湖者,以句践蜂目而鸟喙也。
赵人所以息意於争锋者,以白起首锐而视直也。
文王之接吕尚,桑阴未移,而知其足师矣。
玄德之见孔明,晷景未改,而腹心已委矣。
郭泰中才,犹能知人,故入颍川则友李元礼,到陈留则结符伟明,入外黄则亲韩子助,至蒲亨则师仇季知,止学舍则收魏德公,观耕者则拔茅季伟,奇孟敏於担负,戒元艾之必败。
终如其言,一无差错。
必能简精钝於符表,详舒急乎声气,料明暗於举厝,察清浊於财色,观取与於宜适,谓虚实於言行,考操业於闺阃,校始终於信效,善否之验,不其易乎?
抱朴子答曰:余非谓人物了不可知,知人挺无形理也。
徒以斯术存乎大明,非夫当人自许。
然而世士各谓能之,是以有云,以警付任耳。
夫貌望丰伟者不必贤,而形器尪瘁者不必愚,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
或外候同而用意异,或气性殊而所务合。
非若天地有常候,山川有定止也。
物亦故有远而易知,近而难料,譬犹眼能察天衢,而不能周项领之间;耳能闻雷霆,而不能识虫岂虱之音也。
唐吕樊许善於相人状,唯知寿夭贫富官秩尊卑,而不能审情性之宽克,志行之洿隆。
惟帝难之,况庸人乎!而吾子举论形之例,诘精神之谈,未修其本,殆失指矣。
夫亡射之箭,皆破秋毫。然准的恒不得为工。
叔向之母,申氏之子,非不一得,然不能常也。
陶唐稽古而失任,姬公钦明而谬授。
尼父远得崇替於未兆,近失澹台於形骸。
延州审清浊於千载之外,而蔽奇士於咫尺之内。
知人之难,如此其甚。
郭泰所论,皆为此人过上圣乎?但其所得者,显而易识;其所失者,人不能纪。
且夫所贵,贵乎见俊才於无名之中,料逸足乎吴坂之间,掇怀珠之蚌於九渊之底,指含光之珍於积石之中。
若伯喈识绝音之器於烟烬之余,平子剔逸响之竹於未用之前。
六军之聚,市人之会,暂观一睹,无所眩惑,探其潜生之心计,定其始终之事行,乃为独见不传之妙耳。
若如未论(原文有脱文),必俟考其操蹈之全毁,观其云为之好丑,此为丝线既铨衡,布帛已历於丈尺,徐乃说其斤两之轻重,端匹之修短,人皆能之,何烦於明哲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外篇-清鉴-译文
抱朴子说:人们普遍认为勇力超群的人是上将之才;博学多识、能治理乱世的才是三公之才。然而张飞和关羽虽然能敌万人,却都丧失了头颅,受到了侮辱,他们的首级不是在战场上的;孔融和边让虽然文学造诣高深,却并不擅长治理国家,所到之处都失败了。邓禹和马援虽然只是田间耕作的普通百姓,却擅长用兵;萧何和曹参虽然没有涉猎经书,却擅长辅佐君主。这样看来,了解人确实不容易。想要试验就停止,但又恐怕成为折足覆食的例子;想要听言察貌,却又可能似是而非,真伪难辨。然而世人却认为这很容易,经过耳朵和眼睛,就认为可以精通。我非常怀疑,不敢轻易答应。
区别善恶,观察外表就能洞察精神,这取决于个人,不能勉强做到。除非像日月一样明亮,听力像没有声音一样敏锐,愿意澄清,逐渐使用,不能一下子就完全依赖。轻易借给他人利器,收回已经很难,损失也已经很多了。不要因为一件事就盲目地保证其他事,与自己相同的人未必可用;与自己不同的人未必可以忽视。
有人质疑说:“天上的星辰会显示征兆,地上的事物有形态,所以通过观察山水就能推测其高低深浅;风起云飞,就能预知吉凶。智者看到树木不枯萎,就能悟出美玉在山中的道理;看到河岸不干涸,就能感觉到明珠在深渊中。彗星出现,就知道大鱼将要死亡;日月蚀食,就知道骏马正在争斗。华岳和嵩山不需要称量,但它们的重量是无限的;长江和黄河不需要测量,但它们的数量是难以测量的。鸿鹄的翅膀,骏马的脚,虽然还没有飞翔奔跑,但它们的轻快是可以肯定的。豪杰的剑,徐氏的匕首,虽然还没有挥舞,但它们的果断是可以确定的。
辩士有吞牛的气概,鹗鹰有凌空的姿态。草木茂盛的地方土壤必定肥沃,鱼儿大地方水必定宽广。老虎的尾巴不会附在狐狸身上,象牙不会从老鼠嘴里出来。叔鱼没有满足的心,从他的出生状态就能看出;吃掉我灭我宗族的征兆,从他的出生就能看出。申童能察觉到偷妻的巫臣,张负能知道将要显贵的陈平。范蠡之所以隐居在五湖,是因为勾践有鹰眼和鸟喙。赵国人之所以放弃争斗,是因为白起目光锐利而直率。文王见到吕尚,桑树的阴影还没移动,就知道他足以成为师傅了。刘备见到孔明,日影还没改变,就已经把心交给了他。
郭泰虽然才能一般,却能够了解人,所以到了颍川就与李元礼结为朋友,到了陈留就与符伟明结交,到了外黄就与韩子助亲近,到了蒲亨就拜仇季知为师,在学舍就收魏德公为徒,看到耕田的人就提拔茅季伟,对孟敏的担当感到惊奇,警告元艾一定会失败。最终都如他所言,没有一点差错。他一定能从外表中分辨出精明和愚钝,从声音中分辨出急躁和舒缓,从行为中分辨出明暗,从财富和颜色中分辨出清浊,从给予和接受中观察适宜与否,从言行中判断虚实,从家庭中考察操守,从始终中考察诚信,善恶的验证,难道不是很容易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外篇-清鉴-注解
抱朴子:抱朴子,即葛洪,东晋时期著名的道教理论家、炼丹家、医药学家,著有《抱朴子》一书,其中包含了许多关于道教、养生、哲学等方面的论述。
勇力绝伦:形容勇猛无比,力量超群,超越常人。
上将之器:指具有担任高级军事将领的才能和素质。
洽闻治乱:指广泛了解历史变迁和社会动荡。
三九之才:三九,指古代的九品官人法中的最高品级,这里指具有治理国家的才能。
丧元辱主:丧元,指失去首级;辱主,指使君主蒙羞。
授首非所:授首,指被斩首;非所,指不是应该在的地方。
孔融: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孔子的二十世孙。
边让:边让,东汉末年文学家。
文学邈俗:文学,指文学才华;邈俗,指超脱世俗。
治务:指治理国家的事务。
邓禹:东汉初年名将,擅长用兵。
马援:东汉初年名将,擅长用兵。
田间诸生:指在田间劳作的普通百姓。
萧何: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汉高祖刘邦的重要助手。
曹参:西汉初年著名政治家,汉惠帝刘盈的重要助手。
经诰:经,指儒家经典;诰,指古代君王的诏书。
宰辅:指辅助君主的高级官员。
尔则:尔,你;则,那么。
可乃已:可,可以;乃,就;已,停止。
折足覆食束:比喻因为小事而造成大损失。
欲听言察貌:想通过听其言观其行来了解一个人。
似是而非: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的,实际上却是错的。
真伪混错:真伪难辨,混淆不清。
清澄:清澈透明,比喻辨别是非。
渐进用:逐渐使用,慢慢了解。
顿任:立即任命,不经过观察。
轻假利器:轻易借给人重要的东西。
收还之既甚难:收回这些重要的东西非常困难。
所损者亦已多矣: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一事暗保其余:通过一件事情来判断其他事情。
同乎己者:与自己相同的人。
异於我者:与自己不同的人。
难:质疑,反驳。
垂象:天象,自然界的现象。
度水:估计水的深度。
吉凶可步:可以预测吉凶。
智者:聪明人。
觌岸不枯:看见岸边不干燥。
沈渊:深水。
彗星出:彗星出现。
鳣鱼之方死:大鱼即将死亡。
日月蚀:日食或月食。
骐驎之共斗:好马相互争斗。
华霍:华,华山;霍,霍山,都是五岳之一。
江河:长江和黄河,中国的两大河流。
不测之数:无法预测的数字,这里指未知的事物。
鸿鹄之翼:大雁的翅膀,比喻远大的志向。
騄骐之足:骏马的双脚,比喻快速行动。
豪曹之剑:豪杰的剑,比喻果断的行动。
徐氏匕首:徐家的匕首,比喻锋利的工具。
駮子:一种猛禽,比喻勇猛的人。
鹗鷧:一种猛禽,比喻有力量的人。
卉茂者土必沃:草木茂盛的地方土壤一定肥沃。
鱼大者水必广:鱼大的地方水一定深。
虎尾不附狸身:老虎的尾巴不会附在狐狸的身体上,比喻事物各有其特点。
象牙不出鼠口:象牙不会从老鼠的嘴里出来,比喻事物不会出现在不应该出现的地方。
叔鱼无餍之心:叔鱼,古代人名,无餍之心,指贪得无厌。
食我灭宗之徵:食我,指吃掉我;灭宗,指灭绝家族,这里指凶兆。
开胞之始:婴儿出生的时候。
申童觉窃妻之巫臣:申童,古代人名;巫臣,古代人名,这里指通过观察就能发现别人的秘密。
张负知将贵之陈平:张负,古代人名;陈平,古代人名,这里指通过观察就能知道别人的未来。
范子:范子,古代人名。
绝迹於五湖:在五湖(指太湖及其周边地区)消失踪迹。
句践蜂目而鸟喙:句践,古代人名;蜂目,指眼睛像蜜蜂一样锐利;鸟喙,指嘴巴像鸟一样尖锐,这里指形容人貌丑。
赵人:赵国的人。
息意於争锋:放弃争斗的念头。
白起首锐而视直:白起,古代人名;首锐,指头部尖锐;视直,指目光直率,这里指形容人性格直率。
文王之接吕尚:文王,周文王;吕尚,古代人名,这里指周文王能够识别并任用吕尚这样的贤才。
桑阴未移:桑树的阴影没有移动,比喻时间很短。
玄德之见孔明:玄德,刘备的字;孔明,诸葛亮,这里指刘备能够迅速识别并信任诸葛亮。
晷景未改:晷,日晷;景,日光;未改,没有变化,这里指时间很短。
腹心已委矣:已经把心腹大事托付给他了。
郭泰:郭泰,东汉末年名士。
中才:中等才能。
李元礼:李元礼,东汉末年名士。
符伟明:符伟明,东汉末年名士。
韩子助:韩子助,东汉末年名士。
仇季知:仇季知,东汉末年名士。
魏德公:魏德公,东汉末年名士。
茅季伟:茅季伟,东汉末年名士。
孟敏:孟敏,东汉末年名士。
担负:搬运,承担。
元艾:元艾,东汉末年名士。
必败:一定会失败。
过上圣:超过圣人。
情性之宽克:性格的宽宏大量。
志行之洿隆:志向和行为的伟大。
帝难之:皇帝都难以做到。
庸人:普通人。
举论形之例:提出关于观察外表的例子。
诘精神之谈:质疑关于精神的讨论。
本:根本,基础。
亡射之箭:没有目标的箭。
破秋毫:能射穿极细小的东西。
准的:靶心。
工:技艺高超。
叔向之母:叔向的母亲,古代人名。
申氏之子:申氏的儿子,古代人名。
陶唐:陶唐,古代人名。
姬公:姬公,古代人名。
尼父:尼父,古代人名。
澹台:澹台,古代人名。
延州:延州,古代地名。
审清浊於千载之外:在千年之外就能辨别是非。
蔽奇士於咫尺之内:在很近的地方却看不到奇才。
俊才:杰出的人才。
逸足:跑得快。
吴坂:吴坂,古代地名,这里指险峻的山路。
九渊:深水。
积石:堆积的石头,这里指高山。
烟烬之余:烟灰和灰烬的残余,这里指残存的东西。
平子:平子,古代人名。
剔逸响之竹於未用之前:在竹子未被使用之前就能发现它的美妙声音。
丝线既铨衡:丝线已经过称量。
布帛已历於丈尺:布帛已经量过尺寸。
斤两之轻重:重量的轻重。
端匹之修短:长度的长短。
明哲:聪明有智慧的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抱朴子-外篇-清鉴-评注
抱朴子开篇即提出了对人才评价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勇力超群的人未必是优秀的将领,博学多才的人未必能治理国家。这种观点打破了传统的人才观,强调了对人才全面而细致的考量。
接着,抱朴子以张飞、关羽、孔融等历史人物为例,说明即使是勇猛如张飞、关羽,文采如孔融,也有其不足之处。这体现了抱朴子对人才评价的客观性。
在谈到如何识别人才时,抱朴子指出,区别善恶、观察人的外表以把握其精神,这些都是需要天赋和经验。他认为,只有像日月一样明亮的眼睛和没有杂音的耳朵,才能做到这一点。
抱朴子进一步指出,轻易地赋予人权力和责任,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他强调,不能仅凭一事来判断一个人的全部,与自己相似的人未必可用,与自己不同的人未必可忽视。
在论述中,抱朴子引用了大量的自然现象和历史典故,如山川、风云、彗星、日月等,来说明观察事物的表面现象往往不能完全揭示其本质。
抱朴子还提到了郭泰的识人术,认为郭泰虽然才能平庸,但能识人,这说明识人并非完全依赖于天赋,也与个人的努力有关。
在回答质疑者时,抱朴子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人物的评价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地以貌取人。他批评了那种只看表面现象而不究其本质的识人方法。
最后,抱朴子提出了自己的识人标准,他认为要识别人才,需要深入观察其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这种观点体现了抱朴子对人才评价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