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

作者: 相传为左丘明,鲁国史官,与孔子同时代或稍晚。

年代: 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255年的历史。

内容简要: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古代一部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为纲,详细记载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历史人物形象,展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原文

【经】

二十有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

葬曹庄公。

夏,公如齐逆女。

秋,公至自齐。

八月丁丑,夫人姜氏入。

戊寅,大夫、宗妇觌,用币。

大水。

冬,戎侵曹。

曹羁出奔陈。

赤归于曹。

郭公。

【传】

二十四年春,刻其桷,皆非礼也。御孙谏曰:“臣闻之,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先君有共德而君纳诸大恶,无乃不可乎?”

秋,哀姜至。公使宗妇觌,用币,非礼也。御孙曰:“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鸟,以章物也。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今男女同贽,是无别也。男女之别,国之大节也,而由夫人乱之,无乃不可乎?”

晋士蒍又与群公子谋,使杀游氏之二子。士[插图]告晋侯曰:“可矣。不过二年,君必无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译文

【经】

二十四年春天,周王三月,雕刻桓宫的椽子。

安葬曹庄公。

夏天,鲁公前往齐国迎娶女子。

秋天,鲁公从齐国返回。

八月丁丑日,夫人姜氏进入鲁国。

戊寅日,大夫和宗妇相见,使用币帛。

发生大洪水。

冬天,戎族入侵曹国。

曹羁逃奔到陈国。

赤回到曹国。

郭公。

【传】

二十四年春天,雕刻椽子,都是不合礼制的。御孙劝谏说:“我听说,节俭是美德的总和;奢侈是罪恶的根源。先君有节俭的美德,而您却接纳了奢侈的罪恶,这恐怕不合适吧?”

秋天,哀姜到达。鲁公让宗妇相见,使用币帛,这是不合礼制的。御孙说:“男子进献的礼物,大的是玉帛,小的是禽鸟,以显示物品的贵重。女子进献的礼物不过是榛子、栗子、枣子和干肉,以表示虔诚。现在男女使用相同的礼物,这是没有区别。男女的区别,是国家的重要礼节,而由夫人来扰乱它,这恐怕不合适吧?”

晋国的士蒍又与群公子密谋,让他们杀死游氏的两个儿子。士[插图]告诉晋侯说:“可以了。不过两年,您一定没有忧患。”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注解

刻桓宫桷:刻桷是指在建筑物的椽子上雕刻花纹,桓宫是鲁桓公的庙宇。这一行为在当时被认为是不符合礼制的奢侈行为。

御孙:御孙是鲁国的大夫,以直言敢谏著称。

贽:贽是古代见面时赠送的礼物,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贽物,以显示等级和礼仪。

哀姜:哀姜是鲁庄公的夫人,来自齐国。

宗妇:宗妇是指同宗的妇女,这里特指鲁国的贵族妇女。

士蒍:士蒍是晋国的大夫,参与了晋国的政治斗争。

游氏之二子:游氏是晋国的贵族,其二子被士蒍等人谋害,反映了晋国内部的权力斗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评注

《春秋》作为中国古代重要的史书,其记载的每一事件都蕴含着深刻的政治、文化和道德意义。本文所选的段落,通过几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礼制观念。

首先,文中提到的‘刻桓宫桷’事件,反映了当时对于奢侈行为的批判。御孙的谏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不仅是对鲁庄公的劝诫,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反思。这种对节俭的推崇和对奢侈的批判,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对于道德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视。

其次,文中关于‘贽’的讨论,揭示了古代礼仪制度中的性别差异和等级观念。御孙指出‘男女同贽,是无别也’,强调了男女有别、等级有序的社会结构。这种观念在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再次,文中提到的晋国内部斗争,如‘士蒍又与群公子谋,使杀游氏之二子’,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国内部的权力斗争和政治动荡。这种斗争不仅影响了晋国的政治稳定,也对整个春秋时期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后,文中对于历史事件的记载,不仅是对事实的陈述,更是对当时社会道德和政治理念的反映。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春秋时期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和政治动态,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几个具体历史事件的记载和分析,展现了春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礼制观念。这些事件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和政治理念。通过对这些事件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发展。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左传-庄公-庄公二十四年》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20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